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IPC分类号 : H01B12/00,H01B1/06,H01B13/00

申请号
CN201811175973.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10-10
  • 公开号: 109192388B
  • 公开日: 2019-01-11
  • 主分类号: H01B12/00
  • 专利权人: 曾惠珍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石墨粉13.2‑13.8份、三氧化二钇11.1‑11.3份、氧化铜23.9‑24.2份、硝酸钡52.1‑52.3份、二乙烯三胺22.4‑22.7份、丙酸132.6‑134.7份、碳/钛掺杂二硼化镁6.9‑7.2份、水适量、稀硝酸适量。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的改性石墨粉和各胶体通过化学键作用,使得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均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在经过煅烧后,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与钇、铜和钡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生成YBa2Cu3OX超导晶体,而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包覆在YBa2Cu3OX超导晶体内部,形成核壳结构,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结构稳定,并且各成分分布均匀。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改性石墨粉13.2-13.8份、三氧化二钇11.1-11.3份、氧化铜23.9-24.2份、硝酸钡52.1-52.3份、二乙烯三胺22.4-22.7份、丙酸132.6-134.7份、碳/钛掺杂二硼化镁6.9-7.2份、水适量、稀硝酸适量;

其中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将二硼化镁和纳米二氧化钛加入醋酸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溶胶,将溶胶加入管式炉中焙烧,首先升温至300℃焙烧2h,然后再升温至650℃焙烧1h,然后降温至200℃取出,得到碳/钛掺杂二硼化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稀硝酸是浓度为55%的硝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每克二硼化镁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0.83g,加入醋酸3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石墨粉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石墨加入乙醇溶液中,常温下超声分散10min,将分散后的石墨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90℃,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恒温反应1h,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得到改性石墨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每克石墨中加入乙醇8mL,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5-0.87g,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32g,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过程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反应5min后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6.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超导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钇和氧化铜分别溶于稀硝酸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硝酸钇溶液和浓度为3mol/L的硝酸铜溶液,同时将硝酸钡加入水中配置成浓度为2mol/L的硝酸钡溶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然后向硝酸钇溶液中逐滴加入二乙烯三胺,边滴加边剧烈搅拌,滴加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得到钇溶胶;

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容器的温度均升至50℃,然后分别向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中加入丙酸,加入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分别得到铜溶胶和钡溶胶;

第四步,将自制的改性石墨粉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第二步中制备的钇溶胶、第三步中制备的铜溶胶和钡溶胶,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自制的碳/钛掺杂二硼化镁,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胶体溶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制备的胶体溶液在70℃下蒸发至粘稠后,放入管式炉中在950℃下焙烧5h,得到超导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导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导材料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高技术节能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大规模输配电、超强磁体、储能、变压器、磁悬浮列车等领域,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超导材料大度是基于低温的超导材料,由于非常低的超导转变温度,使得超导材料必须在液氦条件下材料运行,而氦气的成本较高,影响了超导材料的使用范围,目前应用比较广的铜氧化物超导材料由于出现超截流能力退化的现象不能长期使用,因此现在研制的钇钡铜氧高温超导材料由于其高温超导性和耐使用性被广泛应用,但是钇钡铜氧超导材料的超临界电流密度仍不能达到理想的值,并且在超导材料制备过程中现有的溶胶法使用最广泛,但是溶胶法制备过程中由于几种胶体共同混合后进行煅烧制备,但是胶体混合均匀程度影响煅烧后产物的种类和结构,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的性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中改性石墨粉的表面含有Si-OH,钇溶胶中含有氨基,同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均含有羟基,在70℃下通过脱水反应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改性石墨粉的骨架结构上,同时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由于其体积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能,能够均匀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间隙中,使得碳/钛掺杂二硼化镁通过改性石墨粉骨架包裹,而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均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在经过煅烧后,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与钇、铜和钡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生成YBa2Cu3OX超导晶体,而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包覆在YBa2Cu3OX超导晶体内部,形成核壳结构,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结构稳定,并且各成分分布均匀,进而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的性质稳定,解决了现有的超导材料使用溶胶法制备过程中由于几种胶体共同混合后进行煅烧制备,但是胶体混合均匀程度影响煅烧后产物的种类和结构,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的性质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制备的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超导性能高于YBa2Cu3OX超导晶体,进而使得电流进入核壳中心时,快速分散,而核壳外部的YBa2Cu3OX超导晶体分布均匀,进而使得电流的均匀快速分散,并且中心骨架石墨粉也具有较高的导电能力,进而使得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增大至3.81×104,并且石墨粉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进而实现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提高至38.7K,解决了现有的超导材料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转变温度达不到实用范围,限制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改性石墨粉13.2-13.8份、三氧化二钇11.1-11.3份、氧化铜23.9-24.2份、硝酸钡52.1-52.3份、二乙烯三胺22.4-22.7份、丙酸132.6-134.7份、碳/钛掺杂二硼化镁6.9-7.2份、水适量、稀硝酸适量;

