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B08B3/02I,B08B3/10I,B08B13/00I,A61L2/18I,F16B21/00I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麻醉科辅助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并列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盛放消毒液的清洗桶和用于对麻醉面罩进行清洗消毒的执行装置;清洗桶中转动设有滚筒,滚筒的转动中心沿水平方向分布,在滚筒的外缘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夹持固定麻醉面罩的固定夹;执行装置包括由下至上顺次分布的清洗单元和烘干单元;本发明可通过旋流作用对麻醉面罩上的重点污染部位进行清洗,不但可有效清除麻醉面罩上的污渍,更有利于减少麻醉面罩在消毒液中的浸泡时间,避免其变形失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机架(8)以及并列设置在机架(8)上的用于盛放消毒液(7)的清洗桶(6)和用于对麻醉面罩(5)进行清洗消毒的执行装置;
清洗桶(6)中转动设有滚筒(3),滚筒(3)的转动中心沿水平方向分布,在滚筒(3)的外缘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夹持固定麻醉面罩(5)的固定夹(4);执行装置包括由下至上顺次分布的清洗单元(1)和烘干单元(2),其特征在于:
清洗单元(1)包括固定在机架(8)上的圆盘状机壳(112)和转动设置在圆盘状机壳(112)内腔中的容积缸(111),容积缸(111)的形状为直筒状并沿圆盘状机壳(112)的直径方向分布,容积缸(111)的转动中心沿水平并垂直于滚筒(3)转动中心的方向分布,且容积缸(111)的转动中心与圆盘状机壳(112)的圆心重合,在容积缸(111)的内腔中滑动设有两块活塞板(105),以使容积缸(111)内腔中位于两块活塞板(105)之间的部分形成容积可变的容积腔(113),在两块活塞板(105)上相互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活塞杆(104),活塞杆(104)远离对应活塞板(105)的端部由容积缸(111)中伸出并滑动抵触在圆盘状机壳(112)的环形周壁上,在圆盘状机壳(112)的环形周壁内侧设有供活塞杆(104)的端部滑动抵触的环形凸起(101),环形凸起(101)的内缘形状为中心与圆盘状机壳(112)的圆心重合的椭圆形,以使容积缸(111)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活塞杆(104)和环形凸起(101)内缘的滑动配合间隔改变容积腔(113)的容积,在两块活塞板(105)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两块活塞板(105)相互推离的弹簧(106);在容积缸(111)中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107),在圆盘状机壳(112)两侧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供对应侧的第一转轴(107)转动配合的第一轴孔,两根第一转轴(107)中的其中一根为空心轴并将容积腔(113)和清洗桶(6)中位于消毒液(7)液面以下的部分相连,在空心的第一转轴(107)的轴端还并列设有供容积腔(113)吸入清洗桶(6)中的消毒液(7)的第一止逆阀(108)和供容积腔(113)向清洗桶(6)中排出消毒液(7)的第二止逆阀(109),在第二止逆阀(109)的出口位置设有螺旋管(110),螺旋管(110)用于将容积腔(113)排出的消毒液(7)形成朝向麻醉面罩(5)方向的旋转冲洗涡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机架(8)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容积缸(111)持续转动和用于驱动滚筒(3)间隔转动的电机(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滚筒(3)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转轴(9),在清洗桶(6)的桶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转轴(9)转动配合的第二轴孔,其中一根第二转轴(9)分布于清洗桶(6)的外部并固定设有从动齿轮(10);在机架(8)上转动设有平行于第二转轴(9)及电机(16)输出轴分布的第一中间轴(12),第一中间轴(12)上设有可与从动齿轮(10)间隔啮合传动的扇形齿轮(11),且第一中间轴(12)通过第一带轮机构(13)与电机(16)输出轴传动连接;电机(16)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14),在机架(8)上转动设有垂直于电机(16)输出轴分布的第二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17)上设有与主动锥齿轮(14)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15),且第二中间轴(17)与远离清洗桶(6)的一根第一转轴(107)通过第二带轮机构(18)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固定夹(4)均包括两个槽口相对的弹性钩,多个固定夹(4)沿滚筒(3)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凸起(101