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

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

IPC分类号 : E01H5/12I

申请号
CN201910946222.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10-03
  • 公开号: CN110656614B
  • 公开日: 2020-01-07
  • 主分类号: E01H5/12
  • 专利权人: 丁继来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道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包括驱动室,所述驱动室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凿锥;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杆下移推动凿锥向下移动,第一连杆再上移带动凿锥向上移动,使凿锥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击碎冰层的效果,连接杆带动第一椭圆盘和第二椭圆盘逆向转动,第二椭圆盘挤压右侧的挡块,使右侧移动杆逐渐靠近固定杆,左侧移动杆逐渐靠近固定杆,第一椭圆盘挤压左侧的挡块,使右侧移动杆逐渐远离固定杆,使右侧移动杆逐渐远离固定杆,固定杆带动凿锥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凿锥上下移动撞击冰层的同时左右移动,使冰层更完全与道路脱离,达到提高破冰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包括驱动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室(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凿锥(2),凿锥(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3),凿锥(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远离移动杆(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椭圆盘(9),连接杆(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0),连接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椭圆盘(11),

所述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椭圆盘(9)、所述固定杆(10)、所述第二椭圆盘(11)在连接杆(8)上依次排列;移动杆(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2),第三连杆(12)远离移动杆(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3),第四连杆(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杆(14),第四连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5),移动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6),支杆(16)远离移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槽块(17),槽块(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8),滑轨(18)的表面开设有槽条(19);

所述移动杆(3)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以第四连杆(13)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移动杆(3)的表面开设有槽口,其尺寸与凿锥(2)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连杆(4)远离第二连杆(5)的一侧与凿锥(2)活动连接,第一连杆(4)远离凿锥(2)的一侧与第一齿轮(6)活动连接,第二连杆(5)靠近第一连杆(4)的一侧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第一齿轮(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第二连杆(5)远离第一连杆(4)的一侧与第一齿轮(6)内部的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锯齿的尺寸与第二齿轮(7)锯齿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齿轮(6)的规格小于第二齿轮(7)的规格;所述固定杆(10)位于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之间,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的尺寸一致,以固定杆(10)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所述第四连杆(13)和过杆(14)均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固定杆(10)的内部开设有过孔,过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撑杆,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滚球,过杆(14)远离第四连杆(13)的一侧与滚球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5)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其左侧呈现圆弧状,分别位于第一椭圆盘(9)的左侧和第二椭圆盘(11)的右侧;所述槽条(19)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切面呈现梯形状,槽条(19)的尺寸与槽块(17)的尺寸相适配,槽块(17)活动卡在槽条(19)的内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是指连通各个地区,为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提供通行的场所,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和乡村道路等,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基础设施,冬季时分,道路常常凝结有冰层,严重影响交通,容易使车轮打滑引发车辆安全事故,行走的行人也常常会由于鞋底与道路冰层之间的摩擦太小而摔倒,从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般除冰是采用在道路上撒盐的方法加快冰层与道路的分离,但是操作起来工作量太大,实施效率非常低,同时伴随着高成本。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具备高效除冰的优点,解决了除冰效率低的问题,使第一齿轮转动的时候引起凿锥上下移动,凿锥反复击打道路冰层,从而达到击碎冰层的效果,由第一椭圆盘和第二椭圆盘带动左右侧移动杆反复靠近再远离固定杆,固定杆带动凿锥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凿锥上下移动撞击冰层的同时左右移动,增大撞击范围,并且使冰层更完全与道路脱离,达到提高破冰效率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除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包括驱动室,所述驱动室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凿锥,凿锥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移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椭圆盘,第一椭圆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椭圆盘,移动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远离移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杆,第四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移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远离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槽块,槽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的表面开设有槽条,滑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以第四连杆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移动杆的表面开设有槽口,其尺寸与凿锥的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侧与凿锥活动连接,第一连杆远离凿锥的一侧与第一齿轮活动连接,第二连杆靠近第一连杆的一侧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与第一齿轮内部的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锯齿的尺寸与第二齿轮锯齿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齿轮的规格小于第二齿轮的规格。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第一椭圆盘和第二椭圆盘之间,第一椭圆盘和第二椭圆盘的尺寸一致,以固定杆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杆和过杆均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过孔,过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撑杆,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滚球,过杆远离第四连杆的一侧与滚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块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其左侧呈现圆弧状,分别位于第一椭圆盘的左侧和第二椭圆盘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槽条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切面呈现梯形状,槽条的尺寸与槽块的尺寸相适配,槽块活动卡在槽条的内部。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杆随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二连杆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的一侧逐渐运动到最低的位置,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同步运动,第一连杆整体呈现向下的运动状态,由于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侧与凿锥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连杆下移的同时推动凿锥向下移动,第二连杆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的一侧逐渐运动到最高的位置,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同步运动,第一连杆整体呈现向上的运动状态,第一连杆上移的同时带动凿锥向上移动,使第一齿轮转动的时候引起凿锥上下移动,凿锥反复击打道路冰层,从而达到击碎冰层的效果。

