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无链自行车

一种无链自行车

IPC分类号 : B62M17/00,B62M1/10,B62M1/38,B62K21/16,B62K3/02,B62J1/08

申请号
CN202020087158.8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1-15
  • 公开号: 211766100U
  • 公开日: 2020-10-27
  • 主分类号: B62M17/00
  • 专利权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链自行车,自行车的运动是通过所述脚蹬传递到所述贯穿轴上,并在所述轴套和所述轴承的配合下,使得所述贯穿轴的转动更加顺滑,由于所述贯穿轴上的根键槽与所述前车轮轴心处的单向飞轮啮合,所述贯穿轴带动单向飞轮转动,进而单向飞轮带动所述前车轮转动,而实现无链自行车的运动,通过利用轴传动代替链传动,使得自行车不会出现脱链现象,可靠性更高;并且自行车的轴传动摩擦力基本不作功,在加工和装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传动效率可达百分百,传动效率更高,且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较链式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小,结构更加紧凑,车身简小,使之更加轻便、经济。

权利要求

1.一种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车座、车把、前车轮、后车轮和脚蹬,所述车座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车架的上方;

所述车把包括分叉器、把手、前叉、贯穿轴、轴套和轴承,所述分叉器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分叉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的上方,所述前叉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前叉分别与所述分叉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且两个所述前叉沿所述分叉器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前叉上具有小孔,所述前车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前叉之间,所述贯穿轴上具有根键槽,所述贯穿轴贯穿所述小孔和所述前车轮的中心处,所述贯穿轴上的所述根键槽与所述前车轮中心处的单向飞轮适配,且所述贯穿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蹬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贯穿轴上,并位于所述前车轮的两外侧,所述轴承与轴套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小孔内,所述后车轮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包括连接件和把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分叉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的上方,所述把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体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并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中心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把体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延展部、第二弯折部、第二延展部和倾斜部,且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延展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延展部和所述倾斜部依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支座、主梁、转向筒和支梁,所述主梁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筒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筒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部,所述支梁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车轮的轮毂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梁的轴向线与所述支座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为90°~1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所述主梁、所述转向筒和所述支梁之间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包括活动杆、两个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座体,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座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在所述活动杆上呈Y型结构设置,所述座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还包括U型件,所述U型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体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件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上具有透气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链自行车还包括座位夹,所述座位夹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座的外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链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是人们的日常用品。主要采用的是链式传动机构。链式传动具有制造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但链式传动存在容易脱链、可靠性差、传动效率低等缺点,且链式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大、偏重不够轻便、结构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链自行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链式传动存在容易脱链、可靠性差、传动效率低,链式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大、偏重不够轻便、结构不够紧凑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无链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车把、前车轮、后车轮和脚蹬,所述车座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车架的上方;

所述车把包括分叉器、把手、前叉、贯穿轴、轴套和轴承,所述分叉器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分叉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的上方,所述前叉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前叉分别与所述分叉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且两个所述前叉沿所述分叉器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前叉上具有小孔,所述前车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前叉之间,所述贯穿轴上具有根键槽,所述贯穿轴贯穿所述小孔和所述前车轮的中心处,所述贯穿轴上的所述根键槽与所述前车轮中心处的单向飞轮适配,且所述贯穿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蹬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贯穿轴上,并位于所述前车轮的两外侧,所述轴承与轴套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小孔内,所述后车轮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把手包括连接件和把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分叉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的上方,所述把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体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并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中心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把体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延展部、第二弯折部、第二延展部和倾斜部,且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延展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延展部和所述倾斜部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车架包括支座、主梁、转向筒和支梁,所述主梁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筒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筒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部,所述支梁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车轮的轮毂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主梁的轴向线与所述支座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为 90°~130°。

其中,所述支座、所述主梁、所述转向筒和所述支梁之间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其中,所述车座包括活动杆、两个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座体,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座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在所述活动杆上呈Y型结构设置,所述座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车座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

其中,所述车座还包括U型件,所述U型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体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件的底部。

