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

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

IPC分类号 : D06C15/02,D06B15/00

申请号
CN202010480753.2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5-30
  • 公开号: CN111636170B
  • 公开日: 2020-09-08
  • 主分类号: D06C15/02
  • 专利权人: 周有喜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壁面低端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一侧,所述导向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壁面上,所述熨烫装置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导向辊的一侧,所述除湿装置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位于熨烫装置的一侧,所述收纳装置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除湿装置的一侧,该设备通过使用熨烫装置避免在干燥后纺织品出现褶皱的问题,同时使用收纳装置使干燥后的纺织品的收纳盒搬运更加便捷和轻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的右壁面低端开设有通槽,所属外壳(1)的前壁面开设有盲槽,所述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一侧开设有滑槽;

挡板(2),所述挡板(2)后壁面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于外壳(1)前壁面的顶端;

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3)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一侧,且位于外壳(1)横向中心线的两侧;

熨烫装置(5),所述熨烫装置(5)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导向辊(4)的一侧;

熨烫装置(5),包括:

底座(501),所述底座(501)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的一侧;

支架一(502),所述支架一(5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一(502)的底端分别设置于底座(501)上壁面的两端;

固定辊(503),所述固定辊(50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一(502)的相对壁面;

电动推杆一(504),所述电动推杆一(504)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上;

固定板(505),所述固定板(505)设置于电动推杆一(504)的底端,所述固定板(505)的上壁面开设有通槽,

限位杆(506),所述限位杆(506)可活动的设置于固定板(505)上壁面开设的通槽内,所述限位杆(506)的顶端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上壁面;

活动板(507),所述活动板(5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板(507)设置于固定板(505)下壁面的两端,所述活动板(507)的前壁面开设有通槽;

电机一(511),所述电机一(511)设置于外壳(1)的后壁面,

活动辊(508),所述活动辊(508)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板(507)前壁面开设的通槽内,所述活动辊(508)的后壁面延伸出外壳(1)的后壁面,且与电机一(511)的驱动端相连接;

垫片(509),所述垫片(509)可活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板(507)前壁面开设的通槽内,且位于活动辊(508)两端的侧壁面上;

弹簧(510),所述弹簧(510)设置于活动板(507)前开设的通槽的上壁面,所述弹簧(510)的底端设置于垫片(509)的上壁面;

导向辊(4),所述导向辊(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505)的右侧;

除湿装置(6),所述除湿装置(6)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熨烫装置(5)的一侧;

收纳装置(7),所述收纳装置(7)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除湿装置(6)的一侧;

所述活动辊(508)为中空状,所述活动辊(508)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支架一(502)为Y型,且固定辊(503)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除湿装置(6)包括:

支架二(601),所述支架二(6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二(601)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外壳(1)横向中心线的两侧;

加热架(602),所述加热架(602)的两端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二(601)的相对壁面,所述加热架(602)的左壁面开设有通槽;

加热棒(603),所述加热棒(603)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棒(603)分别设置于加热架(602)的上壁面和下壁面,且加热端均延伸至加热架(602)左壁面开设的通槽内;

风道(604),所述风道(6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道(604)分别设置于加热架(602)上壁面和下壁面的一侧;

吸风管(605),所述吸风管(605)的一端设置于风道(604)的后壁面,所述吸风管(605)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壳(1)的后壁面;

所述风道(604)的左端为弧形,且吸风口位于加热架(602)左壁面开设的通槽内;

所述收纳装置(7)包括:

滑板(701),所述滑板(701)可活动的设置于外壳(1)内腔下壁面开设的滑槽内;

电动推杆二(702),所述电动推杆二(7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推杆二(702)的底端设置于滑板(701)的上壁面;

支撑板(703),所述支撑板(703)设置于两个所述电动推杆二(702)的顶端;

卷轴(704),所述卷轴(704)可活动的设置于支撑板(703)的上壁面,所述卷轴(704)的前壁面开设有通孔;

电机二(706),所述电机二(706)设置于外壳(1)的后壁面;

轴杆(705),所述轴杆(705)可活动的设置于卷轴(704)前壁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轴杆(705)的后壁面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后壁面,且延伸出外壳(1)的后壁面,与电机二(706)的驱动端相连接;

所述支撑板(703)为弧形,且可贴合于卷轴(704)的外壁面;

所述轴杆(705)的外壁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卷轴(704)前壁面开设的通孔的内壁面开设有通槽,且与凸块形状相同;

