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器,装置本体与固定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上侧设置有田机控制箱,装置本体与田机控制箱紧密焊接,所述田机控制箱的左侧设置有仪表器,田机控制箱与仪表器电性连接,所述仪表器的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肥料隔离器,所述肥料隔离器的下侧设置有散热器,肥料隔离器与散热器电性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下侧安装有肥料放置箱,装置本体与肥料放置箱活动连接,该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采用了肥料隔离器,采用优质进口复合材料制造,拥有强度高的特点,提高了安全性能,所以该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器(6),装置本体(1)与固定器(6)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的右上侧设置有田机控制箱(7),装置本体(1)与田机控制箱(7)紧密焊接,所述田机控制箱(7)的左侧设置有仪表器(8),田机控制箱(7)与仪表器(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7)通过接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光控器(9),所述仪表器(8)的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肥料隔离器(10),所述肥料隔离器(10)的下侧设置有散热器(11),肥料隔离器(10)与散热器(11)电性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侧安装有肥料放置箱(4),装置本体(1)与肥料放置箱(4)活动连接,所述肥料放置箱(4)的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拉动栓(3),肥料放置箱(4)与拉动栓(3)活动连接,所述拉动栓(3)的内侧设置有耕田转动器(12),拉动栓(3)与耕田转动器(12)固定连接,所述耕田转动器(12)的上侧设置有施肥内置架(13),所述施肥内置架(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内侧设置有平稳板(15),固定杆(14)与平稳板(15)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耕田转动器(12)的下脚设置施肥防震器(17),施肥防震器(17)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耕田转动器(12)通过固定架与施肥防震器(17)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器(9)呈“长方体状”,光控器(9)的后侧设置有微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6)的下侧四脚设置有活动器(5),固定器(6)与活动器(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稳板(15)的前侧设置有移动轮(16),移动轮(16)的内侧设置有动轴,所述平稳板(15)通过动轴转动与移动轮(16)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拖带杆(2),拖带杆(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装置本体(1)与拖带杆(2)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功能的耕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我国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成套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品种结构落后、品种少,在众多产品中,一般的机械产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大,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较少或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产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有出口,但总的来说,出口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出口的类别,品种和地区较窄,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但现有的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在实际运用方面稍显不足,由于部件重量及体积的限制导致装置整体偏大,不利于安装,在装置搬运的过程中浪费过多的人力,从而安装成本提高,装置的移动能较差,从而装置在运行时容易产生震动,造成装置体内肥料的损坏,影响了装置体的正常使用,装置无法无线操纵,使人们需要打开肥料放置箱时,需要手动去按按钮,无法满足智能化时代的市场需求等问题。且制作过程复杂,防水性和防腐蚀性较差。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器,装置本体与固定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上侧设置有田机控制箱,装置本体与田机控制箱紧密焊接,所述田机控制箱的左侧设置有仪表器,田机控制箱与仪表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通过接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光控器,所述仪表器的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肥料隔离器,所述肥料隔离器的下侧设置有散热器,肥料隔离器与散热器电性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下侧安装有肥料放置箱,装置本体与肥料放置箱活动连接,所述肥料放置箱的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拉动栓,肥料放置箱与拉动栓活动连接,所述拉动栓的内侧设置有耕田转动器,拉动栓与耕田转动器固定连接,所述耕田转动器的上侧设置有施肥内置架,所述施肥内置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侧设置有平稳板,固定杆与平稳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耕田转动器的下脚设置施肥防震器,施肥防震器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耕田转动器通过固定架与施肥防震器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