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IPC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

申请号
CN202011014107.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9-24
  • 公开号: 112224698B
  • 公开日: 2021-01-15
  • 主分类号: B65F1/06
  • 专利权人: 福建联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主体、控制面板,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主体,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上端面,主体包括顶盖、感应区、套袋筒、装料盒、气泵、出气口,套袋筒包括卡袋块、通气槽、吸气孔、连接口,吸气孔包括导气块、吸气口、集中槽、吸气块,吸气块包括集气槽、通气口、接触端口,本发明利用气泵对通气槽进行吸气,再通过吸气孔将垃圾袋与套袋通之间的空气抽干,让垃圾袋紧贴于套袋通的表面,通过套袋通对垃圾袋中的鱼骨头进行支撑,减小垃圾袋所受到的穿透力,避免垃圾袋被鱼骨头刺穿,保证垃圾桶内部干净整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1)、主体(2)、控制面板(3),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主体(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2)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2)包括顶盖(21)、感应区(22)、套袋筒(23)、装料盒(24)、气泵(25)、出气口(26),所述顶盖(21)卡合在主体(2)的顶部,所述感应区(22)设置在主体(2)的顶部前端,所述套袋筒(23)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正中间,所述装料盒(24)卡合于主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气泵(25)安装在主体(2)的内部侧端,且与套袋筒(23)相连接,所述出气口(26)连接于气泵(25);

所述套袋筒(23)包括卡袋块(231)、通气槽(232)、吸气孔(233)、连接口(234),所述卡袋块(231)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套袋筒(23)的顶部两端,所述通气槽(232)设置在套袋筒(23)壁体内部,所述吸气孔(233)设有十个以上,横向排列在通气槽(232)的侧端,且与通气槽(232)相连通,所述连接口(234)设置在套袋筒(23)的外部侧端,且与通气槽(232)相连通;

所述吸气孔(233)包括导气块(a1)、吸气口(a2)、集中槽(a3)、吸气块(a4),所述导气块(a1)嵌固在吸气孔(233)的正中间,所述吸气口(a2)位于导气块(a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集中槽(a3)设置在导气块(a1)的内部,所述吸气块(a4)嵌固在导气块(a1)的正上端;

所述吸气块(a4)包括集气槽(a41)、通气口(a42)、接触端口(a43),所述集气槽(a41)设置在吸气块(a4)的内部正中间,所述通气口(a42)设有三个,位于集气槽(a41)的底部,且与集中槽(a3)相连通,所述接触端口(a43)设有五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集气槽(a41)的上端;

所述连接口(234)包括固定块(b1)、弹力杆(b2)、缓冲环(b3),所述固定块(b1)嵌固在连接口(234)的外侧,所述弹力杆(b2)设有两个,且横向嵌固在固定块(b1)的内部顶端,所述缓冲环(b3)嵌固在两个弹力杆(b2)的底端;

所述缓冲环(b3)包括半环体(b31)、安装座(b32)、橡胶环(b33)、橡胶块(b34),所述半环体(b31)的顶部正中间嵌固有安装座(b32),所述橡胶环(b33)贴合于半环体(b31)的内部,所述橡胶块(b34)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半环体(b31)的内部;

