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眼睛佩戴物

眼睛佩戴物

IPC分类号 : G02C7/00I,G02C7/06I,G02C7/10I

申请号
CN201880017642.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03-06
  • 公开号: 110431473B
  • 公开日: 2019-11-08
  • 主分类号: G02C7/00I
  • 专利权人: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专利摘要

眼睛佩戴物具有:镜框;光学模块,保持于镜框,且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而变化;感知部,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以及控制部,基于由感知部获取的信息,使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控制部基于由感知部获取的信息,对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和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在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使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由此,提供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进行是否使光学特性变化的模式切换的眼睛佩戴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眼睛佩戴物,其具有:

镜框;

光学模块,配置于所述镜框,且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而变化;

感知部,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感知部获取的信息,使所述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感知部获取的信息,对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和所述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并且

在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使所述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并且

在所述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下,即使是在接收到了来自所述感知部的输入的情况下,也不使所述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

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包括:

使所述光学模块的第一光学特性变化的第一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以及

使所述光学模块的第二光学特性变化的第二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

所述控制部基于针对所述第一光学特性和所述第二光学特性中的一者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结果,来切换针对所述第一光学特性和所述第二光学特性中的另一者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是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地理位置信息、用户的活动状态、用户的姿势、所述眼睛佩戴物的相对于使用者的佩戴状态、所述眼睛佩戴物的倾斜度、使用环境的光强度、是否检测出其他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还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受理输入操作,

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具有:

自动模式,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感知部获取的信息满足规定的条件时,自动地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以及

手动模式,根据对使用者向所述输入部进行的输入操作的受理,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

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执行所述自动模式和所述手动模式中的某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光学特性是光的透射率或折射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光学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光学特性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而变化的第一电活性部;以及

所述第二光学特性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而变化的第二电活性部。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及使用环境的光强度,对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和所述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包括使所述光学模块的第一光学特性变化的方式不同的多个模式,

在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感知部获取的信息,切换为所述多个模式中的某个模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特性为透射率,

所述第二光学特性为折射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睛佩戴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着使用者能够佩戴的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的开发。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根据眼镜主体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对液晶镜片的电信号,从而使焦距自动可变的眼睛佩戴物(眼镜)。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检测使用者的可视距离、视线或头的倾斜度等,并使镜片的焦距等变化的眼睛佩戴物。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利用光强度传感器来检测使用环境下的光强度,基于该光强度控制电致变色元件以使透射率变化,进一步调整影像显示部的光源的光强度的太阳镜。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的眼睛佩戴物,若一旦视力矫正功能变为开启状态,则始终维持该状态。同样地,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的太阳镜,若一旦调光功能变为开启状态,则始终维持该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009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51720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391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眼睛佩戴物的使用环境(situation)的不同,若始终维持视力矫正功能或调光功能,则有时也会产生不理想情况。例如,若在始终维持调光功能的状态下,从室外移动至室内,则存在以下问题:在室内调光功能过强导致视野容易被遮住等。也就是说,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的太阳镜虽然能够基于由光强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结果来调整透射率,但无法根据使用环境来自动地切换调光功能自身的开启/关闭。因此,期望能够根据使用环境,来切换例如调光功能的开启/关闭等的是否使光学特性变化的模式的眼睛佩戴物。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根据使用环境,来切换是否使光学特性变化的模式的眼睛佩戴物。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涉及眼睛佩戴物,其具有:镜框;光学模块,配置于镜框,且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而变化;感知部,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以及控制部,基于由感知部获取的信息,使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控制部基于由感知部获取的信息,对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和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并且在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使光学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根据使用环境,来切换是否使光学特性变化的模式的眼睛佩戴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所具有的电气控制型镜片的A-A部分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表示调光功能及混合功能中的、相对于光对眼睛佩戴物的照度的、电气控制型镜片的透射率的关系的表。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进行图6的模式切换时的眼睛佩戴物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A、图8B及图8C是汇总了如何根据使用环境对光学特性进行设定的表。

图9是汇总了如何根据使用环境对光学特性进行设定的表。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的功能结构的另一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进行说明。

(眼睛佩戴物)

图1及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100的立体图。眼睛佩戴物例如包括:具有如视力矫正镜片那样用于用户的视力提高的辅助结构的一般所说的眼镜(包括电子眼镜、太阳镜)及护目镜、具有对用户的视野或者眼睛提示信息的结构的各种设备(例如,眼镜型可穿戴终端、头戴式显示器等)。在以下的本实施方式中,以具有一对镜片的双眼用的电子眼镜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不限定于该形态。眼睛佩戴物只要是如下结构即可,即,能够通过佩戴而相对于眼睛保持用于提高视力或视野的辅助结构或用于信息提示的结构。不限于佩戴于两个耳朵的眼镜型,也可以是佩戴于头部或仅佩戴于单个耳朵的装置。另外,也可以是并非双眼用,而是仅作用于单眼的眼睛佩戴物。

