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人们更方便的对墙面进行打孔,并且还能防止灰尘掉落至眼睛造成伤害的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包括有梯子、座椅、n型板、第一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把手、第二压缩缸、第二活塞、滑杆、放置座、导套等;梯子顶部固接有座椅,座椅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有水平滑块。本发明通过将电钻放置在放置座内固定,操作人员只需推动把手向右移动,即可使电钻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无需人们用手将电钻举起进行打孔,避免手酸痛影响打孔,并且使电钻更平稳的打孔。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包括有梯子、座椅、n型板、导套、导杆和水平滑块,梯子顶部固接有座椅,座椅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有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与水平滑槽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n型板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导杆上设有导套,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把手、第二压缩缸、第二活塞、滑杆、放置座、固定板、螺母、螺杆和固定装置,导套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放置座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四个螺母内均设有螺杆,四个螺杆之间设有固定板,n型板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第一压缩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第一压缩缸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第二压缩缸与第一压缩缸内连通,第二压缩缸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滑杆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顶部中间与放置座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水平滑槽内连通;固定装置包括有螺纹杆、轴承座和压板,座椅内底部右侧前后都对称式的开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与水平滑槽内连通,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水平滑槽内设有压板,压板顶部左右两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轴承座,螺纹杆底端与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压板与水平滑块配合;还包括有挡尘装置,挡尘装置包括有支板、连杆、第一弹簧、透明挡板、拉线和导向轮,座椅前后两侧面下部都铰接有连杆,前后两侧连杆顶端之间固接有透明挡板,透明挡板右端连接有拉线,座椅外左侧面下部固接有支板,支板顶部左侧与连杆左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n型板内顶部中间安装有导向轮,拉线尾端绕过导向轮与滑杆左侧面上部连接;还包括有摆杆、第二弹簧和卡块,透明挡板右侧开有通孔,通孔内中部转动式的连接有摆杆,摆杆右端固接有卡块,摆杆顶部右侧与通孔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n型板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卡槽,卡槽与卡块配合;还包括有导向轴、框架、毛刷和拉杆,透明挡板前后两侧面中部都开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导向轴,前后两侧导向轴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框架,框架套在透明挡板上,框架内顶部固接有毛刷,毛刷与透明挡板顶部接触,框体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拉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房屋中会有人采用吊顶设计,吊顶需要安装大量的东西,则避免不了对墙面进行打孔,通常人们都是用手举着电钻对墙面进行打孔,由于电钻较重,长时间的举着人的手易酸痛难以使电钻平稳的打孔,并且打孔时会掉落灰尘,容易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会打孔至一段时间再休息一会,并且戴好面罩对眼睛进行保护,如此操作就比较麻烦,工作效率还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电钻较重,长时间的举着人的手易酸痛难以使电钻平稳的打孔,并且打孔时会掉落灰尘,容易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人们更方便的对墙面进行打孔,并且还能防止灰尘掉落至眼睛造成伤害的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包括有梯子、座椅、n型板、第一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把手、第二压缩缸、第二活塞、滑杆、放置座、导套、导杆、水平滑块、固定板、螺母、螺杆和固定装置,梯子顶部固接有座椅,座椅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有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与水平滑槽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n型板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导杆上设有导套,导套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放置座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四个螺母内均设有螺杆,四个螺杆之间设有固定板,n型板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第一压缩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第一压缩缸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第二压缩缸与第一压缩缸内连通,第二压缩缸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滑杆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顶部中间与放置座