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B26D9/00,B26D1/30,B26F1/24,B26D7/27,B26D3/28,B26D7/22,B26D7/26,B26D5/10,A61H39/06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包括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一体结构。姜片制作部包括刀座和刀页,刀页与刀座活动连接。姜片穿孔部包括穿刺器和穿刺底座,穿刺底座与刀座一体连接。艾柱制作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艾柱腔,艾柱腔为圆锥状,艾柱腔大圆面端设有压实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设计为一体结构,占地面积小,储存、周转方便,确保制作隔姜灸时工具取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隔姜灸制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所述姜片制作部、所述姜片穿孔部和所述艾柱制作部一体结构,所述姜片制作部包括刀座和刀页,所述刀页与所述刀座活动连接,所述姜片穿孔部包括穿刺器和穿刺底座,所述穿刺底座与所述刀座一体连接,所述艾柱制作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艾柱腔,所述艾柱腔为圆锥状,所述艾柱腔大圆面端设有压实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形柱状板,所述壳体一侧面设有所述刀座,所述刀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侧面中部,所述底板侧面设有姜片厚度调节板,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刀页转动轴,所述刀页转动轴端部设有刀页固定装置,所述刀页前端底部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半圆凹槽套设在所述刀页转动轴上,所述穿刺底座为扇形板,所述穿刺底座直角处与所述壳体上表面一直角铰接,所述压实装置为压实棒,所述压实棒一端部为圆弧面,所述压实装置另一端部为所述穿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上表面设有刀槽,所述刀座截面呈“U”形设置,所述刀座侧面底部设有连接透孔,所述刀页底角部远离刀柄端设有铰接孔,所述刀页置于所述刀槽内,所述连接透孔与所述铰接孔通过铰接轴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透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铰接孔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铰接轴外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针座,所述穿刺针座下表面设有穿刺针,用以与姜片接触穿孔,所述穿刺针座一端设有连接装置,用以与所述穿刺底座连接,所述穿刺针座另一端设有按压手柄,用以实现所述穿刺针与所述姜片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轴套置于所述穿刺针座下表面,所述第一轴套为多个,所述第二轴套置于所述穿刺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轴套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轴套与多个所述第二轴套交叉对齐,所述连接轴置于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多根,多根所述穿刺针均匀置于所述穿刺针座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6或7任一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形柱状体,所述艾柱腔为多个,多个所述艾柱腔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压实装置置于所述艾柱腔大圆面端,所述艾柱腔小圆面端设有顶出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刀座通过旋转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为方形柱状盖板,所述盖板下表面设有压实凸台,所述压实凸台为半圆弧面,所述盖板一对平行边上分别通过紧固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当所述盖板下表面与所述壳体上表面连接时,所述压实凸台置于所述艾柱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顶出腔,所述顶出装置置于所述顶出腔内,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一端面设有顶针,所述顶针为多个,多个所述顶针与所述艾柱腔一一对应,所述顶板另一端面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顶板升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
背景技术
隔姜灸是传统中医治疗隔物灸的一种,它是利用生姜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隔开,借生姜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主要针对肿瘤患者起到温补肾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现有的隔姜灸制作过程,大多通过多种器具,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通过刀具和案板的配合,将姜切片,由于操作人员和操作手法的不同,导致姜片厚度各异。整姜切片后,需在姜片中间用穿刺针经多次穿刺后呈数孔,将姜片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柱放在其上,点燃。现有的艾柱制作装置,大多每只模具只能制作一个艾柱,艾柱压实后,需要操作者手动取出,费时费力,且取出过程中,容易损坏艾柱。
