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养鱼池污水直排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养鱼池内水体中溶氧量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排污管,养鱼池,稻田,环形净化道,连通水道,净化填料,供水管,主排污通道,主排污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养鱼池的一侧池壁,其另一端从养鱼池的另一侧壁穿出并与排污管连接,养鱼池的底部在位于底部波浪形的每一条波谷处设有一条分排污通道,分排污通道的顶面均开设污水进入孔,养鱼池内设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充气管、充气阀、充气支管、充气支阀和充气口。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鱼稻共生节省场地,培养和补充生物菌落方便,净化效果提高30%以上,可有效增加养鱼池水内的溶氧量。
权利要求
1.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排污管(2)的养鱼池(1),稻田(4),以及环绕所述稻田(4)分布的环形净化道(3),所述环形净化道(3)与所述排污管(2)的自由端连通,所述环形净化道(3)和所述稻田(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水流方向由所述环形净化道(3)流向所述稻田(4)的连通水道,所述环形净化道(3)内铺设有净化填料,所述排污管(2)的水流方向从所述养鱼池(1)流向所述环形净化道(3),所述养鱼池(1)连接有供水管(5);所述养鱼池(1)的底部地势为波浪形,所述养鱼池(1)底部在位于横切底部波浪形的中位线处设有主排污通道(6),所述主排污通道(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鱼池(1)的一侧池壁,其另一端从所述养鱼池(1)的另一侧壁穿出并与所述排污管(2)连接,所述养鱼池(1)的底部在位于底部波浪形的每一条波谷处设有一条分排污通道(7),所有所述分排污通道(7)均与所述主排污通道(6)连通,每一条所述分排污通道(7)的顶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污水进入孔(8);
所述养鱼池(1)内设有充气机构(11),所述充气机构(11)包括分设于所述养鱼池(1)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充气管(111),每根所述充气管(111)上设有一个充气阀(112),每根所述充气管(111)上等距分布有两根以上伸入至所述养鱼池(1)中部的充气支管(113),并且每根所述充气支管(113)上分别设有一个充气支阀(114),所有所述充气支管(113)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养鱼池(1)的轴心线处,每根所述充气支管(11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充气口(115),所述充气口(115)为方形口,其矩长为1.5mm;
所述净化填料为塑料填料,所述排污管(2)上设有水闸(9),所述供水管(5)上设有供水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111)和所述充气支管(113)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111)和所述充气支管(113)均为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112)和所述充气支阀(114)均为电磁阀,并且所有所述电磁阀均与外界控制系统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占淡水养鱼的比重很大,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传统的池塘养鱼因投放饲料、肥料,大量有机物沉积在池塘底,导致水质污染,很容易发生鱼类疾病,而这些污水不加净化处理直接排放,更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但现实是大多数池塘养鱼养殖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净化处理这些产生的大量污水的设备,污水乱排的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提升,高密度集约化的养鱼模式已成为当前主要的养殖方式。由于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单位水体的生物量大,因此需要进行充气增氧。如何高效且操作简便的进行鱼池内充氧,可直接影响到养鱼的产量与产值。由于大部分鱼塘面积较大,通过吊坠气石不利于操作,而通过一侧排管式充氧则容易导致气管末端的供气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养鱼池污水直排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养鱼池内水体中溶氧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包括连接有排污管的养鱼池,稻田,以及环绕所述稻田分布的环形净化道,所述环形净化道与所述排污管的自由端连通,所述环形净化道和所述稻田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水流方向由所述环形净化道流向所述稻田的连通水道,所述环形净化道内铺设有净化填料,所述排污管的水流方向从所述养鱼池流向所述环形净化道,所述养鱼池连接有供水管;所述养鱼池的底部地势为波浪形,所述养鱼池底部在位于横切底部波浪形的中位线处设有主排污通道,所述主排污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鱼池的一侧池壁,其另一端从所述养鱼池的另一侧壁穿出并与所述排污管连接,所述养鱼池的底部在位于底部波浪形的每一条波谷处设有一条分排污通道,所有所述分排污通道均与所述主排污通道连通,每一条所述分排污通道的顶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污水进入孔;
所述养鱼池内设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分设于所述养鱼池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充气管,每根所述充气管上设有一个充气阀,每根所述充气管上等距分布有两根以上伸入至所述养鱼池中部的充气支管,并且每根所述充气支管上分别设有一个充气支阀,所有所述充气支管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养鱼池的轴心线处,每根所述充气支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为方形口,其矩长为1.5mm;
所述净化填料为塑料填料,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水闸,所述供水管上设有供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支管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支管均为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阀和所述充气支阀均为电磁阀,并且所有所述电磁阀均与外界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鱼稻共生节省场地,培养和补充生物菌落方便,净化效果提高30%以上。
本实用新型养鱼池能够更好的将有害物质及时的排出,防止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减少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养鱼池内设充气机构,可有效增加养鱼池水内的溶氧量,有效保障鱼池内水体的溶氧量,提高养鱼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养鱼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养鱼池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养鱼池、2-排污管、3-环形净化道、4-稻田、5-供水管、6-主排污通道、7-分排污通道、8-污水进入孔、9-水闸、10-供水泵、11-充气机构、111-充气管、112-充气阀、113-充气支管、114-充气支阀、115-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鱼稻共生节省场地,培养和补充生物菌落方便,净化效果提高30%以上。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有排污管2的养鱼池1,稻田4,以及环绕所述稻田4分布的环形净化道3,所述环形净化道3与所述排污管2的自由端连通,所述环形净化道3和所述稻田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水流方向由所述环形净化道3流向所述稻田4的连通水道,所述环形净化道3内铺设有净化填料,所述排污管2的水流方向从所述养鱼池1流向所述环形净化道3,所述养鱼池1连接有供水管5;所述养鱼池1的底部地势为波浪形,所述养鱼池1底部在位于横切底部波浪形的中位线处设有主排污通道6,所述主排污通道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鱼池1的一侧池壁,其另一端从所述养鱼池1的另一侧壁穿出并与所述排污管2连接,所述养鱼池1的底部在位于底部波浪形的每一条波谷处设有一条分排污通道7,所有所述分排污通道7均与所述主排污通道6连通,每一条所述分排污通道7的顶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污水进入孔8。
本实用新型所述净化填料为塑料填料,所述排污管2上设有水闸9,所述供水管5上设有供水泵1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鱼稻共生节省场地,培养和补充生物菌落方便,净化效果提高30%以上;本实用新型养鱼池能够更好的将有害物质及时的排出,防止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减少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养鱼池1内设有充气机构11,所述充气机构11包括分设于所述养鱼池1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充气管111,每根所述充气管111上设有一个充气阀112,每根所述充气管111上等距分布有两根以上伸入至所述养鱼池1中部的充气支管113,并且每根所述充气支管113上分别设有一个充气支阀114,所有所述充气支管113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养鱼池1的轴心线处,每根所述充气支管11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充气口115,所述充气口115为方形口,其矩长为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管111和所述充气支管113的横截面均为方形,所述充气管111和所述充气支管113均为PVC管,所述充气阀112和所述充气支阀114均为电磁阀,并且所有所述电磁阀均与外界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养鱼池内设充气机构,可有效增加养鱼池水内的溶氧量,有效保障鱼池内水体的溶氧量,提高养鱼的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排污管及时排污的养鱼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