如图1及图2所示,眼睛佩戴物100具有:镜框130,具有前框110及一对镜腿120a及120b;输入部140;作为光学模块的一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而变化;控制部160;感知部170;以及电源180。控制部160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单元等运算装置165,该CPU单元包括CPU、以及还作为存储部发挥功能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CPU将用于执行眼睛佩戴物100的功能的程序从ROM读出并在RAM展开,执行所展开的程序从而控制眼睛佩戴物100的各功能部的动作。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将配置有一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部分设为眼睛佩戴物100的正面(前方)。

另外,如作为表示眼睛佩戴物1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的图3所示,眼睛佩戴物100所具备的各功能部通过总线B连接。

前框110保持一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前框110具有分别支撑上述一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一对轮缘112和将上述一对轮缘112连接的鼻架114。轮缘112具有与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虽然未特别地图示,但在前框110的内部配置有配线,该配线用于将电气控制型镜片150与CPU单元165(控制部160)电连接。

对于前框110的材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可以设为作为眼镜的前框的材料使用的公知的材料。作为前框110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聚酰胺、醋酸盐、碳、赛璐珞、聚醚酰亚胺及聚氨酯。

一对镜腿120a及120b是以呈左右对称的方式与前框110连接的棒状的部件,在其前端部与前框110连接。在一对镜腿120a及120b中的一个(在图1及图2中为右侧的镜腿120a)中配置有输入部140、CPU单元165(控制部160)、感知部170及电源180。

对于镜腿120a及120b的材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可以设为作为眼镜的镜腿的材料使用的公知的材料。作为镜腿120a及120b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聚酰胺、醋酸盐、碳、赛璐珞、聚醚酰亚胺及聚氨酯。

输入部140受理来自佩戴眼睛佩戴物的使用者等的输入动作。输入部140可以是在镜腿120a的外侧且靠前方的区域从前方向后方配置成列状的多个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等。

一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是保持于镜框的前框110的、具有光学特性通过电压的施加而变化的电活性部的镜片。各个电气控制型镜片可以是球面镜片,也可以是非球面镜片。各个电气控制型镜片具有:能够通过电压的施加来变更其焦距(度数)及可见光的透射率的第一区域150a和能够通过电压的施加来变更其可见光的透射率的第二区域150b。

此外,以下,关于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示出将透射率可变层1570(第一电活性部)与折射率可变层1530(第二电活性部)层叠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电气控制型镜片150设为使透射率-折射率可变部与透射率可变部组合而成的单层结构,该透射率-折射率可变部的焦距(度数)及可见光的透射率通过电压的施加而变化,该透射率可变部能够通过电压的施加来变更其可见光的透射率。

如作为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A-A部分的示意剖面图的图4所示,第一区域150a是从后方(使用者侧),将第一透明基板1510、第一透明电极1520、折射率可变层1530(第二电活性部)、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二透明基板1550、第三透明电极1560、透射率可变层1570(第一电活性部)、第四透明电极1580、以及第三透明基板1590,按该顺序层叠而成的。

此外,虽然未特别地图示,但第一透明基板1510及第一透明电极1520、或第二透明基板1550及第二透明电极1540也可以在第一区域150a内具有菲涅耳透镜形状。

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区域150b是从后方(使用者侧),将第一透明基板1510、第一透明电极1520、粘接层1535、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二透明基板1550、第三透明电极1560、作为电活性部的透射率可变层1570、第四透明电极1580、以及第三透明基板1590,按该顺序层叠而成的。

此外,第二透明电极1540与第三透明电极1560也可以设为共用电极。这时,对于第二透明基板1550,可以省略其配置。

第一透明基板1510、第二透明基板1550及第三透明基板1590是以向眼睛佩戴物100的前方侧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的透明部件。

关于第一透明基板1510、第二透明基板1550及第三透明基板1590的材料,只要具有相对于可见光的透光性,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可以设为可作为镜片的材料使用的公知的材料。作为第一透明基板1510、第二透明基板1550及第三透明基板1590的材料的例子,包括:玻璃及树脂。作为上述树脂的例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及聚苯乙烯。第一透明基板1510、第二透明基板1550及第三透明基板1590的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透明电极1520及第二透明电极1540是具有透光性的一对透明电极,第三透明电极1560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是具有透光性的一对透明电极。

第一透明电极1520及第二透明电极1540至少配置于能对折射率可变层1530施加电压的范围(第一区域150a),第三透明电极1560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至少配置于能对透射率可变层1570施加电压的范围(第一区域150a及第二区域150b)。

关于第一透明电极1520、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三透明电极1560以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的材料,只要具有相对于可见光的透光性和导电性,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作为第一透明电极1520、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三透明电极1560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的材料的例子,包括:氧化铟锡(ITO)及氧化锌(ZnO)。第一透明电极1520、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三透明电极1560以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的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折射率可变层1530是能够通过电压的施加来使可见光的折射率变化的层。作为折射率可变层1530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胆甾型液晶及向列型液晶等。若通过第一透明电极1520及第二透明电极1540对折射率可变层1530施加电压,则折射率可变层1530的折射率由于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化等而可逆地变化。因此,折射率可变层1530通过电压的施加,使第一区域150a的焦距(度数)变化。

