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

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

IPC分类号 : B63C3/00

申请号
CN201120508993.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1-12-08
  • 公开号: 202368767U
  • 公开日: 2012-08-08
  • 主分类号: B63C3/00
  • 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专利摘要

一种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包括:数组门架式支撑单元,各门架式支撑单元内分别铺设有数条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液压顶升台车,各液压顶升台车沿纵向联接在一起构成可拆式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液压顶升滚装装船方式,使浮式平台通过船、岸交接处时,对装载船调载的不均匀性所形成的对浮式平台局部载荷分布得到有效调整,降低了装船所需大拖力系统问题;浮卸时,在不增加装载船下潜深度的前提下,便可达到将其与浮式平台分离的效果,降低了浮式平台装船时,因岸船差所造成的强度风险以及水上拆除作业的难度;提高浮式平台装船、浮卸的工作效率及安全程度;且使回拖系统装置也变得简化可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组门架式支撑单元,各门架式支撑单元内分别铺设有数条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液压顶升台车,各液压顶升台车沿纵向联接在一起构成可拆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式支撑单元是由门架及设在门架上部的支撑结构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为门形框架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框架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门架式支撑单元分别设在浮式平台径向底部的硬舱外圆弧板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拆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浮式(Spar)平台是深水采油平台的一种。其一般包括:呈圆柱体形状的硬舱、桁架结构以及由板及骨架结构组合而成呈矩形形状的软舱结构三部分。由于其整体结构为:呈纵向形状变化较大的细长体结构。这对浮式(Spar)平台在建造、装船、运输、下水过程中所用的滑靴装置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浮式平台所采用的滑靴装置主要是由多根管型杆件固定于支撑结构和滑靴两部分组成。其中,支撑结构主要是由钢管连接而成,支撑在浮式平台底部径向1/4外园弧板的两侧;滑靴上部为:钢板结构,底部为:满铺的方木;且方木与铺设在地面上的钢板滑道接触。

上述滑靴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在浮式平台分段(或环型总段)合拢过程中,由于拖拉或顶推移动装置设置繁琐,在分段合拢时需要二次找正,加长了合拢工期;

(2)在浮式平台滑移装船过程中,滑靴与地面摩擦力较大,需要采用大载荷、复杂的拖拉及回拖系统,同时,由于浮式平台和滑靴刚性连接为整体,浮式平台在滑移通过船、岸交接处时,岸船高度上微小的差别都将导致浮式平台、滑靴结构载荷分布的不均匀,高差过大,极易造成结构上的破坏;

(3)浮式平台下水浮卸作业时,现均采取用起重锁链的方式即:一是将滑靴装置绑固在浮式平台的硬舱上,待滑靴与浮式平台一同漂浮脱离半潜船后,再进行拆除;二是利用起重船将滑靴拆除或采用将浮式拖到码头边后,再采用岸吊配合进行拆除;前一种方式需要动用起重船,加大了作业周期;而后一种方式则对岸吊和码头前沿水深要求较高,一般作业码头较难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可以实现液压顶升滚装装船方式,使浮式平台通过船、岸交接处时,对装载船调载的不均匀性所形成的对浮式平台局部载荷分布,通过液压系统得到有效调整,降低了装船所需大拖力系统问题;浮卸时,通过对浮式平台进行局部拆卸的方法,在不增加装载船下潜深度的前提下,便可达到将其与浮式平台分离的效果,降低了浮式平台装船时,因岸船差所造成的强度风险以及水上拆除作业的难度;提高浮式平台装船、浮卸的工作效率及安全程度;同时,可使用低载荷拖拉装置实现拖拉装船或浮式平台的分段总组合拢,且使回拖系统装置也变得简化可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组门架式支撑单元,各门架式支撑单元内分别铺设有数条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液压顶升台车,各液压顶升台车沿纵向联接在一起构成可拆式装置。

所述门架式支撑单元是由门架及设在门架上部的支撑结构连接构成。

所述门架为门形框架式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为框架式结构。

所述各门架式支撑单元分别设在浮式平台径向底部的硬舱外圆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以实现液压顶升滚装装船方式,使浮式平台通过船、岸交接处时,对装载船调载的不均匀性所形成的对浮式平台局部载荷分布,通过液压系统得到有效调整,降低了装船所需大拖力系统问题;浮卸时,通过对浮式平台进行局部拆卸的方法,在不增加装载船下潜深度的前提下,便可达到将其与浮式平台分离的效果,降低了浮式平台装船时,因岸船差所造成的强度风险以及水上拆除作业的难度;提高浮式平台装船、浮卸的工作效率及安全程度;同时,可使用低载荷拖拉装置实现拖拉装船或浮式平台的分段总组合拢,且使回拖系统装置也变得简化可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2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平台硬舱外园弧板、2.支撑结构、3.门架式支撑单元、4.轨道、5.液压顶升台车、6.顶升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数组门架式支撑单元3,门架式支撑单元3是由门架及设在门架上部的支撑结构2连接构成,各门架式支撑单元3内分别铺设有数条轨道4,轨道4上设置有液压顶升台车5,各液压顶升台车5沿纵向联接在一起构成可拆式装置。其中,门架为门形框架式结构,支撑结构2为框架式结构。

本实施例:门架式支撑单元为四个,也可以是三个或六个,四个相同结构尺寸的门架和相应的设在上部支撑结构通过钢管、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分别构成成为四组门架式支撑单元3,四组门架式支撑单元3分别设在浮式平台径向底部的硬舱外圆弧板1上。每组门架式支撑单元的间距可根据浮式平台的尺度确定。

本实施例:沿浮式平台纵向的每组门架式支撑单元的门架内铺设有数条轨道4,轨道分为4组,每组为二条,共铺设四组八条轨道。在每组轨道4上所对应的每个门架下设置有一台液压顶升台车5,各液压顶升台车5沿纵向联接在一起,当设在液压顶升台车5上的顶升油缸6将门架式支撑单元3和浮式平台顶起时,便可应用低载荷拖拉装置实现浮式平台以滚装的方式装船。

使用时,在浮式平台的纵向设置数组由三个相同尺寸的门架式支撑单元构成的可拆卸式结构;门架式支撑单元的数量可依据浮式平台需要支撑的数量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预制好的数个本实用新型吊装到浮式平台总组工位上,在胎架上实施分段搭载,当形成环型总段后,再利用液压顶升台车5和轨道4及拖拉装置将数个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总段合拢工位,达到增加总组工位,减少总组工期的目的。

作为浮式平台在装载船上运输的支撑装置,当浮式平台装船后,移除液压顶升台车5,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座落在装载船的主甲板上,以实现浮式平台在装载船上运输的支撑上目的。

作为浮式平台浮卸下水的支撑装置,当浮式平台被运到指定海域下潜卸货前,拆除位于两侧的门架式支撑单元3,而位于中部的门架式支撑单元3又作为浮式平台下水的支撑装置,当装载船下潜到规定深度时,浮式平台下水漂浮,并与位于中部的门架式支撑单元3自动脱离,使本实用新型全部留在甲板上。

上述轨道4、液压顶升台车5为已有技术或采用现有技术制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平台建造装船下水用可拆式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