2、连接杆带动第一椭圆盘和第二椭圆盘逆向转动,第二椭圆盘挤压右侧的挡块,由于挡块固定连接在第四连杆的上方,第四连杆通过过杆与固定杆过孔内的滚球固定连接,挡块受第二椭圆盘的作用使滚球的右侧同步受力力,滚球在撑杆上方顺时针滚动,使右侧过杆靠近右侧第三连杆的一侧向下移动,左侧过杆靠近左侧第三连杆的一侧向上移动,右侧第四连杆带动右侧第三连杆以右侧第四连杆与右侧第三连杆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顺时针移动靠近固定杆,右侧第三连杆带动右侧移动杆同步运动,使右侧移动杆逐渐靠近固定杆,左侧第四连杆带动左侧第三连杆以左侧第四连杆与左侧第三连杆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顺时针移动靠近固定杆,左侧第三连杆带动左侧移动杆同步运动,使左侧移动杆逐渐靠近固定杆,第一椭圆盘挤压左侧的挡块,挡块受第一椭圆盘的作用使滚球的左侧同步受力力,滚球在撑杆上方逆时针滚动,使左侧过杆靠近左侧第三连杆的一侧向下移动,右侧过杆靠近右侧第三连杆的一侧向上移动,左侧第四连杆带动左侧第三连杆以左侧第四连杆与左侧第三连杆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逆时针移动远离固定杆,左侧第三连杆带动右侧移动杆同步运动,使右侧移动杆逐渐远离固定杆,右侧第四连杆带动右侧第三连杆以右侧第四连杆与右侧第三连杆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逆时针移动靠近固定杆,右侧第三连杆带动右侧移动杆同步运动,使右侧移动杆逐渐远离固定杆,由第一椭圆盘和第二椭圆盘带动左右侧移动杆反复靠近再远离固定杆,固定杆带动凿锥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凿锥上下移动撞击冰层的同时左右移动,增大撞击范围,并且使冰层更完全与道路脱离,达到提高破冰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第一椭圆盘、固定杆和第二椭圆连接关系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移动杆和滑轨连接关系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固定杆和第四连杆连接关系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凿锥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移动杆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驱动室、2-凿锥、3-移动杆、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连接杆、9-第一椭圆盘、10-固定杆、11-第二椭圆盘、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过杆、15-挡块、16-支杆、17-槽块、18-滑轨、19-槽条、2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包括驱动室1,驱动室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凿锥2,凿锥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3,移动杆3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以第四连杆13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移动杆3的表面开设有槽口,其尺寸与凿锥2的尺寸一致,使凿锥2活动卡在移动杆3的槽口内,便于凿锥2在槽口内上下移动,移动杆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远离移动杆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连杆4远离第二连杆5的一侧与凿锥2活动连接,第一连杆4远离凿锥2的一侧与第一齿轮6活动连接,第二连杆5靠近第一连杆4的一侧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第一齿轮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第二连杆5远离第一连杆4的一侧与第一齿轮6内部的连接块固定连接,使第一齿轮6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凿锥2上下移动。

