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

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

IPC分类号 : E01D12/00,E01D101/30

申请号
CN201920813364.X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05-31
  • 公开号: 210288076U
  • 公开日: 2020-04-10
  • 主分类号: E01D12/00
  • 专利权人: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包括:预制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制部分下方的拼接部分,其中,所述预制部分包括混凝土桥面板以及沿所述混凝土桥面板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弦杆,所述上弦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下方,且一部分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内,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下弦杆、腹杆,所述下弦杆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弦杆下方,所述腹杆设置在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之间,用以连接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通过设置预制部分和现场拼接部分,与整梁运输相比,预制部分运输相对方便,现场拼接部分施工相对简单,且周期短,受天气影响小。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部分(1)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制部分(1)下方的拼接部分(2);

所述预制部分(1)包括混凝土桥面板(11)以及沿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弦杆(12),所述上弦杆(12)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下方,且一部分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内;

所述拼接部分(2)包括下弦杆(21)、腹杆(22),所述下弦杆(21)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弦杆(12)下方,所述腹杆(22)设置在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之间,用以连接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22)倾斜设置,所述腹杆(22)其一端与所述下弦杆(21)上侧固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弦杆(12)下侧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与所述上弦杆(12)接触处加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2)和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剪力连接键(13),所述第一剪力连接键(13)为T型结构,用以提高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剪力连接键(13)呈放射状固接在所述上弦杆(12)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21)设置有多个,相邻两所述下弦杆(21)之间设置有横撑(23),用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的长度,且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还包括竖直设置于两侧的现浇端混凝土板(3),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伸出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1)的部分埋至所述现浇端混凝土板(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与所述现浇端混凝土板(3)接触部分设置有第二剪力连接键(4),所述第二剪力连接键(4)为T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21)的直径大于等于1.5倍所述腹杆(22)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端混凝土板(3)与所述下弦杆(21)和所述上弦杆(12)接触处加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

背景技术

梁桥主梁是为行人和汽车提供通道的梁式结构,直接承受汽车和行人等荷载,并将其传递至下部结构。目前常见的主梁多为现浇或整体预制装配,鲜有二者结合的结构形式。这两者各具优缺点,预制装配梁工厂化生产质量好生产效率高,但是运输吊装困难。现场浇筑的梁搭模工作量大且浇筑工作受天气影响。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梁整体预制装配运输吊装困难, 现场浇筑工作量大且浇筑工作受天气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包括:预制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制部分下方的拼接部分;

所述预制部分包括混凝土桥面板以及沿所述混凝土桥面板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弦杆,所述上弦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下方,且一部分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内;

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下弦杆、腹杆,所述下弦杆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弦杆下方,所述腹杆设置在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之间,用以连接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

进一步地,所述腹杆倾斜设置,所述腹杆其一端与所述下弦杆上侧固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弦杆下侧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桥面板与所述上弦杆接触处加厚。

进一步地,所述上弦杆和所述混凝土桥面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剪力连接键,所述第一剪力连接键为T型结构,用以提高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剪力连接键呈放射状固接在所述上弦杆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杆设置有多个,相邻两所述下弦杆之间设置有横撑,用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的长度,且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混凝土桥面板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还包括竖直设置于两侧的现浇端混凝土板,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伸出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的部分埋至所述现浇端混凝土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与所述现浇端混凝土板接触部分设置有第二剪力连接键,所述第二剪力连接键为T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杆的直径大于等于1.5倍所述腹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现浇端混凝土板与所述下弦杆和所述上弦杆接触处加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通过设置预制部分和现场拼接部分,与整梁运输相比,预制部分运输相对方便,现场拼接部分施工相对简单,且周期短,受天气影响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部分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部分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1、预制部分;11、混凝土桥面板;12、上弦杆;13、第一剪力连接键;2、拼接部分;21、下弦杆;22、腹杆;23、横撑;3、现浇端混凝土板;4、第二剪力连接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至图5,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包括:预制部分1以及设置在预制部分1下方的拼接部分2,预制部分1包括混凝土桥面板11以及沿混凝土桥面板1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弦杆12,上弦杆12设置在混凝土桥面板11下方,且一部分预埋在混凝土桥面板11内,拼接部分2包括下弦杆21、腹杆22,下弦杆21平行设置在上弦杆12下方,腹杆22设置在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之间,用以连接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通过设置预制部分和现场拼接部分,与整体预制装配相比,预制部分运输相对方便,与现场整体浇筑相比,现场拼接部分施工相对简单,且施工周期短,受天气影响小。

本实施例中,腹杆22为空心钢管,腹杆22倾斜设置,腹杆22其一端与下弦杆21上侧固接,另一端与上弦杆12下侧固接,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焊接,且呈“八”字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下弦杆21的直径大于等于1.5倍腹杆22的直径,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混凝土桥面板11与上弦杆12接触处加厚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上弦杆12和混凝土桥面板1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剪力连接键13,第一剪力连接键13为T型结构,第一剪力连接键13呈放射状固接在上弦杆12侧壁。上述设置,不仅能增大上弦杆12与混凝土桥面板11的连接强度,防止上弦杆12从混凝土桥面板11上掉落,同时,还能有效防止上弦杆12在混凝土桥面板11长度方向上的滑移。

本实施例中,下弦杆21平行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下弦杆21之间设置有横撑23,用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等长,且长度均大于混凝土桥面板11的长度,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的两端均延伸至混凝土桥面板11外侧。

本实施例中,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还包括竖直设置于两侧的现浇端混凝土板3,用以解决下弦杆21、腹杆22、上弦杆12形成的骨架横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现浇端混凝土板3能有效防止下弦杆21、腹杆22、上弦杆12的横向滑移,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伸出混凝土桥面板11的部分埋至现浇端混凝土板3内,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与现浇端混凝土板3接触部分设置有第二剪力连接键4,第二剪力连接键4为T型结构,第二剪力连接键4用以增大下弦杆21、上弦杆12与现浇端混凝土板3之间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现浇端混凝土板3与下弦杆21和上弦杆12接触处加厚,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弦杆12与混凝土桥面板11接触处、上弦杆12和下弦杆21与现浇端混凝土板3接触处均涂抹有结构密封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预制拼装钢桁组合梁桥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