上述各工艺,器具零散,增加了隔姜灸的制作时间,制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装置,尤其是专门适用于隔姜灸制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各器具一体设置,制作效率高的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包括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所述姜片制作部、所述姜片穿孔部和所述艾柱制作部一体结构,所述姜片制作部包括刀座和刀页,所述刀页与所述刀座活动连接,所述姜片穿孔部包括穿刺器和穿刺底座,所述穿刺底座与所述刀座一体连接,所述艾柱制作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艾柱腔,所述艾柱腔为圆锥状,所述艾柱腔大圆面端设有压实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方形柱状板,所述壳体一侧面设有所述刀座,所述刀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侧面中部,所述底板侧面设有姜片厚度调节板,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刀页转动轴,所述刀页转动轴端部设有刀页固定装置,所述刀页前端底部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半圆凹槽套设在所述刀页转动轴上,所述穿刺底座为扇形板,所述穿刺底座直角处与所述壳体上表面一直角铰接,所述压实装置为压实棒,所述压实棒一端部为圆弧面,所述压实装置另一端部为所述穿刺器。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上表面设有刀槽,所述刀座截面呈“U”形设置,所述刀座侧面底部设有连接透孔,所述刀页底角部远离刀柄端设有铰接孔,所述刀页置于所述刀槽内,所述连接透孔与所述铰接孔通过铰接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透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铰接孔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铰接轴外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针座,所述穿刺针座下表面设有穿刺针,用以与姜片接触穿孔,所述穿刺针座一端设有连接装置,用以与所述穿刺底座连接,所述穿刺针座另一端设有按压手柄,用以实现所述穿刺针与所述姜片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轴套置于所述穿刺针座下表面,所述第一轴套为多个,所述第二轴套置于所述穿刺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轴套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轴套与多个所述第二轴套交叉对齐,所述连接轴置于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为多根,多根所述穿刺针均匀置于所述穿刺针座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方形柱状体,所述艾柱腔为多个,多个所述艾柱腔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压实装置置于所述艾柱腔大圆面端,所述艾柱腔小圆面端设有顶出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刀座通过旋转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实装置为方形柱状盖板,所述盖板下表面设有压实凸台,所述压实凸台为半圆弧面,所述盖板一对平行边上分别通过紧固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当所述盖板下表面与所述壳体上表面连接时,所述压实凸台置于所述艾柱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顶出腔,所述顶出装置置于所述顶出腔内,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一端面设有顶针,所述顶针为多个,多个所述顶针与所述艾柱腔一一对应,所述顶板另一端面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顶板升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设计为一体结构,占地面积小,储存、周转方便,确保制作隔姜灸时工具取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隔姜灸制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将刀座与刀页铰接,刀页以铰接点为轴心开合,实现姜片切割,确保姜片厚度固定,保证每片姜片切出的厚度一致,在精准化制作的基础上做到了精准化管理,同时避免操作者割伤手指,使用安全,刀页与刀座可拆卸连接,艾柱翻转过程中,避免刀页伤人,方便刀页更换,提高了一体器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将刀座铰接孔螺纹方向与刀座连接透孔螺纹方向设置为相反方向,通过铰接轴的外螺纹连接,铰接轴转动过程中,刀座与刀页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实现刀页与刀座距离调节,从而实现姜片厚度调节,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姜片厚度,避免了姜片过厚影响疗效、姜片过薄引起烫伤的危险。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穿刺针座和穿刺底座,将姜片置于二者之间,通过按压手柄,使穿刺针与姜片接触,实现姜片穿孔,穿刺针为多根,一次成型,省时省力,且保证了姜片上孔洞大小一致,孔洞之间密度分布均匀一致,精准化的制作,保证了姜汁的有效渗透和艾柱点燃后热量的均匀传播。
