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属于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包括底部弧形板、顶部弧形板、倾斜弧形板、安装弧环和底部固定装置,底部弧形板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哟偶顶部弧形板,底部弧形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设置有倾斜弧形板,底部弧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弧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尖状管插入地面上时,使得套接环的底部表面紧贴于地面,弹簧套接于装置上达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且通过在尖状管的下端外侧表面贯穿表面贯穿孔和在尖状管的底部贯穿孔设置有底部贯穿孔,使得底部弧形板内的水可通过尖状管进入表面贯穿孔和底部贯穿孔到渗入于土地内,使得水不会进入到电力输送管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弧形板(1)、顶部弧形板(2)、倾斜弧形板(3)、安装弧环(4)和底部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弧形板(1)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哟偶顶部弧形板(2),所述底部弧形板(1)的左右两侧均焊接设置有倾斜弧形板(3),所述底部弧形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弧环(4),所述底部弧形板(1)的底部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多个底部固定装置(5);
所述底部弧形板(1)包括有不锈钢层(101)、弹簧层(102)、钢网层(103)和橡胶层(104),所述底部弧形板(1)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不锈钢层(101),所述不锈钢层(101)的内侧表面焊接设置有弹簧层(102),所述弹簧层(102)的内侧表面焊接设置有钢网层(103),所述钢网层(103)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橡胶层(104);
所述底部固定装置(5)包括有尖状管(501)、套接环(502)、套接弹簧(503)、焊接环(504)、外表面贯穿孔(505)和底部贯穿孔(506),所述尖状管(501)的外侧表面下方套接设置有套接环(502),所述套接环(502)的上方套接设置有套接弹簧(503),所述套接弹簧(503)的顶部焊接设置有焊接环(504),所述尖状管(501)的下端外侧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外表面贯穿孔(505),所述尖状管(501)的底端贯穿设置有底部贯穿孔(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弧形板(2)与底部弧形板(1)相互配合呈圆环状,且圆环状内侧焊接设置有橡胶圈(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201)的厚度等于道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部弧形板(2)从外到内也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层(101)、弹簧层(102)、钢网层(103)和橡胶层(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弧形板(3)为外侧厚度小内侧厚度厚的弧形板,且倾斜弧形板(3)的内侧厚度等于底部弧形板(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弧环(4)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设置有螺栓,且螺栓螺纹设置于底部弧形板(1)上,所述安装弧环(4)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管(501)的顶部表面贯穿于底部弧形板(1)的底部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环(504)内侧表面焊接于尖状管(501)上,且焊接环(504)的内上表面焊接于底部弧形板(1)的底部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03)的底部表面焊接于套接环(502)上,且弹簧(503)的顶部表面焊接于焊接环(504)的底部表面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输送管道是运输电力的工具之一,电力输送管道通常是利用法兰将两端进行连接,在进行电力输送管道的安装和维护时,首先需要保证连接面的平整度,确保电力输送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还需要快速、简便的完成连接工作,加快安装的速度,传统的安装方式不仅安装效率低下,而且对接口往往存在较大的缝隙,无法保证电力输送管道对接处的密封性,且电力输送管的连接处需要进行减震,在电力输送管连接过程处容易出现连接处移位的情况,导致电力输送管道内进水从而使得电力输送管内侧的电线被水浸泡导致寿命降低,因此设计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提出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弧形板、顶部弧形板、倾斜弧形板、安装弧环和底部固定装置,所述底部弧形板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哟偶顶部弧形板,所述底部弧形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设置有倾斜弧形板,所述底部弧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弧环,所述底部弧形板的底部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多个底部固定装置;
所述底部弧形板包括有不锈钢层、弹簧层、钢网层和橡胶层,所述底部弧形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不锈钢层,所述不锈钢层的内侧表面焊接设置有弹簧层,所述弹簧层的内侧表面焊接设置有钢网层,所述钢网层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所述底部固定装置包括有尖状管、套接环、套接弹簧、焊接环、外表面贯穿孔和底部贯穿孔,所述尖状管的外侧表面下方套接设置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的上方套接设置有套接弹簧,所述套接弹簧的顶部焊接设置有焊接环,所述尖状管的下端外侧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外表面贯穿孔,所述尖状管的底端贯穿设置有底部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顶部弧形板与底部弧形板相互配合呈圆环状,且圆环状内侧焊接设置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厚度等于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顶部弧形板从外到内也