)的内缘为光滑面,活塞杆(104)上设有滚动配合在环形凸起(101)内缘位置的滚轮(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容积缸(111)的端部设有供对应活塞杆(104)滑动配合的直线轴承(1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桶(6)的上部设有可开合的桶盖,桶盖上具有供麻醉面罩(5)装取的开口,在清洗桶(6)的底部设有供消毒液(7)排出的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烘干单元(2)包括热风烘干机,热风烘干机的出风口(201)的出风方向相切于滚筒(3)的周面分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科辅助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麻醉面罩是吸入式麻醉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麻醉过程中供患者戴在口鼻部位,以将麻醉气体和空气混合气体供向患者的口鼻。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麻醉面罩仍与呼吸机相连,提供患者正常呼吸所需的氧气。部分耗时较长的手术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或多次麻醉。
由于直接与患者的口鼻呼吸位置相接触,麻醉面罩上不但沾染有多重病原体,而且可能沾染由患者呼出的各种污渍,需要仔细清洗并消毒后才能循环使用。现有的医院消毒体系中,对于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材需要在消毒液中浸泡不少于45分钟,才能将病原体彻底杀死。一方面,麻醉面罩通常采用树脂材料制作,并不适合在消毒液中浸泡静置过长时间,否则容易导致变形;另一方面,单纯静置浸泡与消毒液中也并不利于麻醉面罩,尤其是麻醉面罩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凹面上的污渍的清洗。从而导致麻醉面罩因缺乏必要的消毒清洗措施而成为一次性耗材,提高了医疗成本,并产生了过多的医疗垃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通过旋流作用对麻醉面罩上的重点污染部位进行清洗,不但可有效清除麻醉面罩上的污渍,更有利于减少麻醉面罩在消毒液中的浸泡时间,避免其变形失效。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并列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盛放消毒液的清洗桶和用于对麻醉面罩进行清洗消毒的执行装置;
清洗桶中转动设有滚筒,滚筒的转动中心沿水平方向分布,在滚筒的外缘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夹持固定麻醉面罩的固定夹;
执行装置包括由下至上顺次分布的清洗单元和烘干单元;
清洗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圆盘状机壳和转动设置在圆盘状机壳内腔中的容积缸,容积缸的形状为直筒状并沿圆盘状机壳的直径方向分布,容积缸的转动中心沿水平并垂直于滚筒转动中心的方向分布,且容积缸的转动中心与圆盘状机壳的圆心重合,在容积缸的内腔中滑动设有两块活塞板,以使容积缸内腔中位于两块活塞板之间的部分形成容积可变的容积腔,在两块活塞板上相互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对应活塞板的端部由容积缸中伸出并滑动抵触在圆盘状机壳的环形周壁上,在圆盘状机壳的环形周壁内侧设有供活塞杆的端部滑动抵触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内缘形状为中心与圆盘状机壳的圆心重合的椭圆形,以使容积缸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活塞杆和环形凸起内缘的滑动配合间隔改变容积腔的容积,在两块活塞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两块活塞板相互推离的弹簧;在容积缸中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在圆盘状机壳两侧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供对应侧的第一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一轴孔,两根第一转轴中的其中一根为空心轴并将容积腔和清洗桶中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下的部分相连,在空心的第一转轴的轴端还并列设有供容积腔吸入清洗桶中的消毒液的第一止逆阀和供容积腔向清洗桶中排出消毒液的第二止逆阀,在第二止逆阀的出口位置设有螺旋管,螺旋管用于将容积腔排出的消毒液形成朝向麻醉面罩方向的旋转冲洗涡流。