其中稀硝酸是浓度为55%的硝酸溶液;

其中改性石墨粉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石墨加入乙醇溶液中,常温下超声分散10min,将分散后的石墨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90℃,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恒温反应1h,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得到改性石墨粉;由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界面作用,使得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充分混合于乙醇中,由于石墨表面含有少量的羟基,同时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乙醇中发生水解,得到Si-OH,Si-OH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Si-OH的低聚硅氧烷,低聚硅氧烷中的Si-OH与石墨表面的羟基在高温下通过氢键作用结合,进而使得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在石墨的表面,反应结构式如下;每克石墨中加入乙醇8mL,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5-0.87g,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32g,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过程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反应5min后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由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加入乙醇中能能够改变表面张力,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分散在乙醇溶液中时,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使得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均匀分散在乙醇中,进而能够与乙醇溶液中的石墨反应,防止一起加入造成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团聚,使得石墨改性不均匀;

其中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将二硼化镁和纳米二氧化钛加入醋酸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溶胶,将溶胶加入管式炉中焙烧,得到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其中醋酸分解过程中生成碳、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发,碳吸附在二硼化镁的表面,由于碳原子具有较高的分散性,使得制备的碳掺杂二硼化镁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同时二氧化钛加入醋酸中在高温下,二氧化钛中的氧与醋酸分解生成的碳通过共价键连接,使得钛元素连接至碳上,同时钛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进而能够提高二硼化镁的超导能力;其中每克二硼化镁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0.83g,加入醋酸3mL,在管式炉中焙烧过程中首先升温至300℃焙烧2h,然后再升温至650℃焙烧1h,然后降温至200℃取出,在300℃下焙烧能够充分使醋酸分解生成碳,而加热至450℃时二氧化钛中的氧与碳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Ti-O-C键;

该超导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钇和氧化铜分别溶于稀硝酸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硝酸钇溶液和浓度为3mol/L的硝酸铜溶液,同时将硝酸钡加入水中配置成浓度为2mol/L的硝酸钡溶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然后向硝酸钇溶液中逐滴加入二乙烯三胺,边滴加边剧烈搅拌,滴加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得到钇溶胶;

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容器的温度均升至50℃,然后分别向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中加入丙酸,加入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分别得到铜溶胶和钡溶胶;

