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包括上转动体、下转动体、触摸区和底卡槽,所述上转动体的下端面和下转动体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中槽,所述小转轴的中部边侧与边槽相互连接,所述上转动体和下转动体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外卡槽,且外卡槽内安装有内容板,并且内容板顶部设置有取下窗,同时内容板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卡板相互连接。该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并结合盲人魔方,对学龄前视障儿童进行阶段触觉训练的玩具,通过转动上下转动体,然后根据上下六个内容板上的凹凸和触摸区的内容进行对应来完成触觉训练和学习,而且通过转动还可以锻炼盲童精细动作中手和手指的灵活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包括上转动体(1)、下转动体(2)、触摸区(14)和底卡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体(1)的下端面和下转动体(2)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中槽(3),且下转动体(2)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4),并且下转动体(2)内部开设有侧槽(5),同时上转动体(1)下端面的中槽(3)的中心处开设有底卡槽(15),所述侧槽(5)内安装有小转轴(6),且小转轴(6)与定位孔(4)相互连接,所述小转轴(6)的中部边侧与边槽(7)相互连接,且边槽(7)开设在连接盘轴(8)上,同时连接盘轴(8)安装在中槽(3)内,所述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外卡槽(9),且外卡槽(9)内安装有内容板(10),并且内容板(10)顶部设置有取下窗(11),同时内容板(10)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与卡板(13)相互连接,且卡板(13)上的外侧设置有触摸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的俯视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且上转动体(1)、下转动体(2)、中槽(3)、连接盘轴(8)和底卡槽(15)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连接盘轴(8)顶部柱状轴与底卡槽(15)为卡合连接,同时上转动体(1)通过连接盘轴(8)与下转动体(2)构成转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转轴(6)关于连接盘轴(8)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4个,且小转轴(6)与边槽(7)内壁紧密贴合,并且小转轴(6)通过其上下端面固定的柱状轴与定位孔(4)构成转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板(10)与外卡槽(9)为卡合连接,且内容板(10)顶部开设有弧形凹陷状的取下窗(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3)与定位槽(12)为卡合连接,且卡板(13)是金属、木材、布料、橡胶、皮革和石材6种不同材质同6种不同凹凸形状的触摸区(14)和6种不同凸点密度的触摸区(14)组合的圆形板状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盲童玩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
背景技术
盲童玩具是一种为学龄前视障儿童设计的玩具,其结构设计没有盲人魔方复杂,适合学龄前视障儿童使用,既能够满足了小孩子玩的天性,又能够把玩和触觉训练结合在一起,让盲童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完成触觉训练。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配套教育用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发现学龄前视障儿童由于视力障碍,无法接受正常的学龄前教育,普通的教学玩具视障儿童无法使用,且无法阶段性的对学龄前视障儿童进行触觉训练。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普通的教学玩具视障儿童无法使用,无法阶段性的对学龄前视障儿童进行触觉训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包括上转动体、下转动体、触摸区和底卡槽,所述上转动体的下端面和下转动体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中槽,且下转动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并且下转动体内部开设有侧槽,同时上转动体下端面的中槽的中心处开设有底卡槽,所述侧槽内安装有小转轴,且小转轴与定位孔相互连接,所述小转轴的中部边侧与边槽相互连接,且边槽开设在连接盘轴上,同时连接盘轴安装在中槽内,所述上转动体和下转动体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外卡槽,且外卡槽内安装有内容板,并且内容板顶部设置有取下窗,同时内容板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卡板相互连接,且卡板上的外侧设置有触摸区。
优选的,所述上转动体和下转动体的俯视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且上转动体、下转动体、中槽、连接盘轴和底卡槽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连接盘轴顶部柱状轴与底卡槽为卡合连接,同时上转动体通过连接盘轴与下转动体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小转轴关于连接盘轴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4个,且小转轴与边槽内壁紧密贴合,并且小转轴通过其上下端面固定的柱状轴与定位孔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内容板与外卡槽为卡合连接,且内容板顶部开设有弧形凹陷状的取下窗。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定位槽为卡合连接,且卡板是金属、木材、布料、橡胶、皮革和石材6种不同材质同6种不同凹凸形状的触摸区和6种不同凸点密度的触摸区组合的圆形板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并结合盲人魔方,对学龄前视障儿童进行阶段触觉训练的玩具,通过转动上下转动体,然后根据上下六个内容板上的凹凸和触摸区的内容进行对应来完成训练和学习,而且通过转动还可以锻炼盲童的手和手指的灵活度;
1.上转动体、下转动体、中槽、定位孔、侧槽、小转轴、边槽、连接盘轴和底卡槽相互配合工作,使得上转动体和下转动体旋转,能够有效锻炼盲童的手和手指的灵活度;