透射率可变层1570是通过电压的施加来使可见光的透射率变化的层。作为透射率可变层1570的材料的例子,包括:电致变色元件及宾主型液晶等。若通过第三透明电极1560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对透射率可变层1570施加电压,则透射率可变层1570的透射率由于所供给的电子所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或液晶分子的取向的变化等而可逆地变化。因此,透射率可变层1570通过电压的施加,使第一区域150a及第二区域150b的可见光的透射率变化。

粘接层1535在第二区域150b中配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510与第二透明基板1550之间,将第一透明基板1510与第二透明基板1550粘接。在第一透明电极1520及第二透明电极1540还配置于第二区域150b的情况下,粘接层1535配置于第一透明电极1520与第二透明电极1540之间。另外,粘接层1535还具有将构成折射率可变层1530的材料密封的功能。对于粘接层1535的材料,只要是具有相对于可见光的透光性的、粘接剂的固化物,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

感知部170具有:能够测定眼睛佩戴物100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感知光的照度的照度传感器;识别并感知自然光和荧光的摄像元件(例如摄像机);能够通过Bluetooth(蓝牙)(“Bluetooth”是蓝牙技术联盟的注册商标)等与智能手机等规定的移动设备连接的通信模块;对使用者处于附近的情况进行感知的接近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对佩戴了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者的移动状态或姿势、眼睛佩戴物100的佩戴状态等进行感知的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或者,感知眼睛佩戴物100相对于水平轴的向铅直下方的倾斜角度的倾斜传感器等。

而且,感知部170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具体而言,获取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室内、室外、自家住宅、道路等)、使用环境的光强度或光源(自然光、荧光灯等)、是否检测出其他装置(规定的移动设备是否处于附近等)等与外部环境有关的信息;或使用者的活动状态(静止、步行、运动、移动等)、使用者的姿势(就座、起立、仰卧等)、眼睛佩戴物的佩戴状态(佩戴、摘下等)、眼睛佩戴物的倾斜度(前倾、水平、后倾等)等与使用者的状态有关的信息。其中,特别优选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及使用环境的光强度。

感知部170将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60。

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或输入部140获取的信息,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折射率或透射率)可改变的模式和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而且,控制部160在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变化。

“可改变的模式”例如是指处于控制部160根据来自输入部140或感知部170的输入,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折射率或透射率)变化的状态。另外,“不可改变的模式”例如是指处于感知部170或输入部140无法对输入进行检测的状态,或者处于控制部160不根据来自输入部140或感知部170的输入,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折射率或透射率)变化的状态。

在“可改变的模式”中,控制部160根据由感知部170检测出的外部环境、或用户对输入部140的操作,使光学特性变化。也就是说,在“可改变的模式”中,也能够根据由感知部170检测出的外部环境、或用户对输入部140的操作,将由光学特性显现的功能设为开启/关闭。

另一方面,在“不可改变的模式”中,感知部170或输入部140为关闭状态或睡眠状态,或者,即使感知部170或输入部140检测出输入,控制部160也不会使光学特性变化。也就是说,在“不可改变的模式”中,由光学特性显现的功能保持一定而不变化(例如,功能保持关闭状态不变)。

具体而言,控制部160与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第一透明电极1520、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三透明电极1560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以及输入部140及感知部170电连接。控制部160基于感知部170所获取的信息,判定是否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和该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而且,控制部160在判断为需要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进行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时,对第一透明电极1520、第二透明电极1540、第三透明电极1560及第四透明电极1580中的某个施加电压,来切换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折射率或透射率)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而且,在选择了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折射率或透射率)可改变的模式时,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或根据对使用者向输入部140进行的输入的受理,来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变化。

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基本上是自动(auto)进行的,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根据需要而选择手动(manual)进行。具体而言,虽然优选控制部160在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对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与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自动的模式切换),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选择以下的模式切换方式:在由输入部140受理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时,对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与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手动的模式切换)。

对于是否手动地进行模式切换的选择,可以将其缺省设定,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设定,还可以通过控制部160的判断来设定。可以仅在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也可以在与之无关的任意的时刻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

在控制部160选择了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既可以自动地进行光学特性(参数)的调整,也可以手动地进行光学特性(参数)的调整。具体而言,优选在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中包括如下模式,并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其中任意一者:自动模式(也称作“开启-自动模式”),控制部160根据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使光学特性变化;以及手动模式(也称作“开启-手动模式”),根据对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受理,使光学特性变化。其中,特别优选在控制部160选择了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执行根据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使光学特性变化的自动模式(开启-自动模式)。

对于是自动地还是手动地进行光学特性的调整的选择,可以将其缺省设定,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来设定,还可以通过控制部160的判断来设定。可以仅在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也可以在与之无关的任意的时刻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控制部160使其变化的光学特性的种类中,包括透射率及折射率。控制部160既可以仅使这些光学特性中的一者变化,也可以使两者变化。也就是说,控制部160可具有:调光功能,可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变化来进行调光;视力矫正功能,可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折射率变化来进行视力矫正;以及混合功能,可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及折射率这两者变化。

其中,特别优选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包括: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第一光学特性)变化的透射率(第一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以及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折射率(第二光学特性)变化的折射率(第二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其中,特别优选控制部160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及使用环境的光强度,对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和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进行切换。

