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IPC分类号 : E04B1/62,E04C5/00,C04B28/00,C04B18/08,C04B14/04

申请号
CN200910010258.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09-01-22
  • 公开号: 101481930A
  • 公开日: 2009-07-15
  • 主分类号: E04B1/62
  • 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的增强技术领域,涉及到利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强度。本发明结构钢筋的配置、受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的,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浇注在结构受张拉区的外侧,或大型整体结构的外表面,纤维编织网和精细混凝土总厚度为10mm-20mm,替代外表面等厚度的混凝土,纤维编织网均匀布置在精细混凝土中。对于本发明的梁式或板式结构,可以用纤维编织网代替部分钢筋。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裂缝,解决混凝土开裂、钢筋腐蚀的问题,精细混凝土和混凝土界面粘结牢固,自重较轻,还具有造价低、抗腐蚀、使用安全耐久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其钢筋的配置、受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的,其特征是,在结构受张拉区的外侧,或大型整体结构的外表面,浇注有总厚度为10mm~20mm的纤维编织网和精细混凝土,替代等厚度的混凝土;当纤维编织网为一层时,铺设在精细混凝土中间,当纤维编织网为二层或二层以上时,纤维编织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均匀布置在精细混凝土中,混凝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与最内层纤维编织网的距离为2~5mm,覆盖在最外层纤维编织网表面的精细混凝土的厚度为3~5mm;精细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为0.5~4mm,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其特征是,纤维编织网由以下一种纤维编织,或者径向和纬向分别由以下两种不同纤维编织:碳纤维、芳纶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其特征是,当建筑结构为梁式或板式结构时,受力主筋为热轧钢筋或热处理钢筋,受力主筋配筋率为:大于或等于最小配筋率,小于极限配筋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细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硅砂和水,其中I级粉煤灰的掺量为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质量之和的20%~40%,硅灰的掺量为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质量之和的5~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将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浇注在结构的受张拉区的外侧,或大型整体结构的外表面,当纤维编织网为一层时,浇注在精细混凝土中间,当纤维编织网为二层或二层以上时,纤维编织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均匀布置在精细混凝土中,最内层纤维编织网与混凝土之间浇注2~5mm厚精细混凝土,最外层纤维编织网表面浇注精细混凝土的厚度为3~5mm;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的总浇筑厚度为10mm~20mm,替代等厚度混凝土;精细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为0.5~4mm,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编织网采用以下一种纤维,或者径向和纬向分别用以下两种不同纤维编织:碳纤维、芳纶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筑结构为梁式或板式结构时,受力主筋采用热轧钢筋或热处理钢筋,受力主筋的配筋率大于或等于最小配筋率,小于极限配筋率,由力平衡方程计算出满足结构承载要求所需的纤维编织网的截面积之和,计算参量包括结构设计承载、受力主筋的抗拉强度和截面积之和、纤维编织网的抗拉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精细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硅砂和水,其中I级粉煤灰的掺量为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质量之和的20%~40%,硅灰的掺量为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质量之和的5~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强度的建筑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编织网埋入精细混凝土前,先浸渍或涂抹环氧树脂,然后均匀喷撒硅砂,浸渍或涂抹纤维编织网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65~70:60~80:30~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的增强技术领域,涉及到利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强度。

技术背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在高应力区出现严重的主裂缝,恶劣的环境条件会使钢筋锈蚀进一步加剧。为了保证钢筋不受腐蚀,需要较厚的保护层厚度,这样就额外增加了结构的自重。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支持的研究中心从1999年开始进行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TRC)研究,TRC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多轴纤维编织网和精细混凝土的结合,纤维编织网主要用碳纤维、芳纶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编织。该研究中心近期代表性文章为:1)F.Jesse,N.Will,M.Curbach andJ.Hegger,Load-Bearing of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ACI SP-250,2008:59-68;2)A.Brückner,R.Ortlepp,M.Curbach,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for strengthening in bending and shear,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06)39:741-748。上述文章描述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的特点和用途为:1)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TRC裂缝细密,壁薄质轻,可以代替钢筋混凝土用做建筑结构构件,如顶棚、内外墙板等装饰构件,也可以作为承载结构的一部分,通过组合许多简单的预制轻质TRC构件构成大跨度拱、壳和棱形框架等复杂结构;2)用TRC对已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修补加固,可以克服钢丝(筋)加固不耐腐蚀的缺点,浇筑厚度为10-15mm的TRC即可以提高承载能力,改善裂缝形式。