进一步的,在机架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容积缸持续转动和用于驱动滚筒间隔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的,滚筒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转轴,在清洗桶的桶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二轴孔,其中一根第二转轴分布于清洗桶的外部并固定设有从动齿轮;在机架上转动设有平行于第二转轴及电机输出轴分布的第一中间轴,第一中间轴上设有可与从动齿轮间隔啮合传动的扇形齿轮,且第一中间轴通过第一带轮机构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在机架上转动设有垂直于电机输出轴分布的第二中间轴,第二中间轴上设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且第二中间轴与远离清洗桶的一根第一转轴通过第二带轮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固定夹均包括两个槽口相对的弹性钩,多个固定夹沿滚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环形凸起的内缘为光滑面,活塞杆上设有滚动配合在环形凸起内缘位置的滚轮。
进一步的,容积缸的端部设有供对应活塞杆滑动配合的直线轴承。
进一步的,清洗桶的上部设有可开合的桶盖,桶盖上具有供麻醉面罩装取的开口,在清洗桶的底部设有供消毒液排出的阀门。
进一步的,烘干单元包括热风烘干机,热风烘干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切于滚筒的周面分布。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清洗桶中设有滚筒并盛装有消毒液,滚筒的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夹。从而可将麻醉面罩夹持固定在固定夹上后,随着滚筒的转动进行麻醉面罩的浸泡、涡流冲洗以及烘干,达到冲洗、消毒并干燥以避免二次污染的全方位处理。并使得本发明可对消毒面罩进行批量处理,特别适合医院麻醉科的日常清洗维护处理。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滚筒通过电机的驱动作用自动间隔转动并停顿,停顿过程给麻醉面罩的浸泡、涡流冲洗、烘干以及固定夹上的麻醉面罩的装取预留下充足的时间,使得本发明通过纯机械结构而具有相当的自动化程度,使用过程简易,易于上手操作。
本发明中用于对麻醉面罩产生涡流冲洗效果的冲洗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通过容积缸随电机的持续转动,由圆盘状机壳内侧的环形凸起对两根活塞杆产生的凸轮作用,使得容积腔的容积不断地往复缩小增大,进而不断从清洗桶中吸入并排出消毒液。而排出的消毒液通过螺旋管形成朝向对应位置的麻醉面罩方向的旋转冲洗涡流,以旋转涡流产生的液体切力作用于麻醉面罩的凹面,大大提高了消毒液对于麻醉面罩的消毒效果,有效缩短了麻醉面罩在消毒液中的浸泡时间。而且冲洗涡流对于麻醉面罩凹面位置的污渍具有良好的冲刷清洗作用,更有利于提高消毒后的麻醉面罩的清洁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容积缸转动90°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驱动原理图;
图中标记:1、清洗单元,101、环形凸起,102、滚轮,103、直线轴承,104、活塞杆,105、活塞板,106、弹簧,107、第一转轴,108、第一止逆阀,109、第二止逆阀,110、螺旋管,111、容积缸,112、圆盘状机壳,113、容积腔,2、烘干单元,201、出风口,3、滚筒,4、固定夹,5、麻醉面罩,6、清洗桶,7、消毒液,8、机架,9、第二转轴,10、从动齿轮,11、扇形齿轮,12、第一中间轴,13、第一带轮机构,14、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6、电机,17、第二中间轴,18、第二带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机架8,在机架8的顶部由左至右依次设有清洗桶6和执行装置。消毒桶内盛装有消毒液7以供多个麻醉面罩5依次进行浸泡和冲洗。执行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清洗单元1和烘干单元2。清洗单元1以清洗桶6中的消毒液7为介质,不断往复循环将消毒液7吸入并朝向对应位置的麻醉面罩5喷出,并使喷出的消毒液7形成涡流,以涡流切力对麻醉面罩5进行冲洗,从而大大缩短麻醉面罩5的浸泡时间,并提高对于麻醉面罩5上的污渍的清洗能力。烘干单元2为热封烘干机,可通过热风将清洗后的麻醉面罩5进行烘干处理,避免麻醉面罩5二次污染。
清洗桶6中转动设有滚筒3,滚筒3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二转轴9。两根第二转轴9分别转动配合安装在开设于清洗桶6桶壁两侧上的第二轴孔内,并在第二轴孔中设置有对应的动密封结构,以避免消毒液7泄露。在滚筒3的周面上沿滚筒3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夹持固定麻醉面罩5的固定夹4。任意一个固定夹4均包括两个槽口相对的弹性钩。弹性钩采用耐腐蚀橡胶或硅胶材料制作,可将麻醉面罩5两侧的侧缘夹紧固定,并可通过自身受力形变供麻醉面罩5的装取。麻醉面罩5安装于图1中右上方的一个固定夹4后,即可在滚筒3顺时针转动过程中进入消毒液7的液面以下,并依次进行浸泡、涡流冲洗以及烘干的消毒清洗工序。本实施例中完成烘干后的麻醉面罩5仍从右上角位置取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滚筒3外周设置有更多的固定夹4,且清洗桶6中设有桶盖,桶盖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位置供两个固定夹4露出并相互间隔,以便于向一个固定夹4上装配麻醉面罩5并从另一个固定夹4上取下麻醉面罩5的过程可分别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清洗单元1包括固定在机架8上的圆盘状机壳112和转动设置在圆盘状机壳112内腔中的容积缸111。圆盘状机壳112为立式,容积缸111的形状为直筒状并沿圆盘状机壳112的直径方向分布。