其中,所述座体上具有透气槽。

其中,所述无链自行车还包括座位夹,所述座位夹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座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自行车的运动是通过所述脚蹬传递到所述贯穿轴上,并在所述轴套和所述轴承的配合下,使得所述贯穿轴的转动更加顺滑,由于所述贯穿轴上的根键槽与所述前车轮轴心处的单向飞轮啮合,所述贯穿轴带动单向飞轮转动,进而单向飞轮带动所述前车轮转动,而实现无链自行车的运动,通过利用轴传动代替链传动,使得自行车不会出现脱链现象,可靠性更高;并且自行车的轴传动摩擦力基本不作功,在加工和装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传动效率可达百分百,传动效率更高,且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较链式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小,结构更加紧凑,车身简小,使之更加轻便、经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链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链自行车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链自行车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把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把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座位夹的结构示意图。

100-无链自行车、10-车架、11-支座、12-主梁、13-转向筒、14-支梁、20-车座、21-活动杆、22-第一支撑体、23-第二支撑体、24-座体、241-透气槽、25-弹性件、26-U型件、30-车把、31-分叉器、32-把手、321-连接件、322-把体、323- 第一弯折部、324-第一延展部、325-第二弯折部、326-第二延展部、327-倾斜部、 33-前叉、331-小孔、34-贯穿轴、341-根键槽、35-轴套、36-轴承、40-前车轮、 50-后车轮、60-脚蹬、70-座位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链自行车100,包括车架10、车座20、车把30、前车轮40、后车轮50和脚蹬60,所述车座20与所述车架 10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车架10的上方;

所述车把30包括分叉器31、把手32、前叉33、贯穿轴34、轴套35和轴承36,所述分叉器31与所述车架10固定连接,所述把手32与所述分叉器31 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31的上方,所述前叉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前叉33分别与所述分叉器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31远离所述把手 32的一端,且两个所述前叉33沿所述分叉器31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前叉33上具有小孔331,所述前车轮40设置在两个所述前叉33之间,所述贯穿轴34上具有根键槽341,所述贯穿轴34贯穿所述小孔331和所述前车轮40 的中心处,所述贯穿轴34上的所述根键槽341与所述前车轮40中心处的单向飞轮适配,且所述贯穿轴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蹬60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 35套设在所述贯穿轴34上,并位于所述前车轮40的两外侧,所述轴承36与轴套35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承36位于所述小孔331内,所述后车轮50与所述车架1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蹬60与所述贯穿轴34之间的紧密连接是通过设置在所述脚蹬60与所述贯穿轴34连接处最外端的紧固螺母实现的,

