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将所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对所述中馏分进行溶剂萃取,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对所述萃取油进行轻质烯烃回收,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将至少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对所述重馏分和富硫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得到脱硫重馏分。本发明的方法在降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同时基本不损失辛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
将所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
对所述中馏分进行溶剂萃取,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
对所述萃取油进行轻质烯烃回收,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
将至少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
对所述重馏分和富硫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得到脱硫重馏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30%时,将一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并且对另一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进行催化裂化回炼或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馏分与中馏分的切割温度为35-65℃,所述中馏分与重馏分的切割温度为10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萃取采用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二甲亚砜、环丁砜、N-甲酰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萃取采用环丁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复合溶剂进行,其中N-甲基吡咯烷酮在所述复合溶剂中的体积含量为5-4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萃取包括:
使所述中馏分从萃取塔中下部进入,溶剂从萃取塔上部进入,控制萃取塔的塔顶温度为50-105℃,塔底温度为35-80℃,塔顶压力为0.2-0.8MPa,溶剂与中馏分的进料比为1.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收塔中进行所述轻质烯烃回收,控制回收塔的塔顶温度为80-95℃,塔顶压力为0.05-0.2MPa,塔底温度为150-180℃,塔底压力为0.05-0.2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由载体负载活性金属成分得到;其中,所述载体为分子筛或金属氧化物,所述活性金属包括Co和Mo,且Co和Mo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5-2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温度为200-305℃,压力为1.5-3.0MPa,体积空速为1-5h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裂化回炼,其中所述催化裂化催化剂为ZSM-5分子筛或USY分子筛,并且控制所述催化裂化回炼的温度为600-650℃,剂油比为90-110,回炼比为0.1-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尾气所带来的雾霾天气等污染问题的影响,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严格的清洁汽油的新标准。例如,欧盟于2011年颁布的欧V车用汽油标准规定烯烃含量在18v%以下,硫含量在10ppm以下,辛烷值维持在95以上;我国于2016年12月23日颁布的国VI车用汽油标准要求烯烃含量在18v%以下,硫含量在10ppm以下,辛烷值为93以上。因此,汽油质量标准提高的主要表现为:在使硫含量维持在10ppm以下的同时降低烯烃含量并提高辛烷值。
目前,发达国家的车用汽油调和池分布较广,其中1/3左右为催化裂化汽油,无烯烃含量重整汽油占1/3左右,此外既不含芳烃也不含烯烃的异构化、烷基化等汽油占1/3左右。因此,可以采用汽油调和的方法使商品汽油达到标准,从而使得汽油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低,且辛烷值高。
催化裂化汽油(即FCC汽油)是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汽油调和池中占75%左右。催化裂化汽油具有高烯烃(30-45v%)、高硫含量(150-1000ppm)等特点。据悉,我国商品汽油中85-95wt%的硫以及95v%的烯烃来自催化裂化汽油,其是造成我国车用汽油难以满足硫含量低于10ppm、烯烃含量低于18v%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的商品汽油远远不能满足国V汽油的标准。
我国针对催化裂化汽油的加工主要依赖于加氢脱硫技术,该技术能够满足硫含量低于10ppm以及降低烯烃的要求,然而烯烃含量以加氢饱和为烷烃的方式降低,从而造成了汽油产品辛烷值的降低,不仅不能满足脱硫降烯保辛烷值的目标,此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脱硫降烯工艺仍然为加氢脱硫工艺,其在加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量烯烃的饱和,使得汽油辛烷值损失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汽油的质量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脱硫降烯保辛烷值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使得各大企业不得不研发新的催化裂化汽油质量升级的工艺。