使用时,首先将挡板2打开,并固定,然后将需要干燥的纺织品由外壳1右壁面开设的通槽放入,经由导向辊4,放置于固定辊503和活动辊508之间,然后穿过加热架602左臂面的通槽,将纺织品固定于卷轴704的中间部分,然后接通电机一511、电机二706、加热棒603、加热装置的电源,同时将吸风管605连接外部的风机,此时该设备开始工作,此时接通电动推杆一504,控制其下降至合适高度,然后将挡板2关闭,电机一511控制活动辊508转动,对纺织品进行压平,同然后将压平的部分经由加热棒603加热的加热架602进行除湿、干燥,同时风道604将加热时产生的湿气和水蒸气吸至设备外,防止水蒸气影响干燥后的纺织品,然后电机二706驱动轴杆70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卷轴704转动对纺织品进线缠绕,当卷轴704收纳至最大限度时,停止加工,打开挡板2,控制电动推杆二702驱动支撑板703向上运动,接触至卷轴704外壁面,然后拉动滑板701,将收纳装置7拉至设备外,控制电动推杆二702向下运动,将卷轴704取下,安装空的卷轴704,同时恢复收纳装置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通常纺织品进行染色或清洗后需要进行干燥,目前的干燥设备功能单一,且干燥后的纺织品容易起褶皱,影响产品质量,同时收纳搬运过程费时费力,针对以上问题,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设备功能单一,干燥过后的纺织品容易褶皱,以及干燥过后的纺织品重量过重,无法轻便,便捷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包括:外壳、挡板、固定架、导向辊、熨烫装置、除湿装置、收纳装置,所述外壳的右壁面低端开设有通槽,所属外壳的前壁面开设有盲槽,所述外壳内腔的下壁面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后壁面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于外壳前壁面的顶端,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一侧,且位于外壳横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导向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壁面上,所述熨烫装置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导向辊的一侧,所述除湿装置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位于熨烫装置的一侧,所述收纳装置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除湿装置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熨烫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一、固定辊、电动推杆一、固定板、限位杆、活动板、电机一、活动辊、垫片、弹簧,所述底座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下壁面的一侧,所述支架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一的底端分别设置于底座上壁面的两端,所述固定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一的相对壁面,所述电动推杆一的顶端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上避免,所述固定板设置于电动推杆一的底端,所述固定板的上壁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可活动的设置于固定板上壁面开设的通槽内,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上壁面,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板设置于固定板下壁面的两端,所述活动板的前壁面开设有通槽,所述电机一设置于外壳的后壁面,所述活动辊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板前壁面开设的通槽内,所述活动辊的后壁面延伸出外壳的后壁面,且与电机一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垫片可活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板前壁面开设的通槽内,且位于活动辊两端的侧壁面上,所述弹簧的顶端设置于活动板前避免开设的通槽的上壁面,所述弹簧的底端设置于垫片的上壁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辊为中空状,所述活动辊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一为Y型,且固定辊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支架二、加热架、加热棒、风道、吸风管,所述支架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二分别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外壳横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加热架的两端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二的相对壁面,所述加热架的左壁面开设有通槽,所述加热棒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棒分别设置于加热架的上壁面和下壁面,且加热端均延伸至加热架左壁面开设的通槽内,所述风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道分别设置于加热架上壁面和下壁面的一侧,所述吸风管的一端设置于风道的后壁面,所述吸风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壳的后壁面。

优选的,所述风道的左端为弧形,且吸风口位于加热架左壁面开设的通槽内。

优选的,所述收纳装置包括:滑板、电动推杆二、支撑板、卷轴、电机二、轴杆,所述滑板可活动的设置于外壳内腔下壁面开设的滑槽内,所述电动推杆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推杆二的底端设置于滑板的上壁面,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电动推杆二的顶端,所述卷轴可活动的设置于支撑板的上壁面,所述卷轴的前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机二设置于外壳的后壁面,所述轴杆可活动的设置于卷轴前壁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轴杆的后壁面设置于外壳内腔的后壁面,且延伸出外壳的后壁面,与电机二的驱动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弧形,且可贴合于卷轴的外壁面。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外壁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卷轴前壁面开设的通孔的内壁面开设有通槽,且与凸块形状相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使用熨烫装置在纺织品湿润时对其进行熨烫,避免在收纳时,使纺织品产生褶皱,影响产品质量;

