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定地端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分别铰接有若干喷管,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主软管,所述主软管包括进水主端和出水主端,所述出水主端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连接有若干支软管,若干所述支软管背离分水器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对应喷管内,所述喷管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喷管与支撑杆之间夹角的调节机构。本市政园林灌溉装置能根据需求改变各喷头的喷灌范围,各喷头的喷水量可以控制,从而根据需求定制园林内的灌溉区域,减少了喷灌死角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灌溉效果较好,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包括定地端(31)和铰接端(21),所述铰接端(21)分别铰接有若干喷管(4),所述支撑杆(1)内设置有主软管(61),所述主软管(61)包括进水主端(611)和出水主端(612),所述出水主端(612)连接有分水器(63),所述分水器(63)连接有若干支软管(62),若干所述支软管(62)背离分水器(63)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对应喷管(4)内,所述喷管(4)远离铰接端(21)的一端设置有喷头(42),所述喷管(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喷管(4)与支撑杆(1)之间夹角的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一端铰接于喷管(4)的调节杆(51),所述调节杆(51)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511),所述支撑杆(1)外壁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顶孔(24),所述顶针(511)用于插入顶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地端(31)的形状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开设有进水孔(23),所述主软管(61)穿过进水孔(23),所述进水主端(611)位于支撑杆(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管(4)的内径与支软管(62)的外径相同,所述支软管(62)穿入喷管(4)内后与喷管(4)内壁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管(4)和喷头(4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喷管(4)内水流量的支阀(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包括上支杆(2)和下支杆(3),所述下支杆(3)能沿上支杆(2)的轴向滑动,所述下支杆(3)上设置有固定下支杆(3)和上支杆(2)位置的固定机构(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杆(3)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2),所述上支杆(2)沿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22),所述固定机构(33)包括插销(331),所述插销(331)穿过第一定位孔(32)和某第二定位孔(22)后,将上支杆(2)与下支杆(3)的相对位置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装置,特别是一种市政园林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情况下,市政园林里种植的花卉需要人工定时进行浇水,比较耗费人力。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灌溉装置代替人力向花卉进行浇水,节省了人力,灌溉装置一般包括喷头,通过向喷头的入口端输送水,然后由喷头的出口端喷出水完成对植物的灌溉。
现有公告号为CN10641694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草地灌溉设备,包括进水管、灌溉水管和灌溉喷头,灌溉水管的底部竖直固定于地面上,灌溉喷头设置在灌溉水管顶部,灌溉喷头设置有长扬长喷口和短扬长喷口,该草地灌溉设备通过向进水管通水,然后水由灌溉喷头喷出完成对植物的灌溉。该灌溉喷头虽然设置有两种扬程的喷口,但该灌溉设备安装完毕后,灌溉喷头的喷灌区域被限制在一圆形范围内,在使用多个该灌溉设备对园林内大面积的种植地进行灌溉时,可能存在无法喷灌到的死角,或多个灌溉设备的水流交叉造成浪费水资源的情况,灌溉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园林灌溉装置,能根据需求调整喷灌的区域,喷灌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定地端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分别铰接有若干喷管,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主软管,所述主软管包括进水主端和出水主端,所述出水主端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连接有若干支软管,若干所述支软管背离分水器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对应喷管内,所述喷管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喷管与支撑杆之间夹角的调节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水主端连接于具有一定水压的供水源处,则水从进水主端进入主软管内,主软管内的水经出水主端进入分水器,并进一步分流至各支软管内,各支软管内的水通入对应的喷管内,并由喷头喷出完成喷灌作业,通过调节机构改变各喷管相对于支撑杆的角度,能改变各喷头的喷灌范围,从而根据需求定制园林内的灌溉区域,减少了喷灌死角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灌溉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端铰接于喷管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所述支撑杆外壁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顶孔,所述顶针用于插入顶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支撑杆旋转喷管,使每个喷头喷出的水能喷灌到指定位置,然后旋转调节杆,将顶针插入最接近的顶孔内,则上支杆、喷管和调节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固定了喷管与支撑杆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定地端的形状为锥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地端为锥形,所以定地端能较为轻易地插入土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开设有进水孔,所述主软管穿过进水孔,所述进水主端位于支撑杆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主端可以延伸至较长的距离,方便与水源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管的内径与支软管的外径相同,所述支软管穿入喷管内后与喷管内壁紧密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软管的外径与喷管的内径相同,所以支软管能穿入喷管内,且支软管拥有弹性,则随着支软管安装时被逐渐塞入喷管内后,喷管的内壁能将支软管可靠地抵紧。
