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一号固定管柱、二号固定管柱、三号固定管柱、一号绕线柱、二号绕线柱、三号绕线柱、连接杆、套环,固定杆的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管柱,一号固定管柱的下端套接有一号绕线柱,一号固定管柱的下端贯穿有二号固定管柱,二号固定管柱的下端套接有二号绕线柱,二号固定管柱的下端贯穿有三号固定管柱,三号固定管柱的下端套接有三号绕线柱,二号绕线柱与三号绕线柱的右端贯穿有转动杆,凸块柱之间均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中部均匀套接有套,本实用新型中解决现有市政工程的支架在使用时,线路放置的较为杂乱,并且不能合理的利用支架的空间,造成了空间的使用率降低,占据很大的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1)、滚动轮(2)、承载柱(3)、固定杆(4)、一号固定管柱(5)、二号固定管柱(6)、三号固定管柱(7)、一号绕线柱(8)、二号绕线柱(9)、三号绕线柱(10)、转动杆(11)、转动把手(12)、凸块柱(13)、连接杆(14)、套环(1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柱(3),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2),所述承载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管柱(5),所述一号固定管柱(5)的下端套接有一号绕线柱(8),所述一号固定管柱(5)的下端贯穿有二号固定管柱(6),所述二号固定管柱(6)的下端套接有二号绕线柱(9),所述二号固定管柱(6)的下端贯穿有三号固定管柱(7),所述三号固定管柱(7)的下端套接有三号绕线柱(10),所述二号绕线柱(9)与三号绕线柱(10)的右端贯穿有转动杆(11),所述二号绕线柱(9)与三号绕线柱(10)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柱(13),所述凸块柱(13)之间均贯穿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中部均匀套接有套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管柱(5)与二号固定管柱(6)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同时二号固定管柱(6)与三号固定管柱(7)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固定管柱(6)外壁的螺纹与一号固定管柱(5)内壁的螺纹相对应旋转,三号固定管柱(7)外壁的螺纹与二号固定管柱(6)内壁的螺纹相对应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绕线柱(8)和二号绕线柱(9)以及三号绕线柱(10)的周围均设置有旋转凹槽,且其旋转凹槽大小均一致以及绕线柱的大小均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的中部两端均匀设置有三分之一圆形凹槽,且其两端的凹槽之间均设置有套环(15),同时其每一次的套环(15)均至少设置有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固定管柱(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绕线柱(9)与三号绕线柱(10)左端的凸块柱(13)以及右端的凸块柱(13)均设置有两个,其两个凸块柱(1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在市政工程中需要用到较多的线路支架,使其在施工或者家用过程中更加的便捷,同时使其之间较多的线路不会太过混乱,然而现有市政工程的支架在使用时,线路放置的较为杂乱,并且不能合理的利用支架的空间,造成了空间的使用率降低,占据很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以解决现有市政工程的支架在使用时,线路放置的较为杂乱,并且不能合理的利用支架的空间,造成了空间的使用率降低,占据很大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滚动轮、承载柱、固定杆、一号固定管柱、二号固定管柱、三号固定管柱、一号绕线柱、二号绕线柱、三号绕线柱、转动杆、转动把手、凸块柱、连接杆、套环,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承载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管柱,所述一号固定管柱的下端套接有一号绕线柱,所述一号固定管柱的下端贯穿有二号固定管柱,所述二号固定管柱的下端套接有二号绕线柱,所述二号固定管柱的下端贯穿有三号固定管柱,所述三号固定管柱的下端套接有三号绕线柱,所述二号绕线柱与三号绕线柱的右端贯穿有转动杆,所述二号绕线柱与三号绕线柱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柱,所述凸块柱之间均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均匀套接有套环。
优选的,所述一号固定管柱与二号固定管柱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同时二号固定管柱与三号固定管柱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二号固定管柱外壁的螺纹与一号固定管柱内壁的螺纹相对应旋转,三号固定管柱外壁的螺纹与二号固定管柱内壁的螺纹相对应旋转。
优选的,所述一号绕线柱和二号绕线柱以及三号绕线柱的周围均设置有旋转凹槽,且其旋转凹槽大小均一致以及绕线柱的大小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两端均匀设置有三分之一圆形凹槽,且其两端的凹槽之间均设置有套环,同时其每一次的套环均至少设置有三个。
