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种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节能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已存在的蒸化机基础上,仅增加一台压缩机、一台湿空气透平及少量辅助阀门,通过对两蒸化机进行有序化控制和间歇切换操作,仅需要消耗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而增加的湿空气透平有效回收了蒸化机内高温高压的湿空气内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相比常规直接放气式的蒸汽卸载过程,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法方便;此外,由于蒸化机内大部分的湿空气没有直接排放至环境,实现了在两个蒸化机间的交替利用,因此该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蒸汽和热能的消耗,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1蒸化机(1),第2蒸化机(2),第1端盖(3),第2端盖(4),第1加热管(5),第2加热管(6),四通换向阀(7),压缩机(8),湿空气透平(9);
第1蒸化机(1)包括蒸汽进口、湿空气口、加热管入口、加热管出口,第1加热管(5)布置在第1蒸化机(1)内腔,第1蒸化机(1)与第1端盖(3)机械相连,第1端盖(3)关闭后,第1蒸化机(1)内腔处于封闭状态;第1端盖(3)打开后,第1蒸化机(1)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联通;
第2蒸化机(2)包括蒸汽进口、湿空气口、加热管入口、加热管出口,第2加热管(6)布置在第2蒸化机(2)内腔,第2蒸化机(2)与第2端盖(4)机械相连,第2端盖(4)关闭后,第2蒸化机(2)内腔处于封闭状态;第2端盖(4)打开后,第2蒸化机(2)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联通;
四通换向阀(7)外部包括第1外口(7-1-1)、第2外口(7-2-1)、第3外口(7-3-1)、第4外口(7-4-1),内部包括第1内口(7-1-2)、第2内口(7-2-2)、第3内口(7-3-2)和第4内口(7-4-2);四通换向阀(7)的第1内口(7-1-2)与第2内口(7-2-2)内部连通,第3内口(7-3-2)与第4内口(7-4-2)内部连通;
高压蒸汽(17)通过蒸汽管总阀(10)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蒸汽管第1分阀(11)与第1蒸化机(1)蒸汽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蒸汽管第2分阀(12)与第2蒸化机(2)蒸汽入口相连;
导热油(18)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导热油管第1分阀(13)与第1加热管(5)入口相连,第1加热管(5)出口通过导热油管第2分阀(14)排出系统;另一路通过导热油管第3分阀(15)与第2加热管(6)入口相连,第2加热管(6)出口通过导热油管第4分阀(16)排出系统;
第2蒸化机(2)的湿空气出口通过第3球阀(23)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1外口(7-1-1)相连,第2外口(7-2-1)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湿空气透平(9)与第4外口(7-4-1)相连;另一路通过压缩机(8)与第4外口(7-4-1)口相连;第3外口(7-3-1)通过第2球阀(22)与第1蒸化机(1)的湿空气口相连;
自然空气(20)通过第1球阀(21)与压缩机(8)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第1蒸化机(1)和第2蒸化机(2)间歇运行,当第1蒸化机(1)内腔处于高压状态时,布置在第2蒸化机(2)外的第2端盖(4)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2蒸化机(2)内腔与大气环境直接相连;
当第2蒸化机(2)内腔处于高压状态时,布置在第1蒸化机(1)外的第1端盖(3)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1蒸化机(1)内腔与大气环境直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首先,将四通换向阀(7)旋转至第1外口(7-1-1)与第1内口(7-1-2)相通,第2外口(7-2-1)与第2内口(7-2-2)相通,第3外口(7-3-1)与第3内口(7-3-2)相通,第4外口(7-4-1)与第4内口(7-4-2)相通;
关闭湿空气透平(9)、蒸汽管总阀(10),蒸汽管第1分阀(11)、蒸汽管第2分阀(12)、导热油管第1分阀(13)、导热油管第2分阀(14)、导热油管第3分阀(15)、导热油管第4分阀(16)和第1球阀(21);
第1蒸化机(1)处于常压状态,第2蒸化机(2)内腔处于高压状态;第1端盖(3)和第2端盖(4)均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第2球阀(22)和第3球阀(23);
第2蒸化机(2)内的高压湿空气(19)在压力差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第3球阀(23)、四通换向阀(7)的第1内口(7-1-2)和第2内口(7-2-2),然后经过湿空气透平(9)膨胀做功后,进入四通换向阀(7)的第4内口(7-4-2),并从四通换向阀(7)的第3内口(7-3-2)和第2球阀(22)进入第1蒸化机(1)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两蒸化机内腔压力相等;
关闭第3球阀(23),打开第1球阀(21),自然空气(20)经过压缩机(8)增压后通过第4内口(7-4-2)、第3内口(7-3-2)、第2球阀(22)进入第1蒸化机(1)的空气入口,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第1球阀(21);
打开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1分阀(11),高压蒸汽(17)通过蒸汽口不断进入第1蒸化机(1)内腔,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1分阀(11);
打开导热油管第1分阀(13)和导热油管第2分阀(14);导热油(18)通过第1加热管(5)对第1蒸化机(1)内的湿空气加热至额定温度,关闭导热油管第1分阀(13)和导热油管第2分阀(14);
打开第2端盖(4),第2蒸化机(2)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对其内部布置的布料可以卸货;
将未加工的布料装进第2蒸化机(2),关闭第2端盖(4),后转动四通换向阀(7)90度;将四通换向阀(7)旋转至第1外口(7-1-1)与第2内口(7-2-2)相通,第2外口(7-2-1)与第3内口(7-3-2)相通,第3外口(7-3-1)与第4内口(7-4-2)相通,第4外口(7-4-1)与第1内口(7-1-2)相通;
关闭湿空气透平(9)、蒸汽管总阀(10),蒸汽管第1分阀(11)、蒸汽管第2分阀(12)、导热油管第1分阀(13)、导热油管第2分阀(14)、导热油管第3分阀(15)、导热油管第4分阀(16)和第1球阀(21);