在控制部160选择了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控制部160既可以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按开启、关闭这两个阶段变化,也可以按三个阶段以上的阶段变化。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光功能及混合功能中可具有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相对于光对眼睛佩戴物100的照度如图5所示那样多阶段地变化的调光功能。

在控制部160选择了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时,控制部160既可以将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维持不变,也可以构成为使光学特性变化为缺省值,并维持该缺省值。

电源180是可拆装地保持于镜腿120a的后端部的充电式的电池组,向输入部140、控制部160及感知部170等消耗电力的功能部供给电力。作为电源180的例子,包括镍氢充电电池。

(眼睛佩戴物的使用例)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使用环境,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自动地切换可改变的模式(功能开启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功能关闭模式)时的、眼睛佩戴物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切换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光学特性的模式时的、眼睛佩戴物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是处于由光学特性显现的功能能够为开启的状态,因此称作“功能开启模式”。对于“光学特性不可改变的模式”,在此以保持将功能设为关闭的状态不变的模式为例,将其称作“功能关闭模式”。

(1)与调光功能有关的模式切换

参照图6、图7及图8A,对根据使用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来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自动地切换可改变的模式(调光功能开启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调光功能关闭模式)(自动地切换调光功能的模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光功能开启模式”是根据所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及光强度,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透射率变化的模式,“调光功能关闭模式”是指不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透射率变化的模式,例如将电活性部的透射率保持为较高的状态(例如规定值的90%以上的值)而不使之变化的模式。

图8A是汇总了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对眼睛佩戴物100的调光功能进行设定的表。在图8A中,例如在光强度比规定值强时(与地点是室外还是室内无关)、或在光强度比规定值弱但地点在室外时,设定为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在光强度比规定值弱且地点是室内时,设定为调光功能关闭模式。

例如,输入部140、控制部160及感知部170通过电源180的安装而变为开启状态,从而开始图6所示的动作。

首先,控制部160对当前的模式进行判别(步骤S110)。例如,在控制部160所包含的作为存储部的RAM中,存储有眼睛佩戴物100可执行的多个模式中的当前执行的模式。控制部160从RAM中读出当前执行的模式,来对当前的模式进行判别。

接下来,控制部160从感知部170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并进行规定的判别处理(步骤S120)。具体而言,控制部160通过将由位置检测传感器(GPS)获取的眼睛佩戴物100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事先获取的地图数据库进行对照,来判别眼睛佩戴物100是在室内或者室外。另外,通过将所获取的来自光强度传感器的输出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别使用环境的光强度(强还是弱等)(参照图8A)。

在此,控制部160将从位置检测传感器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基于此而判别出的表示是在室内或者室外的信息、以及从光强度传感器获取的使用环境的光强度和基于此而判别出的与光强度的强弱有关的信息,与获取它们的时间关联起来并记录于RAM。而且,控制部160通过将本步骤中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及其判别结果与从RAM读出的过去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及其判别结果进行比较,来进行规定的判别处理。

接下来,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步骤S130)。

例如,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保持光强度弱,且地点从室内变化为室外的情况下(图8A的右上栏→右下栏),判断为需要从调光功能关闭模式向调光功能开启模式的切换(判断1)。尽管光强度弱,但地点为室外,因此能够通过将调光功能设为开启来降低光的透射率,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免于突然受到阳光照射。

另一方面,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从光强度弱的状态变化为强的状态,且地点从室外变化为室内的情况下(图8A的右下栏→左上栏),不进行向调光功能关闭模式的切换,维持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判断2)。尽管在室内,但光强度强,因此能够通过继续将调光功能设为开启,来保护使用者的眼睛。

此外,构成为,在本步骤S130中,对步骤S120中获取的过去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当前获取的使用环境进行比较,来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判别,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过去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而按照图8A所示的表,基于当前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对模式切换进行判断。

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进行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时,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是否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步骤S140)。作为排除条件,例如可列举驾驶中、在台阶上移动中等。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确认是否与排除条件相符。

当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时,控制部160对调光功能的模式进行切换(步骤S150)。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1的情况下,控制部160将调光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图8A的右上栏→右下栏)。关于切换调光功能的模式时的动作(步骤S150)将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需要进行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时,或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与排除条件相符时,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受理了来自使用者的对模式切换的输入操作(步骤S170)。

当在步骤S17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从使用者处受理了对输入部140的输入操作时,控制部160对调光功能的模式进行切换(步骤S150)。例如,输入部140为触摸传感器,基于使用者的接触操作,切换调光功能的模式。另一方面,当控制部160判断为未受理来自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时,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2的情况下,控制部160只要没有受理使用者的指示,就不进行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且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维持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图8A的右下栏→左上栏)。

当在步骤S150中,进行了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后,将切换后的调光功能的模式记录在RAM,控制部160对处理完成与否进行判断(步骤S160)。控制部160在满足预先决定的使处理结束的条件时,判断为需要使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判断为不需要使处理结束。在判断的结果是需要使处理结束的情况下,结束图6中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不需要使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110之前。