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水平滑槽内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包括有螺纹杆、轴承座和压板,座椅内底部右侧前后都对称式的开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与水平滑槽内连通,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水平滑槽内设有压板,压板顶部左右两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轴承座,螺纹杆底端与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压板与水平滑块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挡尘装置,挡尘装置包括有支板、连杆、第一弹簧、透明挡板、拉线和导向轮,座椅前后两侧面下部都铰接有连杆,前后两侧连杆顶端之间固接有透明挡板,透明挡板右端连接有拉线,座椅外左侧面下部固接有支板,支板顶部左侧与连杆左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n型板内顶部中间安装有导向轮,拉线尾端绕过导向轮与滑杆左侧面上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摆杆、第二弹簧和卡块,透明挡板右侧开有通孔,通孔内中部转动式的连接有摆杆,摆杆右端固接有卡块,摆杆顶部右侧与通孔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n型板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卡槽,卡槽与卡块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导向轴、框架、毛刷和拉杆,透明挡板前后两侧面中部都开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导向轴,前后两侧导向轴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框架,框架套在透明挡板上,框架内顶部固接有毛刷,毛刷与透明挡板顶部接触,框体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拉杆。
初始时,第一压缩缸与第二压缩缸内有适量的水,首先操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至打孔位置下方,再通过梯子爬至座椅上坐下,扭动螺杆向外移动与螺母脱离,再将电钻放在放置座内,即可将螺杆插回至螺母内,再扭动螺杆向内移动,螺杆向内移动带动固定板向内移动,固定板向内移动与电钻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螺杆,操作人员即可拉动n型板左右移动,n型板左右移动带动导杆左右移动,导杆左右移动通过导套带动放置座左右移动,放置座左右移动带动电钻左右移动,电钻左右移动至打孔位置正下方时,即可停止拉动n型板,通过固定装置将水平滑块固定,进而将n型板固定,启动电钻,再推动把手向右移动,把手向右移动带动活动杆向右移动,活动杆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活塞向右移动,第一活塞向右移动将第一压缩缸内的水推入第二压缩缸内,水排入第二压缩缸内推动第二活塞向上移动,第二活塞向上移动带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向上移动带动放置座向上移动,放置座向上移动带动电钻向上移动,电钻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再拉动把手向左移动,把手向左移动通过活动杆带动第一活塞向左移动,第二活塞向左移动将第二压缩缸内的水抽回至第一压缩缸内,随着水不断的被抽回,第二活塞向下移动通过滑杆带动放置座向下移动,放置座向下移动带动电钻向下移动,电钻向下移动不与墙面接触,再推动把手向右移动使电钻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如此反复,即可完成对墙面的打孔。当墙面的这个位置打孔完成后,再通过固定装置将水平滑块松开,即可再次推动n型板左右移动使电钻左右移动至下一个打孔位置,按上述操作,即可再次对墙面进行打孔。当墙面的这个部分打孔完成后,即可通过梯子下来,再移动本装置对下一个位置进行打孔,墙面上全部打孔完成后,即可扭动螺杆向外移动与螺母脱离,再将电钻从放置座内取下,扭动螺杆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
当操作人员拉动n型板左右移动使钻头左右移动至打孔位置时,停止拉动n型板,再扭动螺纹杆正转,螺纹杆正转通过螺纹孔带动压板向下用,压板向下移动与水平滑块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螺纹杆,即可开始对墙面进行打孔。同理,当墙面的这个位置打孔完成后,即可扭动螺纹杆反转,螺纹杆反转带动压板向上移动将水平滑块松开,停止扭动螺纹杆,即可再次拉动n型板左右移动带动电钻对下一个位置进行打孔,按上述操作,即可再次对墙面进行打孔。
当操作人员推动把手向右移动时,放置座带动电钻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同时,滑杆向上移动通过拉线带动透明挡板向右摆动,透明挡板向右摆动带动连杆向右摆动,第一弹簧拉伸,透明挡板向右摆动与n型板左侧面接触,进而当电钻打孔时,透明挡板能将掉落的灰尘挡住。当打孔完成后,电钻向下移动恢复至原位,滑杆也向下移动恢复至原位,拉线被放松,因第一弹簧的作用,连杆向左摆动带动透明挡板向左摆动,透明挡板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灰尘掉落至操作人员眼睛上造成伤害。
当电钻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时,透明挡板也就向右摆动带动摆杆向右摆动,摆杆向右摆动带动卡块向右摆动,当透明挡板与n型板接触时,卡块也就卡入卡槽内,第二弹簧拉伸,块与卡槽配合将透明挡板固定。当墙面打孔完成后,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摆杆左部向上摆动,摆杆左部向上摆动使右部向下摆动,摆杆右部向下摆动带动卡块向下摆动与卡槽脱离,因第一弹簧的作用,透明挡板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松开摆杆即可。如此,电钻上下移动时可防止透明挡板左右摆动导致灰尘掉落至操作人员眼睛内。
当透明挡板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拉杆向左移动,拉杆向左移动带动框架向左移动,框架向左移动带动毛刷向左移动,毛刷向左移动对掉落在透明挡板顶部的灰尘进行清除。当毛刷向左移动至最左端时,即可拉动拉杆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毛刷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松开拉杆。如此,可防止大量的灰尘残留在透明挡板上影响使用。
