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IPC分类号 : F16M13/02,G01P15/00

申请号
CN201922118961.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12-02
  • 公开号: 211475435U
  • 公开日: 2020-09-11
  • 主分类号: F16M13/02
  • 专利权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线路分公司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分别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能够阻止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对远离;第一连接体上设有开口朝向第二连接体的第一凹槽;第二连接体的顶面连接有弯折块,弯折块上设有开口朝向第一连接体的第二凹槽,第二连接体的顶面设有传感器固定面,传感器固定面位于弯折块的背离第一连接体的一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钢轨上不方便安装,难以保障长期监测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能够阻止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相对远离;

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顶面连接有弯折块,所述弯折块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顶面设有传感器固定面,所述传感器固定面位于所述弯折块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传感器固定面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块的顶面沿所述第一连接体指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方向,指向所述传感器固定面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面设有圆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面可拆卸地连接有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背离所述弯折块的侧面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螺栓;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夹持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夹持螺栓相配合的夹持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沿所述第二连接体指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六角孔段和圆孔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螺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传感器固定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线路安全,有些地方需要测量钢轨的垂直加速度。对于临时测量,可将具有磁性的加速度传感器直接吸附在钢轨轨底下表面。但是对于部分地段,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利用磁性的安装方式,难以保障安装的牢固性,加速度传感器容易发生脱落,脱落的加速度传感器还存在危害行车安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加速度传感器在钢轨上不方便安装,难以保障长期监测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该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能够阻止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相对远离;

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顶面连接有弯折块,所述弯折块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顶面设有传感器固定面,所述传感器固定面位于所述弯折块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传感器固定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块的顶面沿所述第一连接体指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方向,指向所述传感器固定面倾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固定面设有圆形凹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固定面可拆卸地连接有防护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的背离所述弯折块的侧面设有通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螺栓;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夹持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夹持螺栓相配合的夹持螺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沿所述第二连接体指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六角孔段和圆孔段。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螺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传感器固定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安装到钢轨的两侧,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卡接于钢轨上;在夹持机构的作用下,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到钢轨上。传感器固定面连接和承载加速度传感器,弯折块位于传感器固定面与钢轨之间,将两者隔开,有利于保障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该固定装置上的牢固性,准确地测量钢轨的垂直加速度,有利于进行长期稳定地监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组装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组装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体的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体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二连接体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二连接体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钢轨;

20、防护罩;201、螺栓孔;202、通孔;21、螺钉;

22、第二连接体;220、第二连接体的顶面;

221、弯折块;2211、第二凹槽;2212、第一延伸部;2213、第二延伸部;2214、弯折块的顶面;

222、传感器固定面;2221、圆形凹槽;2222、螺钉孔;

223、第二连接孔;2231、圆孔段;2232、六角孔段;

23、第一连接体;231、第一凹槽;232、第一连接孔;

260、夹持机构;24、弹簧垫圈;27、平垫圈;25、夹持螺母;26、夹持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体23、第二连接体22和夹持机构260,夹持机构260分别与第一连接体23和第二连接体22连接,能够阻止第一连接体23和第二连接体22相对远离;第一连接体23上设有开口朝向第二连接体22的第一凹槽231;第二连接体的顶面220连接有弯折块221,弯折块221上设有开口朝向第一连接体23的第二凹槽2211,第二连接体的顶面220设有传感器固定面222,传感器固定面222位于弯折块221的背离第一连接体23的一侧。

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体23和第二连接体22安装到轨底两侧,第一凹槽231和第二凹槽2211分别卡接于钢轨10上;在夹持机构260的作用下,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到钢轨10的底部。传感器固定面222连接和承载加速度传感器,弯折块221位于传感器固定面222与钢轨10之间,将两者隔开,同时与轨底上表面接触,使轨底卡于第二凹槽2211内,保证了该装置安装牢固,有利于保障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该固定装置上的牢固性,准确地测量钢轨的垂直加速度,有利于进行长期稳定地监测。