所述橡胶环(b33)包括橡胶体(c1)、蓄气槽(c2)、吸盘(c3)、接触口(c4),所述橡胶体(c1)的侧端设有十个以上的蓄气槽(c2),所述蓄气槽(c2)两个为一组,且环绕于橡胶体(c1)的侧端进行排列,所述吸盘(c3)设置在蓄气槽(c2)的外侧,所述接触口(c4)位于吸盘(c3)的侧端正中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所谓智能家居就是通过对声音、光线、温度进行感应,从而进行控制家居实现指令,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能够为在家里生过带来更多的方便,而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就只具有智能化的垃圾桶,能够通过手臂的温度自动开启垃圾桶盖,当手臂离开之后又会自动关闭,避免垃圾桶中的臭味往外飘。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在对厨余垃圾进行回收的时候,吃剩的鱼中存在鱼骨头,鱼骨头置于垃圾袋的底端受到较大的压力会刺破垃圾袋,使得厨余垃圾中的水分流到垃圾桶的底部,造成垃圾桶不方便清洗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主体、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主体,所述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上端面,所述主体包括顶盖、感应区、套袋筒、装料盒、气泵、出气口,所述顶盖的卡合在主体的顶部,所述感应区设置在主体的顶部前端,所述套袋筒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正中间,所述装料盒卡合于主体的内部底端,所述气泵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侧端,且与套袋筒相连接,所述出气口连接于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套袋筒包括卡袋块、通气槽、吸气孔、连接口,所述卡袋块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套袋筒的顶部两端,所述通气槽设置在套袋筒壁体内部,所述吸气孔设有十个以上,横向排列在通气槽的侧端,且与通气槽相连通,所述连接口设置在套袋筒的外部侧端,且与通气槽相连通,所述通气槽的底部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孔包括导气块、吸气口、集中槽、吸气块,所述导气块嵌固在吸气孔的正中间,所述吸气口位于导气块的底部正中间,所述集中槽设置在导气块的内部,所述吸气块嵌固在导气块的正上端,所述集中槽由三个通口集中在吸气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块包括集气槽、通气口、接触端口,所述集气槽设置在吸气块的内部正中间,所述通气口设有三个,位于集气槽的底部,且与集中槽相连通,所述接触端口设有五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集气槽的上端,所述接触端口的两侧端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包括固定块、弹力杆、缓冲环,所述固定块嵌固在连接口的外侧,所述弹力杆设有两个,且横向嵌固在固定块的内部顶端,所述缓冲环嵌固在两个弹力杆的底端,所述缓冲环与弹力杆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环包括半环体、安装座、橡胶环、橡胶块,所述半环体的顶部正中间嵌固有安装座,所述橡胶环贴合于半环体的内部,所述橡胶块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半环体的内部,所述橡胶块为圆环状,且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环包括橡胶体、蓄气槽、吸盘、接触口,所述橡胶体的侧端设有十个以上的蓄气槽,所述蓄气槽两个为一组,且环绕于橡胶体的侧端进行排列,所述吸盘设置在蓄气槽的外侧,所述接触口位于吸盘的侧端正中间,所述接触口为圆弧状。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气泵对通气槽进行吸气,再通过吸气孔将垃圾袋与套袋通之间的空气抽干,让垃圾袋紧贴于套袋通的表面,通过套袋通对垃圾袋中的鱼骨头进行支撑,减小垃圾袋所受到的穿透力,避免垃圾袋被鱼骨头刺穿,保证垃圾桶内部干净整洁。

2.本发明通过弹力杆与缓冲环活动配合,使得弹力杆复位带动缓冲环紧贴于气泵中的连接管,再利用在橡胶环的侧端设置吸盘,让弹力杆可以吸附在橡胶环的表面,避免在对套袋筒与垃圾袋之间空气进行抽气的时候出现漏气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套料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吸气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吸气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缓冲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橡胶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主体2、控制面板3、顶盖21、感应区22、套袋筒23、装料盒24、气泵25、出气口26、卡袋块231、通气槽232、吸气孔233、连接口234、导气块a1、吸气口a2、集中槽a3、吸气块a4、集气槽a41、通气口a42、接触端口a43、固定块b1、弹力杆b2、缓冲环b3、半环体b31、安装座b32、橡胶环b33、橡胶块b34、橡胶体c1、蓄气槽c2、吸盘c3、接触口c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结构包括底座1、主体2、控制面板3,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主体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2的上端面,所述主体2包括顶盖21、感应区22、套袋筒23、装料盒24、气泵25、出气口26,所述顶盖21的卡合在主体2的顶部,所述感应区22设置在主体2的顶部前端,所述套袋筒23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正中间,所述装料盒24卡合于主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气泵25安装在主体2的内部侧端,且与套袋筒23相连接,所述出气口26连接于气泵25。

所述套袋筒23包括卡袋块231、通气槽232、吸气孔233、连接口234,所述卡袋块231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套袋筒23的顶部两端,所述通气槽232设置在套袋筒23壁体内部,所述吸气孔233设有十个以上,横向排列在通气槽232的侧端,且与通气槽232相连通,所述连接口234设置在套袋筒23的外部侧端,且与通气槽232相连通,所述通气槽232的底部为圆弧状,有利于让垃圾袋贴合于套袋筒23的底部。