接着,关于切换调光功能的模式时的动作(步骤S150),参照图7进行说明。

在步骤S151中,控制部160切换调光功能的模式。接下来,控制部160判断切换后的模式是否是调光功能开启模式(步骤S152)。

例如,在“调光功能开启模式”中存在两种的模式,其为:与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无关地,自动地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透射率的调整(参数的调整)的模式“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以及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来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透射率的调整的“调光功能开启-手动模式”。

若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调光功能开启模式时,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自动地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透射率的调整(参数的调整)的模式(是否是“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步骤S153)。

当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判断为是“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时,控制部160在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满足规定的条件时,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的调整(步骤S154)。

当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是自动地进行透射率的调整的模式(是调光功能开启-手动模式)时,控制部160根据来自输入部140的使用者的输入指示,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的调整(步骤S155)。

当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调光功能关闭模式时,控制部160将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变更为缺省值(步骤S156)。然后,处理返回至图6的步骤S150。

例如,在步骤S151中对调光功能的模式进行了切换时,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切换后的模式是否是调光功能开启模式。若控制部160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则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自动地调整透射率(是否是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在控制部160判断为自动地调整透射率(是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时,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使透射率变化,例如将透射率设为50%。此后也能根据感知部170的信息使透射率变化。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是自动地进行透射率的调整的模式(是调光功能开启-手动模式)时,基于使用者的输入指示使透射率变化,例如将透射率设为50%。此后也能根据使用者向输入部140输入的输入指示使透射率变化。

另外,若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调光功能关闭模式,则在步骤S156中,控制部160例如使透射率变化为较高(例如接近100%的值)的缺省值,从而设为透明的眼睛佩戴物。此后只要没有模式的变更,控制部160就不使透射率变化。

(2)与视力矫正功能有关的模式切换

参照图6、图7及图8B,对根据使用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来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折射率自动地切换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自动地切换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是根据所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及光强度,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折射率变化的模式,“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是指不使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折射率变化的模式。

图8B是汇总了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对与眼睛佩戴物的视力矫正功能有关的模式进行设定的表。在图8B中,例如在地点是室内时,(与光强度比规定值强或弱无关地)设定为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在地点是室外时,(与光强度比规定值强或弱无关地)设定为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

步骤S110及S120与上述相同。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切换。

例如,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从室外变化为室内的情况下(图8B的下栏→上栏),判断为需要进行从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向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的切换(判断3)。由于地点是室内,因此能够通过将视力矫正功能设为开启来调整折射率,从而提高室内的视认性。

另一方面,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从光强度强的状态变化为弱的状态,且地点是室内的情况下(图8B的左上栏→右上栏),不进行向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的切换,维持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判断4)。由于是在室内,因此能够通过继续将视力矫正功能设为开启,来确保使用者的视野。

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进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切换时,与上述同样地,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是否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步骤S140),在控制部160判断为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时,控制部160对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进行切换(步骤S150)。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3的情况下,控制部160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图8B的下栏→上栏)。之后,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另一方面,当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需要进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切换时,或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与排除条件相符时,处理迁移至步骤S170。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4的情况下,控制部160不进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切换,维持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图8B的左上栏→右上栏)。

步骤S160及S170分别与上述相同。

另外,切换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时的动作(步骤S150)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要领进行。

例如,在步骤S151中对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进行了切换时,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切换后的模式是否是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

例如,在“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中存在两种模式,其为:与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无关地,自动地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折射率的调整(参数的调整)的模式“视力矫正功能开启-自动模式”;以及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来进行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电活性部的折射率的调整的“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手动模式”。

若控制部160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则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自动地调整折射率(是否是“视力矫正功能开启-自动模式”),在控制部160判断为“视力矫正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时,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使折射率变化。此后也能基于感知部170所获取的信息使折射率变化。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是“视力矫正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是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手动模式)时,基于使用者的输入指示使折射率变化。此后也能根据使用者向输入部140输入的输入指示使折射率变化。

另外,若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则在步骤S156控制部160使折射率例如变化为缺省值。此后控制部160也不使折射率变化。

(3)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并用的模式切换(其1)

参照图6、图7及图8C,对根据使用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来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和折射率这两者分别自动地切换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这两者的模式分别自动地进行切换)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光功能开启模式”、“调光功能关闭模式”与上述(1)的“调光功能开启模式”、“调光功能关闭模式”分别同义,“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与上述(2)的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分别同义。

图8C是汇总了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对眼睛佩戴物100的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分别进行设定的表。在图8C中,例如在光强度比规定值强时(与地点是室外还是室内无关)、或光强度比规定值弱但地点是室外时,设定为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在光强度比规定值弱且地点是室内时,设定为调光功能关闭模式。另外,在地点是室内时,(与光强度比规定值强还是弱无关地)设定为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在地点是室外时,(与光强度比规定值强还是弱无关地)设定为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

步骤S110及S120与上述相同。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针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模式切换。

例如,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保持光强度弱,且地点从室外变化为室内的情况下(图8C的右下栏→右上栏),判断为分别需要从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向调光功能关闭模式的切换、以及从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向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的切换(判断5)。由于地点是室内,因此能够通过将调光功能设为关闭,将视力矫正功能设为开启,来确保使用者的室内的视野。

