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轨道紧固装置

轨道紧固装置

IPC分类号 : E01B9/00

申请号
CN201721338408.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7-10-16
  • 公开号: 207347841U
  • 公开日: 2018-05-11
  • 主分类号: E01B9/00
  • 专利权人: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紧固装置,底座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压轨件固定于底座背向于轨道安装面的顶面上,压轨件的一端伸出于底座形成伸出端,伸出端压紧在轨道上,可以加强轨道与轨枕的固定稳定度,起到有效固定作用。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底座与压轨件,压轨件通过底座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紧固件位于伸出端的相对端,从一侧伸入压轨件与底座之间,增加压轨件的相对端与底座之间的距离,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增大伸出端对轨道的压紧力。

权利要求

1.一种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于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

压轨件,固定于所述底座背向于所述轨道安装面的顶面上,所述压轨件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形成伸出端,所述伸出端用于压紧在轨道上;

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轨件;及

紧固件,位于所述伸出端的相对端,所述紧固件用于从一侧伸入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之间,以通过杠杆原理增大所述伸出端对所述轨道的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槽,所述第一紧固槽贯穿所述相对端的端面,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紧固槽,所述第二紧固槽贯穿所述底座的一侧的相对侧面;所述第一紧固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紧固槽的内壁围成一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或者

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槽,所述第一紧固槽贯穿所述相对端的端面,所述第一紧固槽的内壁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围成一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或者

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紧固槽,所述第二紧固槽贯穿所述底座的一侧的相对侧面,所述第二紧固槽的内壁与所述压轨件的底面围成一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孔的孔径由所述相对端的端面和/或所述底座的相对侧面向靠近所述伸出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头,所述压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压轨件的伸出端,另一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用于压紧在所述轨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相接触的底面设有第一防滑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第二防滑齿,所述第一防滑齿与所述第二防滑齿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轨件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贯通形成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螺母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压轨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上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固定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上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栓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母上的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栓上的螺纹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上且位于所述压轨件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用于监控所述压轨件是否松动;所述压轨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接触所述底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安装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轨道成为各种加工设备和行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中,铁路轨道作为铁路一个整体性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轨道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列车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而传统的轨道紧固装置容易松动,不牢固,起不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轨道变形,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定稳定、不易松动的轨道紧固装置。

一种轨道紧固装置,包括:

底座,用于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

压轨件,固定于所述底座背向于所述轨道安装面的顶面上,所述压轨件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形成伸出端,所述伸出端用于压紧在轨道上;

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轨件;及

紧固件,位于所述伸出端的相对端,所述紧固件用于从一侧伸入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之间,以通过杠杆原理增大所述压头对所述轨道的压紧力。

上述轨道紧固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底座用于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压轨件固定于底座背向于轨道安装面的顶面上,压轨件的一端伸出于底座形成伸出端,伸出端用于压紧在轨道上,可以加强轨道与轨枕的固定稳定度,起到有效固定作用。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底座与压轨件,压轨件通过底座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紧固件位于伸出端的相对端,从一侧伸入压轨件与底座之间,增加压轨件的相对端与底座之间的距离,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增大伸出端对轨道的压紧力。紧固件进一步使伸出端压紧轨道,使得压轨件不易松动,防止轨道紧固装置从轨道上脱落,进一步保证轨道的固定更加牢固,确保行车安全平稳,轨道不易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槽,所述第一紧固槽贯穿所述相对端的端面,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紧固槽,所述第二紧固槽贯穿所述底座的一侧的相对侧面;所述第一紧固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紧固槽的内壁围成一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或者

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槽,所述第一紧固槽贯穿所述相对端的端面,所述第一紧固槽的内壁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围成一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或者

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紧固槽,所述第二紧固槽贯穿所述底座的一侧的相对侧面,所述第二紧固槽的内壁与所述压轨件的底面围成一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孔的孔径由所述相对端的端面和/或所述底座的相对侧面向靠近所述伸出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头,所述压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压轨件的伸出端,另一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用于压紧在所述轨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轨件与所述底座相接触的底面设有第一防滑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第二防滑齿,所述第一防滑齿与所述第二防滑齿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轨件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贯通形成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螺母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压轨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上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固定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上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栓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母上的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栓上的螺纹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上且位于所述压轨件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器,用于监控所述压轨件是否松动;所述压轨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接触所述底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轨道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轨道紧固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轨件与底座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轨道紧固装置10,用于加强轨道与轨枕的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并保证固定牢靠、稳定,确保行车安全、平稳,轨道在承受较大载荷和作用力的情况下不易变形。具体地,轨道紧固装置10包括底座100、压轨件200、固定件300和紧固件400。

