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具体涉及机械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两侧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底部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与第一固定板通过阻尼轴承活动连接,螺纹杆一端固定设有短板,上模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螺纹杆外端套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螺母设在第二固定板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固定螺母和短板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拆卸时只需要拧松固定螺母,然后转动螺纹杆,向上移动上模即可完成拆卸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设在下模(9)顶部,所述上模(1)和下模(9)两侧设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设在上模(1)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4)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底部设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与第一固定板(4)通过阻尼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一端固定设有短板(6),所述螺纹杆(5)贯穿短板(6),所述上模(1)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7)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8),所述第三固定板(8)与下模(9)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5)贯穿第二固定板(7)和第三固定板(8)并延伸出第三固定板(8)底部,所述短板(6)与第三固定板(8)相接触,所述螺纹杆(5)外端套设有固定螺母(10),所述固定螺母(10)与螺纹杆(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10)设在第二固定板(7)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底部设有第一插块(2),所述第一插块(2)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上模(1)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9)顶部设有第二插块(11),所述第二插块(11)设在第一凹槽(3)内部,所述下模(9)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插块(2)设在第二凹槽(12)内部,所述第二插块(11)设在第一插块(2)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9)内部均开设有型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顶部设有浇口(15),所述浇口(15)设在上模(1)外部并延伸入上模(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7)上开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螺纹杆(5)设在第二通孔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8)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
背景技术
机械模具是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
现有的机械模具多分为上模和下模,而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固定多需要利用多个螺栓,当拆分上模和下模时就需要先将螺栓依次拆除掉,整个过程比较麻烦,而且花费的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通过利用固定螺母和短板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拆卸时只需要拧松固定螺母,然后转动螺纹杆,向上移动上模即可完成拆卸工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螺栓较多导致的拆卸过程比较麻烦以及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在下模顶部,所述上模和下模两侧设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在上模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一固定板通过阻尼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设有短板,所述螺纹杆贯穿短板,所述上模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并延伸出第三固定板底部,所述短板与第三固定板相接触,所述螺纹杆外端套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螺母设在第二固定板顶部。
进一步地,上模底部设有第一插块,第一插块与上模固定连接,上模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下模顶部设有第二插块,第二插块设在第一凹槽内部,下模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插块设在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二插块设在第一插块外部。
进一步地,上模和下模内部均开设有型腔。
进一步地,上模顶部设有浇口,浇口设在上模外部并延伸入上模内部。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固定板上开均设有第二通孔,螺纹杆设在第二通孔内部。
进一步地,两个第三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将上模和下模插接在一起,再利用固定螺母和短板将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在一起,从而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了大量的螺栓,从而有效的节省了拆卸螺栓的麻烦,进而有效的节约了拆卸模具所花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模的昂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纹杆与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1上模、2第一插块、3第一凹槽、4第一固定板、5螺纹杆、6短板、7第二固定板、8第三固定板、9下模、10固定螺母、11第二插块、12 第二凹槽、13第一通孔、14型腔、15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9,上模1设在下模9顶部,上模1和下模9两侧设有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设在上模1两侧,第一固定板4与上模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4底部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与第一固定板4通过阻尼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一端固定设有短板6,螺纹杆 5贯穿短板6,上模1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8,第三固定板8与下模9固定连接,螺纹杆5贯穿第二固定板7 和第三固定板8并延伸出第三固定板8底部,短板6与第三固定板8相接触,螺纹杆5外端套设有固定螺母10,固定螺母10与螺纹杆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螺母10设在第二固定板7顶部。
上模1底部设有第一插块2,第一插块2与上模1固定连接,上模1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便于将上模1和下模9固定在一起。下模9顶部设有第二插块11,第二插块11设在第一凹槽3内部,下模9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一插块2设在第二凹槽12内部,第二插块11设在第一插块2外部,便于将上模1和下模9固定在一起。
上模1和下模9内部均开设有型腔14,便于浇铸机械配件。上模1顶部设有浇口15,浇口15设在上模1外部并延伸入上模1内部,便于浇铸机械配件。
两个第二固定板7上开均设有第二通孔,螺纹杆5设在第二通孔内部,方便螺纹杆5的转动。两个第三固定板8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3,便于螺纹杆5 和短板6穿过第三固定板8。
实施场景具体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只需要将螺纹杆5和短板6穿过第三固定板8,并使短板6与第三固定板8相接触,同时,还要将第一插块2插入第二凹槽12内部,将第二插块11插入第一凹槽3内部,然后转动螺纹杆5,螺纹杆5转动带动短板6转动,当短板6旋转90°时,停止继续转动螺纹杆5,然后拧紧固定螺母10,使固定螺母10与第二固定板7顶部相接触,即可将上模1和下模9固定在一起,整个固定过程并未使用螺栓,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拆卸螺栓的麻烦,进而大大的节约了拆卸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时间,拆卸本实用新型时,只需要拧松固定螺母10,使固定螺母10不与第二固定板7接触,直到将固定螺母1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转动螺纹杆5,螺纹杆5转动带动短板6转动,当短板6旋转90°时,停止继续转动螺纹杆5,然后向上移动上模1,上模1移动带动第一固定板4和第一插块2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一插块 2从第二凹槽12内部拔出,同时,第一固定板4移动带动螺纹杆5向上移动,螺纹杆5移动带动短板6向上移动,当短板6移动到第三固定板8顶部时,即可将上模1和下模9拆开,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卸螺栓较为麻烦并且费时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安装本实用新型时,需要将第一插块2和第二插块 11分别插入第二凹槽12和第一凹槽3内部,同时将螺纹杆5和短板6穿过第三固定板8,并使短板6与第三固定板8相接触,然后通过转动螺纹杆5带动短板6转动,使短板6旋转90°,然后拧紧固定螺母10,使固定螺母10与第二固定板7顶部相接触,拆卸本实用新型时,只需要拧松固定螺母10,并将固定螺母1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转动螺纹杆5带动短板6转动,使短板6转动到原来的位置,通过向上移动上模1,将第一插块2从第二凹槽12 内部拔出,同时,将短板6移动到第三固定板8顶部,即可将上模1和下模9 拆开。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便捷可拆卸的机械模具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