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

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

IPC分类号 : E04C2/00,F24F3/14

申请号
CN201721557381.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7-11-16
  • 公开号: 207582794U
  • 公开日: 2018-07-06
  • 主分类号: E04C2/00
  • 专利权人: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包括墙板,墙板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设有凹槽并固定有冷凝板,冷凝板与凹槽之间形成集水腔,集水腔下部设有出水口;集水腔侧壁设有第一滑槽,集水腔内设有浮块,浮块可沿第一滑槽滑动并封闭出水口;内层内设有空腔,空腔侧壁设有通孔,空腔内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出风腔和进风腔;墙板内设有出风通道以及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贯穿冷凝板并固定有叶轮,转动杆另一端设有单向轴承和叶片,单向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杆过盈配合,单向轴承的外圈与叶片固定,叶片外周套设有摩擦套,摩擦套固定在进风通道上。本方案的墙体可以减少屋内空气的湿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所述墙板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设有凹槽并固定有可封闭凹槽开口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与凹槽之间形成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集水腔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集水腔内设有可浮在水面上的浮块,所述浮块可沿第一滑槽滑动并封闭出水口;所述内层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设有若干与屋内连通的通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隔为上方的出风腔和下方的进风腔;所述墙板内设有连通出风腔与集水腔的出风通道以及连通进风腔与集水腔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靠近集水腔一端的端部位于出水口上方;所述进风通道内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冷凝板并固定有叶轮,另一端设有单向轴承和叶片,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杆过盈配合,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与叶片固定,所述叶片外周套设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固定在进风通道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上设有平行于第一滑槽的第二滑槽,所述浮块可同时沿第二滑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包括面积小于集水腔底部面积的平板和两块分别固定在平板两侧的滑块,所述平板与集水腔之间留有缝隙且平板可封闭出水口,两块滑块可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为靠近进风腔一端低于靠近集水腔一端的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侧壁上的通孔为靠近出风腔一端低于另一端的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上设有可封闭的除尘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每个人都可以DIY设计搭建自己的房子,且由于房屋是可反复拆卸的,组成房屋的钢材和板材可以重复利用,故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装配式建筑的各部件基本在车间统一加工,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构件种类主要有: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钢架主要起到固定板体、支撑房屋的作用,墙板固定在钢架上,形成房屋的墙体。

目前的墙板只是起到与钢架一起组成建筑的墙体的作用,但是一些地方的湿度较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附着在房间内的墙板、钢架、物品和人体上,而冬季时环境温度低,附着在墙板、钢架和物品上的水蒸气不容易蒸发,此时钢架容易被锈蚀,墙板和物品表面容易滋生细菌,使居住环境变差。屋内由于开空调或者关闭门窗,屋内的温度稍高于外界温度,但此时屋内的湿度也不会有明显的降低,而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降低屋内的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屋内环境湿度的装配式墙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包括墙板,墙板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设有凹槽并固定有可封闭凹槽开口的冷凝板,冷凝板与凹槽之间形成集水腔,集水腔下部设有出水口;集水腔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集水腔内设有可浮在水面上的浮块,浮块可沿第一滑槽滑动并封闭出水口;内层内设有空腔,空腔侧壁设有若干与屋内连通的通孔,空腔内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空腔分隔为上方的出风腔和下方的进风腔;墙板内设有连通出风腔与集水腔的出风通道以及连通进风腔与集水腔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靠近集水腔一端的端部位于出水口上方;进风通道内转动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贯穿冷凝板并固定有叶轮,另一端设有单向轴承和叶片,单向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杆过盈配合,单向轴承的外圈与叶片固定,叶片外周套设有摩擦套,摩擦套固定在进风通道的侧壁上。