底座100用于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起支撑固定作用。具体地,底座10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图未示),固定件300穿过第二固定孔,将底座100固定于轨道的安装面上。例如,铁路轨道安装于枕木上,固定件300穿过枕木,并穿过底座100的第二固定孔,将底座100与枕木固定连接。底座100为长方形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100还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于轨道的安装面上。

压轨件200固定于底座100底座背向于轨道安装面的顶面上,压轨件200的一端伸出于底座100形成伸出端230,伸出端用于压紧在轨道上,可以加强轨道与轨枕的固定稳定度,起到有效固定作用。进一步地,压轨件200为长方体结构,可以增加压轨件200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轨件20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压紧轨道即可。

轨道紧固装置10还包括压头220,压头220的一端设置于压轨件200的伸出端230,另一端位于底座100的一侧,且用于压设于轨道上。具体地,轨道包括轨底座、轨腹板及行车轨头,轨底座通过轨腹板连接行车轨头,轨底座固定于轨枕的轨道安装面上。压头220的一端设置于压轨件200的底面,另一端压设于轨道的轨底座上。

压头220可以为多个,可以增加压头220对轨道的压紧力。进一步地,压头220的另一端的端面可以与轨底座的与压头220相接触的上表面相适应,以增加压头220对轨道压紧时的稳定性。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压头为柱形或方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头22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压设于轨底座上即可。在一实施方式中,压轨件200的伸出端230可以弯曲形成压头220,压头220压设于轨道上,进一步增加压头220的承受力。

压轨件200与底座100相接触的底面设有第一防滑齿210,底座100的顶面设有第二防滑齿110。第一防滑齿210与第二防滑齿110相啮合,防止轨道紧固装置10松动,并且在轨道带来的更大的侧向力的时候,能够防止压轨件200相对于底座100滑动或脱落,承受更大的侧向力。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滑齿210与第二防滑齿110为棘齿,提高压轨件200与底座100吻合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滑齿210与第二防滑齿110可以为直齿、“T”形齿等,只要实现防止压轨件200相对于底座100滑动即可。

压轨件20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图未示),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相贯通形成固定孔,固定件300穿设于固定孔内以固定连接底座100与压轨件200。例如,对于铁路轨道,固定件300穿过枕木,穿过底座100的第二固定孔,将底座100与枕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固定件300穿过压轨件200的第一固定孔,将底座100、压轨件200与枕木固定连接。

固定件300用于固定连接底座100与压轨件200。具体地,固定件300包括固定螺栓310和固定螺母320,固定螺栓310的一端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母320连接,固定螺母320位于压轨件200远离底座100的一侧。

固定螺栓310包括第一螺栓311和第二螺栓312,第一螺栓311与第二螺栓312上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具体地,第一螺栓311穿过固定孔,第一螺栓311的一端位于压轨件200远离底座100的一侧,第二螺栓312连接于第一螺栓311的一端。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栓312的直径小于第一螺栓311的直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栓312的直径可以等于第一螺栓311的直径。

固定螺母320包括第一螺母321和第二螺母322,第一螺母321上的螺纹与第一螺栓311上的螺纹相匹配,第二螺母322上的螺纹与第二螺栓312上的螺纹相匹配。两种不同方向的螺纹可以有效防止轨道震动时导致固定螺母320松动,使得压轨件200的松动。例如,第一螺母321上的螺纹与第一螺栓311上的螺纹为顺时针螺纹,第一螺母321与第一螺栓311相配合。第二螺母322上的螺纹与第二螺栓312上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第二螺母322与第二螺栓312相配合。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栓311的一端伸出压轨件200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母321的厚度,可以使得第二螺母322相对于第二螺栓312拧紧,加强固定螺母320与固定螺栓310的连接。

