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

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

IPC分类号 : G05D23/19,G05D23/24,G05F1/46,G05F1/56,G01V1/00,G01C9/02

申请号
CN202020933989.2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5-28
  • 公开号: 211827044U
  • 公开日: 2020-10-30
  • 主分类号: G05D23/19
  • 专利权人: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摆体、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绝热部件和恒温模块,摆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箱体内部中空,第一箱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二箱体内部中空,第二箱体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部;绝热部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绝热部件的第一端面与底座固定连接;绝热部件的第二端面与摆体固定连接;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第一箱体与底座合围形成第一腔体,绝热部件和摆体均位于第一腔体内,绝热部件与第一箱体的第一开口部密封连接;第二箱体与底座合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箱体位于第二腔体内;恒温模块设置在底座上,并使工作状态的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权利要求

1.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和摆体(2),摆体(2)设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4)、绝热部件(5)和恒温模块(6);

所述第一箱体(3)内部中空,第一箱体(3)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部;

所述第二箱体(4)内部中空,第二箱体(4)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部;

所述绝热部件(5)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绝热部件(5)的第一端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绝热部件(5)的第二端面与摆体(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4)均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第一箱体(3)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一腔体,绝热部件(5)和摆体(2)均位于第一腔体内,绝热部件(5)与第一箱体(3)的第一开口部密封连接;第二箱体(4)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箱体(3)位于第二腔体内;恒温模块(6)设置在底座(1)上,并使工作状态的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模块(6)包括稳压电源单元、测温元件、信号调理单元、MCU和温控单元;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测温元件、信号调理单元、MCU和温控单元电性连接;信号调理单元接收测温元件的输出信号,经AD转换后输出至MCU中,MCU的输出端与温控单元电性连接,MCU保持或者切换温控单元的工作状态,使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源单元包括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和电加热器H;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电源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均与+15V电源电性连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接地;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其同相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还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分别与电加热器H的两端并联;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作为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源单元还包括三极管Q3和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负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稳压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包括AD转化模块U3,测温元件的一端与分压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并联后与,AD转化模块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AD转化模块U3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为NTC热敏电阻,所述MCU为STM32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包括H桥电路U4和半导体制冷器TEC,H桥电路U4的PMW输入端与MCU的PMW输出端电性连接,H桥电路U4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器TEC电性连接;半导体制冷器TEC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与第二箱体(4)之间的第二腔体为真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摆倾斜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倾斜仪是一种测量固体潮和地震观测的基本仪器,也是形变仪器中使用最多的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高精度倾斜仪对地壳形变的观测资料表明,地球具有弹性性质,地壳形变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固体潮汐、海潮、地质形变、气象气压、水文干扰、以及地球内部的作用所造成的地壳运动等。高精度倾斜仪作为一种地球动力学仪器在观测和研究地壳形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垂直摆倾斜仪在我国地震系统中推广应用已经达到200余套,运行中部分台站的仪器参数指标较好,而有的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指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环境对仪器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山体基岩的大小及完整程度,山洞环境温度的日变化量,以及环境气压及湿度变化的影响。其中山体基岩的大小及完整程度属于台站选址时早已决定的条件,是不可控因素,其余环境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仪器的性能及工作寿命。气压和温度变化导致仪器发生零偏漂移,零偏稳定性变差,以及测量误差增大;而湿度变高会直接导致传感器的导线腐蚀、电容介质增大等问题,甚至仪器发生故障。因此测量环境的控制是达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具有基础性的研究意义,保证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摆体和传感器,可提高垂直摆的适用范围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测量环境、免受环境干扰的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和摆体(2),摆体(2)设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4)、绝热部件(5)和恒温模块(6);

所述第一箱体(3)内部中空,第一箱体(3)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部;

所述第二箱体(4)内部中空,第二箱体(4)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部;

所述绝热部件(5)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绝热部件(5)的第一端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绝热部件(5)的第二端面与摆体(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4)均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第一箱体(3)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一腔体,绝热部件(5)和摆体(2)均位于第一腔体内,绝热部件(5)与第一箱体(3)的第一开口部密封连接;第二箱体(4)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箱体(3)位于第二腔体内;恒温模块(6)设置在底座(1)上,并使工作状态的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恒温模块(6)包括稳压电源单元、测温元件、信号调理单元、MCU和温控单元;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测温元件、信号调理单元、MCU和温控单元电性连接;信号调理单元接收测温元件的输出信号,经AD转换后输出至MCU中,MCU的输出端与温控单元电性连接,MCU保持或者切换温控单元的工作状态,使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稳压电源单元包括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和电加热器H;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电源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均与+15V电源电性连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接地;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其同相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还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分别与电加热器H的两端并联;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作为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稳压电源单元还包括三极管Q3和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负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稳压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包括AD转化模块U3,测温元件的一端与分压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并联后与,AD转化模块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AD转化模块U3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测温元件为NTC热敏电阻,所述MCU为STM32单片机。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温控单元包括H桥电路U4和半导体制冷器TEC,H桥电路U4的PMW输入端与MCU的PMW输出端电性连接,H桥电路U4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器TEC电性连接;半导体制冷器TEC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内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3)与第二箱体(4)之间的第二腔体为真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相互分离的第一箱体和第二想箱体对摆体进行隔离,防止摆体受到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另外在第一箱体内配置绝热部件和恒温模块,使得第一箱体内的摆体的工作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2)恒温模块配置有稳压电源单元,以便对后续设备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和工作电压;