墙板组装时,内层朝向屋内,外层朝向室外。墙板使用过程中,风从正面或者侧面吹过叶轮时使叶轮转动,叶轮带动转动杆正转,单向轴承的内圈带动外圈转动,叶片随着外圈转动,叶片与摩擦套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叶片使进风腔内的空气从进风通道进入集水腔,使进风腔内形成负压,屋内的空气被吸入进风腔内。空气吹到冷凝板上,由于冷凝板远离集水腔一侧直接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冷凝板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而由于屋内打开空调或关闭门窗,屋内的温度高于外界温度,所以空气的温度高于冷凝板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与冷凝板接触时冷凝成水珠。随着水蒸气不断冷凝,水珠体积逐渐增大,最后沿着冷凝板下滑入集水腔底部,使浮块沿着第一滑槽上浮,在浮块高于出水口后,水从出水口流出,浮块重新下滑并封闭出水口。集水腔内湿度降低的空气从出风通道进入出风腔内,使出风腔的压力增大,出风腔内的空气流入屋内,如此可以使屋内的空气湿度降低。

在风反向吹动叶轮时,转动杆反向转动,摩擦套与叶片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克服单向轴承内圈对外圈的作用力,单向轴承的内圈无法带动外圈转动,此时叶片不会反向转动,所以可以避免空气从进风腔吹入屋内,由于进风腔低于出风腔,所以可以避免吹入房间的风将地面的灰尘吹起,避免屋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增多,继而避免屋内的空气质量下降。

在屋内的空气进入进风腔时,混在空气中的灰尘同样可以进入进风腔,然后再进入集水腔,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板上发生冷凝,冷凝板表面潮湿,灰尘与冷凝板接触时被吸附在冷凝板上,最后随着水珠下滑入集水腔底部,所以最后重新进入屋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减少,有效提高屋内空气中的灰尘,提高屋内空气质量。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一)叶片使混有水蒸气的空气进入集水腔内,空气与冷凝板接触,由于冷凝板温度较低,所以混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板上发生冷凝,形成水珠,然后水蒸气减少的空气重新进入屋内,可以有效降低屋内的湿度,避免钢架锈蚀以及墙板和屋内物品受潮,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

(二)转动杆反转时无法带动叶片转动,可以避免风从进风腔吹入屋内,避免风将地面的灰尘吹起,避免屋内的空气质量下降。

(三)外界气体流动形成风时,风可以吹动叶轮转动,叶轮使转动杆转动,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转动杆正转时可以使叶片转动,使进风腔内的气体从进风通道进入集水腔内,不需要居住者人工控制,减少居住者的工作量,不需要另外的驱动装置,还可以节约能源。

