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

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

IPC分类号 : B61B5/00,B61B13/04,B60B17/00

申请号
CN201820591741.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04-24
  • 公开号: 208360168U
  • 公开日: 2019-01-11
  • 主分类号: B61B5/00
  • 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线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包括单轨线路、转向架和车辆,所述车辆以所述单轨为支承,并沿所述单轨运行,所述转向架位于所述单轨线路上方,所述车辆位于转向架上方,所述转向架走行轮位于车辆中轴线上,所述转向架走行轮为双缘结构,与单轨线路嵌合,用于车辆行进和导向,所述车辆中安装有车体稳定装置,用于防止车辆倾斜;所述单轨线路架设在高架轨道梁上,所述车辆顶部安装有扶正装置;或所述单轨线路架设在地面上,所述车辆中轴线两侧安装有稳定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运行稳定、阻力小,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轨道线路和车站布置灵活。

权利要求

1.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包括单轨线路、转向架和车辆,所述车辆以所述单轨为支承,并沿所述单轨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位于所述单轨线路上方,所述车辆位于转向架上方,转向架上的走行轮位于车辆中轴线上,所述走行轮为双缘结构,与单轨线路嵌合,用于车辆行进和导向,所述车辆中安装有车体稳定装置,用于防止车辆倾斜,所述车辆顶部安装有扶正装置,所述车辆底部中轴线两侧安装有稳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轨线路架设在高架轨道梁上,所述高架轨道梁架设在轨道梁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立柱旁架设有扶正梁立柱,所述扶正梁立柱架设有扶正梁,所述扶正梁与扶正装置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梁立柱上安装有照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梁立柱通过连接横梁与轨道梁立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轮具有伸缩结构和/或折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稳定装置包括陀螺仪稳定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仪稳定系统位于车辆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轨线路由钢轨构成,所述走行轮为钢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线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和单轨线路。

背景技术

单轨系统是一种中低运量、造价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与大运量高造价的地铁系统形成互补。现有的单轨交通系统有以下几种:

1)跨坐式单轨

单根轨道实际上是高架水泥轨道梁,车辆跨骑在轨道梁上,车体在前后2个转向架之上,转向架下部除走行轮外还装有导向轮和稳定轮,稳定轮使车辆由不稳定系统变成稳定系统,防止倾覆。该系统一节车具有8个走行轮、8个导向轮、4个稳定轮,共计20个充气式橡胶轮胎。该制式实例是重庆单轨线。

2)悬挂式单轨

①钢轮钢轨C型悬挂式单轨

单根钢制轨道位于高架道床之上,钢轮转向架走行于钢轨上部,而车体悬挂于整个轨道及道床的下方,车体和转向架分别在轨道的上下,车体通过C型吊梁悬挂在转向架上。自身属于稳定系统,不需要额外稳定措施。因车轮采用双轮缘车轮实现自动导向(和传统铁路相同导向机理),因此,转向架不需要设导向轮。该制式实例是德国伍珀塔尔市单轨线。轨道必须采用高架支撑,悬挂高度可以降低到使车体接近地面。

②橡胶轮型悬挂式单轨

单根轨道实际上是高架的下部开口的箱形钢梁,橡胶轮胎的转向架在箱形钢梁内部走行,车体通过连接吊杆悬挂于转向架和轨道梁下方,自身也是稳定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稳定装置。转向架需要设导向轮。轨道必须采用高架支撑。该制式中采用充气橡胶轮胎的实例有日本千叶市单轨线;采用实心橡胶轮型小型悬挂式单轨的实例有德国杜塞尔多夫机场空中列车线、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校园单轨线。

以上两种制式三种类型的单轨交通系统比地铁造价低,又有有轨电车节约占地的优点。但他们因为自身的轮轨关系,跨坐式不便于采用地面线,所以车站多采用高架结构;悬挂式轨道梁必须高架,无法像有轨电车系统那样将轨道线路铺设在地面,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橡胶轮胎车辆又有橡胶粉尘污染,运行阻力远大于钢轮钢轨系统,列车能耗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单轨交通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单轨制式不便于建造地面线、运行阻力大、线路和车站布置不灵活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包括单轨线路、转向架和车辆,所述车辆以所述单轨为支承,并沿所述单轨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位于所述单轨线路上方,所述车辆位于转向架上方,转向架上的走行轮位于车辆中轴线上,所述转向架走行轮为双缘结构,与单轨线路嵌合,用于车辆行进和导向,所述车辆中安装有车体稳定装置,用于防止车辆倾斜;所述单轨线路架设在高架轨道梁上,所述车辆顶部安装有扶正装置;或所述单轨线路架设在地面上,所述车辆中轴线两侧安装有稳定轮。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梁架设在轨道梁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扶正梁架设在扶正梁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扶正梁立柱上安装有照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扶正梁立柱通过连接横梁与轨道梁立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轮具有伸缩结构和/或折叠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稳定装置包括陀螺仪稳定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陀螺仪稳定系统位于车辆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单轨线路由钢轨构成,所述走行轮为钢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进一步改进获完善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采用单根钢轨,车轮是钢制车轮,轮轨接触原理与成熟的干线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轮轨接触原理相同,轨道、车轮、道岔结构成熟、制造及施工简单。