为了制作TRC,该研究中心早期提出了精细混凝土的概念,这是一种骨料非常细的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为0.5~4mm。采用精细混凝土的原因为:1)纤维编织网的网格尺寸从几个毫米到几个厘米,精细混凝土能顺利通过网格,甚至可以进入到纤维编织网的内部;2)TRC结构的厚度一般为10~30mm,精细混凝土的骨料粒径远远小于结构的薄厚,能够满足薄壁构件的力学性能要求。一般精细混凝土的成分为水泥、硅砂和水,为了满足高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工作性能以及构件的耐久性,可以适量加入I级粉煤灰和硅灰等活性材料,这样还能够减少水泥用量,降低造价。在该研究中心发表的论文Material andbonding characteristic for dimensioning and modeling of textile reinforcedconcrete elements(  Banholzer,Tanja Brockmann,Wolfgang Brameshuber.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06,39:749-763)中给出了该研究中心采用的一种典型的用于实验的精细混凝土的配方,其配料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成分,还包括超塑化剂。

申请号为200510046304.2的专利申请也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其精细混凝土的配比为:52.5R硅酸盐水泥472kg/m3,超细粉煤灰168kg/m3,硅灰35kg/m3,Sika三代超塑剂3.25kg/m3,粒径0~0.6mm的硅砂460kg/m3,粒径0.6~1.2mm的硅砂920kg/m3,水262kg/m3,该配方能够满足制作TRC的性能要求。

申请号为200510047049.3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网和混凝土的粘接技术,纤维编织网先用环氧树脂浸渍,然后表面均匀喷撒细砂,待环氧固化后再埋入混凝土,以加强与混凝土的粘结。

上述已有技术研究了TRC材料及其对建筑结构的修补加固作用,但由于制作TRC采用精细混凝土,其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4mm,且纤维和精细混凝土具有脆性特征,使得TRC在结构达到极限荷载时没有明显的预兆,不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明显的塑性发展阶段,破坏时有明显的迹象,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单纯采用TRC制作的构件不能用于主要承重构件,如大型的桥梁、楼房结构的承载体、海洋平台、港工、海工等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的承载部分。而采用TRC对已有结构进行修补和加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结构的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结构重量。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纤维编织网增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能结合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和钢筋混凝土的优点,在不增加结构自重的基础上,限制和改善结构裂缝,增强结构强度,使结构使用安全,耐久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其钢筋的配置、受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的,其特征是,在结构受张拉区的外侧,或大型整体结构的外表面,浇注有总厚度为10mm~20mm的纤维编织网和精细混凝土,替代外表面等厚度的混凝土,结构的总厚度不变,等于原设计的混凝土总浇注厚度;当纤维编织网为一层时,铺设在精细混凝土中间,当纤维编织网为二层或二层以上时,纤维编织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均匀布置在精细混凝土中,混凝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与最内层纤维编织网的距离为2~5mm,覆盖在最外层纤维编织网表面的精细混凝土的厚度为3~5mm;精细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为0.5~4mm,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纤维编织网最好采用以下一种纤维、或者径向和纬向分别用以下两种不同纤维编织:碳纤维、芳纶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钢筋的配置包括受力主筋最小配筋率、受力主筋极限配筋率,以及箍筋的配制。一般钢筋混凝土的受力主筋配筋率选择范围为:大于最小配筋率,小于极限配筋率。本发明结构的受力主筋配筋率可以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同,对于梁式或板式等受弯建筑结构,也可以利用纤维编织网来承担一部分荷载,受力主筋配筋率可以小于同样受力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率,其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最小配筋率,小于极限配筋率,受力主筋采用具有明显屈服点的热轧钢筋或热处理钢筋。

