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

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

IPC分类号 : F25B17/00,F25B17/08,F25B41/04,F25B37/00

申请号
CN201010612546.4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0-12-29
  • 公开号: 102072584A
  • 公开日: 2011-05-25
  • 主分类号: F25B17/00
  • 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包括保温箱体、内部隔板、左吸附器、右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蒸汽阀门、制冷剂管道;内部隔板将保温箱体分隔成左吸附室、右吸附室、蒸发室和冷凝室;左吸附室、右吸附室分别通过蒸汽阀门与蒸发室、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与蒸发室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结构简单、体积紧凑,解决了吸附式制冷装置体积庞大的问题,拓宽了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场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制冷技术领域的制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热源驱动的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

技术背景

背景技术

在高温余热利用方面,可采用多种回收利用的方法,而对于温度处于100℃左右的低品位余热,比较有效的利用方式是采用吸附式制冷技术,这种制冷技术既利用了低品位的热量,又减少了电力消耗量。相比于压缩式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依靠热量驱动,所选用的制冷剂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吸附式制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噪音低,寿命长的优势。然而,一般情况下,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制冷系数(COP)较低,所以,在余热充足,对COP要求不高的场合,吸附式制冷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原理是冷却吸附器,产生吸附作用,制冷剂从蒸发器中蒸发,进入吸附器,当吸附过程完成后,加热吸附质,制冷剂蒸汽从吸附器中析出,进入冷凝器,冷凝放热后,进入蒸发器,完成制冷循环。为保证冷量输出的连续性,当一台吸附器处于加热再生过程中,需要其它吸附器处于吸附过程,所以,吸附式制冷装置必须具备两台以上的吸附器,再加上交替加热冷却吸附器,需要在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储液器等辅助部件之间连接比较复杂的管路,同时安装多个阀门,这就导致了吸附式制冷装置的体积庞大,使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经对现有技术的公开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为ZL200810040918.3,发明名称为:余热驱动吸附式冷冻机组,该专利包括一个冷却器、一个水泵、一个蒸汽发生器、两个蒸汽回流阀,两个吸附床、两个蒸汽加热阀、一个冷却三通阀、两个冷凝器、两个氨储液器、一个氨阀、两个蒸发器、冷却管路、加热管路、冷冻管路等部件。结构上的设计需要众多的连接管路、阀门,以及两个冷凝器、两个蒸发器,两个氨储液器使冷冻机组的体积难以缩小。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紧凑的吸附式制冷装置,解决目前吸附式制冷装置体积庞大,应用受限的问题,大大拓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场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包括保温箱体,在保温箱体内设有第一内部隔板、第二内部隔板、第三内部隔板、第四内部隔板、左吸附器、右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蒸汽阀门、第二蒸汽阀门、第三蒸汽阀门、第四蒸汽阀门、制冷剂管道,上述四块内部隔板将保温箱体分隔为冷凝室、蒸发室、左吸附室、右吸附室,所述冷凝器、蒸发器、左吸附器、右吸附器分别置于其中,第一蒸汽阀门安装在左吸附室与冷凝室之间的第一内部隔板上,第二蒸汽阀门安装在左吸附室与蒸发室之间的第二内部隔板上,第三蒸汽阀门安装在右吸附室与冷凝室之间的第三内部隔板上,第四蒸汽阀门安装在右吸附室与蒸发室之间的第四内部隔板上,制冷剂管道连接在冷凝室和蒸发室之间。

所述左吸附器、右吸附器分别由多组吸附床并联构成。

吸附床可以由吸附剂、翅片式换热器、金属网组成,吸附剂填充在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间隙中,由金属网包裹固定。