本发明通过将电钻放置在放置座内固定,操作人员只需推动把手向右移动,即可使电钻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无需人们用手将电钻举起进行打孔,避免手酸痛影响打孔,并且使电钻更平稳的打孔,通过挡尘装置,能将打孔时掉落的灰尘挡住避免掉落至眼睛内造成伤害,通过毛刷的作用,能对透明挡板上的灰尘进行清除,避免灰尘影响透明挡板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梯子,2.座椅,3.n型板,4.第一压缩缸,5.第一活塞,6.活动杆,7.把手,8.第二压缩缸,9.第二活塞,10.滑杆,11.放置座,12.导套,13.导杆,14.电钻,15.水平滑槽,16.水平滑块,17.固定板,18.螺母,19.螺杆,20.固定装置,201.螺纹孔,202.螺纹杆,203.轴承座,204.压板,21.挡尘装置,211.支板,212.连杆,213.第一弹簧,214.透明挡板,215.拉线,216.导向轮,22.通孔,23.摆杆,24.第二弹簧,25.卡块,26.卡槽,27.导向槽,28.导向轴,29.框架,30.毛刷,3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梯子1、座椅2、n型板3、第一压缩缸4、第一活塞5、活动杆6、把手7、第二压缩缸8、第二活塞9、滑杆10、放置座11、导套12、导杆13、水平滑块16、固定板17、螺母18、螺杆19和固定装置20,梯子1顶部固接有座椅2,座椅2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15,水平滑槽15内设有水平滑块16,水平滑块16与水平滑槽15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16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3,n型板3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13,导杆13上设有导套12,导套12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11,放置座11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内均设有螺杆19,四个螺杆19之间设有固定板17,n型板3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4,第一压缩缸4内设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4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7,第一压缩缸4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8,第二压缩缸8与第一压缩缸4内连通,第二压缩缸8内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0,滑杆10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8顶部中间与放置座11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20,固定装置20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梯子1、座椅2、n型板3、第一压缩缸4、第一活塞5、活动杆6、把手7、第二压缩缸8、第二活塞9、滑杆10、放置座11、导套12、导杆13、水平滑块16、固定板17、螺母18、螺杆19和固定装置20,梯子1顶部固接有座椅2,座椅2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15,水平滑槽15内设有水平滑块16,水平滑块16与水平滑槽15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16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3,n型板3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13,导杆13上设有导套12,导套12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11,放置座11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内均设有螺杆19,四个螺杆19之间设有固定板17,n型板3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4,第一压缩缸4内设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4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7,第一压缩缸4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8,第二压缩缸8与第一压缩缸4内连通,第二压缩缸8内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0,滑杆10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8顶部中间与放置座11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20,固定装置20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
固定装置20包括有螺纹杆202、轴承座203和压板204,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都对称式的开有两个螺纹孔201,螺纹孔201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螺纹孔201内设有螺纹杆202,水平滑槽15内设有压板204,压板204顶部左右两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轴承座203,螺纹杆202底端与轴承座203内的轴承连接,压板204与水平滑块16配合。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梯子1、座椅2、n型板3、第一压缩缸4、第一活塞5、活动杆6、把手7、第二压缩缸8、第二活塞9、滑杆10、放置座11、导套12、导杆13、水平滑块16、固定板17、螺母18、螺杆19和固定装置20,梯子1顶部固接有座椅2,座椅2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15,水平滑槽15内设有水平滑块16,水平滑块16与水平滑槽15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16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3,n型板3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13,导杆13上设有导套12,导套12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11,放置座11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内均设有螺杆19,四个螺杆19之间设有固定板17,n型板3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4,第一压缩缸4内设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4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7,第一压缩缸4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8,第二压缩缸8与第一压缩缸4内连通,第二压缩缸8内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0,滑杆10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8顶部中间与放置座11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20,固定装置20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