5、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设置多个艾柱腔,确保一次成型多个艾柱,艾柱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控制、分布,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壳体与刀座,壳体内的艾柱腔设置为圆锥状,大圆面端设置压实装置,压实时,大圆面端朝上,确保艾绒压实度高。小圆面端设置顶出装置,顶出艾柱时,小圆面端朝上,确保艾柱顶出后,完整度高。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姜片制作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姜片穿孔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艾柱制作部压实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艾柱制作部顶出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艾柱制作部 2、姜片制作部3、旋转装置
4、姜片穿孔部 5、刀页6、铰接孔
7、铰接轴 8、盖板9、连接透孔
10、第一轴套11、第二轴套 12、连接轴
13、穿刺针座14、穿刺底座 15、按压手柄
16、刀座17、刀柄 18、紧固装置
19、顶出装置20、壳体 21、压实装置
22、艾柱腔23、整姜 24、姜片
25、刀槽26、穿刺器 27、穿刺针
28、连接装置29、艾柱 30、压实凸台
31、顶针32、顶板 33、顶出腔
34、升降机构35、姜片凹槽 36、收集板
37、底板38、姜片厚度调节板 39、刀页转动轴
40、刀页固定装置41、半圆凹槽 42、压实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包括姜片制作部2、姜片穿孔部4和艾柱制作部1,姜片制作部2、姜片穿孔部4和艾柱制作部1一体结构。占地面积小,储存、周转方便,确保制作隔姜灸时工具取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隔姜灸制作效率。
姜片制作部2为将整姜23制成姜片24的装置,姜片制作部2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姜片制作部2包括刀座16和刀页5,刀座16上表面设有刀槽25,刀座16截面呈“U”形设置,刀座16侧面底部设有连接透孔9,刀页5底角部远离刀柄17端设有铰接孔6,刀页5置于刀槽25内,连接透孔9与铰接孔6通过铰接轴7铰接。
本实施例将刀座16与刀页5铰接,刀页5以铰接点为轴心开合,实现姜片24切割,确保姜片24厚度固定,保证每片姜片24切出的厚度一致,在精准化制作的基础上做到了精准化管理,同时避免操作者割伤手指,刀页5与刀座16可拆卸连接,方便刀页5更换,提高了一体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连接透孔9内设有第一内螺纹,铰接孔6内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方向与第二内螺纹方向相反,铰接轴7外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将刀座16铰接孔6螺纹方向与刀座16连接透孔9螺纹方向设置为相反方向,通过铰接轴7的外螺纹连接,铰接轴7转动过程中,刀座16与刀页5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实现刀页5与刀座16距离调节,从而实现姜片24厚度调节,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姜片24厚度,避免了姜片24过厚影响疗效、姜片24过薄引起烫伤的危险。
姜片穿孔部4为在姜片24上穿刺若干透孔的装置,姜片穿孔部4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姜片穿孔部4包括穿刺器26和穿刺底座14,穿刺底座14与刀座16一体连接。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器26包括穿刺针座13,穿刺针座13下表面设有穿刺针27,用以与姜片24接触穿孔,穿刺针座13一端设有连接装置28,用以与穿刺底座14连接,穿刺针座13另一端设有按压手柄15,用以实现穿刺针27与姜片24全接触。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27为多根,多根穿刺针27均匀置于穿刺针座13下表面。
连接装置28为实现穿刺器26和穿刺底座14开合的装置,连接装置28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28包括第一轴套10、第二轴套11和连接轴12,第一轴套10置于穿刺针座13下表面,第一轴套10为多个,第二轴套11置于穿刺底座14上表面,第二轴套11为多个,多个第一轴套10与多个第二轴套11交叉对齐,连接轴12置于第一轴套10与第二轴套11内。穿刺器26置于穿刺底座14上方,穿刺器26沿着连接轴12转动,实现穿刺器26开合。
本实施例通过连接装置28连接穿刺针座13和穿刺底座14,将姜片24置于二者之间,通过按压手柄15,使穿刺针27与姜片24接触,实现姜片24穿孔,穿刺针27为多根,一次成型,省时省力,且保证了姜片24上孔洞大小一致,孔洞之间密度分布均匀一致,精准化的制作,保证了姜汁的有效渗透和艾柱点燃后热量的均匀传播。
艾柱制作部1为将艾绒制成艾柱29的装置,艾柱制作部1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艾柱制作部1包括壳体20,壳体20为方形柱状体,壳体20内设有艾柱腔22,艾柱腔22为多个,多个艾柱腔22均匀分布在壳体20上。多个艾柱腔22,确保一次成型多个艾柱29,艾柱29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控制、分布,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优选的,艾柱腔22为圆锥状,艾柱腔22大圆面端设有压实装置21,艾柱腔22小圆面端设有顶出装置19,壳体20与刀座16通过旋转装置3连接。
压实装置21为将艾绒压成艾柱29的装置,压实装置21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实装置21为方形柱状盖板8,盖板8下表面设有压实凸台30,压实凸台30为半圆弧面,盖板8一对平行边上分别通过紧固装置18与壳体20连接,当盖板8下表面与壳体20上表面连接时,压实凸台30置于艾柱腔22内。