优选的,所述喷管和喷头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喷管内水流量的支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各支阀的启闭程度能够调节从各喷头喷出的水量,进一步控制每个喷头的喷灌范围,在不需要喷灌的位置关闭对应支阀,则对应的喷头停止喷水,节约了水源。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下支杆能沿上支杆的轴向滑动,所述下支杆上设置有固定下支杆和上支杆位置的固定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支杆安装于地上之后,相对于下支杆滑动上支杆,能改变上支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喷头的离地距离,从而调节喷灌范围的大小,上支杆的位置调节好后,固定机构能将下支杆和上支杆的位置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支杆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上支杆沿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销,所述插销穿过第一定位孔和某第二定位孔后,将上支杆与下支杆的相对位置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杆相对于下支杆的位置调节好后,将第一定位孔和相近的第二定位孔对齐,将插销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完成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位置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市政园林灌溉装置能根据需求改变各喷头的喷灌范围,各喷头的喷水量可以控制,从而根据需求定制园林内的灌溉区域,减少了喷灌死角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灌溉效果较好,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实施例的固定机构;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实施例的喷头;
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实施例的调节机构;
图5为上支杆的内部图,主要突出实施例的输水管系。
附图标记:1、支撑杆;2、上支杆;3、下支杆;21、铰接端;31、定地端;4、喷管;5、调节机构;6、输水管系;32、第一定位孔;22、第二定位孔;33、固定机构;331、插销;23、进水孔;41、支阀;42、喷头;421、喷孔;51、调节杆;511、顶针;24、顶孔;61、主软管;62、支软管;63、分水器;631、主接头;632、分接头;611、进水主端;612、出水主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园林灌溉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包括上支杆2和滑动连接于上支杆2的下支杆3,上支杆2远离下支杆3的一端为铰接端21,下支杆3远离上支杆2的一端为定地端31。定地端31的形状为锥形,定地端31用于与地面固定。铰接端21铰接有若干喷管4,每根喷管4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调节喷管4与支撑杆1之间夹角的调节机构5。穿过支撑杆1和若干喷管4内部设置有输水管系6,水经输水管系6输送到喷管4,并由喷管4喷出完成对喷射范围内的植物的灌溉。
上支杆2和下支杆3的主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杆,下支杆3的内径与上支杆2的外径相同,下支杆3套设在上支杆2外并能沿上支杆2滑动。
如图2所示,下支杆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2,第一定位孔32位于下支杆3远离定地端31的位置。上支杆2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22。下支杆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支杆2和下支杆3位置的固定机构33,固定机构33包括插销331,插销331穿过第一定位孔32和某第二定位孔22后,将上支杆2与下支杆3的相对位置固定。
如图1所示,上支杆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孔23,进水孔23位于第二定位孔22和铰接端21之间。
喷管4为内部中空的圆管结构,每一喷管4的一端铰接于铰接端21,多个喷管4沿上支杆2的轴线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每一喷管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支阀41,各支阀4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喷头42,喷头42的内部为空腔,喷头42上开设有密集的喷孔421,各喷孔421与喷头42内的空腔连通。
如图4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一端铰接于喷管4的调节杆51,调节杆51的一端铰接于喷管4中部的位置,调节杆51的另一端沿轴向设置有顶针511。上支杆2外壁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顶孔24,顶孔24正对于该调节机构5的调节杆51方向。每个调节机构5对应设置有一列顶孔24,各列顶孔24分布在上支杆2的周向位置。
如图5和图1所示,输水管系6包括主软管61、若干支软管62和将各软管端部连接的分水器63。分水器63位于上支杆2内,分水器63包括直径较大的主接头631和多个直径较小的分接头632,分接头632的数量与喷管4的数量相同。支软管62的外径与喷管4的内径相同,支软管62的数量与分接头632的数量相同,多根支软管6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分接头632上,多根支软管6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喷管4靠近铰接端21的端部位置。由于支软管62的外径与喷管4的内径相同,所以支软管62能穿入喷管4内,且支软管62拥有弹性,则随着支软管62安装时被逐渐塞入喷管4内后,喷管4的内壁能将支软管62可靠地抵紧。主软管61的直径大于支软管62,主软管61包括进水主端611和出水主端612,进水主端611位于支撑杆1之外,出水主端612穿过进水孔23后与主接头631相连。
安装时,由于定地端31为锥形,所以定地端31能较为轻易地插入土中。使下支杆3垂直于地面,并将定地端31插入土地内一定深度直至牢固,完成下支杆3的安装。然后相对于下支杆3滑动上支杆2,使铰接端21距离地面合适的高度,然后将第一定位孔32和相近的第二定位孔22对齐,将插销331插入第一定位孔32和第二定位孔22内,完成上支杆2的安装。
然后根据园林中植物的排布情况,分别调整每根喷管4与支撑杆1之间的夹角,使每个喷头42喷出的水能喷灌到指定位置,然后旋转调节杆51,将顶针511插入最接近的顶孔24内,则上支杆2、喷管4和调节杆51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完成喷管4的安装。
将进水主端611连接于具有一定水压的供水源处,则水从进水主端611进入主软管61内,主软管61内的水经出水主端612进入分水器63,并进一步分流至各支软管62内。各支软管62内的水通入对应的喷管4内,并由喷头42喷出完成喷灌作业。通过操作各支阀41的启闭程度能够调节从各喷头42喷出的水量,进一步控制每个喷头42的喷灌范围,在不需要喷灌的位置关闭对应支阀41,则对应的喷头42停止喷水,节约了水源。本灌溉装置可间隔设置于大面积的园林内,通过调节各喷管4相对于支撑杆1的角度和各支阀41的启闭程度,进一步定制园林内的灌溉区域,减少了喷灌死角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市政园林灌溉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