另外,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为光强度从弱的状态变化为强的状态,且地点从室外变化为室内的情况下(图8C的右下栏→左上栏),判断为:不进行向调光功能关闭模式的切换,维持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并且需要从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向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的切换(判断6)。尽管地点是室内,但光强度强,因此能够通过将调光功能维持为开启不变,并将视力矫正功能设为开启,来确保使用者的室内的视野。

对于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是否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步骤S140)。而且,在控制部160判断为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时,控制部160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分别进行切换(步骤S150)。

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5的情况下,将调光功能的模式从开启切换为关闭,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图8C的右下栏→右上栏)。之后,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另一方面,对于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需要模式切换时,或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与排除条件相符时,处理迁移至步骤S170。

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6的情况下,关于调光功能的模式,处理迁移至步骤S170,只要未受理来自使用者的模式切换的指示,则迁移至步骤S160。然后,控制部160在步骤S160中使处理结束,或返回至步骤S110之前,维持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图8C的右下栏→左上栏)。另一方面,关于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与上述同样地,从关闭切换为开启(图8C的右下栏→左上栏)。之后,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步骤S160和S170分别与上述相同。

另外,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分别进行切换时的动作(步骤S150)也分别与上述相同。

例如,当在步骤S151中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分别进行了切换时,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切换后的模式是否分别是功能开启模式。

若控制部160判断为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切换后的模式分别是功能开启模式,则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对透射率和折射率分别自动地进行调整(是否是功能开启-自动模式),当控制部160判断为是对透射率和折射率分别自动地进行调整的模式(是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时,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使透射率和折射率分别变化。此后也能根据感知部170的信息使透射率和折射率变化。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3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是对透射率和折射率自动地进行调整的模式(是功能开启-手动模式)时,基于使用者向输入部140输入的输入指示,使透射率和折射率分别变化。此后也能根据使用者向输入部140输入的输入指示使透射率和折射率变化。

另外,若在步骤S152中控制部160判断为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切换后的模式是功能关闭模式,则在步骤S156中控制部160使透射率和折射率分别变化为缺省值。此后控制部160也不使透射率和折射率变化。

(4)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并用的模式切换(其2)

参照图6、图7及图9,对根据使用环境(外部环境和使用者的活动状态),来针对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和折射率这两者分别自动地切换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这两者的模式分别自动地进行切换)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9是汇总了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和使用者的活动状态,对眼睛佩戴物100的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进行设定的表。在图9中,例如在地点是室内,且使用者的活动状态为静止状态时,设定为调光功能关闭模式,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地点是室内但使用者的活动状态是步行中时或地点是室外时),设定为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在地点是室内但使用者的活动状态是步行中时、或地点是室外时,设定为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

步骤S110与上述相同。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60从感知部170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并进行规定的判别处理。具体而言,将由位置检测传感器(GPS)获取的眼睛佩戴物100的地理位置信息(室内还是室外等),与事先获取的地图数据库进行对照,来对眼睛佩戴物100是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判别。另外,通过将所获取的来自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置检测传感器(GPS)的输出,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对使用者的活动状况(静止、步行中、驾驶中)进行判别。

在此,控制部160将从位置检测传感器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及基于此而判别出的表示是在室内或者室外的信息、从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置检测传感器获取的与使用者的活动状况有关的信息,与获取它们的时间关联起来并记录于RAM。而且,控制部160通过将本步骤中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及其判别结果与从RAM读出的过去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及其判别结果进行比较,来进行规定的判别处理。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针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判断是否需要模式切换。

例如,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为使用者的活动状态从步行中的状态变化为静止的状态,且地点从室外变化为室内的情况下(图9的中央下栏→左上栏),判断为需要从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向调光功能关闭模式的切换、以及从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向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的切换(判断7)。由于地点是室内且使用者的活动状态是静止状态,因此能够通过将调光功能设为关闭,将视力矫正功能设为开启,来确保使用者的室内的视野。

另一方面,控制部160在基于步骤S120的结果,判别出眼睛佩戴物100的使用环境为使用者的活动状态从步行中变化为驾驶中,且地点是室外的情况下(图9的中央下栏→右下栏),不进行向调光功能关闭模式的切换或向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模式的切换,维持调光功能开启模式以及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判断8)。由于是室外,因此能够通过继续将调光功能设为开启,来保护使用者的眼睛。

此外,构成为,在本步骤S130中,对步骤S120中获取的过去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当前获取的使用环境进行比较,来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判别,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过去所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而按照图9所示的表,来基于当前获取的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对模式切换进行判断。

对于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与上述同样地,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是否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步骤S140)。而且,在控制部160判断为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时,控制部160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各自的模式分别进行切换(步骤S150)。

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7的情况下,控制部160针对调光功能的模式,从开启切换为关闭,针对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图9的中央下栏→左上栏)。之后,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另一方面,对于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需要模式切换时,或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与排除条件相符时,处理迁移至步骤S170。