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层、弹簧层、钢网层和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倾斜弧形板为外侧厚度小内侧厚度厚的弧形板,且倾斜弧形板的内侧厚度等于底部弧形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弧环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设置有螺栓,且螺栓螺纹设置于底部弧形板上,所述安装弧环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尖状管的顶部表面贯穿于底部弧形板的底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焊接环内侧表面焊接于尖状管上,且焊接环的内上表面焊接于底部弧形板的底部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底部表面焊接于套接环上,且弹簧的顶部表面焊接于焊接环的底部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设置有弹簧,通过将尖状管插入地面上时,使得套接环的底部表面紧贴于地面,弹簧套接于装置上达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且通过在尖状管的下端外侧表面贯穿表面贯穿孔和在尖状管的底部贯穿孔设置有底部贯穿孔,使得底部弧形板内的水可通过尖状管进入表面贯穿孔和底部贯穿孔到渗入于土地内,使得水不会进入到电力输送管内。
2、该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设置有弹簧层和钢网层,通过在底部底部弧形板设置有弹簧层和钢网层且在钢网层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使得橡胶层、钢网层和弹簧层通过形变对振动力进行进一步的吸收,达到了能够对电力输送管进行减震的效果,使在电力输送管的连接处不易移位导致水进入到电力输送管内。
3、该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设置有橡胶圈,通过橡胶层的设置使得将电力输送管两侧均嵌入于顶部弧形板内,使得电力输送管连接处中间嵌入有橡胶圈,使得通过电力输送管的连接处更加紧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弧形板内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弧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固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弧形板,101-不锈钢层,102-弹簧层,103-钢网层,104- 橡胶层,2-顶部弧形板,3-倾斜弧形板,4-安装弧环,5-底部固定装置,501- 尖状管,502-套接环、503-套接弹簧、504-焊接环,505-外表面贯穿孔,506- 底部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弧形板1、顶部弧形板2、倾斜弧形板3、安装弧环4和底部固定装置5,底部弧形板1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哟偶顶部弧形板2,底部弧形板1的左右两侧均焊接设置有倾斜弧形板3,底部弧形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弧环4,底部弧形板1的底部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多个底部固定装置5;底部弧形板1包括有不锈钢层101、弹簧层102、钢网层103和橡胶层104,底部弧形板1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不锈钢层101,不锈钢层101 的内侧表面焊接设置有弹簧层102,弹簧层102的内侧表面焊接设置有钢网层 103,钢网层103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橡胶层104;底部固定装置5包括有尖状管501、套接环502、套接弹簧503、焊接环504、外表面贯穿孔505和底部贯穿孔506,尖状管501的外侧表面下方套接设置有套接环 502,套接环502的上方套接设置有套接弹簧503,套接弹簧503的顶部焊接设置有焊接环504,尖状管501的下端外侧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外表面贯穿孔 505,尖状管501的底端贯穿设置有底部贯穿孔506。
本实施例中,顶部弧形板2与底部弧形板1相互配合呈圆环状,且圆环状内侧焊接设置有橡胶圈201,使得嵌入于圆环中。
本实施例中,橡胶圈201的厚度等于道的厚度,使得电机输送管连接处嵌入设置有橡胶圈201。
本实施例中,顶部弧形板2从外到内也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层101、弹簧层 102、钢网层103和橡胶层104,使得顶部弧形板2与底部弧形板1一样对达到缓冲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倾斜弧形板3为外侧厚度小内侧厚度厚的弧形板,且倾斜弧形板3的内侧厚度等于底部弧形板1的厚度,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底部弧形板1内,且使得连接处更加圆滑。
本实施例中,安装弧环4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设置有螺栓,且螺栓螺纹设置于底部弧形板1上,安装弧环4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橡胶层,使得方便拆卸安装弧环4,便于将嵌入装置内。
本实施例中,尖状管501的顶部表面贯穿于底部弧形板1的底部表面,使得底部弧形环1内侧的水方便从尖状管501处掉落。
本实施例中,焊接环504内侧表面焊接于尖状管501上,且焊接环504 的内上表面焊接于底部弧形板1的底部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弹簧503的底部表面焊接于套接环502上,且弹簧503的顶部表面焊接于焊接环504的底部表面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时,首先将装置安装好,然后将将尖状管501插入连接处的地面上上,使得套接环502的底部表面紧贴于地面,然后将连接处套接于顶部弧形板2的内侧,在弹簧503的设置下使得达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且通过在尖状管501的下端外侧表面贯穿设置表面贯穿孔505和在尖状管50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底部贯穿孔506,使得底部弧形板内1的水可通过尖状管501进入表面贯穿孔505和底部贯穿孔506 到渗入于土地内,使得水不会进入到电力输送管内,通过在底部底部弧形板1 设置有弹簧层102和钢网层103且在钢网层103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104,使得橡胶层104、钢网层103和弹簧层102通过形变对振动力进行进一步的吸收,达到了能够对电力输送管进行减震的效果,使在电力输送管的连接处不易移位导致水进入到电力输送管内,使得连接更加紧密。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一种电力输送用管道连接支撑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