第一齿轮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第一齿轮6锯齿的尺寸与第二齿轮7锯齿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齿轮6的规格小于第二齿轮7的规格,使第二齿轮7能够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并且第一齿轮6比第二齿轮7转动频率快,第二齿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椭圆盘9,第一椭圆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椭圆盘11,固定杆10位于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之间,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的尺寸一致,以固定杆10的中轴线为参考呈现对称分布,移动杆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2,第三连杆12远离移动杆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3,第四连杆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杆14,第四连杆13和过杆14均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固定杆10的内部开设有过孔,过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撑杆,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滚球,过杆14远离第四连杆13的一侧与滚球固定连接,使滚球运动的同时能偶带动过杆14和第四连杆13移动,并且固定杆10不会阻碍第四连杆13运动。

第四连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5,挡块15有两个并且尺寸一致,其左侧呈现圆弧状,分别位于第一椭圆盘9的左侧和第二椭圆盘11的右侧,避免挡块15影响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运动,并且可被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带动发生倾斜,移动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6,支杆16远离移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槽块17,槽块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8,滑轨18的表面开设有槽条19,槽条19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切面呈现梯形状,槽条19的尺寸与槽块17的尺寸相适配,槽块17活动卡在槽条19的内部,使槽块17在槽条19内顺畅移动,滑轨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

工作原理:电机通过连接杆8带动第二齿轮7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7带动第一齿轮6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杆5随第一齿轮6同步转动,第二连杆5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的一侧逐渐运动到最低的位置,第二连杆5带动第一连杆4同步运动,第一连杆4整体呈现向下的运动状态,由于第一连杆4远离第二连杆5的一侧与凿锥2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连杆4下移的同时推动凿锥2向下移动,第二连杆5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的一侧逐渐运动到最高的位置,第二连杆5带动第一连杆4同步运动,第一连杆4整体呈现向上的运动状态,第一连杆4上移的同时带动凿锥2向上移动,使第一齿轮6转动的时候引起凿锥2上下移动,凿锥2反复击打道路冰层,从而达到击碎冰层的效果。

连接杆8带动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逆向转动,第二椭圆盘11挤压右侧的挡块15,由于挡块15固定连接在第四连杆13的上方,第四连杆13通过过杆14与固定杆10过孔内的滚球固定连接,挡块15受第二椭圆盘11的作用使滚球的右侧同步受力力,滚球在撑杆上方顺时针滚动,使右侧过杆14靠近右侧第三连杆12的一侧向下移动,左侧过杆14靠近左侧第三连杆12的一侧向上移动,右侧第四连杆13带动右侧第三连杆12以右侧第四连杆13与右侧第三连杆12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顺时针移动靠近固定杆10,右侧第三连杆12带动右侧移动杆3同步运动,使右侧移动杆3逐渐靠近固定杆10,左侧第四连杆13带动左侧第三连杆12以左侧第四连杆13与左侧第三连杆12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顺时针移动靠近固定杆10,左侧第三连杆12带动左侧移动杆3同步运动,使左侧移动杆3逐渐靠近固定杆10。

第一椭圆盘9挤压左侧的挡块15,挡块15受第一椭圆盘9的作用使滚球的左侧同步受力力,滚球在撑杆上方逆时针滚动,使左侧过杆14靠近左侧第三连杆12的一侧向下移动,右侧过杆14靠近右侧第三连杆12的一侧向上移动,左侧第四连杆13带动左侧第三连杆12以左侧第四连杆13与左侧第三连杆12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逆时针移动远离固定杆10,左侧第三连杆12带动右侧移动杆3同步运动,使右侧移动杆3逐渐远离固定杆10,右侧第四连杆13带动右侧第三连杆12以右侧第四连杆13与右侧第三连杆12的连接点为旋转点逆时针移动靠近固定杆10,右侧第三连杆12带动右侧移动杆3同步运动,使右侧移动杆3逐渐远离固定杆10,由第一椭圆盘9和第二椭圆盘11带动左右侧移动杆3反复靠近再远离固定杆10,固定杆10带动凿锥2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凿锥2上下移动撞击冰层的同时左右移动,增大撞击范围,并且使冰层更完全与道路脱离,达到提高破冰效率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上下往返运动的道路破冰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