第四步,将自制的改性石墨粉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第二步中制备的钇溶胶、第三步中制备的铜溶胶和钡溶胶,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自制的碳/钛掺杂二硼化镁,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胶体溶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制备的胶体溶液在70℃下蒸发至粘稠后,放入管式炉中在950℃下焙烧5h,得到超导材料;由于改性石墨粉的表面含有Si-OH,钇溶胶中含有氨基,同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均含有羟基,在70℃下通过脱水反应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改性石墨粉的骨架结构上,同时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由于其体积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能,能够均匀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间隙中,使得碳/钛掺杂二硼化镁通过改性石墨粉骨架包裹,而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均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在经过煅烧后,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与钇、铜和钡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生成YBa2Cu3OX超导晶体,而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包覆在YBa2Cu3OX超导晶体内部,形成核壳结构,由于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超导性能高于YBa2Cu3OX超导晶体,进而使得电流进入核壳中心时,快速分散,而核壳外部的YBa2Cu3OX超导晶体分布均匀,进而使得电流的均匀快速分散,并且中心骨架石墨粉也具有较高的导电能力,进而使得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增大,并且石墨粉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进而实现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材料中改性石墨粉的表面含有Si-OH,钇溶胶中含有氨基,同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均含有羟基,在70℃下通过脱水反应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改性石墨粉的骨架结构上,同时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由于其体积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能,能够均匀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间隙中,使得碳/钛掺杂二硼化镁通过改性石墨粉骨架包裹,而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均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在经过煅烧后,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与钇、铜和钡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生成YBa2Cu3OX超导晶体,而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包覆在YBa2Cu3OX超导晶体内部,形成核壳结构,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结构稳定,并且各成分分布均匀,进而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的性质稳定,解决了现有的超导材料使用溶胶法制备过程中由于几种胶体共同混合后进行煅烧制备,但是胶体混合均匀程度影响煅烧后产物的种类和结构,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的性质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制备的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超导性能高于YBa2Cu3OX超导晶体,进而使得电流进入核壳中心时,快速分散,而核壳外部的YBa2Cu3OX超导晶体分布均匀,进而使得电流的均匀快速分散,并且中心骨架石墨粉也具有较高的导电能力,进而使得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增大至3.81×104,并且石墨粉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进而实现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提高至38.7K,解决了现有的超导材料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转变温度达不到实用范围,限制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改性石墨烯粉制备过程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结合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改性石墨粉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称取1kg石墨加入8L乙醇溶液中,常温下超声分散10min,将分散后的石墨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90℃,向三口烧瓶中先加入0.8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反应5min后再向其中加入1.32k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恒温反应1h,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得到改性石墨粉;

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将1kg二硼化镁和0.83kg纳米二氧化钛加入3L醋酸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溶胶,将溶胶加入300℃管式炉中焙烧2h,然后再升温至650℃焙烧1h,然后降温至200℃取出,得到碳/钛掺杂二硼化镁。

实施例2:

改性石墨粉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称取1kg石墨加入8L乙醇溶液中,常温下超声分散10min,将分散后的石墨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90℃,向三口烧瓶中先加入0.87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反应5min后再向其中加入1.32k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恒温反应1h,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得到改性石墨粉;

碳掺杂二硼化镁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将1kg二硼化镁加入3L醋酸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溶胶,将溶胶加入300℃管式炉中焙烧2h,然后再升温至650℃焙烧1h,然后降温至200℃取出,得到碳掺杂二硼化镁。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1.11kg三氧化二钇和2.39kg氧化铜分别溶于浓度为55%的稀硝酸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硝酸钇溶液和浓度为3mol/L的硝酸铜溶液,同时将硝酸钡加入水中配置成浓度为2mol/L的硝酸钡溶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然后向硝酸钇溶液中逐滴加入2.24kg二乙烯三胺,边滴加边剧烈搅拌,滴加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得到钇溶胶;

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容器的温度均升至50℃,然后分别向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中加入5.24kg进和8.02kg丙酸,加入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分别得到铜溶胶和钡溶胶;

第四步,将1.32kg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石墨粉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第二步中制备的钇溶胶、第三步中制备的铜溶胶和钡溶胶,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0.69kg实施例1制备的碳/钛掺杂二硼化镁,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胶体溶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制备的胶体溶液在70℃下蒸发至粘稠后,放入管式炉中在950℃下焙烧5h,得到超导材料。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1.13kg三氧化二钇和2.42kg氧化铜分别溶于浓度为55%的稀硝酸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硝酸钇溶液和浓度为3mol/L的硝酸铜溶液,同时将硝酸钡加入水中配置成浓度为2mol/L的硝酸钡溶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然后向硝酸钇溶液中逐滴加入2.27kg二乙烯三胺,边滴加边剧烈搅拌,滴加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得到钇溶胶;