2、本发明通过使用收纳装置可对干燥后的纺织品进行收纳,同时可轻便便捷的将过重的卷轴取下,并更换空的卷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除湿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收纳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中:1、外壳,2、挡板,3、固定架,4、导向辊,5、熨烫装置,501、底座,502、支架一,503、固定辊,504、电动推杆一,505、固定板,506、限位杆,507、活动板,508、活动辊,509、垫片,510、弹簧,511、电机一,6、除湿装置,601、支架二,602、加热架,603、加热棒,604、风道,605、吸风管,7、收纳装置,701、滑板,702、电动推杆二,703、支撑板,704、卷轴,705、轴杆,706、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包括:外壳1、挡板2、固定架3、导向辊4、熨烫装置5、除湿装置6、收纳装置7,外壳1的右壁面低端开设有通槽,所属外壳1的前壁面开设有盲槽,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一侧开设有滑槽,挡板2后壁面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于外壳1前壁面的顶端,固定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架3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一侧,且位于外壳1横向中心线的两侧,导向辊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固定板505的相对壁面上,熨烫装置5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导向辊4的一侧,除湿装置6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熨烫装置5的一侧,收纳装置7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除湿装置6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熨烫装置5包括:底座501、支架一502、固定辊503、电动推杆一504、固定板505、限位杆506、活动板507、电机一511、活动辊508、垫片509、弹簧510,底座501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的一侧,支架一5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一502的底端分别设置于底座501上壁面的两端,固定辊50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支架一502的相对壁面,电动推杆一504的顶端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上避免,固定板505设置于电动推杆一504的底端,固定板505的上壁面开设有通槽,限位杆506可活动的设置于固定板505上壁面开设的通槽内,限位杆506的顶端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上壁面,活动板5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板507设置于固定板505下壁面的两端,活动板507的前壁面开设有通槽,电机一511设置于外壳1的后壁面,活动辊508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活动板507前壁面开设的通槽内,活动辊508的后壁面延伸出外壳1的后壁面,且与电机一511的驱动端相连接,垫片509可活动的设置于两个活动板507前壁面开设的通槽内,且位于活动辊508两端的侧壁面上,弹簧510的顶端设置于活动板507前避免开设的通槽的上壁面,弹簧510的底端设置于垫片509的上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活动辊508为中空状,活动辊508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架一502为Y型,且固定辊503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除湿装置6包括:支架二601、加热架602、加热棒603、风道604、吸风管605,支架二6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二601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外壳1横向中心线的两侧,加热架602的两端设置于两个支架二601的相对壁面,加热架602的左壁面开设有通槽,加热棒603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加热棒603分别设置于加热架602的上壁面和下壁面,且加热端均延伸至加热架602左壁面开设的通槽内,风道6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道604分别设置于加热架602上壁面和下壁面的一侧,吸风管605的一端设置于风道604的后壁面,吸风管605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壳1的后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风道604的左端为弧形,且吸风口位于加热架602左壁面开设的通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收纳装置7包括:滑板701、电动推杆二702、支撑板703、卷轴704、电机二706、轴杆705,滑板701可活动的设置于外壳1内腔下壁面开设的滑槽内,电动推杆二7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动推杆二702的底端设置于滑板701的上壁面,支撑板703设置于两个电动推杆二702的顶端,卷轴704可活动的设置于支撑板703的上壁面,卷轴704的前壁面开设有通孔,电机二706设置于外壳1的后壁面,轴杆705可活动的设置于卷轴704前壁面开设的通孔内,轴杆705的后壁面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后壁面,且延伸出外壳1的后壁面,与电机二706的驱动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板703为弧形,且可贴合于卷轴704的外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轴杆705的外壁面设置有凸块,卷轴704前壁面开设的通孔的内壁面开设有通槽,且与凸块形状相同。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首先将挡板2打开,并固定,然后将需要干燥的纺织品由外壳1右壁面开设的通槽放入,经由导向辊4,放置于固定辊503和活动辊508之间,然后穿过加热架602左臂面的通槽,将纺织品固定于卷轴704的中间部分,然后接通电机一511、电机二706、加热棒603、加热装置的电源,同时将吸风管605连接外部的风机,此时该设备开始工作,此时接通电动推杆一504,控制其下降至合适高度,然后将挡板2关闭,电机一511控制活动辊508转动,对纺织品进行熨烫,同然后将熨烫的部分经由加热棒603加热的加热架602进行除湿、干燥,同时风道604将加热时产生的湿气和水蒸气吸至设备外,防止水蒸气影响干燥后的纺织品,然后电机二706驱动轴杆70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卷轴704转动对纺织品进线缠绕,当卷轴704收纳至最大限度时,停止加工,打开挡板2,控制电动推杆二702驱动支撑板703向上运动,接触至卷轴704外壁面,然后拉动滑板701,将收纳装置7拉至设备外,控制电动推杆二702向下运动,将卷轴704取下,安装空的卷轴704,同时恢复收纳装置7,该装置对加工后的纺织品收纳过程更便捷,节省劳动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纺织染色用纺织品干燥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