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

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

IPC分类号 : E02D19/00I,E02D19/10I

申请号
CN201821799464.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11-02
  • 公开号: 209443485U
  • 公开日: 2019-09-27
  • 主分类号: E02D19/00I
  • 专利权人: 西安理工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包括铺设于黄土层上的素混凝土隔水层,素混凝土隔水层与黄土层中竖直设置有导渗井,导渗井中填充有砂卵石,素混凝土隔水层及导渗井上铺设有砂砾石积水垫层,砂砾石积水垫层上为地面或结构物基础。充分利用了土水势原理和薄膜水运动理论,改变了以往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且使黄土相对较高的天然承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仅保护了水资源,还避免了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易行,造价低廉。

权利要求

1.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黄土层上的素混凝土隔水层(1),所述素混凝土隔水层(1)与黄土层中竖直设置有导渗井(2),所述导渗井(2)中填充有砂卵石,所述素混凝土隔水层(1)及导渗井(2)上铺设有砂砾石积水垫层(3),砂砾石积水垫层(3)上为地面或结构物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砾石积水垫层(3)上铺设有素混凝土防渗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防渗层(4)厚度不低于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渗井(2)内紧贴井壁设置有pvc管子(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隔水层(1)厚度不低于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渗井(2)的直径为50cm~10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砾石积水垫层(3)的厚度为10cm~2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黄土分布广、地层全、厚度大而著称,最大的厚度可以超过100m,这种深厚的黄土层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湿陷性,当其遇水时,会发生增湿变形,从而影响上部结构稳定。当其作为土木结构地基时,要消除因水浸入而发生的增湿变形则非常困难,一般采用地基换填、灰土挤密桩等地基处理措施,但造价高,工期长。尤其我国北方地区修建在黄土地层上的混凝土衬砌渠道,分布广,线路长,一般要穿越不同的黄土地层,地基全部采用常规消除湿陷性的处理方法,耗费巨大,渠道发生湿陷变形的部位一般在衬砌分缝处,并非渠道衬砌下全部发生渗漏,所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衬砌分缝处消除或避免湿陷变形的处理是问题关键。因此探求一种建立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层上的输水渠道衬砌接缝处地基处理的新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黄土地层处理工程造价高、工期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包括铺设于黄土层上的素混凝土隔水层,素混凝土隔水层与黄土层中竖直设置有导渗井,导渗井中填充有砂卵石,素混凝土隔水层及导渗井上铺设有砂砾石积水垫层,砂砾石积水垫层上为地面或结构物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砂砾石积水垫层上铺设有素混凝土防渗层。

素混凝土防渗层(4)厚度不低于20cm。

导渗井内紧贴井壁设置有pvc管子。

素混凝土隔水层厚度不低于10cm。

导渗井的直径为50cm~100cm。

砂砾石积水垫层的厚度为10cm~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从上自下依次铺设有砂砾石积水垫层、素混凝土隔水层,其中,砂砾石积水垫层用于收集地面下的渗水,素混凝土隔水层能够防止水渗入黄土层,确保地面或结构物基础下的渗水通过砂砾石积水垫层的收集,并通过导渗井向深部地层扩散,消除了建筑物因黄土地层湿陷发生沉陷变形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在砂砾石积水垫层上铺设有素混凝土防渗层,能够有效的防止地表水的入渗;

(3)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充分利用了土水势原理和薄膜水运动理论,改变了以往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如换填法、灰土挤密桩等,并且使黄土相对较高的天然承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对局部渗漏水地方采用深层散水的处理措施,效果显著,易于实现推广;

(4)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不仅保护了水资源,还避免了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且施工简单易行,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素混凝土隔水层,2.导渗井,3.砂砾石积水垫层,4.素混凝土防渗层,5.pvc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铺设于黄土层上的素混凝土隔水层1,素混凝土隔水层1厚度不低于10cm,素混凝土隔水层1与黄土层中竖直设置有导渗井2,导渗井2的直径为50cm~100cm,导渗井2中填充有砂卵石,素混凝土隔水层1及导渗井2上铺设有砂砾石积水垫层3,砂砾石积水垫层3的厚度为10cm~20cm,砂砾石积水垫层3上为地面或结构物基础。

砂砾石积水垫层3上铺设素混凝土防渗层4,厚度不低于20cm,素混凝土防渗层4上为地面或结构物基础,能够阻止地表水的入渗。

导渗井2内紧贴井壁设置有pvc管子5,对导渗井2的井壁作防渗处理,用于要求较高的地面或结构物基础中。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的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1、确定地基的处理范围及导渗井2的深度,其中,导渗井2深度h为:

h1×a

其中,h1为临界深度,a为安全系数;