第二螺母322的一端设有盖帽323,可以防止灰尘、杂质等进入固定螺栓310与固定螺母320之间,影响固定螺栓310与固定螺母320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该轨道紧固装置10对轨道的固定。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栓311的一端伸出压轨件200的长度与第二螺栓312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螺母321与第二螺母322的厚度之和,可以使得第二螺母322与第一螺母321贴合更加紧密,加强固定螺母320与固定螺栓310的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帽323也可以去除,第一螺栓311的一端伸出压轨件200的长度与第二螺栓312的长度之和可以大于或是等于第一螺母321与第二螺母322的厚度之和。

固定件300还包括垫圈,垫圈套设于第一螺栓311上且位于压轨件200与第一螺母321之间。具体地,垫圈为弹簧垫圈330,弹簧垫圈330位于压轨件200与第一螺母321之间,可以防止在轨道发生震动时,第一螺母321松动,影响压头220对轨道的压紧力。并且还可以防止第一螺母321拧紧时划伤压轨件200表面。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栓311的一端伸出压轨件200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母321与弹簧垫圈330的厚度之和,可以使得第二螺母322与第一螺母321贴合更加紧密,加强对压轨件200的固定。

紧固件400位于伸出端230的相对端240,紧固件400用于从一侧伸入压轨件200与底座100之间,以通过杠杆原理增大伸出端230对轨道的压紧力。紧固件从相对端240的一侧伸入压轨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可以增大压轨件200的相对端240与底座100之间的距离,通过杠杆原理,进一步增加伸出端230对轨道的压紧力。

具体地,压轨件200与底座100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槽230,第一紧固槽230贯穿相对端240的端面。底座100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紧固槽120,第二紧固槽120贯穿底座100的一侧的相对侧面。第一紧固槽230的内壁与第二紧固槽120的内壁围成一紧固孔130,紧固件400的一端穿设于紧固孔130内。

进一步地,紧固孔130的孔径由相对端240和底座100的相对侧面向靠近伸出端230的方向逐渐减小。具体地,第一紧固槽230和第二紧固槽120均为锥形槽,第一紧固槽230与第二紧固槽120相配合形成的紧固孔130为锥形孔。紧固件400的一端穿设于紧固孔130内,可以根据压头220对轨道的压紧需求,调整紧固件400进入紧固孔130的长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轨件200与底座100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槽230,第一紧固槽230贯穿相对端240的端面,第一紧固槽230的内壁与底座100的顶面围成一紧固孔,紧固件400的一端穿设于紧固孔内。进一步地,紧固孔的孔径由相对端240向靠近伸出端230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紧固槽230为锥形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底座100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紧固槽120,第二紧固槽120贯穿底座100的一侧的相对侧面,第二紧固槽120的内壁与压轨件200的底面围成一紧固孔,紧固件40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紧固孔内。进一步地,紧固孔由底座100的相对侧240面向靠近伸出端230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紧固槽120为锥形槽。

紧固件400可以根据压轨件200对轨道的压紧需求,调整进入紧固孔130的长度。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400与紧固孔130过盈配合,紧固件400为挤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400还可以为销钉或其他结构,只要能增加压轨件200的相对端240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实现伸出端230或压头220对轨道的压紧需求即可。

轨道紧固装置10还包括报警器,用于监控压轨件200松动情况。具体地,压轨件200上开设有安装孔500,安装孔500为通孔。报警器安装于安装孔500内并接触底座100。进一步地,报警器包括电源、开关、显示灯及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的触点连接于底座100的第二防滑齿110上。当压轨件200相对于底座100发生移动或脱离底座100时,触点脱离第二防滑齿110,控制元件触发开关,接通电源与显示灯,显示灯闪烁红光报警。

上述轨道紧固装置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底座100通过固定件300固定于轨道安装面上,压轨件200通过固定件300固定连接于底座100的顶面上。固定螺栓310穿过底座100的第二固定孔和压轨件200的第一固定孔,与弹簧垫圈330及固定螺母320连接,将压轨件2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压头220的一端设置于压轨件200的伸出端230,另一端压设于轨道上且位于底座100的一侧,对轨道起到压紧固定作用。紧固件400位于伸出端230的相对端240,紧固件400的一端穿设于紧固孔130内,增加压轨件200的相对端240与底座100之间的距离,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增大伸出端230或压头220对轨道的压紧力。紧固件400进一步使伸出端230或压头220压紧轨道,使得压轨件200不易松动,防止轨道紧固装置10从轨道上脱落,进一步保证轨道的固定更加牢靠,确保行车安全平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轨道紧固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