固定装置20包括有螺纹杆202、轴承座203和压板204,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都对称式的开有两个螺纹孔201,螺纹孔201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螺纹孔201内设有螺纹杆202,水平滑槽15内设有压板204,压板204顶部左右两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轴承座203,螺纹杆202底端与轴承座203内的轴承连接,压板204与水平滑块16配合。
还包括有挡尘装置21,挡尘装置21包括有支板211、连杆212、第一弹簧213、透明挡板214、拉线215和导向轮216,座椅2前后两侧面下部都铰接有连杆212,前后两侧连杆212顶端之间固接有透明挡板214,透明挡板214右端连接有拉线215,座椅2外左侧面下部固接有支板211,支板211顶部左侧与连杆212左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13,n型板3内顶部中间安装有导向轮216,拉线215尾端绕过导向轮216与滑杆10左侧面上部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梯子1、座椅2、n型板3、第一压缩缸4、第一活塞5、活动杆6、把手7、第二压缩缸8、第二活塞9、滑杆10、放置座11、导套12、导杆13、水平滑块16、固定板17、螺母18、螺杆19和固定装置20,梯子1顶部固接有座椅2,座椅2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15,水平滑槽15内设有水平滑块16,水平滑块16与水平滑槽15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16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3,n型板3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13,导杆13上设有导套12,导套12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11,放置座11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内均设有螺杆19,四个螺杆19之间设有固定板17,n型板3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4,第一压缩缸4内设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4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7,第一压缩缸4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8,第二压缩缸8与第一压缩缸4内连通,第二压缩缸8内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0,滑杆10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8顶部中间与放置座11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20,固定装置20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
固定装置20包括有螺纹杆202、轴承座203和压板204,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都对称式的开有两个螺纹孔201,螺纹孔201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螺纹孔201内设有螺纹杆202,水平滑槽15内设有压板204,压板204顶部左右两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轴承座203,螺纹杆202底端与轴承座203内的轴承连接,压板204与水平滑块16配合。
还包括有挡尘装置21,挡尘装置21包括有支板211、连杆212、第一弹簧213、透明挡板214、拉线215和导向轮216,座椅2前后两侧面下部都铰接有连杆212,前后两侧连杆212顶端之间固接有透明挡板214,透明挡板214右端连接有拉线215,座椅2外左侧面下部固接有支板211,支板211顶部左侧与连杆212左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13,n型板3内顶部中间安装有导向轮216,拉线215尾端绕过导向轮216与滑杆10左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摆杆23、第二弹簧24和卡块25,透明挡板214右侧开有通孔22,通孔22内中部转动式的连接有摆杆23,摆杆23右端固接有卡块25,摆杆23顶部右侧与通孔22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4,n型板3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卡槽26,卡槽26与卡块25配合。
实施例5
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梯子1、座椅2、n型板3、第一压缩缸4、第一活塞5、活动杆6、把手7、第二压缩缸8、第二活塞9、滑杆10、放置座11、导套12、导杆13、水平滑块16、固定板17、螺母18、螺杆19和固定装置20,梯子1顶部固接有座椅2,座椅2前后两侧面右侧都开有水平滑槽15,水平滑槽15内设有水平滑块16,水平滑块16与水平滑槽15内滑动配合,前后两侧水平滑块16外侧面之间固接有n型板3,n型板3外顶部中间固接有导杆13,导杆13上设有导套12,导套12右侧面固接有放置座11,放置座11内左侧面前侧与后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内均设有螺杆19,四个螺杆19之间设有固定板17,n型板3内后侧面中部与前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4,第一压缩缸4内设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左端贯穿第一压缩缸4左侧中部固接有把手7,第一压缩缸4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压缩缸8,第二压缩缸8与第一压缩缸4内连通,第二压缩缸8内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顶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0,滑杆10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8顶部中间与放置座11外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式的设有固定装置20,固定装置20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