转向架结构简单,不需要导向轮,正常情况下稳定轮不接触地面,扶正装置也不产生摩擦力,因而具有承载力大、运行阻力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单轨线路可以设计成地面线,大大优于跨坐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

本实用新型车辆稳定采用多重措施,扶正装置作为最后的保障维持车辆稳定,安全可靠。

地面线和车场内可以不设扶正梁,进一步降低造价。

本实用新型线路和车站布置都非常灵活,既可以高架布置也可以地面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单轨线路与走行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扶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其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将参考附图并结合以下内容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G型单轨交通系统,基本结构包括单轨线路、转向架和车辆。

车辆装置在转向架上方,转向架置于单轨线路上方,转向架上的走行轮位于车辆中轴线上,以单轨为支承,驱动车辆沿单轨线路运行。

根据单轨线路架设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单轨线路分为高架线路和地面线路两种情况。

两种情况下车辆基本结构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车辆稳定方式不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G型单轨交通系统,单轨线路与走行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走行轮30 为双缘结构,两边凸出形成凸台301,中间部分凹陷形成沟槽302,沟槽302宽度与轨道宽度匹配,使走行轮与轨道嵌合,既用于车辆行进又用于车辆导向,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省去了导向轮,进一步简化了转向架结构,有利于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G型单轨交通系统,属于自身不稳定系统,车辆稳定是通过车体中安装的稳定装置,如陀螺仪稳定系统和/或电磁稳定系统来实现的。

对于高架线路上运行的单轨车辆,车辆顶部安装有扶正装置,当车辆发生倾斜时扶正装置是防止车辆倾覆的最后一道保障。

对于地面线路,单轨车辆可以取消车辆顶部的扶正装置,进一步降低系统造价。地面线路单轨车辆可以在车辆底部中轴线两侧安装稳定轮,稳定轮成对配置,当车辆发生倾斜时,可以提供最后的保障防止车辆倾斜。通常根据车辆长度,一节车厢可以安装4~8个稳定轮。

实施例1

本例G型单轨交通系统是一种高架线路系统,如图2所示,系统结构包括单轨线路4、转向架3和车辆2。

本例车辆2底部安装有陀螺仪稳定系统22,利用陀螺仪控制配重电机运行,通过配重块的移动维持车辆平衡,防止车辆倾斜。

本例车辆2顶部安装有扶正装置21,扶正装置21与扶正梁1匹配协同,共同完成车辆倾斜扶正。

本例转向架3的走行轮30安装在车辆2的中轴线上,与单轨线路4嵌合,用于车辆2行进和导向。走行轮30与单轨线路4嵌合配置结构如图1所示。

本例单轨线路4架设在高架轨道梁41上,高架轨道梁41架设在轨道梁立柱42上。

本例高架轨道梁采用钢制箱形梁结构,具有工艺成熟、结构牢固、便于吊装等特点。

本例G型单轨交通系统轨道梁立柱42旁边架设有扶正梁立柱5,扶正梁立柱5顶端成T 字型,可以构成双线结构,扶正梁1架设在扶正梁立柱5顶端伸出部分,方便扶正梁1与扶正装置相匹配,对车辆进行倾斜保护。

本例轨道梁立柱42和扶正梁立柱5独立架设,扶正梁立柱5通过连接横梁54与轨道梁立柱42连接,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和牢固性。

本例这种结构进一步简化了轨道梁立柱42和高架轨道梁41的铺设难度。

由于高架轨道梁41仅仅承受垂向承载,不需要负担车辆稳定的受力问题,可以大大改善高架轨道梁41的受力,简化高架轨道梁41的结构,大大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扶正梁立柱5和扶正梁1只负责车辆稳定,不承担车辆重量,仅仅承受车辆倾斜压力。正常情况下车辆倾斜压力基本上为零,不会产生额外摩擦力,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简化扶正梁立柱5和扶正梁1的结构。而且对于架设在公路旁的高架线路,正梁立柱5还可以安装照明装置50,使其作为路灯杆,有利于降低系统造价,如图2所示。

图3示出了本例车辆2顶部安装的扶正装置21的结构。

本例扶正装置21包括电磁稳定系统(图3未示出)、扶正装置机械结构211和扶正滚轮210。

正常情况下,扶正滚轮210不与扶正梁1接触,不产生摩擦力。仅仅在车辆发生倾斜时,扶正滚轮210才与扶正梁1接触,矫正车辆倾斜度。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本例G型单轨交通系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地面G型单轨交通系统。

本例G型单轨交通系统取消了扶正梁和车辆顶部的扶正装置,系统结构进一步得到简化。

图4中,车辆2底部中轴线两侧安装有稳定轮31,稳定轮31具有伸缩结构和/或折叠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隐藏状态,不与地面接触,有利于降低运行阻力。当车辆发生倾斜时,稳定轮31伸出接触地面,保障车辆处于稳定状态,如图4所示。

本例车辆其他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1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G型单轨交通系统单轨线路和走行轮均为钢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运行阻力,非常适合城市交通系统使用。

一种G型单轨交通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