步骤2、在地基处理范围内,在黄土层上铺设厚度不低于10cm的素混凝土隔水层1;

步骤3、在步骤2中的素混凝土隔水层1及黄土层上竖直开挖直径为50cm~100cm的导渗井2;

步骤4、在步骤3中的导渗井2中紧贴井壁安装pvc管子5,用于导渗井2井壁防渗,在pvc管子5内填充砂卵石至井口;

步骤5、在步骤4中的导渗井2及素混凝土隔水层1上铺设厚度为10cm~20cm的砂砾石积水垫层3;

步骤6、在步骤5中的砂砾石积水垫层3上铺设厚度不低于20cm的素混凝土防渗层4,阻止地表水的入渗,素混凝土防渗层4的上面为地面或者结构物基础;其中,结构物基础为建筑物基础、渠道基础等。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的设计原理为:利用水在两种介质中不同的吸附作用和薄膜水迁移运动理论,将浸向地基的水通过一定的导渗井2引向深厚湿陷性黄土层的深处,使其以薄膜水的方式向四周散开,在深层形成一定范围但不致危及基础工作的湿润区,同时保持了基础下面持水层内黄土的天然湿度和结构。虽然在地层深部发生增湿湿陷变形,但这种变形不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基础结构,从而避免了未经处理的黄土地基因浸水发生沉陷变形,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

当薄膜水增厚时,由于它没有一般自由水的溶解能力,薄膜水本身仍具有较高的粘度和抗剪强度,不致使黄土的结构发生较大的破坏,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薄膜水的继续转移使导渗井2两端范围内土的薄膜水厚度继续变小,一方面使它的强度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再一次的散水腾出了容量,但同时又不继续恶化基础的工作条件,并且,由于地基中应力的扩散,深层黄土的少许变湿,在小压力下并不会引起显著的湿陷变形,即具有足够变形的可能性,也会因黄土中应力分布的拱效应得到了调整,避免对基础的影响,只要散水深度足够,相当数量的散水不会对基础产生不利的作用。

土中水可以分为土粒矿物内部的结晶水,附着于土粒表面的薄膜水(结合水)以及存在于土骨架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高、低温条件,还可能有气态水(汽)和固态水(冰)。从工程性质的角度,将气态水归属于气相,结晶水和固态水归属于固相,则三相土的液相将包括薄膜水和自由水。薄膜水存在于双电层内,它与土粒表面的结合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一般土粒表面牢固地吸附有一层水分子,具有很高的粘度和抗剪强度,很少受温度的影响,称为吸附层,双电层的其他范围称为扩散层,扩散层内紧靠吸附层的一层水膜,与颗粒表面的联结更弱,定向结构更加松散,受渗透吸附作用控制,称为渗透吸附水,或弱结合水。由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所组成的薄膜水,因其受电分子力的约束,一般不能在重力下运动,它只能在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下,以由水膜厚处向水膜薄处转移的方式运动,至水膜内的压力相等为止,只有水化膜外的自由水(毛细水和重力水)才能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渗透运动。因此,含水量较低的非饱和土在其受到水的浸湿时,受浸湿处首先达到最大的水化膜厚度,多余的水以自由水的形式运动,使一定范围内的土达到它最大水化膜厚度,这些厚度较大处的薄膜水要逐渐向较小薄膜厚度处缓慢转移,最后使浸湿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水膜厚度而停止水分的转移。浸湿水量进一步加大时,这种过程将继续进行,一方面使水膜加厚,另一方面使影响深度加大,最后以一个新的含水量水平在新的范围内达到稳定,上述含水量水平和范围均将随浸湿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只有当注入的水量很多,而且无处再以薄膜水转移的方式运动时,才不断积蓄在孔隙中作为自由水,增大饱和区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从上自下依次铺设有素混凝土防渗层4、砂砾石积水垫层3、素混凝土隔水层1,素混凝土隔水层1与黄土层中设置竖直导渗井2,其中,素混凝土防渗层4能够阻止地表水的入渗,砂砾石积水垫层3收集地面下的渗水,素混凝土隔水层1能够防止水渗入黄土层,确保地面或结构物基础下的渗水通过砂砾石积水垫层3的收集,并通过导渗井2向深部地层扩散,消除了建筑物因黄土地层湿陷发生沉陷变形的危险,充分利用了土水势原理和薄膜水运动理论,改变了以往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如换填法、灰土挤密桩等,并且使黄土相对较高的天然承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对局部渗漏水地方采用深层散水的处理措施,效果显著,不仅保护了水资源,还避免了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易行,造价低廉。

适用于深层散水地基的导渗井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