2.外卡槽、内容板、取下窗、定位槽、卡板和触摸区相互配合工作,可以令盲童对不同材质和不同个数的凸起进行触摸,是阶段性触摸训练的结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转动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转动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槽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转动体;2、下转动体;3、中槽;4、定位孔;5、侧槽;6、小转轴;7、边槽;8、连接盘轴;9、外卡槽;10、内容板;11、取下窗;12、定位槽;13、卡板;14、触摸区;15、底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包括上转动体1、下转动体2、中槽3、定位孔4、侧槽5、小转轴6、边槽7、连接盘轴8、外卡槽9、内容板10、取下窗11、定位槽12、卡板13、触摸区14和底卡槽15,上转动体1的下端面和下转动体2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中槽3,且下转动体2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4,并且下转动体2内部开设有侧槽5,同时上转动体1下端面的中槽3的中心处开设有底卡槽15,侧槽5内安装有小转轴6,且小转轴6与定位孔4相互连接,小转轴6的中部边侧与边槽7相互连接,且边槽7开设在连接盘轴8上,同时连接盘轴8安装在中槽3内,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外卡槽9,且外卡槽9内安装有内容板10,并且内容板10顶部设置有取下窗11,同时内容板10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与卡板13相互连接,且卡板13上的外侧设置有触摸区14。
本例中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的俯视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且上转动体1、下转动体2、中槽3、连接盘轴8和底卡槽15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连接盘轴8顶部柱状轴与底卡槽15为卡合连接,同时上转动体1通过连接盘轴8与下转动体2构成转动机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的6个面上均可以安装用于触摸训练的结构,且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之间可通过连接结构自由旋转,便于训练盲童的手和手指的灵活度;
小转轴6关于连接盘轴8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4个,且小转轴6与边槽7内壁紧密贴合,并且小转轴6通过其上下端面固定的柱状轴与定位孔4构成转动机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边槽7可以与小转轴6产生相对滑动,保证连接盘轴8可以自由旋转,并且小转轴6与边槽7的结构设计使得连接盘轴8可以稳定的旋转;
内容板10与外卡槽9为卡合连接,且内容板10顶部开设有弧形凹陷状的取下窗11,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内容板10与外卡槽9稳定卡合固定,且可以通过取下窗11进行内容板10快速拆卸;
卡板13与定位槽12为卡合连接,且卡板13是金属、木材、布料、橡胶、皮革和石材6种不同材质同6种不同凹凸形状的触摸区14和6种不同凸点密度的触摸区14组合的圆形板状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板13可以通过定位槽12稳定的与内容板10连接固定,且便于更换不同材质、不同凹凸形状以及不同密度的卡板13,而六种不同材质、不同凹凸形状以及不同密度的卡板13可以有效训练盲童的触觉。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可以让盲童手持装置,一只手握住上转动体1,另一只手握住下转动体2,进行水平旋转,由于连接盘轴8顶部柱状轴通过底卡槽15与上转动体1卡合固定,所以在旋转时,连接盘轴8在卡在边槽7内的4个小转轴6的作用下,进行稳定的旋转,起到训练盲童的手和手指的灵活度的效果;
本装置产品的触觉训练具体从以下四个阶段展开:
1.第一阶段:识别和认识不同材质,纹理,光滑粗糙等,所以采用金属、木材、布料、橡胶、皮革和石材6种不同材料构成材质;
2.第二阶段:识别和认识简单的几何形体,根据6种不同形状进行凹凸对应;
3.第三阶段:识别和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凹凸对应的形式,将6种不同的形状进行形状完整性的训练;
4.第四阶段:识别和认识点的疏密、大小,6种不同凸点密度的触摸区,方便孩子将来认识盲文;
为了对盲童进行触觉训练,可以先将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上所有的外卡槽9内的内容板10,通过用手指拨动取下窗11处取下,根据训练的不同的4个阶段进行定位槽12内卡板13和触摸区14的选择,令盲童旋转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进行触觉锻炼,根据之前所述盲童触觉训练的4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在外卡槽9内装上6种不同材质,但触摸区14凸起结构相同的卡板13,通过卡板13的不同材质,旋转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令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具有相同材质的卡板13相同面的上下对应;
第二阶段:根据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上材质相同,但是设置有6种不同的形状触摸区14的卡板13,进行相同面的上下对应,触摸区14的形状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五边形、五角星和菱形;
第三阶段:根据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上材质相同的卡板13,但是卡板13上具有6种不同形状的和凹凸结构的触摸区14,进行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对应的大小形状的凹凸卡板进行对应,从而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一个大正方形是由四个四分之一的小正方形组成;
第四阶段:根据上转动体1和下转动体2上材质相同,但是触摸区14的点状和条状凸起的疏密和大小不同的卡板13,进行相同面的上下对应;
通过上述4个过程的逐渐进行,达到盲童靠自己手和手指的触觉完成不同阶段触摸训练和学习的效果,同时锻炼了盲童手和手指的灵活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盲童阶段性触觉训练玩教具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