精细混凝土的成分一般为水泥、硅砂和水,还可以适量加入I级粉煤灰、硅灰,其中I级粉煤灰的掺量为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等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20%~40%,最佳掺量为25%~30%;硅灰的掺量为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等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5~10%,最佳掺量为6%~8%。

本发明结构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钢筋的配置、受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浇注结构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浇注在结构的受张拉区的外侧,或大型整体结构的外表面,凝固后界面能很好地粘结,形成一个整体;用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的浇注层替代等厚度混凝土,精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得本发明结构的强度满足设计需要,结构外侧或外表面的纤维编织网能够有效地限制或改善结构的裂缝,而且由于纤维编织网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使得结构的强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制作梁体或板型预制结构时,将钢筋体放入模板内,其中受力主钢筋位于模板中上部,浇筑混凝土,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浇筑2~5mm厚的精细混凝土,然后将纤维编织网放在精细混凝土上,四周在模板上固定好,再继续浇筑精细混凝土,当纤维编织网为一层时,浇注在精细混凝土的中间,当纤维编织网为二层或二层以上时,纤维编织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均匀布置,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的总浇筑厚度为10mm~20mm,在最外层纤维编织网上覆盖3~5mm厚的精细混凝土,养护到护龄。

现场施工梁体或板型等具有支点的结构时,因受力主筋保护层在结构下部,需要先在模板内浇注精细混凝土及铺设纤维编织网,为了减小纤维编织网的受挤压变形,应在最上层2~5mm厚的精细混凝土尚未固化但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再放入钢筋体,浇筑混凝土,养护到护龄。

制作柱型结构时,先按常规施工方法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且未固化前,在柱体的外表面浇筑2~5mm厚的精细混凝土,然后将纤维网铺设在精细混凝土表面,再浇注要求厚度的精细混凝土,养护到护龄。

对于大型的整体结构,如大坝、海洋平台等,在混凝土未凝固之前,将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浇注在外表面,主要用于限制或改善结构的裂缝。

采用碳纤维、芳纶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编织成的纤维编织网,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以及较好的耐久性能。还可以采用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纤维等其他纤维。纤维编织网在结构中起到限制和分散结构裂缝的作用,网格尺寸越小、层数越多,越能分散和限制结构的裂缝,所以实际施工中,可以根据常规设计的裂缝限制要求,以及纤维编织网的规格,来确定纤维编织网的层数。由于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的浇注层在受力主筋的保护层位置,取代等厚度混凝土,所以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的总浇注厚度不能大于原设计的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厚度,限制在10mm~20mm。为满足纤维编织网之间通过精细混凝土传递力的要求,纤维编织网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mm。

对于梁式或板式等受弯建筑结构,当受力主筋配筋率小于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的配筋率时,受力主筋配筋率与纤维编织网用量的计算方法为:假定结构受到满设计荷载,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受力主筋达到设计屈服点,纤维编织网达到极限拉应变,根据结构设计承载、截面上受力主筋的抗拉强度、截面积之和等参数,以及纤维编织网的抗拉强度等性能参数,由力平衡方程计算出满足结构承载要求所需的纤维编织网的截面积之和,从而得出纤维编织网的网格尺寸和层数。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纤维编织网层数是有限的,且受力主筋配筋率应当满足最小配筋率,所以纤维编织网替代受力主筋的量是有限的,但是在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总浇注厚度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纤维编织网层数,使纤维编织网布设量大于上述的设计量,则可以进一步增强结构的承载(抗弯)性能。

由于纤维本身的脆性特征,在结构达到极限荷载时没有明显的预兆,从安全角度出发,受力主筋最好采用具有明显屈服点的热轧钢筋或热处理钢筋。

在纤维编织网埋入精细混凝土前,如果先用环氧树脂涂抹或浸渍,然后将细砂均匀喷撒在表面,待环氧固化后再埋入,不仅可以使纤维编织网和精细混凝土有较好界面粘结,而且可以使纤维束协同受力,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用来浸渍纤维编织网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65~70∶60~80:30~35。