如图1和图6所示,弯折块221包括第一延伸部2212和连接于第一延伸部2212的上端的第二延伸部2213,第一延伸部2212连接于第二连接体的顶面220,第一延伸部2212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2213沿第二连接体22指向第一连接体23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体的顶面220、第二延伸部2213和第一延伸部2212包围形成第二凹槽2211。第二凹槽2211的底面即为第二连接体的顶面220,且与传感器固定面222位于同一个平面。进一步地,弯折块的顶面2214(即第二延伸部2213的顶面)沿第一连接体23指向第二连接体22的方向,指向传感器固定面222倾斜。优选地,弯折块221和第二连接体22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231的形状和第二凹槽2211的形状与钢轨10的轨底的形状相吻合,以提高连接的牢固性。

如图5所示,传感器固定面222设有圆形凹槽2221,圆形凹槽2221直径比所用加速度传感器外径大,加速度传感器吸附在圆形凹槽2221内,避免了加速度传感器在钢轨10振动过程中滑动,实现将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到传感器固定面22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和图7,传感器固定面222上可拆卸地连接有防护罩20,防护罩20能够包围加速度传感器,有效保护加速度传感器,避免其脱落,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为了便于防护罩20的拆装,请参照图5,传感器固定面222上设有多个螺钉孔2222,多个螺钉孔2222围绕圆形凹槽2221分布;防护罩20上设有相配合的螺栓孔201,防护罩20通过螺钉21固定到传感器固定面222上。优选地,螺钉孔2222为内螺纹盲孔

防护罩20上设有通孔202,加速度传感器的线缆可通过该通孔202穿出。优选地,通孔202设于防护罩20的背离弯折块221的侧面;更优选地,通孔202贴近传感器固定面222。

夹持机构260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夹持机构260包括连接杆和卡块,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体23固接,第二端穿设于第二连接体22;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卡接卡块的卡接槽,将卡块卡接于该卡接槽,并且卡块与第二连接体22背离第一连接体23的端面抵接,可以实现阻止第二连接体22向远离第一连接体2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体23和第二连接体22夹持固定于钢轨10上。

为了使该固定装置更便于拆装,夹持机构260包括夹持螺栓26;第一连接体2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32,第二连接体2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23,夹持螺栓26连接于第一连接孔232和第二连接孔2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夹持螺栓26的螺帽与第二连接体22抵接;第一连接孔232为螺纹孔,夹持螺栓26与第一连接孔232螺纹配合,转动夹持螺栓26,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体23向第二连接体22移动,以实现夹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232和第二连接孔223均为通孔,夹持螺栓26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32和第二连接孔223,并能够在第一连接孔232中和第二连接孔223中自由移动;夹持机构260还包括与夹持螺栓26相配合的夹持螺母25,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螺母25与第一连接体23抵接,通过转动夹持螺母25,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体23沿夹持螺栓26的轴线方向向第二连接体22移动,以实现夹持。夹持螺栓26的轴线平行于传感器固定面222,夹持螺栓26和夹持螺母25沿夹持螺栓26的轴线方向,对第一连接体23和第二连接体22施加夹紧力。

进一步地,夹持螺栓26上设有垫圈,垫圈位于第一连接体23与夹持螺母25之间。优选地,垫圈包括平垫圈27和弹簧垫圈24,第一连接体23、平垫圈27、弹簧垫圈24和夹持螺母25依次分布。

更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第一连接孔232为圆形通孔,第二连接孔223包括沿第二连接体22指向第一连接体23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六角孔段2232和圆孔段2231,夹持螺栓26的六角螺帽与六角孔段2232相配合,以阻止夹持螺栓26在第二连接体22上转动,以便于转动夹持螺母25,更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能有效保护传感器受到损坏,保证行车安全,有利于准确地测量钢轨的垂直加速度,以及进行长期稳定地监测;并且,该固定装置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钢轨,例如CHN50、CHN60、CHN75、UIC60、JIS60和Bs90等钢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钢轨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