紧固装置18为实现盖板8与壳体20开合的装置,紧固装置18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18为卡扣。当艾柱29压实时,紧固装置18将盖板8与壳体20紧固成一体结构。当翻转后卸料时,紧固装置18打开,方便顶出装置19将艾柱29顶出。
顶出装置19为实现艾柱29脱模的装置,顶出装置19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0底部设有顶出腔33,顶出装置19置于顶出腔33内,顶出装置19包括顶板32,顶板32一端面设有顶针31,顶针31为多个,多个顶针31与艾柱腔22一一对应,顶板32另一端面设有升降机构34,升降机构34驱动顶板32升降。
升降机构34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升降机构34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实现,可以是截面为凸缘的轴,通过轴转动,实现顶板32升降。升降机构34也可以通过电动方式实现,可以是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伸缩杆升降,实现顶板32升降。
旋转装置3为实现壳体20翻转的装置,旋转装置3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装置3为旋转轴,旋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壳体20和刀座16。艾柱29压实时,压实装置21朝上,确保艾绒压实度高,艾柱29脱模时,顶出装置19朝上。确保艾柱29顶出后,完整度高。
优选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收集板36,收集板36上表面设有姜片凹槽35,姜片凹槽35为多个,多个姜片凹槽35与艾柱腔22一一对应,姜片24穿孔后,将姜片24摆入姜片凹槽35内。脱模时,将壳体20翻转,盖板8朝下,打开卡扣,取下盖板8,将收集板36放入艾柱腔22底面后,对艾柱29进行脱模处理,使艾柱29落入姜片凹槽35内的姜片24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实施例,具体的,如图8所示,壳体20为方形柱状板,壳体20一侧面设有刀座16,刀座16包括底板37,底板37固定在壳体20侧面中部,底板37侧面设有姜片厚度调节板38。
壳体20顶部设有刀页转动轴39,刀页转动轴39端部设有刀页固定装置40,刀页5前端底部设有半圆凹槽41,半圆凹槽41套设在刀页转动轴39上,穿刺底座14为扇形板,穿刺底座14直角处与壳体20上表面一直角铰接,压实装置21为压实棒42,压实棒42一端部为圆弧面,压实棒42另一端部为穿刺器26,穿刺器26上设有若干穿刺针27。优选的,刀座16相对面的壳体20侧面上设有提手,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铰接轴7调节刀页5与刀座16距离,实现姜片24厚度调节,将待切整姜23放入刀座16与刀页5之间,使其一端顶住刀座16边缘,通过上下移动刀柄17,切割姜片24。姜片24切割后,平铺到穿刺器26与穿刺底座14之间,向下按压按压手柄15,穿刺针27与姜片24接触,对姜片24进行穿孔处理。姜片24穿孔后,将姜片24摆入收集板36的姜片凹槽35内。
将艾绒放入艾柱腔22内,将盖板8放入壳体20上表面,向下按压盖板8,通过卡扣连接盖板8与壳体20,然后通过旋转轴翻转壳体20,使盖板8朝下,打开卡扣,取下盖板8,将收集板36放入艾柱腔22底面后,打开升降机构34驱动顶板32上升,使顶针31露出,进入艾柱腔22内,艾柱29脱离艾柱腔22,使艾柱29落入姜片凹槽35内的姜片24上,隔姜灸制作完毕。
如图8所示实施例的使用操作如下,将刀页5的半圆凹槽41套在刀页转动轴39外表面,调节刀页5与壳体20侧面的垂直距离,将整姜23放在壳体20顶面,通过刀页5切成姜片24,将穿刺底座14旋出壳体20顶面,将姜片24放入穿刺底座14上,通过压实棒42端部的穿刺针27对姜片24进行穿孔处理。同时将艾绒放入艾柱腔22内,通过压实棒42端部的圆弧面压实,取下刀页5,翻转壳体20,将艾柱腔22内的艾柱29顶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姜片制作部、姜片穿孔部和艾柱制作部设计为一体结构,占地面积小,储存、周转方便,确保制作隔姜灸时工具取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隔姜灸制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将刀座与刀页铰接,刀页以铰接点为轴心开合,实现姜片切割,确保姜片厚度固定,保证每片姜片切出的厚度一致,在精准化制作的基础上做到了精准化管理,同时避免操作者割伤手指,使用安全,刀页与刀座可拆卸连接,艾柱翻转过程中,避免刀页伤人,方便刀页更换,提高了一体器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将刀座铰接孔螺纹方向与刀座连接透孔螺纹方向设置为相反方向,通过铰接轴的外螺纹连接,铰接轴转动过程中,刀座与刀页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实现刀页与刀座距离调节,从而实现姜片厚度调节,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姜片厚度,避免了姜片过厚影响疗效、姜片过薄引起烫伤的危险。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穿刺针座和穿刺底座,将姜片置于二者之间,通过按压手柄,使穿刺针与姜片接触,实现姜片穿孔,穿刺针为多根,一次成型,省时省力,且保证了姜片上孔洞大小一致,孔洞之间密度分布均匀一致,精准化的制作,保证了姜汁的有效渗透和艾柱点燃后热量的均匀传播。
5、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设置多个艾柱腔,确保一次成型多个艾柱,艾柱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控制、分布,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壳体与刀座,壳体内的艾柱腔设置为圆锥状,大圆面端设置压实装置,压实时,大圆面端朝上,确保艾绒压实度高。小圆面端设置顶出装置,顶出艾柱时,小圆面端朝上,确保艾柱顶出后,完整度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一种隔姜灸制作一体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