现有的催化裂化汽油降硫技术主要以中国石化S-zorb、石科院RSDS和法国Prime-G+为代表。其中,S-zorb用于全馏分催化汽油脱硫,脱硫后汽油的硫含量可以控制在10ppm以下,然而全馏分汽油辛烷值的损失在1.0-2.0个单位;RSDS技术先将催化汽油切割成轻重馏分,轻馏分经过抽提脱硫醇,重馏分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其在生产硫含量小于10ppm的产品时轻馏分产量为20%左右,大部分需要加氢,全馏分汽油的辛烷值损失在3.0-4.0之间;Prime-G+采用全馏分预加氢、轻重汽油分割和重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工艺流程,虽然部分低硫轻组分无需加氢处理,然而轻组分产量较少,大部分仍需加氢处理,导致全馏分汽油的辛烷值损失在3.0-4.0之间。
现有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技术在应对深度脱硫要求时,普遍存在加氢处理比例大、辛烷值损失多、降烯以及降硫不协调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在降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同时辛烷值基本不损失的催化裂化汽油质量升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该方法在降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同时基本不损失辛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
将所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
对所述中馏分进行溶剂萃取,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
对所述萃取油进行轻质烯烃回收,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
将至少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
对所述重馏分和富硫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得到脱硫重馏分。
本发明对催化裂化汽油不作严格限制;具体地,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可以≤40%。在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压力指的是表压,含量指的是质量含量。
本发明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用于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轻硫化物与二烯烃作用形成高沸点的硫化物,从而避免二烯烃在后续工艺过程中产生结焦等情况,以便保证重馏分加氢脱硫的长期运行;在预加氢过程中,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不被饱和。
本发明对预加氢工艺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无碱脱臭工艺或Prime-G+预加氢工艺。
在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中,在预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预加氢;其中,预加氢催化剂为Ni-Mo/Al2O3(镍钼双金属催化剂),其组成例如可以为(质量含量%):Al2O3(载体)90.5%,Ni 6%,Mo 3.5%;预加氢工艺条件可以为:氢分压为2.2MPa,体积空速为3.0h
在本发明中,所述切割是将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按照馏程从低到高切割为轻、中、重三个馏分;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所述切割,例如可以采用蒸馏切割等。
在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中,所述轻馏分与中馏分的切割温度为35-65℃,进一步为50-60℃;所述中馏分与重馏分的切割温度为100-160℃;即,中馏分的馏程是35-65℃至100-160℃。
经上述切割形成的轻馏分以C5、C6为主,硫含量小于10ppm,可以作为汽油调和组分使用;中馏分以C6-C8为主;重馏分为C9以上馏分。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对回收得到的轻质烯烃进行后续处理。
具体地,在所述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30%时,可以将全部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
此外,在所述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30%时,可以将一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并且对另一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进行催化裂化回炼或选择性加氢脱硫。其中,所述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可以为30-40%;返回进行反洗的轻质烯烃与进行催化裂化回炼或选择性加氢脱硫的轻质烯烃的体积比可以为(3-4):1。