吸附床也可以由吸附剂、翅片换热器组成,吸附剂涂抹在翅片换热器的翅片上。

冷凝器、蒸发器分别由多组翅片式换热器并联构成。

所述吸附床包括吸附剂颗粒、翅片换热器、金属网,翅片换热器内设有传热管,吸附剂颗粒填充在翅片换热器的翅片之间,金属网包裹在翅片换热器上。

所述吸附床包括翅片换热器,翅片换热器的翅片表面涂覆有吸附剂涂层,翅片换热器之间还设有传热管。

所述四个蒸汽阀门均为单向阀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从左吸附器(3)进水口引入循环热水,当左吸附器(3)温度升高到解析温度时,左吸附器(3)开始解析过程,随着左吸附室(11)压力的升高,左吸附室(11)与蒸发室(10)之间的蒸汽阀门(7B)闭合,左吸附室(11)与冷凝室(9)之间的蒸汽阀门(7A)开启,制冷剂蒸汽从左吸附室(11)扩散到冷凝室(9),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室(9)中冷凝为液态,自制冷剂管道(8)流向蒸发室(10);同时,从右吸附器(4)进水口引入循环冷却水,当右吸附器(4)温度降低到吸附温度时,右吸附器(4)开始吸附过程,随着右吸附室(12)压力的降低,右吸附室(12)与冷凝室(9)之间的蒸汽阀门(7C)关闭,右吸附室(12)与蒸发室(10)之间的蒸汽阀门(7D)开启,制冷剂蒸汽从蒸发室(10)扩散到右吸附室(12),冷冻水在蒸发室(10)内放出热量后流出。交替加热和冷却左吸附器(3)和右吸附器(4),完成连续的制冷过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四块内部隔板与保温箱体构成左吸附室、右吸附室、冷凝室、蒸发室,四个蒸汽阀门分别用于左吸附室、右吸附室与冷凝室、蒸发室的连通,制冷剂管道用于冷凝室与蒸发室的连通,这种设计使吸附式制冷装置结构简单,体积紧促,解决目前吸附式制冷装置体积庞大,应用受限的问题,大大拓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蒸汽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附剂填充在吸附床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附剂涂抹在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箱体;2A、2B、2C、2D,第一到第四内部隔板;3,左吸附器;4,右吸附器;5,冷凝器;6,蒸发器;7A、7B、7C、7D,第一到第四蒸汽阀门;8,制冷剂管道;9,冷凝室;10,蒸发室;11,左吸附室;12,右吸附室,13,底板;14,盖板,15,连通孔,16,金属网;17,翅片换热器;18,吸附剂颗粒;19,传热管;20;吸附剂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在保温箱体1内设有第一内部隔板2A、第二内部隔板2B、第三内部隔板2C、第四内部隔板2D、左吸附器3、右吸附器4、冷凝器5、蒸发器6、第一蒸汽阀门7A、第二蒸汽阀门7B、第三蒸汽阀门7C、第四蒸汽阀门7D、制冷剂管道8,上述四块内部隔板将保温箱体1分隔为冷凝室9、蒸发室10、左吸附室11、右吸附室12,冷凝器5、蒸发器6、左吸附器3、右吸附器4分别置于其中,第一蒸汽阀门7A安装在左吸附室11与冷凝室9之间的第一内部隔板2A上,第二蒸汽阀门7B安装在左吸附室11与蒸发室10之间的第二内部隔板2B上,第三蒸汽阀门7C安装在右吸附室12与冷凝室9之间的第三内部隔板2C上,第四蒸汽阀门7D安装在右吸附室12与蒸发室10之间的第四内部隔板2D上,制冷剂管道8连接在冷凝室9和蒸发室10之间。

左吸附器3、右吸附器4分别由六块吸附床并联组成,每块吸附床由吸附剂填充在翅片式换热器内组成,并用金属网包裹固定在换热器表面,防止吸附剂脱落。本实施例中吸附剂为硅胶,制冷剂为水。

冷凝器5为四块翅片式换热器并联组成,蒸发器6为两块翅片式换热器并联组成。

请参阅图2所示,第一蒸汽阀门7A、第二蒸汽阀门7B、第三蒸汽阀门7C、第四蒸汽阀门7D是由底盘13和盖板14组成,底盘13上开有多个连通孔15,盖板14一端与底盘13固定;当底盘13侧压力大于盖板14侧压力时,蒸汽阀门开启,反之,蒸汽阀门关闭。

请参阅图3所示,吸附床包括吸附剂颗粒18、翅片换热器17、金属网16,翅片换热器17内设有传热管19,吸附剂颗粒18填充在翅片换热器17的翅片之间,金属网16包裹在翅片换热器17上。

请参阅图4所示,吸附床包括翅片换热器17,翅片换热器17的翅片表面涂覆有吸附剂涂层20,翅片换热器17之间还设有传热管19。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