(四)屋内空气中漂浮的灰尘会随着空气进入集水箱内,由于水蒸气不断冷凝在冷凝板上,冷凝板潮湿,灰尘可以附着在冷凝板上,最后重新进入屋内的气体中的灰尘减少,可以有效提高屋内的环境质量。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冷凝板上设有平行于第一滑槽的第二滑槽,浮块可同时沿第二滑槽滑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同时对浮块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浮块在集水腔内晃动。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浮块包括面积小于集水腔底部面积的平板和两块分别固定在平板两侧的滑块,平板与集水腔之间留有缝隙且平板可封闭出水口,两块滑块可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水珠沿着冷凝板下滑时从平板与集水腔侧壁之间的缝隙流到平板下方,可以避免水珠残留在平板上。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改进,进风通道为靠近进风腔一端低于靠近集水腔一端的倾斜设置。空气沿着倾斜的进风通道流入集水腔后,空气更多的可以沿着冷凝板向上流动,少量空气沿着冷凝板向下流动,可以避免空气直接流到平板上冲击平板,使平板在水面上晃动。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出风腔侧壁上的通孔为靠近出风腔一端低于另一端的倾斜设置。从出风腔吹出的风倾斜向上,可以避免风向下直接吹到居住者身上,避免居住者受凉。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改进,冷凝板上设有可封闭的除尘口。在冷凝过程中,屋内的灰尘最后会落到集水腔底部,在灰尘堆积较多时,打开除尘口,从除尘口向集水腔内通入大量清水,清水对集水腔进行冲洗,混有灰尘的污水从出水口流出,将灰尘清理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为:墙板1、出风腔11、进风腔12、隔板13、通孔14、固定件15、进风通道16、出风通道17、集水腔2、冷凝板21、浮块22、出水口23、除尘口24、转动杆3、叶轮31、外圈32、内圈33、叶片34、摩擦套35。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包括墙板1,墙板1包括右侧的内层和左侧的外层,外层上设有凹槽,外层上焊接有可封闭凹槽开口的冷凝板21,冷凝板21与凹槽之间形成集水腔2,冷凝板21下部设有出水口23和除尘口24,除尘口24位于出水口23上方,除尘口24外缘向外凸起,除尘口24外设有除尘口盖,除尘口盖与除尘口24螺纹连接。集水腔2右侧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冷凝板21右侧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平行于第二滑槽,集水腔2内设有浮块22,本实施例中的浮块22为塑料板,浮块22包括面积小于集水腔2底部面积的平板和两块与平板一体成型的滑块,平板左侧与冷凝板21相抵,平板可封闭出水口23,平板前后两侧壁与集水腔2的前后侧壁之间留有缝隙,两块滑块位于平板左右两侧,两个滑块可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平板可封闭出水口23。内层内设有空腔,空腔右侧侧壁设有若干通孔14,空腔内焊接有隔板13,隔板13将空腔分隔为上方的出风腔11和下方的进风腔12,隔板13上方的通孔14为右高左低的倾斜设置。墙板1内设有连通出风腔11与集水腔2的出风通道17以及连通进风腔12与集水腔2的进风通道16,进风通道16为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进风通道16左端位于出水口23上方。进风通道16内设有转动杆3,转动杆3外周周向上设有四个固定件15,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5为凸块,固定件15与进风通道16一体成型,风可以从相邻的固定件15之间通过,转动杆3可相对固定件15转动,转动杆3左端贯穿冷凝板21并焊接有叶轮31,如图2所示,转动杆3右端设有单向轴承和叶片34,单向轴承的内圈33与转动杆3过盈配合,叶片34包括一体成型的转筒和三片扇叶,单向轴承的外圈32与转筒过盈配合,叶片34外周套设有摩擦套35,摩擦套35焊接在进风通道16上。

墙板1组装时,内层朝向屋内,外层朝向室外。墙板1使用过程中,风从正面或者侧面吹过叶轮31,使叶轮31转动,叶轮31带动转动杆3正转,单向轴承的内圈33带动外圈32转动,叶片34随着外圈32转动,叶片34与摩擦套35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叶片34使进风腔12内的空气从进风通道16进入集水腔2,使进风腔12内形成负压,屋内的空气被吸入进风腔12内。空气吹到冷凝板21上,由于屋内打开空调或关闭门窗,屋内的温度高于外界温度,所以屋内空气的温度高于冷凝板21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与冷凝板21接触时冷凝成水珠。随着水蒸气不断冷凝,水珠体积逐渐增大,最后沿着冷凝板21下滑到平板上,然后从平板与集水腔2之间的缝隙流入集水腔2底部,使浮块22沿着第一滑槽上浮,在浮块22高于出水口23后,水从出水口23流出,浮块22重新下滑并封闭出水口23。集水腔2内湿度降低的空气从出风通道17进入出风腔11内,使出风腔11的压力增大,出风腔11内的空气流入屋内,如此可以使屋内的空气湿度降低。

在风反向吹动叶轮31时,转动杆3反向转动,由于摩擦套35与叶片34之间的摩擦力,单向轴承的内圈33无法带动外圈32转动,此时叶片34不会反向转动,由于进风腔12低于出风腔11,所以可以避免吹入房间的风将地面的灰尘吹起,避免屋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增多,避免屋内的空气质量下降。

在屋内的空气进入进风腔12时,混在空气中的灰尘同样可以进入进风腔12,然后再进入集水腔2,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板21上发生冷凝,冷凝板21表面潮湿,灰尘与冷凝板21接触时被吸附在冷凝板21上,最后随着水珠下滑入集水腔2底部,所以最后重新进入屋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减少。在集水腔2底部灰尘堆积较多时,打开除尘口24,向集水腔2内通入大量清水,清水对集水腔2进行冲洗,混有灰尘的污水从出水口23流出,将灰尘清理出集水腔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一种防止受潮的装配式墙体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