在本发明中,溶剂萃取主要是利用溶剂实现中馏分中芳烃与烯烃、烷烃及环烷烃的定向分离;本发明对溶剂萃取所采用的溶剂不作严格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定向分离即可,例如可以采用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二甲亚砜、环丁砜、N-甲酰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碳酸丙烯酯等中的一种溶剂或两种以上组合形成的复合溶剂。特别是,上述溶剂的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优选<1.0%,进一步优选为0.5-0.8%。
在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中,溶剂萃取采用环丁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复合溶剂进行(即以该复合溶剂作为溶剂),其中N-甲基吡咯烷酮在所述复合溶剂中的体积含量为5-40%,进一步为5-20%。
研究表明:采用上述复合溶剂进行溶剂萃取时,萃余油中的烯烃质量含量为40-45%,萃取油中的芳烃质量含量为60-70%;而采用环丁砜进行溶剂萃取时,萃余油中的烯烃质量含量为35-40%,萃取油中的芳烃质量含量为50-55%。由此表明,本发明的上述复合溶剂的选择性高,利用该复合溶剂进行溶剂萃取时,萃余油中的烯烃质量含量增加5个百分点左右,萃取油中的芳烃质量含量增加10-15个百分点左右,从而有利于中馏分中芳烃与烯烃的定向分离。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溶剂萃取;具体地,所述溶剂萃取可以包括:
使所述中馏分从萃取塔中下部进入,溶剂从萃取塔上部进入,控制萃取塔的塔顶温度为50-105℃,塔底温度为35-80℃,塔顶压力(绝对压力)为0.2-0.8MPa,溶剂与中馏分的进料比为1.0-5.0。
进一步地,萃取塔的塔顶温度优选为50-70℃,塔顶压力(绝对压力)优选为0.5-0.6MPa,溶剂与中馏分的进料比优选控制在2.0-3.0。
经上述溶剂萃取形成的萃余油(即脱硫中馏分)中的硫含量小于10ppm,可以作为汽油调和组分使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常规方式对萃取油进行轻质烯烃(简称轻烯)回收;其中,回收的轻质烯烃主要包括C5烯烃。
具体地,可以在回收塔中进行所述轻质烯烃回收,其中可以控制回收塔的塔顶温度为80-95℃,塔顶压力为0.05-0.2MPa,塔底温度为150-180℃,塔底压力为0.05-0.2MPa。
在本发明中,将至少部分所述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所述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即反萃取),用于使大分子烯烃从萃取油中置换到萃余油中,从而从萃取塔塔顶流出。具体地,所述轻质烯烃可以从萃取塔的下部进入。此时,中馏分与溶剂在萃取塔上段进行多级逆流接触后,萃余油(脱硫中馏分)从塔顶流出;同时,回收的轻质烯烃与溶剂在塔底接触,从而将大分子烯烃从萃取油中置换到萃余油中,进而与脱硫中馏分一起从塔顶流出,而含有硫化物、芳烃、环烯烃的富硫油(即富硫中馏分)从塔底流出。
研究表明:在溶剂萃取过程中,同类烃碳数越小则溶剂对其溶解度越高,碳数越大则相反(即低碳烯烃在溶剂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本发明将轻质烯烃返回至溶剂萃取步骤中进行反萃取,能够使高碳烯烃分离置换到萃余油中,从而得到烯烃含量更高的萃余油和芳烃含量更高的萃取油,显著提高了溶剂对烯烃与芳烃的分离效果。
研究表明:在将轻质烯烃返回进行溶剂萃取后,萃余油中烯烃的质量含量为45%-50%;而不将轻质烯烃返回进行溶剂萃取时,萃余油中烯烃的质量含量为40%-45%。将轻质烯烃返回进行溶剂萃取,能够使萃余油中烯烃的质量含量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烯烃与芳烃的分离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可实现的方式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例如可以采用S-zorb、RSDS、OCT-M、Prime-G
在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中,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本发明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不作严格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催化剂,例如公开号为CN104673376A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催化剂等。
具体地,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可以由载体负载活性金属成分得到;其中,所述载体可以为分子筛(例如X型、Y型或ZSM-5型)或金属氧化物(例如三氧化二铝),所述活性金属可以包括Co和Mo,Co和Mo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总质量含量可以为5-20%。更进一步地,载体上负载的Co与Mo的质量比可以为(0.2-0.8):1。
在本发明中,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可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进一步地,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温度为200-305℃,压力为1.5-3.0MPa,体积空速为1-5h
由于硫化物、芳烃、环烯烃是构成富硫油的主要成分,其在经选择性加氢脱硫时,硫化物被分解脱除,芳烃不参与反应,环烯烃加氢饱和会提高辛烷值,因此辛烷值不损失。
在本发明中,催化裂化回炼可以采用预提升管反应器进行;此外,催化裂化回炼可以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裂化催化剂具体为工业平衡催化剂,例如ZSM-5分子筛、USY分子筛等;进一步地,可以控制所述催化裂化回炼的温度600-650℃,剂油比为90-110,回炼比为0.1-0.2。在上述反应条件下,C5/C6烯烃基本全部转化,最终形成催化裂化回炼油。