精细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应当小于纤维编织网的网格尺寸。在配制精细混凝土时,应根据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确定水泥的标号、加水的质量之比以及硅砂的规格和掺加量。为了满足高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工作性能以及构件的耐久性,适量加入I级粉煤灰和硅灰,I级粉煤灰的掺量大于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40%时,早期强度发展缓慢,不利于现场浇筑精细混凝土,以及纤维编织网张拉埋入后的固定,I级粉煤灰掺量应在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20%~40%,25%~30%时效果较好。为减少精细混凝土早期收缩和干缩,一般把硅灰的掺量控制在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10%以内,为降低掺加粉煤灰引起的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硅灰的掺量要大于或等于5%,其掺量在6%~8%效果较好。为了满足结构不同的浇注要求,在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还可以添加适量的减水剂来调节工作性能。

在精细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短纤维,可以提高精细混凝土的韧性,改善精细混凝土的裂缝。

本发明结构与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相比,能够有效控制裂缝,解决混凝土开裂、钢筋腐蚀的问题;与被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本发明结构的精细混凝土和混凝土为未凝固前浇注成的整体,其界面粘结牢固,用精细混凝土浇注层替代混凝土,降低了结构自重。利用纤维的高抗拉强度,还可以替代部分钢筋的作用,减少钢筋用量。本发明的结构具有自重较轻、造价低、抗腐蚀、使用安全耐久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梁体型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梁体型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及其对比试件的跨中截面弯矩和跨中挠度曲线。

图1中1为精细混凝土,2为纤维编织网,3为受力主筋,4为箍筋,5为模板,6为混凝土,7为混凝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a为受力主筋保护层厚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即受力主筋合力作用点到受压区混凝土表面的距离,hf为纤维编织网合力作用点到受压区混凝土表面的距离,b为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

图2中曲线I为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跨中截面弯矩和跨中挠度曲线,曲线II为相同规格、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和加载方式的不加纤维编织网的对比试件的曲线,纵向轴为跨中截面弯矩M,横向轴为跨中挠度f,A、C为受力主筋的屈服点,B、D为结构的承载力极限点。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用本明的方法制作一单跨简支矩形梁,截面如图1所示,计算跨度为1800mm,截面尺寸为宽b=120mm,高h=210mm;环境类别为一类,截面弯矩设计值M=15kN·m

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该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压设计强度fc=19.1N/mm2,结构最小配筋率为0.26%,极限配筋率为3.50%,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a=25mm。如果受力主筋采用3根直径为12mm、抗拉设计强度fy为300N/mm2的HRB335级钢筋,结构配筋率为1.578%,弯矩M可以达到15.94kN·m,满足截面弯矩设计要求。

本结构只采用2根直径为12mm的HRB335级受力主筋,其配筋率仅为1.05%,用纤维编织网替代减少的钢筋。

本结构采用的纤维编织网沿跨度方向的径向受力纤维为碳纤维T700,维向固定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的抗拉强度为ff=4660Mpa,极限拉应变εfu=0.020,弹性模量Ef=231GPa。用玻璃纤维作为维向固定纤维,可以减少成本。

首先计算所需要的纤维编织网的数量:

假设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受拉区的钢筋已屈服,纤维编织网的拉应变达到极限拉应变,由下列截面力和弯矩的平衡方程计算纤维编织网的总截面积

α1fcβ1xcb=fyAsfEfAf                                      (1)

M=α1fcβ1xcb(h/2-β1xc/2)+fyAs(h0-h/2)+εfEfAf(hf-h/2)              (2)

上式中,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α1=1.0,β1=0.8,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强度fc=19.1N/mm2,截面宽度b=120mm,钢筋抗拉设计强度fy=300N/mm2,受拉钢筋总截面积As=226mm2;εf为纤维编织网的拉应变,当纤维编织网的拉应变达到极限拉应变时,εf=εfu=0.020,碳纤维编织网的弹性模量Ef=231Gpa;结构截面设计弯矩M=15kN·m,截面高度h=210mm,受力主筋合力作用点到受压区混凝土表面的距离h0=210-25-(12/2)=179(mm),hf为纤维编织网合力作用点到受压区混凝土表面的距离,设纤维编织网的保护层厚度为5mm,由于网间距离足够小(2mm),且纤维束直径很小,忽略这些影响,则hf=210-5=205(mm)。