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容器的温度均升至50℃,然后分别向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中加入5.83kg进和7.64kg丙酸,加入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分别得到铜溶胶和钡溶胶;

第四步,将1.38kg实施例2制备的改性石墨粉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第二步中制备的钇溶胶、第三步中制备的铜溶胶和钡溶胶,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0.72kg实施例2制备的碳掺杂二硼化镁,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胶体溶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制备的胶体溶液在70℃下蒸发至粘稠后,放入管式炉中在950℃下焙烧5h,得到超导材料。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1.11kg三氧化二钇和2.39kg氧化铜分别溶于浓度为55%的稀硝酸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硝酸钇溶液和浓度为3mol/L的硝酸铜溶液,同时将硝酸钡加入水中配置成浓度为2mol/L的硝酸钡溶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然后向硝酸钇溶液中逐滴加入2.24kg二乙烯三胺,边滴加边剧烈搅拌,滴加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得到钇溶胶;

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容器的温度均升至50℃,然后分别向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中加入5.24kg进和8.02kg丙酸,加入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分别得到铜溶胶和钡溶胶;

第四步,将第二步中制备的钇溶胶、第三步中制备的铜溶胶和钡溶胶中加入0.69kg实施例1制备的碳/钛掺杂二硼化镁,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胶体溶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制备的胶体溶液在70℃下蒸发至粘稠后,放入管式炉中在950℃下焙烧5h,得到超导材料。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1.11kg三氧化二钇和2.39kg氧化铜分别溶于浓度为55%的稀硝酸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硝酸钇溶液和浓度为3mol/L的硝酸铜溶液,同时将硝酸钡加入水中配置成浓度为2mol/L的硝酸钡溶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然后向硝酸钇溶液中逐滴加入2.24kg二乙烯三胺,边滴加边剧烈搅拌,滴加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得到钇溶胶;

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的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容器的温度均升至50℃,然后分别向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中加入5.24kg进和8.02kg丙酸,加入完全后恒温反应30min,分别得到铜溶胶和钡溶胶;

第四步,将第二步中制备的钇溶胶、第三步中制备的铜溶胶和钡溶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胶;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制备的混合溶胶在70℃下蒸发至粘稠后,放入管式炉中在950℃下焙烧5h,得到超导材料。

实施例7:

对实施例3-6中制备的超导材料进行性能测定,具体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3-6中制备的超导材料性能测定结果

由表1可知,由于改性石墨粉的表面含有Si-OH,钇溶胶中含有氨基,同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均含有羟基,在70℃下通过脱水反应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改性石墨粉的骨架结构上,同时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由于其体积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能,能够均匀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间隙中,使得碳/钛掺杂二硼化镁通过改性石墨粉骨架包裹,而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均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在经过煅烧后,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与钇、铜和钡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生成YBa2Cu3OX超导晶体,而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包覆在YBa2Cu3OX超导晶体内部,形成核壳结构,由于碳/钛掺杂二硼化镁的超导性能高于YBa2Cu3OX超导晶体,进而使得电流进入核壳中心时,快速分散,而核壳外部的YBa2Cu3OX超导晶体分布均匀,进而使得电流的均匀快速分散,并且中心骨架石墨粉也具有较高的导电能力,进而使得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增大至3.81×104,并且石墨粉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进而实现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提高至38.7K。

实施例8:

对实施例3-6中制备的超导材料中选取3个不同位置进行性能测定,具体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超导材料不同位置的临界电流密度Jc测定结果(A/cm2)

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位置一4]]>4]]>4]]>4]]>位置二4]]>4]]>4]]>4]]>位置三4]]>4]]>4]]>4]]>

由表2可知,当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均分布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在经过煅烧后,钇溶胶、铜溶胶和钡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与钇、铜和钡在改性石墨粉骨架上生成YBa2Cu3OX超导晶体,而碳/钛掺杂二硼化镁包覆在YBa2Cu3OX超导晶体内部,形成核壳结构,制备的超导材料分散均匀,当不添加改性石墨时,各溶胶之间相互分散不均匀,使得制备的超导材料性质不稳定。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人体成像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