进一步地,可以对上述轻馏分、萃余油、催化裂化回炼油及脱硫重馏分进行调和。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还能够与各种辛烷值恢复工艺进行组合,从而在脱硫降烯烃的同时,减少辛烷值损失甚至提高产品的辛烷值。
本发明通过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等族组成分布和窄馏分辛烷值分布的研究,将经预加氢的催化裂化汽油分割成轻、中、重三个馏分,针对各馏分的杂质含量分布和辛烷值分布的具体情况,采用特定的处理方式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全面的改质加工,不仅实现了深度脱硫,使处理后的汽油馏分含硫量下降至小于10ppm,甚至小于6ppm;更重要的是,还将烯烃含量降至18v%以下,同时将辛烷值的损失控制在0.8个单位以内,实现了降硫、降烯且不损失辛烷值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
将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
对中馏分进行溶剂萃取,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
对萃取油进行轻质烯烃回收,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
将至少部分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
对重馏分和富硫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得到脱硫重馏分。
如图1所示,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30%时,将全部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30%时,将一部分轻质烯烃返回至进行溶剂萃取的体系中进行反洗,并且对另一部分轻质烯烃进行催化裂化回炼(图2)或选择性加氢脱硫(图3)。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加氢
本实施例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的组成见表1。
表1 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的组成
在预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对上述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其中,预加氢催化剂为Ni-Mo/Al2O3,其组成为(质量含量%):Al2O3 90.5%,Ni 6%,Mo 3.5%;预加氢工艺条件为:氢分压为2.2MPa,体积空速为3.0h
经上述预加氢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轻硫化物与二烯烃作用形成高沸点的硫化物,烯烃未被饱和。
2、切割
将上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其中轻、中馏分的切割温度为60℃,中、重馏分的切割温度为100℃,即:中馏分的馏程是60℃至100℃。
3、溶剂萃取及轻质烯烃回收
溶剂萃取所采用的溶剂为环丁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复合溶剂,其中N-甲基吡咯烷酮在复合溶剂中的体积含量为10%。
使上述中馏分从萃取塔中下部进入,上述复合溶剂从萃取塔上部进入,其中控制萃取塔的塔顶温度为70℃,塔底温度为45℃,塔顶压力(表压)为0.5MPa,复合溶剂与中馏分的进料比为2.0,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
将萃取油送入回收塔中进行轻质烯烃(主要包括C5烯烃)回收,其中控制回收塔的塔顶温度为88℃,塔顶压力为0.07MPa,塔底温度为168℃,塔底压力为0.095MPa,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
4、反洗和催化裂化回炼
将一部分轻质烯烃返回至萃取塔中进行反洗,从而将大分子烯烃从萃取油中置换到萃余油中。
将另一部分轻质烯烃送至预提升管反应器(即FCC装置)进行催化裂化回炼,其中返回进行反洗的轻质烯烃与进行催化裂化回炼的轻质烯烃的体积比为3:1;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裂化回炼,其中:催化裂化催化剂为ZSM-5分子筛;并且,控制催化裂化回炼的温度为650℃,剂油比为90,回炼比为0.2,得到催化裂化回炼油,其组成见表3。
表3 催化裂化回炼结果
5、选择性加氢脱硫
先采用CoSO4溶液对ZSM-5型分子筛(载体)进行等体积浸渍,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后,再采用(NH4)6Mo7O24.4H2O的水溶液对已浸渍CoSO4溶液的ZSM-5型分子筛进行等体积浸渍,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后,制得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经检测,制得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总比表面为168m
在上述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存在下,对上述重馏分和富硫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其中控制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温度为260℃,压力为1.8MPa、体积空速为3.0h
6、油品调和
将上述轻馏分、萃余油、催化裂化回炼油和脱硫重馏分进行调和,得到高品质汽油产品;汽油产品的组成见表4。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加氢
本实施例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在预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对上述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其中,预加氢催化剂为Ni-Mo/Al2O3,其组成为(质量含量%):Al2O3 90.5%,Ni 6%,Mo 3.5%;预加氢工艺条件为:氢分压为2.2MPa,体积空速为3.0h