所述吸气孔233包括导气块a1、吸气口a2、集中槽a3、吸气块a4,所述导气块a1嵌固在吸气孔233的正中间,所述吸气口a2位于导气块a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集中槽a3设置在导气块a1的内部,所述吸气块a4嵌固在导气块a1的正上端,所述集中槽a3由三个通口集中在吸气口a2中,有利于加大对垃圾袋的吸力。

所述吸气块a4包括集气槽a41、通气口a42、接触端口a43,所述集气槽a41设置在吸气块a4的内部正中间,所述通气口a42设有三个,位于集气槽a41的底部,且与集中槽a3相连通,所述接触端口a43设有五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集气槽a41的上端,所述接触端口a43的两侧端为圆弧状,避免吸力过大将垃圾袋吸入到集气槽a41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把垃圾袋套在主体2中的套袋筒23上的时候,通过启动气泵25对套袋筒23内部的通气槽232进行抽气,使得使得置于垃圾袋与套袋筒23之间的空气能够从吸气孔233被吸取到通气槽232中,再通过出气口26往主体2的外部进行排放,让垃圾袋能够紧贴于套袋筒23的内部表面,然后在吸气口a2中设置导气块a1,再利用圆弧状的分为三个通孔的集中槽a3对吸气块a4进行吸气,将让气流能够均匀的进入到通气槽232中,最后通过在集气槽a41的上端面设置两侧端为圆弧状的接触端口a43对垃圾袋进行吸附,能够在吸附的同时放置垃圾袋被吸入到通气槽232中,使得垃圾袋紧贴套袋筒23的内表面,让套袋筒23对垃圾袋进行支撑,减小鱼骨头对垃圾袋的穿透力,避免垃圾袋被刺穿的情况,从而能够保证主体2内部的干净。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图8,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所述连接口234包括固定块b1、弹力杆b2、缓冲环b3,所述固定块b1嵌固在连接口234的外侧,所述弹力杆b2设有两个,且横向嵌固在固定块b1的内部顶端,所述缓冲环b3嵌固在两个弹力杆b2的底端,所述缓冲环b3与弹力杆b2活动配合,有利于弹力杆b2复位带动缓冲环b3紧贴于气泵25的连接管,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

所述缓冲环b3包括半环体b31、安装座b32、橡胶环b33、橡胶块b34,所述半环体b31的顶部正中间嵌固有安装座b32,所述橡胶环b33贴合于半环体b31的内部,所述橡胶块b34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半环体b31的内部,所述橡胶块b34为圆环状,且为橡胶材质,有利于橡胶块b34与气泵25的连接管接触进行缓冲。

所述橡胶环b33包括橡胶体c1、蓄气槽c2、吸盘c3、接触口c4,所述橡胶体c1的侧端设有十个以上的蓄气槽c2,所述蓄气槽c2两个为一组,且环绕于橡胶体c1的侧端进行排列,所述吸盘c3设置在蓄气槽c2的外侧,所述接触口c4位于吸盘c3的侧端正中间,所述接触口c4为圆弧状,有利于吸盘c3与气泵25的连接管接触,从而吸附在连接管的上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在固定块b1的背部底端设置弹力杆b2,让弹力杆b2与缓冲环b3活动配合,能够让弹力杆b2复位带动缓冲环b3紧贴于气泵25中的连接管,再利用把内部为剖空状的橡胶块b34环绕于缓冲环b3内部排列,可以减小连接口234在气泵25中安装受到的压力,避免气泵25中的连接管出现断裂的情况,最后通过在橡胶环b33的侧端设置蓄气槽c2,再将吸盘c3安装在蓄气槽c2的端口,使得橡胶环b33与气泵25中的连接管接触时,能够通过吸盘c3将气泵25中的连接管吸附住,提高连接口234与气泵25中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泵25在对垃圾袋与套袋筒23之间空气进行抽取的时候出现漏气的情况,使得垃圾袋能够快速的紧贴于套袋筒23的表面,对置于垃圾袋中的鱼骨头进行支撑,避免鱼骨头刺穿垃圾袋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