光控器呈“圆柱状”,光控器的后侧设置有微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器的下侧四脚设置有活动器,固定器与活动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稳板的前侧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的内侧设置有动轴,所述平稳板通过动轴转动与移动轮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拖带杆,拖带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装置本体与拖带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通过对装置本体的多方面改进,比传统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的体积更加精确,装置的适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装置体安装了内置的肥料放置箱,当物品放置在肥料放置箱内时,减少了肥料的漏洒,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能,装置体安装了施肥防震器,并且耕田转动器与施肥防震器紧密贴合,对装置运作时产生的震动的问题,耕田转动器在接触端设置有施肥防震器,当装置体产生震动时施肥防震器与耕田转动器紧密接触,此时减震器产生形变,并且形变对装置的抖动起到削减作用,从而提高了装置体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能,装置体安装了高智能化的田机控制箱和光控器,光控器和田机控制箱电性连接,当使用者要放置肥料时,身体靠近光控器前侧,此时肥料放置箱会自动打开,无需手动按压控制按钮,从而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也增强了装置的控制快捷和信息化水平,通过运用固定器和活动器,并且固定器与活动器转动连接,当使用者想要推动装置体时,活动器受到使用者的推力后开始向前转动,并通过固定器来使自身达到稳定,从而提高装置的灵活性能,装置通过大量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降低了装置体的体积,提高了装置体的强度,随之防水性能和防腐蚀性能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肥功能的耕田机的局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内部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拖带杆;3-拉动栓;4-肥料放置箱;5-活动器; 6-固定器;7-田机控制箱;8-仪表器;9-光控器;10-肥料隔离器;11-散热器;12-耕田转动器;13-施肥内置架;14-固定杆;15-平稳板;16-移动轮; 17-施肥防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器6,装置本体1与固定器6固定连接,装置本体1的右上侧设置有田机控制箱7,装置本体1与田机控制箱7紧密焊接,田机控制箱7的左侧设置有仪表器8,田机控制箱7与仪表器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7通过接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光控器9,仪表器 8的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肥料隔离器10,肥料隔离器10的下侧设置有散热器 11,肥料隔离器10与散热器11电性连接,装置本体1的下侧安装有肥料放置箱4,装置本体1与肥料放置箱4活动连接,肥料放置箱4的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拉动栓3,肥料放置箱4与拉动栓3活动连接,拉动栓3的内侧设置有耕田转动器12,拉动栓3与耕田转动器12固定连接,耕田转动器12的上侧设置有施肥内置架13,施肥内置架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 的内侧设置有平稳板15,固定杆14与平稳板15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耕田转动器12的下脚设置施肥防震器17,施肥防震器 17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耕田转动器12通过固定架与施肥防震器17紧密贴合,通过施肥防震器17来使装置体在抖动时达到平稳状态,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光控器9呈“圆柱状”,光控器9的后侧设置有微型传感器,所述光控器9通过接触传感器与田机控制箱7电性连接,利用光控器9 来达到装置体自动接收外界环境的运行指令,从而提高了装置体的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器6的下侧四脚设置有活动器5,固定器6与活动器 5转动连接,利用活动器5来达到装置体的灵活移动,从而提高了装置体的移动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平稳板15的前侧设置有移动轮16,移动轮16的内侧设置有动轴,所述平稳板15通过动轴转动与移动轮16活动连接,利用移动轮 16的转动来达到平稳板15平稳运行,从而提高了装置体的牢固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拖带杆2,拖带杆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装置本体1与拖带杆2固定连接,通过拖带杆2来使装置体在移动时协助运行,从而提高了装置体的可靠性能。
工作原理:该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首先,将装置本体1,通过活动器5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通过固定器6将装置进行加固和固定,并将装置进行适度的清理,防止杂物的进入影响装置的运行,此时查看田机控制箱7 体内的加固情况,并通过仪表器8来观测耗电量的速度,此时手动将移动轮16进行转动,达到合理转速后,进行安装和加固,防止移动轮16在移动时的磨损,影响肥料放置箱4的打开效率,此时手动将陶瓷牙刷搬运到装置本体1 的前侧,并通过光控器9来自动开启肥料放置箱4,当肥料放置箱4打开后将陶瓷放入施肥内置架13内,并进行加固,放置完成后检测平稳板的运行状况,当装置震幅过大时,通过手动调节施肥防震器17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肥料箱安装完成后,通过光控器9来关闭肥料放置箱4,此时开启散热器11,使装置体内保持干燥,,当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手动开启肥料隔离器,给装置体来一次整体的隔离,从而提高了装置体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耕田机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