容积缸111的转动中心沿水平并垂直于滚筒3转动中心的方向分布,且容积缸111的转动中心与圆盘状机壳112的圆心重合。在容积缸111的内腔中滑动设有两块活塞板105,以使容积缸111内腔中位于两块活塞板105之间的部分形容积腔113,容积腔113的容积可随两块活塞板105相互靠近而减小,随两块活塞板105相互远离而增大。在两块活塞板105上相背于容积腔113一侧的中部位置均设有用于驱动活塞板105沿容积缸111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塞杆104。活塞杆104的端部由容积缸111中伸出并滑动抵触在圆盘状机壳112的环形周壁上。如图2所示,为了达到随容积缸111转动而自动往复调整容积腔113容量的效果,本发明在圆盘状机壳112的环形周壁内侧设有环形凸起101,且环形凸起101的内缘形状为中心与圆盘状机壳112的圆心重合的椭圆形。图2中,两根活塞杆104之间的连线与环形凸起101内缘形成的椭圆形的短轴重合,此时容积腔113的容积达到最小极限。如图3当容积缸111转动90°后,两根活塞杆104之间的连线与环形凸起101内缘形成的椭圆形的长轴重合,两块活塞板105在弹簧106的弹力作用下相互远离,使容积腔113的容积达到最大极限。如此不断往复循环,容积腔113的容积随着容积缸111的转动而不停的变化。
本实施中的环形凸起101的内缘为光滑面,活塞杆104上设有滚动配合在环形凸起101内缘位置的滚轮102,以避免活塞杆104和环形凸起101之间过量摩擦导致的卡死现象。容积缸111的端部设有供对应活塞杆104滑动配合的直线轴承103,直线轴承103一方面供活塞杆104灵活滑动避免卡死,另一方面,直线轴承103对于活塞杆104形成限位作用,使两根活塞杆104之间始终处于一条直线上,维持结构稳定性。
在容积缸111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107,在圆盘状机壳112两侧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供对应侧的第一转轴107转动配合的第一轴孔。位于右侧的第一转轴107为空心轴,该空心轴穿出圆盘状机壳112后伸入清洗桶6中位于消毒液7液面以下的位置,使得容积腔113和清洗桶6相连通,并在空心轴与清洗桶6之间设有用于避免消毒液7泄漏的动密封。在空心轴位于清洗桶6中的端部位置还并列设有第一止逆阀108和第二止逆阀109。第一止逆阀108仅容消毒液7从清洗桶6中被吸入容积腔113中,第二止逆阀109仅容消毒液7由容积腔113中重新排入消毒桶中。通过以上结构,配合容积缸111的持续转动,即可使得容积腔113在容积增大过程中从清洗桶6中吸入消毒液7,在容积减小过程中将消毒液7从第二止逆阀109喷出。在第二止逆阀109的出口位置设有螺旋管110,螺旋管110用于将容积腔113排出的消毒液7形成朝向麻醉面罩5方向的旋转冲洗涡流,通过冲洗涡流的切力对麻醉面罩5凹面上存在的污渍进行清洗。
烘干单元2包括热风烘干机,热风烘干机的出风口201的出风方向相切于滚筒3的周面分布。出风口201吹出的热风方向如图1所示,同时吹向麻醉面罩5的凹面和凸面。
本实施例中,容积缸111和滚筒3的转动通过设置在机架8的底部的电机16驱动。且通过特制的传动系统使得电机16运行过程中,可驱动容积缸111持续转动并驱动滚筒3间隔转动的电机16。以使本发明中滚筒3周面上各个位置的麻醉面罩5分别形成装取工位、浸泡工位、冲洗工位以及烘干工位。麻醉面罩5在每一个工位上均停留相同的时间,便于麻醉面罩5向固定夹4上的装取,便于维持麻醉面罩5在消毒剂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便于麻醉面罩5接受清洗单元1多轮次的涡流冲洗,以及便于麻醉面罩5被烘干单元2彻底烘干。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4所示,滚筒3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转轴9,在清洗桶6的桶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转轴9转动配合的第二轴孔。其中一根第二转轴9分布于清洗桶6的外部并固定设有从动齿轮10。在机架8上对应从动齿轮10的一侧设有轴座,轴座中转动设有平行于第二转轴9及电机16输出轴分布的第一中间轴12。第一中间轴12上设有可与从动齿轮10间隔啮合传动的扇形齿轮11,且第一中间轴12通过第一带轮机构13与电机16输出轴传动连接。在第一中间轴12持续转动过程中,当扇形齿轮11与从动齿轮10啮合连接时,即由第一中间轴12带动第二转轴9转动,从而使滚筒3转动;当扇形齿轮11脱离从动齿轮10后,第一中间轴12和第二转轴9之间失去连接,滚筒3即停止转动。进而实现了滚筒3的间隔转动。在滚筒3的侧部与第二转轴9之间设置有阻尼胶,可使第二转轴9在断开与第一中间轴12之间的连接后立刻停止转动,避免滚筒3转动过于灵活导致各个工位位置不准的情况。
电机16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14,在机架8上转动设有垂直于电机16输出轴分布的第二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17上设有与主动锥齿轮14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15,且第二中间轴17与远离清洗桶6的一根第一转轴107通过第二带轮机构18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电机16带有减速器,并可通过不同轮径比的带轮实现容积缸111较快速的转动和滚轮102较慢速的转动。使麻醉面罩5在工位上停留充足的时间,并使清洗单元1形成较为强劲的冲洗涡流。
一种麻醉面罩清洗消毒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