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包括板体及其上面设有若干方与盲文的点位布局一致的孔位、可拉伸元件,所述可拉伸元件的下端嵌入孔位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可拉伸元件整体形状呈现保龄球状,中部呈瓶颈式,包括头部、颈部、腰部和底座,所述可拉伸元件的头部采用与底板相同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以“2×3”为一组间隔分布于板体,所述元件的腰部采用于头部不同的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常人观察绘制的形状;所述可拉伸元件底部选用与底板相同颜色,粘接与底板孔位上。本实用新型节约教学成本,降低学习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及其上面设有若干方与盲文的点位布局一致的孔位、可拉伸元件,所述可拉伸元件的下端嵌入孔位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可拉伸元件整体形状呈现保龄球状,中部呈瓶颈式,包括头部、颈部、腰部和底座,所述可拉伸元件的头部采用与底板相同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以“2×3”为一组间隔分布于板体,所述元件的腰部采用与头部不同的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常人观察绘制的形状;所述可拉伸元件底部选用与底板相同颜色,粘接与底板孔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元件采用硅胶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元件处于初始状态时,其腰部的高度要低于对应孔位的开口平面;当所述元件受到拉伸而向上拉拔时,其底部高度高于底板开口平面,充当盲文的凸点,并相应组合成以方为单位的盲文,且所述元件的凸起状态的元件腰部的颜色用于区别于凹陷状态元件,常人即可通过颜色直观辨识所绘制图案或文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整块塑胶板,并在该塑胶板上设置有若干方单位的点孔位,装配时元件底部采用胶粘方式固定在点孔位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采用卡扣形式,装配于设置有凹槽的儿童桌内。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元件头部以“2×3”为一组间隔采用平头台面形式和弧面凹入形式,便于盲童以方为单位阅读盲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教具,特别涉及一种盲人作图和盲文读写装置。
背景技术
特殊教具一般是指对特殊教育对象,如聋人,盲人,聋哑人等残疾人和弱智儿童进行教学所使用的专用器具,特常见的特殊教具,有盲人版盲人彼得在盲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盲人板,目前配置是方格板和大头钉,这种低配置对于盲人教学存在不便利性和限制性。
盲文是盲人使用的文字,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叶实用新型,透过盲文板、盲文机、盲文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盲文的基本单位是长方形的盲符,有位置固定的六个点,每个点可以凸出或不凸出,形成64种可能。六个点的分布是左右两行,上中下三层。左行自上而下称为1、2、3点,右行自上而下称为4、5、6 点。
目前盲文主要是通过盲文笔,盲文纸以及盲字板实现的。现有的盲字板包括合叶子式连接的压板以及模板,在压板上布局有若干书写窗口,并设置对应的导向凹缘,按盲文6点结构原理设置。盲人在摸读时需要用金属盲文笔在盲文纸的反面扎出对应的凸点来,且按照从右向左的规律进行书写,再将盲文纸翻转过来,再按从左至右的规则用手触摸而实现摸读功能。
因而现有的盲文,不具备自左至右的直接读写以及默读功能,且对于盲人的使用造成诸多不便,笔尖有锥度且锋利,采用坚硬的金属材质材料制成,在书写时会出现笔尖扎手的事物同时,在发现有书写错误时,进行抹平错点等修改比较麻烦。
目前市面上有盲人专用的几何作图工具,其特点是正面做出反面触摸,需要通过轴对称的思维来完成一幅图形,并且,并且不能绘制无规律的图像,图形比较复杂时还会产生作图和触觉的认知障碍。在完成绘图之后,视力障碍的人群与与正常人的沟通,因为习惯不同,导致了在互相沟通当中存在不同的障碍,视力障碍,教学作图难点,使得难以开拓盲童形象思维和表达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童学习教具,无需盲文纸即可进行书写绘制,且可以进行自左向右正摸,正写边摸边写随时纠错的特点,可以进行重复利用;还可以绘制图案,直观的进行盲文教学和盲童的几何图形教育,帮助盲童轻松的学习几何图形知识创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情况,节约教学成本,降低学习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包括板体及其上面设有若干方与盲文的点位布局一致的孔位、可拉伸元件,所述可拉伸元件的下端嵌入孔位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可拉伸元件整体形状呈现保龄球状,中部呈瓶颈式,包括头部、颈部、腰部和底座,所述可拉伸元件的头部采用与底板相同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以“2×3”为一组间隔分布于板体,所述元件的腰部采用与头部不同的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常人观察绘制的形状;所述可拉伸元件底部选用与底板相同颜色,粘接与底板孔位上。