固定装置20包括有螺纹杆202、轴承座203和压板204,座椅2内底部右侧前后都对称式的开有两个螺纹孔201,螺纹孔201与水平滑槽15内连通,螺纹孔201内设有螺纹杆202,水平滑槽15内设有压板204,压板204顶部左右两侧都嵌入式的固接有轴承座203,螺纹杆202底端与轴承座203内的轴承连接,压板204与水平滑块16配合。
还包括有挡尘装置21,挡尘装置21包括有支板211、连杆212、第一弹簧213、透明挡板214、拉线215和导向轮216,座椅2前后两侧面下部都铰接有连杆212,前后两侧连杆212顶端之间固接有透明挡板214,透明挡板214右端连接有拉线215,座椅2外左侧面下部固接有支板211,支板211顶部左侧与连杆212左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13,n型板3内顶部中间安装有导向轮216,拉线215尾端绕过导向轮216与滑杆10左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摆杆23、第二弹簧24和卡块25,透明挡板214右侧开有通孔22,通孔22内中部转动式的连接有摆杆23,摆杆23右端固接有卡块25,摆杆23顶部右侧与通孔22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4,n型板3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卡槽26,卡槽26与卡块25配合。
还包括有导向轴28、框架29、毛刷30和拉杆31,透明挡板214前后两侧面中部都开有导向槽27,导向槽27内设有导向轴28,前后两侧导向轴28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框架29,框架29套在透明挡板214上,框架29内顶部固接有毛刷30,毛刷30与透明挡板214顶部接触,框体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拉杆31。
初始时,第一压缩缸4与第二压缩缸8内有适量的水,首先操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至打孔位置下方,再通过梯子1爬至座椅2上坐下,扭动螺杆19向外移动与螺母18脱离,再将电钻14放在放置座11内,即可将螺杆19插回至螺母18内,再扭动螺杆19向内移动,螺杆19向内移动带动固定板17向内移动,固定板17向内移动与电钻14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螺杆19,操作人员即可拉动n型板3左右移动,n型板3左右移动带动导杆13左右移动,导杆13左右移动通过导套12带动放置座11左右移动,放置座11左右移动带动电钻14左右移动,电钻14左右移动至打孔位置正下方时,即可停止拉动n型板3,通过固定装置20将水平滑块16固定,进而将n型板3固定,启动电钻14,再推动把手7向右移动,把手7向右移动带动活动杆6向右移动,活动杆6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活塞5向右移动,第一活塞5向右移动将第一压缩缸4内的水推入第二压缩缸8内,水排入第二压缩缸8内推动第二活塞9向上移动,第二活塞9向上移动带动滑杆10向上移动,滑杆10向上移动带动放置座11向上移动,放置座11向上移动带动电钻14向上移动,电钻14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再拉动把手7向左移动,把手7向左移动通过活动杆6带动第一活塞5向左移动,第二活塞9向左移动将第二压缩缸8内的水抽回至第一压缩缸4内,随着水不断的被抽回,第二活塞9向下移动通过滑杆10带动放置座11向下移动,放置座11向下移动带动电钻14向下移动,电钻14向下移动不与墙面接触,再推动把手7向右移动使电钻14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如此反复,即可完成对墙面的打孔。当墙面的这个位置打孔完成后,再通过固定装置20将水平滑块16松开,即可再次推动n型板3左右移动使电钻14左右移动至下一个打孔位置,按上述操作,即可再次对墙面进行打孔。当墙面的这个部分打孔完成后,即可通过梯子1下来,再移动本装置对下一个位置进行打孔,墙面上全部打孔完成后,即可扭动螺杆19向外移动与螺母18脱离,再将电钻14从放置座11内取下,扭动螺杆19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
当操作人员拉动n型板3左右移动使钻头左右移动至打孔位置时,停止拉动n型板3,再扭动螺纹杆202正转,螺纹杆202正转通过螺纹孔201带动压板204向下用,压板204向下移动与水平滑块16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螺纹杆202,即可开始对墙面进行打孔。同理,当墙面的这个位置打孔完成后,即可扭动螺纹杆202反转,螺纹杆202反转带动压板204向上移动将水平滑块16松开,停止扭动螺纹杆202,即可再次拉动n型板3左右移动带动电钻14对下一个位置进行打孔,按上述操作,即可再次对墙面进行打孔。
当操作人员推动把手7向右移动时,放置座11带动电钻14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同时,滑杆10向上移动通过拉线215带动透明挡板214向右摆动,透明挡板214向右摆动带动连杆212向右摆动,第一弹簧213拉伸,透明挡板214向右摆动与n型板3左侧面接触,进而当电钻14打孔时,透明挡板214能将掉落的灰尘挡住。当打孔完成后,电钻14向下移动恢复至原位,滑杆10也向下移动恢复至原位,拉线215被放松,因第一弹簧213的作用,连杆212向左摆动带动透明挡板214向左摆动,透明挡板214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灰尘掉落至操作人员眼睛上造成伤害。
当电钻14向上移动对墙面进行打孔时,透明挡板214也就向右摆动带动摆杆23向右摆动,摆杆23向右摆动带动卡块25向右摆动,当透明挡板214与n型板3接触时,卡块25也就卡入卡槽26内,第二弹簧24拉伸,块与卡槽26配合将透明挡板214固定。当墙面打孔完成后,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摆杆23左部向上摆动,摆杆23左部向上摆动使右部向下摆动,摆杆23右部向下摆动带动卡块25向下摆动与卡槽26脱离,因第一弹簧213的作用,透明挡板214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松开摆杆23即可。如此,电钻14上下移动时可防止透明挡板214左右摆动导致灰尘掉落至操作人员眼睛内。
当透明挡板214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拉杆31向左移动,拉杆31向左移动带动框架29向左移动,框架29向左移动带动毛刷30向左移动,毛刷30向左移动对掉落在透明挡板214顶部的灰尘进行清除。当毛刷30向左移动至最左端时,即可拉动拉杆31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毛刷30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松开拉杆31。如此,可防止大量的灰尘残留在透明挡板214上影响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一种建筑用吊顶辅助打孔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