例如,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进行了上述的判断8的情况下,对于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的每一个,控制部160不进行模式切换,维持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并维持视力矫正功能关闭模式(图9的中央下栏→右下栏)。之后,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步骤S150、S160及S170与上述分别相同。

根据本使用例(1)~使用例(4),控制部160在基于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而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进行模式切换,因此能够在减轻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同时,进行与使用环境相符的模式切换。

此外,在使用例(4)中,对根据外部环境和使用者的活动状态而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这两者的模式分别进行切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上述的使用例(1)或使用例(2)同样地,仅对调光功能和视力矫正功能中的一者的模式,根据外部环境和使用者的活动状态来进行切换。

(眼睛佩戴物的变形使用例1)

上述的使用例都示出了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控制部160自动地切换模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选择是由控制部160自动地切换模式,还是根据对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受理来手动地切换模式。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下的眼睛佩戴物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能够选择是自动地切换模式,还是根据对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受理来手动地切换模式。在图10中,在步骤S140与步骤S150之间还包括步骤S180、S190及S200,除此以外与图6相同。

即,当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与排除条件不相符时,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自动地切换模式(步骤S180)。具体而言,在满足预先决定的自动地切换模式的条件时,自动地切换模式,因此将模式设定为“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步骤S150)。

另一方面,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向使用者确认是否需要模式切换(步骤S190)。在步骤S190中,控制部160向使用者提示“切换目标模式名”和“用于选择是否需要切换的用户界面(UI)”。这些“切换目标模式名”和“用于选择是否需要切换的用户界面(UI)”的提示,例如,能够通过接收了信息的智能手机等的显示器来进行,该信息是通过眼睛佩戴物100的通信部192发送的(参照图12)。

然后,控制部160判断是否存在使用者对模式切换的允许(步骤S200)。在存在使用者对模式切换的允许时,进行模式切换(步骤S150)。在不存在使用者对模式切换的允许时,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根据本变形使用例1,在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并非始终自动地进行模式切换,而是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来进行模式切换,因此能够进行与使用者的需求相符的准确的模式切换。

此外,在本变形使用例1中,在步骤S180中,示出了由控制部160来选择自动地进行模式切换还是手动地进行模式切换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或缺省设定等来进行。

(眼睛佩戴物的变形使用例2)

在上述的使用例(3)及使用例(4)、以及变形使用例1中,示出了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针对两个光学特性,分别独立地切换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例子,但也可以基于针对一个光学特性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结果,来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

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使用环境,基于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结果来进行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时的眼睛佩戴物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11中,在步骤S150与步骤S160之间还包括步骤S210及S220,除此以外与图6相同。

即,若在步骤S150中控制部160针对两个光学特性中的一个进行模式切换,控制部160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与该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结果联动地,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步骤S210)。具体而言,在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结果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判断为需要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

当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需要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时,控制部160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步骤S220)。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不需要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时,处理迁移至步骤S160。

例如,当在步骤S150中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功能关闭模式切换为功能开启模式时,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60获取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调光功能的当前的模式,并判断是否针对调光功能进行模式切换。

在调光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功能开启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60例如也可以在眼睛佩戴物处于室内时,将调光功能切换为功能关闭模式。

在调光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功能关闭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60例如也可以在眼睛佩戴物处于室外时,将调光功能切换为功能开启模式。在将调光功能切换为功能开启模式时,例如以如下方式调整电气控制型镜片150的透射率:由于当眼睛佩戴物处于室内时,与处于室外时相比,将近前看得更清楚比较好,因此,以与判别出是室外的情况下的“调光功能开启模式”相比,在判别出是室内的情况下的“调光功能开启模式”中,以使透射率更高的方式进行调整。另外,优选以与视力矫正功能为关闭的情况相比,在视力矫正功能为开启的情况下设定“调光功能开启模式”时,以使透射率更高的方式进行调整。

另外,当在步骤S150中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功能开启模式切换为功能关闭模式时,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60判断是否针对调光功能进行模式切换。

在调光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功能开启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60将调光功能切换为功能关闭模式,并转移为睡眠模式或将电源设为关闭。由此,以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切换为关闭的情况作为触发,其结果,将调光功能也切换为关闭。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当在步骤S150中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开启切换为关闭之后,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等的输出检测出眼睛佩戴物在规定时间内未动的情况下,将调光功能切换为功能关闭模式,并转移为睡眠模式或将电源设为关闭。

另外,当在步骤S150中将调光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时,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60判断是否针对视力矫正功能进行模式切换。

例如,在视力矫正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功能开启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60在判别出眼睛佩戴物处于室外时,将视力矫正功能切换为功能关闭模式。能够以切换了调光功能的模式的情况作为触发,将不必要的视力矫正功能设为关闭,从而实现省电。

另外,当在步骤S150中将调光功能的模式从开启切换为关闭时,控制部160判断是否针对视力矫正功能进行模式切换。

当视力矫正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功能关闭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60例如也可以在使用者处于室内时,将视力矫正功能切换为功能开启模式。

在视力矫正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功能开启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20中,也可以构成为,控制部160例如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等的输出检测出眼睛佩戴物在规定时间内未动的情况下,将视力矫正功能也切换为功能关闭模式,并转移为睡眠模式或将电源设为关闭。