将已知参量代入平衡方程,求得纤维编织网的总截面积Af=6.39mm2。只要纤维编织网的总截面积等于或大于6.39mm2,结构的承载性能就能满足截面设计弯矩M=15kN·m的设计要求。

本结构纤维编织网的网格尺寸选用10mm×10mm,单束纤维面积为0.44mm2,单层网在120mm的截面宽度内有10束纤维。配置2层纤维编织网时,径向受力的碳纤维实际布设总面积为Af=0.44×10×2=8.8mm2,满足设计要求。将该Af值代回方程(1)和(2),得出构件可承受的截面弯矩达到M=16.98kN·m。

本结构制作步骤如下:

1)精细混凝土由PII52.5R硅酸盐水泥、I级粉煤灰、硅灰、粒径小于2mm的硅砂、水构成,其配比为为PII52.5R硅酸盐水泥490kg/m3,I级粉煤灰175kg/m3,硅灰35kg/m3,水280kg/m3,最大粒径为1.2mm的硅砂1280kg/m3,I级粉煤灰的掺量为水泥、粉煤灰、硅灰等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25%,硅灰的掺量为水泥、粉煤灰、硅灰等胶凝材料质量之和的5%。该精细混凝土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56Mpa,大于C40混凝土的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45Mpa)。

2)如图1所示,将钢筋体放到模板5中,其中受力主筋3为2根直径为12mm的HRB335级钢筋,其上边缘距离模板上沿、即受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为25mm,箍筋4为HPB235钢筋,直径为6.5mm,间距为100mm。

3)浇筑标号为C40的混凝土6,震捣密实,其表面距离模板上沿10mm。

4)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按1:1:0.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待其充分混合后,均匀涂刷在纤维编织网的表面,保证环氧树脂浸入到纤维粗纱中,再将细砂均匀撒在纤维编织网表面,硬化。

5)混凝土初凝前,在其表面7上浇注3mm厚的精细混凝土1,将第一层纤维编织网2放到精细混凝土表面并固定到模板5上,再将第二层纤维编织网2固定到模板5上,层间隔为2mm,浇筑精细混凝土,第二层纤维编织网外表面浇筑有5mm厚精细混凝土,精细混凝土和纤维编织网总浇筑厚度为10mm。

6)在室外自然养护24小时拆模,然后养护至28天龄期。养护过程中,结构表面用海棉覆盖浇水,温度为20-25度之间。

对比实验:

对比试件与本实施例结构的规格、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和加载方式相同,不加纤维编织网和精细混凝土。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两个加载点之间的距离(即纯弯段)为600mm,试验机采用1000KN微机控制液压伺服试验机,分级加载控制。在结构底面纯弯段布置应变片测量开裂荷载,用荷载传感器记录荷载,跨中挠度用两个LVDT测量,采集设备为德国进口的IMC(Integrated Measurement & Control)。试验结果见附图2。

曲线I为本实施例结构的跨中截面弯矩和跨中挠度曲线,当结构的承载达到受力主筋屈服点A时,跨中截面弯矩为17.87kN·m,跨中挠度为6.1mm;当结构的承载达到极限承载力点B时,跨中截面弯矩为22.40kN·m,跨中挠度为27.5mm。

曲线II为对比试件的跨中截面弯矩和跨中挠度曲线,当结构的承载达到受力主筋屈服点C时,跨中截面弯矩为14.7kN·m,跨中挠度为6.2mm;当结构的承载达到极限承载力点D时,跨中截面弯矩为18.39kN·m,跨中挠度为38.8mm。

比较曲线I和II,可以看出曲线I受力主筋的屈服弯矩、结构构件的极限弯矩大于曲线II,说明布设纤维编织网可以明显的提高受力主筋的屈服荷载和结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说明本发明结构比同样规格和钢筋配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

在试验中还测量到,本实施例结构在设计允许的裂缝宽度范围内,开裂后裂缝发展缓慢,且裂缝之间距离较小;而对比试件开裂后,主裂缝会一直在发展。在受力主筋屈服时,对比试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为1.4mm,而本发明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仅有0.16mm,证明了本发明结构对结构裂缝的限制和改善。

纤维编织网复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