(3)信号调理单元根据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变化信号进行AD转换后输入MCU中;

(4)MCU根据AD转换的结果控制温控单元保持或者切换工作状态,维持第一箱体内的温度;

(5)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为真空,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的半剖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的恒温模块的稳压电源单元的接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的恒温模块的信号调理单元的接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的恒温模块的信号调理单元与MCU的接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的恒温模块的MCU与温控单元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摆体2、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4、绝热部件5和恒温模块6阿;摆体2设置在底座1上。垂直摆倾斜仪的摆体2是核心检测部件,可通过调节底座1上的支脚来调整底座1和摆体2的姿态。

上述第一箱体3内部中空,第一箱体3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部;

上述第二箱体4内部中空,第二箱体4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部;

上述绝热部件5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绝热部件5的第一端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绝热部件5的第二端面与摆体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4均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第一箱体3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一腔体,绝热部件5和摆体2均位于第一腔体内,绝热部件5与第一箱体3的第一开口部密封连接;第二箱体4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箱体3位于第二腔体内;恒温模块6设置在底座1上,并使工作状态的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如图1所示,绝热部件5设置在摆体2与底座1之间,并将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并起到防止热量传递的效果。第一箱体3的第一开口部扣设在摆体2和绝热部件5上,其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一腔体。第二箱体4进一步的扣设在第一箱体3外部,对第一箱体3、隔热部件5和摆体2进行进一步的隔热。恒温模块6可调节第一腔体内部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恒温模块6包括稳压电源单元、测温元件、信号调理单元、MCU和温控单元;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测温元件、信号调理单元、MCU和温控单元电性连接;信号调理单元接收测温元件的输出信号,经AD转换后输出至MCU中,MCU的输出端与温控单元电性连接,MCU保持或者切换温控单元的工作状态,使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如图3所示,具体的,稳压电源单元包括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和电加热器H;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电源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均与+15V电源电性连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接地;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其同相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还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分别与电加热器H的两端并联;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作为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另外,稳压电源单元还包括三极管Q3和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负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稳压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由图3可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采用+15V单电源供电,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其输出信号一方面经过电阻R3、R8和R4分压后输入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导通后,三极管Q2集电极放大信号进入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随后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信号经电阻R6和三极管Q1放大后经电阻R1返回作为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信号,并且作为负反馈信号经电容C1和电阻R5返回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R7和R9起到限流作用。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其输出信号还经过反相设置的稳压管D2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输出信号流入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为保证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和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不发生温度漂移,稳压电源单元自带一加热器H,可对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和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进行升温,使得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稳定输出7V直流电压。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和第一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1可以集成在一个LT1013电压放大器中。在输出电压不变情况下,第二双路精密运算放大器U2起到电压跟随作用。二极管D1和D3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信号调理单元包括AD转化模块U3,测温元件的一端与分压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并联后与,AD转化模块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AD转化模块U3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AD转化模块U3可以采用AD7606,这是一种8路的高速AD转换芯片。测温元件为NTC热敏电阻,MCU为STM32单片机。由图可知,AD转化模块U3的模拟输入端V1—V8分别与测温元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AD转化模块U3的DB0—DB15端口、/RD/CLK端口、/CS端口、BUSY端口、RESET端口、OS2—OS0端口分别与MCU的PC0—PC15端口、PD4端口、PD5端口、PD6端口、PD7端口、PD8端口、PD9端口和PD10端口对应电性连接;AD转化模块U3的CONVST_A和CONVST_B均与MCU的PD11端口电性连接。当然,以上端口连接方式的选择仅做参考。

如图6所示,温控单元包括H桥电路U4和半导体制冷器TEC,H桥电路U4的PMW输入端与MCU的PMW输出端电性连接,H桥电路U4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器TEC电性连接;半导体制冷器TEC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内表面。H桥电路U4为DRB592,其接收MCUPB13和PA8端口发出的PMW控制信号,并由其OUT+和OUT-端口输出PMW信号到半导体制冷器TEC中,电路中的电容C6和电感L1、电容C7和电感L2均起到选频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第二箱体4的隔热效果,第一箱体3与第二箱体4之间的第二腔体为真空。当然,也可以填充惰性气体,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VP垂直摆倾斜仪的测量环境控制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