经上述预加氢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轻硫化物与二烯烃作用形成高沸点的硫化物,烯烃未被饱和。
2、切割
将上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其中轻、中馏分的切割温度为50℃,中、重馏分的切割温度为130℃,即:中馏分的馏程是50℃至130℃。
3、溶剂萃取及轻质烯烃回收
溶剂萃取所采用的溶剂为环丁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复合溶剂,其中N-甲基吡咯烷酮在复合溶剂中的体积含量为5%。
使上述中馏分从萃取塔中下部进入,上述复合溶剂从萃取塔上部进入,其中控制萃取塔的塔顶温度为50℃,塔底温度为35℃,塔顶压力(表压)为0.6MPa,复合溶剂与中馏分的进料比为3.0,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
将萃取油送入回收塔中进行轻质烯烃(主要包括C5烯烃)回收,其中控制回收塔的塔顶温度为80℃,塔顶压力为0.05MPa,塔底温度为150℃,塔底压力为0.08MPa,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
4、反洗和催化裂化回炼
将一部分轻质烯烃返回至萃取塔中进行反洗,从而将大分子烯烃从萃取油中置换到萃余油中。
将另一部分轻质烯烃送至预提升管反应器进行催化裂化回炼,其中返回进行反洗的轻质烯烃与进行催化裂化回炼的轻质烯烃的体积比为4:1;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裂化回炼,其中:催化裂化催化剂为USY分子筛;并且,控制催化裂化回炼的温度为625℃,剂油比为100,回炼比为0.15,得到催化裂化回炼油。
5、选择性加氢脱硫
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不同的是,控制Co在载体上的负载量约为4%,Mo在载体上的负载量约为10%,并且载体上负载的Co与Mo的质量比为0.4:1。
在上述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存在下,对上述重馏分和富硫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其中控制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温度为300℃,压力为2.5MPa、体积空速为2.0h
6、油品调和
将上述轻馏分、萃余油、催化裂化回炼油和脱硫重馏分进行调和,得到高品质汽油产品;汽油产品的组成见表4。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加氢
本实施例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在预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对上述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得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其中,预加氢催化剂为Ni-Mo/Al2O3,其组成为(质量含量%):Al2O3 90.5%,Ni 6%,Mo 3.5%;预加氢工艺条件为:氢分压为2.2MPa,体积空速为3.0h
经上述预加氢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轻硫化物与二烯烃作用形成高沸点的硫化物,烯烃未被饱和。
2、切割
将上述预加氢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馏分、中馏分和重馏分,其中轻、中馏分的切割温度为50℃,中、重馏分的切割温度为160℃,即:中馏分的馏程是50℃至160℃。
3、溶剂萃取及轻质烯烃回收
溶剂萃取所采用的溶剂为环丁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复合溶剂,其中N-甲基吡咯烷酮在复合溶剂中的体积含量为20%。
使上述中馏分从萃取塔中下部进入,上述复合溶剂从萃取塔上部进入,其中控制萃取塔的塔顶温度为105℃,塔底温度为80℃,塔顶压力(表压)为0.4MPa,复合溶剂与中馏分的进料比为3.0,得到富含烯烃的萃余油和富含芳烃的萃取油。
将萃取油送入回收塔中进行轻质烯烃(主要为C5烯烃)回收,其中控制回收塔的塔顶温度为95℃,塔顶压力为0.08MPa,塔底温度为180℃,塔底压力为0.09MPa,得到轻质烯烃和富硫油。
4、反洗
将一部分轻质烯烃返回至萃取塔中进行反洗,从而将大分子烯烃从萃取油中置换到萃余油中。
将另一部分轻质烯烃与富硫油和重馏分合并后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其中返回进行反洗的轻质烯烃与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的轻质烯烃的体积比为3:1。
5、选择性加氢脱硫
采用实施例1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
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存在下,对上述重馏分、富硫油和另一部分轻质烯烃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其中控制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温度为250℃,压力为2.0MPa、体积空速为3.0h
6、油品调和
将上述轻馏分、萃余油和脱硫重馏分进行调和,得到高品质汽油产品;汽油产品的组成见表4。
表4 汽油产品的组成
由表4可知: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全面改质加工后,汽油产品的含硫量下降至6ppm以下;特别是,汽油产品中的烯烃含量降低至18v%以下,同时辛烷值的损失控制在0.8个单位以内,实现了深度降硫、降烯且基本不损失辛烷值的目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的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