根据本变形使用例2,控制部160在针对一个光学特性进行了模式切换时,与该模式切换结果联动地,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切换,因此能够在减轻使用者的操作负担的同时,进行与使用环境相符的准确的模式切换。

此外,在本变形使用例2中示出了,控制部160基于针对一个光学特性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结果,进行针对另一个光学特性的、可改变的模式与不可改变的模式的切换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对可自动地改变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自动地进行参数调整的模式)与可手动地改变另一个光学特性的模式(手动地进行参数调整的模式)进行切换。

例如,当在步骤S150中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时,在步骤S220中,在调光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可自动地改变透射率的开启模式”(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由于在使用者处于室内时更期望能够对调光进行手动调整,因此控制部160也可以将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为“可手动地改变透射率的开启模式”(调光功能开启-手动模式)。

另外,当在步骤S150中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从开启切换为关闭时,在步骤S220中,在调光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可自动地改变透射率的开启模式”(调光功能开启-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由于在使用者处于室外时有时也期望能够对调光进行手动调整,因此控制部160也可以将调光功能的模式切换为“可手动地改变透射率的开启模式”(调光功能开启-手动模式)。

另外,当在步骤S150中将调光功能的模式从关闭切换为开启时,在步骤S220中,在视力矫正功能的当前的模式是“可自动地改变折射率的开启模式”(视力矫正功能开启-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者处于室外,因而更期望能够对视力矫正进行手动调整,因此,控制部160也可以将视力矫正功能的模式切换为“可手动地改变折射率的开启模式”(视力矫正功能开启-手动模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即使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不需要模式切换时、或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与排除条件相符时,也执行受理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步骤S170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步骤S17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当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控制部160进一步执行判断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是否与排除条件相符的步骤S140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步骤S1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当在步骤S150中控制部160在模式切换时(切换为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使光学特性变化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在当前的模式是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即使在未进行模式切换时,也始终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使光学特性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当在步骤S150中控制部160在切换后的模式是功能开启模式时,按两个阶段(开启、关闭)进行光学特性的调整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按图5所示那样多阶段地进行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在步骤S150中选择了第一光学特性的功能开启模式时的、使第一光学特性变化时的方式(调整的程度)为一个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使第一光学特性变化的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即,也可以是第一光学特性的功能开启模式(优选为功能开启-自动模式)包括使光学模块的第一光学特性变化时的方式不同的多个模式。而且,在第一光学特性的功能开启模式时,控制部160也可以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切换为上述多个模式中的某个模式。例如,调光功能开启模式也可以包括使透射率变化的方式不同的多个模式(室内模式:淡色调光功能开启模式、室外模式:浓色调光功能开启模式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具有在选择了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对是使光学特性自动地变化还是手动地变化进行选择的步骤S153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步骤S153。例如,在步骤S152中,在判断为切换后的模式是光学特性可改变的模式时,控制部160也可以基于由感知部170获取的信息,来自动地使光学特性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都是不具有将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的条件(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切换后的模式关联起来并存储的步骤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将控制部160判断为需要模式切换时的条件(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切换后的模式的内容关联起来并记录于存储部(参照后述的图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眼睛佩戴物100采用图3所示的功能结构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能采用其他功能结构。

图12是表示眼睛佩戴物的功能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框图。如图12所示,眼睛佩戴物100也可以具有: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部192;在控制部160进行了模式切换后,将切换模式时的条件(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切换后的模式的种类关联起来并存储的存储部194;以及能够有线或无线地与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或LED灯等对功能的变更等进行通知的外部的通知装置连接的输出部196等。眼睛佩戴物所具备的各功能部通过总线B连接。

这时,例如也可以为: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部160进行了模式切换后,存储部194将切换模式时的条件(与使用环境有关的信息)与切换后的模式的种类关联起来并存储。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在进行由自动功能进行的模式切换时,控制部160能够读入由该存储部存储的判断条件,并判断是否基于该判断条件进行模式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气控制型镜片150具有两个电活性部(折射率可变层1530和透射率可变层1570)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既可以仅具有任意一者,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电活性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控制部160使之变化的光学特性为一种或两种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三种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而变化的光学模块的例子,列举电气控制型镜片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有投影部198和被投影部(例如透明板)(未图示),并能够对图像及影像等进行投影的光学模块等。

在2017年3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047410中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进行是否使光学特性变化的模式切换。因此,可期待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为本领域中的眼睛佩戴物的普及及进步做出贡献。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眼睛佩戴物

110 前框

112 轮缘

114 鼻架

120a、120b 镜腿

130 镜框

140 输入部

150 电气控制型镜片

150a 第一区域

150b 第二区域

160 控制部

165 CPU单元

170 感知部

180 电源

192 通信部

194 存储部

196 输出部

198 投影部

1510 第一透明基板

1520 第一透明电极

1530 折射率可变层

1535 粘接层

1540 第二透明电极

1550 第二透明基板

1560 第三透明电极

1570 透射率可变层

1580 第四透明电极

1590 第三透明基板

眼睛佩戴物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