优选的,所述可拉伸元件采用硅胶材质,也包括其它软胶。
所述可拉伸元件处于初始状态时,其腰部的高度要低于对应孔位的开口平面;当所述元件受到拉伸而向上拉拔时,其底部高度高于底板开口平面,充当盲文的凸点,并相应组合成以方为单位的盲文,且所述元件的凸起状态的元件腰部的颜色用于区别于凹陷状态元件,常人即可通过颜色直观辨识所绘制图案或文字。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方”为盲文的点符,由于所述点位孔与盲文的点位布局一致,因而,点位孔采用方为单位,即采用“2×3”的结构原理,每方点位孔分别为左右两列,每列各三各,每方相应设置六各点位孔。
术语“凸点”:即凸起的圆点,为盲文基本结构的组成元素。凸点的大小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的造型不局限于凸起的球面,可以是凸起的圆台等立体凸起形式。
再进一步,所述板体为整块塑胶板,并在该塑胶板上设置有若干方单位的点孔位,装配时元件底部采用胶粘方式固定在点孔位上。
优选的,所述板体采用卡扣形式,装配于设置有凹槽的儿童桌内,方便在盲童在教学场所中使用。
优选的,所述可拉伸元件头部以“2×3”为一组间隔采用平头台面形式和弧面凹入形式,便于盲童以方为单位阅读盲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无需盲文纸和盲文笔即可使用,安全不伤手,通过按压即可清除,随时纠错,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2、具有从左向右正写着摸边写边摸的书写及默读特点,降低盲文学习的认知难度;
3、可以用于绘制图形和数学演算,不局限于盲文书写和阅读,降低图形认知难度,提升学习效率;
4、正常视力者可以通过色彩辨别装置呈现的图案,方便常人与盲人进行交流;
5、装置整体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形式新颖,尤其适合盲童教学使用,具有广泛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拉伸元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可拉伸元件的头部采用平头台面形式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可拉伸元件的头部采用弧面凹入形式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拉伸元件与整块板体结合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拉伸元件在板体上分布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盲童用教学板,包括板体1及其上面的点位孔2,以及对应固定在点位孔上并且可以按压挤入和拉出的若干可拉伸元件3。
图1示出可拉伸元件3采用保龄球式结构设置。其头部呈平头台面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头部4、颈部5、腰部6和底座7,其中颈部5和腰部6间壁厚较薄。元件的头部采用与底板相同颜色,元件的腰部采用与头部不同的颜色。
如图2A所示,可拉伸元件3的较佳实施例可以采用平头台面形式。
如图2B所示,可拉伸元件3的较佳实施例可以采用弧面凹入形式。
如图3所示,可拉伸元件3与整块板面的点位孔2配合,相互粘接。
如图4所示,可拉伸元件3以“2×3”为一组间隔,交替采用平头台面形式和弧面凹入形式分布于板体1上。
在具体实施时,可拉伸元件3优选采用软胶材质,使元件具有可形变塑性,具体使用时,由于可拉伸元件3的颈部5和腰部6间厚度薄,通过手指拉拔可拉伸元件3可以使得颈部与腰部发生弹性形变,使元件展开伸出点位孔,实现盲文或图点的复位绘制。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手指按压即可拉伸元件3,颈部与腰部发生弹性形变,使可拉伸元件3折叠缩进至点位孔2内,实现盲文或图点的复位,实现装置的修改复位功能。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盲文写字板的版面规格绝不仅限于“18行32列144方”等等,在具体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版面规格。
一种盲童用教学板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