优选的,所述三号固定管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二号绕线柱与三号绕线柱左端的凸块柱以及右端的凸块柱均设置有两个,其两个凸块柱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
有益效果:
1、本实用通过逆时针旋转二号绕线柱以及三号绕线柱使其带动上端对应的二号固定管柱以及三号固定管柱均在对应的螺纹下往上移动,使其二号绕线柱与一号绕线柱接触,以及三号绕线柱与二号绕线柱接触在凸块柱的作用下进行一端距离的阻隔,避免线路之间的损害,有效的利用了支架空间。
2、还通过推动支撑柱以及承载柱在滚动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使其移动更加便捷快速,使其在整体装置移动过程中更轻松,使用效率高。
3、其次,可将其多余线路放置在连接杆之间进行整理排列,在两端套环的作用下可使其之间的线路不会随意混乱,同时套环之间也可进行线路的排放,使其线路排放空间充足以及空间利用较为合理不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延长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柱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支撑柱-1,滚动轮-2,承载柱-3,固定杆-4,一号固定管柱-5,二号固定管柱-6,三号固定管柱-7,一号绕线柱-8,二号绕线柱-9,三号绕线柱-10,转动杆-11,转动把手-12,凸块柱-13,连接杆-14,套环-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1、滚动轮2、承载柱3、固定杆4、一号固定管柱5、二号固定管柱6、三号固定管柱7、一号绕线柱8、二号绕线柱 9、三号绕线柱10、转动杆11、转动把手12、凸块柱13、连接杆14、套环15,支撑柱1 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柱3,支撑柱1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2,承载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管柱5,一号固定管柱5的下端套接有一号绕线柱8,一号固定管柱5的下端贯穿有二号固定管柱6,二号固定管柱6 的下端套接有二号绕线柱9,二号固定管柱6的下端贯穿有三号固定管柱7,三号固定管柱 7的下端套接有三号绕线柱10,二号绕线柱9与三号绕线柱10的右端贯穿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2,二号绕线柱9与三号绕线柱10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柱13,凸块柱13之间均贯穿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中部均匀套接有套环15。其中,一号固定管柱5与二号固定管柱6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同时二号固定管柱6与三号固定管柱7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使其一号绕线柱8以及二号绕线柱9进行旋转时可带动其上端对应的固定管柱一同往上或往下移动的效果。
其中,二号固定管柱6外壁的螺纹与一号固定管柱5内壁的螺纹相对应旋转,三号固定管柱 7外壁的螺纹与二号固定管柱6内壁的螺纹相对应旋转,在其对应的螺纹下使其二号固定管柱6和三号固定管7柱均可以往上移动或往下移动。
其中,一号绕线柱8和二号绕线柱9以及三号绕线柱10的周围均设置有旋转凹槽,且其旋转凹槽大小均一致以及绕线柱的大小均一致,旋转凹槽的设置使其在进行线路清理整理排列线路时更加的方便,且排列的更为整齐。
其中,连接杆14的中部两端均匀设置有三分之一圆形凹槽,使其在进行平行线路的整理时更方便,同时更好整理,且其两端的凹槽之间均设置有套环15,同时其每一次的套环15均至少设置有三个,套环15的设置进一步阻挡两端的线路排放,同时套环15之间也可进行线路的排放,从而增添不少空间进行线路的整理。
其中,三号固定管柱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使其在进行三号绕线柱7的旋转时不会轻易脱落的作用。
其中,二号绕线柱9与三号绕线柱10左端的凸块柱13以及右端的凸块柱13均设置有两个,其两个凸块柱1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14,使其绕线柱的两端均设置同样大小长度的连接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整理线路的条件。
工作原理:首先推动支撑柱1或承载柱3使其在滚动轮2的作用下进行装置整体之间的移动,移动到所要位置时停止滚动轮2转动即可,之后便可将其需要整理的线路依次缠绕在一号绕线柱8、二号绕线柱9以及三号绕线柱10上的旋转凹槽内,使其线路整理排列的较为整齐,其次可将没有地方整理的线路缠绕到连接杆14上的凹槽之间,且其在套环15的作用下可使其之间的线路不会随意混乱,同时套环15之间也可进行线路的排放,使其线路排放空间充足以及空间利用较为合理不浪费,然后逆时针旋转二号绕线柱9以及三号绕线柱10使其带动上端对应的二号固定管柱6以及三号固定管柱7均在对应的螺纹下往上移动,使其二号绕线柱9与一号绕线柱8接触,以及三号绕线柱10与二号绕线柱9接触在凸块柱13的作用下进行一端距离的阻隔,避免线路之间的损害,有效的利用了支架空间,最后需要将其固定管柱分开时只需顺时针转动转动杆使其上端的二号固定管柱6和三号固定管柱7在螺纹的作用下从对应的一号固定管柱5和二号固定管柱6内往下移动,便达到固定管柱的分开效果,使用方便。
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