自行车的运动是通过所述脚蹬60传递到所述贯穿轴34上,并在所述轴套 35和所述轴承36的配合下,使得所述贯穿轴34的转动更加顺滑,由于所述贯穿轴34上的根键槽341与所述前车轮40轴心处的单向飞轮啮合,所述贯穿轴 34带动所述前车轮40内的单向飞轮转动,进而单向飞轮带动所述前车轮40转动,而实现无链自行车100的运动,并且由于因为前轮驱动时用的单向飞轮,因此自行车在运动时不像死飞下坡的时候脚也要跟着动,更加的方便,同时也不会像死飞那样用所述前车轮40制动,因此只在所述后车轮50上装配有后刹,减轻了自行车的整体重量的同时,保证了自行车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利用轴传动代替链传动,使得自行车不会出现脱链现象,可靠性更高;并且自行车的轴传动摩擦力基本不作功,在加工和装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传动效率可达百分百,传动效率更高,且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较链式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小,结构更加紧凑,车身简小,使之更加轻便、经济。另外通过将所述轴承36设置在所述小孔331内,能够使得所述轴承36与所述轴套35之间的配合更加牢固;通过在所述分叉器31与每个所述前叉33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器,使得自行车在陡路上骑行时,也能更加平稳;并且所述车座20时的位置是经过计算的,人体的重心保证在所述前车轮40和所述后车轮50之间,所以不会轻易发生前倾或者后仰的侧翻,保证了自行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32包括连接件321和把体322,所述连接件321与所述分叉器3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分叉器31的上方,所述把体3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体322分别与所述连接件321固定连接,并沿所述连接件 321的轴向中心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把体322包括第一弯折部323、第一延展部324、第二弯折部325、第二延展部326和倾斜部327,且所述第一弯折部323、所述第一延展部324、所述第二弯折部325、所述第二延展部326和所述倾斜部 327依次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把手32与所述分叉器31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所述连接件321实现的,通过将每个所述把手32分为所述第一弯折部323、所述第一延展部324、所述第二弯折部325、所述第二延展部326和所述倾斜部327,且所述第一弯折部323的弯折角度为90°,所述第一延展部324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32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325,所述第二弯折部325的弯折角度同样为 90°,且所述第一弯折部32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325未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延展部326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325和所述倾斜部327的,所述倾斜部327 相当于人们骑行自行车时方便手部进行握持的位置,所述倾斜部327相较于所述第二延展部326向下倾斜,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进行握持。所述第一弯折部323、所述第一延展部324、所述第二弯折部325、所述第二延展部326和所述倾斜部 327均呈一体成型设置,构成所述把体322,所述把手32设置为此形状,有利于给腿部留下了转动的余地,即使腿长的人也不会因为所述前车轮40太靠后而碰到所述把手32,设计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0包括支座11、主梁12、转向筒13和支梁14,所述主梁12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1固定连接,所述主梁1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筒13 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筒13与所述连接件321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321 的外部,所述支梁14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1固定连接,所述支梁14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车轮50的轮毂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11用于对所述车座20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主梁12和所述横梁与所述支座11的配合连接,使得自行车具有更好的承重力,承受人体的重量,同时通过所述主梁12、所述转向筒13、所述支梁14、所述前车轮40和所述后车轮50的配合能够保证所述无链自行车100的运动性和转向性,以此保证所述无链自行车100的结构的完整性及紧凑性,同时将所述支梁 1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提高所述无链自行车100的结构强度,所述车架10 还包括脚架,脚架与所述支梁14活动连接,在自行车停车放置时,可放下脚架,用于对自行车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12的轴向线与所述支座11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为90°~13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主梁12的轴向线与所述支座11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设置为120°,使得所述主梁12和所述支座11能够对所述车座20上人体的重量进行更好的分散,从而使得所述无链自行车100的承重性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11、所述主梁12、所述转向筒13和所述支梁14之间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支座11、所述主梁12、所述转向筒13和所述支梁14之间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车架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座20包括活动杆21、两个第一支撑体22、第二支撑体 23和座体24,所述活动杆21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1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座11的内部,所述活动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22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3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22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3在所述活动杆21上呈Y型结构设置,所述座体2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22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杆21与所述支座11活动连接,有利于调整所述座体24的高度,以此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22 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3在所述活动杆21上呈Y型结构设置,能够以此将所述座体24固定更加牢固,不易松动,使得所述无链自行车100的质量更好,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车座20还包括弹性件25,所述弹性件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体22和所述座体2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22和所述座体24之间。所述车座20还包括U型件26,所述U型件26与所述第二支撑体 23和所述座体2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23和所述座体24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体23远离所述活动杆21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件26的底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25为压缩弹簧,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撑体22 和所述座体24之间设置所述弹性件25,能够提升所述座体24的抗震性,当自行车在陡路上骑行时,所述弹性件25能够减小所述座体24受到的震动,以此使得坐在所述车座20上的人更加的舒适。同时所述U型件26的设置,同样能够提升所述座体24的抗震性,通过所述弹性件25和所述U型件26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座体24的抗震性,使得坐在所述车座20上的人更加的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24上具有透气槽24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孔槽的设置,能够增加人体臀部与所述座体24 之间的空气流通性,避免人体在所述座体24上坐久后,臀部与所述座体24之间发生粘合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无链自行车100还包括座位夹70,所述座位夹70与所述支座11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座11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人们需要调节所述座体24的高度时,可掰动所述座位夹70上的活动部,然后将所述活动杆21在所述支座11上滑动,调整好所述座体24的高度后,将所述座位夹70上的活动部复位即可,以此实现对所述座体 24的高度的固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一种无链自行车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