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

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

IPC分类号 : A47G9/10

申请号
CN201210033738.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2-02-15
  • 公开号: CN102525210A
  • 公开日: 2012-07-04
  • 主分类号: A47G9/10
  • 专利权人: 李鹏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包括枕套,枕套内中部安装托板,托板上安装三个气囊,三个气囊水平方向平行排列,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气囊上安装第一压力开关、第三气囊上安装第三压力开关,第一压力开关和第三压力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连接,气囊内分别充入气体,每个气囊均呈扁平状,气泵与进出气管一端连接,进出气管另一端与长条状气囊连通,长条状气囊位于枕套外面底部,并与枕套连接,枕套内的空腔部分填充软质材料。本发明根据人体睡眠姿势的不同而调节枕芯的高度,从而避免睡眠时的落枕现象或肩颈部位的压迫,使人们在睡眠时无论侧睡还是仰睡始终处于一种舒适状态,从而减少颈肩部不适感及头部不适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枕芯,是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

背景技术

枕芯是每个人睡眠时必备之物。由于医学科学研究表明:当枕芯的高度能够适应睡眠时各种姿态时,可改善颈椎的不适感及头部血液循环状态等,从而避免加重颈椎病及改善睡眠质量等,因此,近几年,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各种形状的枕芯,例如:为了适应人体侧睡和仰睡时需要的不同高度,设计的枕芯中部的中间为凹状,两侧为凸起的曲线状枕芯、中部整体为凹状,上下两侧凸起的枕芯或由机械结构组成的可调高度的枕芯等。这些枕芯均有产品市售,经过使用发现,这些枕芯均存在不足:中间凹状类枕芯无法适应不同姿势的睡眠要求,当侧睡时,人体无法翻入凸起部位,无法达到调节睡眠姿态时改变枕芯高度的目的,因此,经常导致侧睡时易发生落枕现象,或使肩颈部位产生压迫,造成多种不适感等;机械结构调整高度的枕芯的不足是:需在睡眠前根据不同人体高度调节枕芯高度,无法实现睡眠时根据侧睡或仰睡不同姿态而自动调整高度,并且,这种枕芯的机械部件易损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它根据人体睡眠姿势的不同而调节枕芯的高度,从而避免睡眠时的落枕现象或肩颈部位的压迫,使人们在睡眠时无论侧睡还是仰睡始终处于一种舒适状态,从而减少颈肩部不适感及头部不适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包括枕套,枕套内中部安装托板,托板上安装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三个气囊水平方向平行排列,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气囊上安装第一压力开关、第三气囊上安装第三压力开关,第一压力开关和第三压力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连接,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内分别充入气体,每个气囊均呈扁平状,气泵与进出气管一端连接,进出气管另一端与长条状气囊连通,长条状气囊位于枕套外面底部,并与枕套连接,枕套内的空腔部分填充软质材料。托板底部与承压层连接,承压层底部与PP棉连接。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上均设置数条隔断线,每两条隔断线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每条气体通道两端均为敞开状,并均与各自的气囊内腔相通。第二气囊一端安装第二压力开关,第二压力开关通过导线与气泵连接。长条状气囊外周设置保护套,保护套呈长条状,长条状气囊内腔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数条防粘合拉筋,防粘合拉筋上开设通孔。长条状气囊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可伸缩式封头,保护套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可伸缩式封头。

本发明的枕芯经过试用表明:由于枕芯的高度可自动调整,所以睡眠时无论仰睡还是侧睡,其枕芯的高度始终能够充填头部与颈部和肩部之间的高度差,使枕芯在仰睡时的高度和侧睡时的高度均符合其头部和人体颈肩部处于舒适度的要求,从而避免了落枕现象及颈肩部的压迫现象,改善了颈椎部的不适感,避免了颈椎病的加重,改善了睡眠质量,使头部血液循环处于良好的状态,本发明所述的枕芯上的各部件均具有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同时,各部件在使用中无噪音,使用方便。本发明的枕芯能使人体无论侧睡还是仰睡始终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包括枕套3,枕套3可采用棉布制作,枕套3内中部安装托板16,托板16上安装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4和第三气囊15,三个气囊水平方向平行排列,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气囊9上安装第一压力开关2、第三气囊15上安装第三压力开关17,第一压力开关2和第三压力开关17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1连接,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4和第三气囊15内分别充入气体,每个气囊均呈扁平状,气泵1与进出气管8一端连接,进出气管8另一端与长条状气囊6连通,长条状气囊6位于枕套3外面底部,并与枕套3连接,枕套3内的空腔部分填充软质材料13。此时,枕芯颈椎部位的高度是固定设计,不发生变化,气泵1的启动关闭由控制器控制完成,当人体睡眠姿势为仰睡时,头部放在第二气囊14上,此时,如果在第二气囊14上安装第二压力开关18,该压力开关可给气泵1传入压力信号,使气泵1处于开启待机状态,当不设置第二压力开关18时,气泵1可采用手动开关打开,处于待机状态,当仰睡时,头部放在第二气囊14上,枕芯颈椎部位的高度符合人体仰睡时的凸起高度,可根据儿童、成人高度不同设计。当人体睡姿改为侧睡时,头部给第一气囊9或第三气囊15压力,该压力通过压力开关传入气泵1,使气泵1开启,向长条状气囊6充气,当达到设定充气量时,停止充气。增加长条状气囊6的高度,将侧睡时头部气肩部之间的高度差填平,使头部与肩部处于不受压迫的自然状态。当人体睡姿改为仰睡时,第一气囊9或第三气囊15上的压力消除,气泵1的放气阀打开,在第二气囊14的压力下,长条状气囊6内的气体快速放出,使枕芯恢复原有的高度。本发明的枕芯,为了增加其柔软度及可塑性,可在托板16底部与承压层4连接,承压层4底部与PP棉5连接,承压层4内填充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例如竹炭、棕榈等,以保证其上层气囊受压传感的准确性及控制整个枕芯的变形程度。本发明为了使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4及第三气囊15保持扁平状,以增加头部的舒适感,并便于改变睡姿时,使气囊不发生变形,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4和第三气囊15上均设置数条隔断线19,每两条隔断线19之间形成气体通道20,每条气体通道20两端均为敞开状,并均与各自的气囊内腔相通。为了保持长条状气囊6在任何时间能够及时、快速充气、防止长条状气囊6在无气状态下内壁粘结在一起,第二气囊14一端安装第二压力开关18,第二压力开关18通过导线与气泵1连接。长条状气囊6外周设置保护套21,保护套21呈长条状,长条状气囊6内腔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数条防粘合拉筋7,防粘合拉筋7上开设通孔10。

本发明在长条状气囊6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可伸缩式封头22,保护套21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可伸缩式封头23,便于长条状气囊6在一定范围内向长度方向伸缩,以便保持设定高度。图中11是进出气口,12是控制电路。

一种睡眠时高度可自动调节的枕芯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