第2蒸化机(2)处于常压状态,第1蒸化机(1)内腔处于高压状态;第1端盖(3)和第2端盖(4)均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第2球阀(22)和第3球阀(23);
第1蒸化机(1)内的高压湿空气(19)在压力差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第2球阀(22)、四通换向阀(7)的第4内口(7-4-2)和第3内口(7-3-2),然后经过湿空气透平(9)膨胀做功后,进入四通换向阀(7)的第1内口(7-1-2)口,并从四通换向阀(7)的第2内口(7-2-2)和第3球阀(23)进入第2蒸化机(2)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两蒸化机内腔压力相等;
关闭第2球阀(22),打开第1球阀(21),自然空气(20)经过压缩机(8)增压后通过第1内口(7-1-2)、第2内口(7-2-2)、第3球阀(23)进入第2蒸化机(2)的空气入口,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第1球阀(21);
打开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2分阀(12),高压蒸汽(17)通过蒸汽口不断进入第2蒸化机(2)内腔,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2分阀(12);
打开导热油管第3分阀(15)和导热油管第4分阀(16);导热油(18)通过第2加热管(6)对第2蒸化机(2)内的湿空气加热至额定温度,关闭导热油管第3分阀(15)和导热油管第4分阀(16);
打开第1端盖(3),第1蒸化机(1)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对其内部布置的布料可以卸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涉及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属于节能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印染厂中对织物表面进行印染,大多采用高压高温蒸化机。为了保证布料的固色效果,一般均采用对封闭蒸化机内冲注高温高压蒸汽,同时蒸化机内还布置有传热管道,可以利用导热油或者高压蒸汽通过传热管,间接对蒸化机内湿空气加热,使得蒸化机内达到最佳的固色温度和压力。待蒸化机内布料的蒸化染色过程完成后,常规采用打开卸压管阀,直接对蒸化机内高温高压湿空气进行排空。因此,常规蒸化机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蒸气,也需要消耗大量的外热源热能。也有企业为了减少能量和水资源消耗,利用蒸化机排空的湿空气对常温水/空气进行加热,并用于其他工段需求。也有研究者提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利用余热吸收式制冷的方法实现某工段制冷。此外,为了提高蒸化机的效率,减少热能的流失,也有研究者提出将蒸化机保温层加厚。
然而,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来看,由于蒸化机内高温高压湿空气排空过程存在明显的能量品位降低,现有常规节能回收方法采用降压处理后仅能回收少量的低品位热能,尚存在显著的节能空间,且结构较为复杂,加热锅炉的负荷并未减少。而且,上述方法均将蒸汽直接排空,没有被蒸汽锅炉回收利用,因此需要给蒸汽锅炉不断补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回收印染厂蒸化机余能,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消耗少量能耗的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1蒸化机,第2蒸化机,第1蒸化机盖,第2蒸化机盖,第1加热管,第2加热管,四通转向阀,压缩机,湿空气透平;第1蒸化机包括蒸汽进口、湿空气口、加热管入口、加热管出口,加热管布置在第1蒸化机内腔,第1蒸化机与第1端盖机械相连,第1端盖关闭后,第1蒸化机内腔处于封闭状态;第1端盖打开后,第1蒸化机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联通;第2蒸化机包括蒸汽进口、湿空气口、加热管入口、加热管出口,加热管布置在第2蒸化机内腔,第2蒸化机与第2端盖机械相连,第2端盖关闭后,第2蒸化机内腔处于封闭状态;第2端盖打开后,第2蒸化机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联通;四通换向阀外部包括第1外口、第2外口、第3外口、第4外口,内部包括第1内口、第2内口、第3内口和第4内口;四通换向阀的第1内口与第2内口内部连通,第3内口与第4内口内部连通;高压蒸汽通过蒸汽管总阀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蒸汽管第1分阀与第1蒸化机蒸汽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蒸汽管第2分阀与第2蒸化机蒸汽入口相连;导热油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导热油第1分阀与第1加热管入口相连,第1加热管出口通过导热油第2分阀排出系统;另一路通过导热油第3分阀与第2加热管入口相连,第2加热管出口通过导热油第4分阀排出系统;第2蒸化机的湿空气出口通过第3球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1外口相连,第2外口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湿空气透平与第4外口相连;另一路通过压缩机与第4外口口相连;第3外口通过第2球阀与第1蒸化机的湿空气口相连;自然空气通过第1球阀与压缩机入口相连。
所述的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过程:第1蒸化机和第2蒸化机间歇运行,当第1蒸化机内腔处于高压状态时,布置在第2蒸化机外的第2端盖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2蒸化机内腔与大气环境直接相连;当第2蒸化机内腔处于高压状态时,布置在第1蒸化机外的第1端盖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1蒸化机内腔与大气环境直接相连。
所述的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首先,将四通换向阀旋转至第1外口与第1内口相通,第2外口与第2内口相通,第3外口与第3内口相通,第4外口与第4内口相通;
关闭湿空气透平、蒸汽管总阀门,蒸汽管第1分阀、蒸汽管第2分阀、导热油管第1分阀、导热油管第2分阀、导热油管第3分阀、导热油管第4分阀和第1球阀;
第1蒸化机处于常压状态,第2蒸化机内腔处于高压状态;第1端盖和第2端盖均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第2球阀和第3球阀;
第2蒸化机内的高压湿空气在压力差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第3球阀、四通换向阀的第1内口和第2内口,然后经过湿空气透平膨胀做功后,进入四通换向阀的第4内口,并从四通换向阀的第3内口和第2球阀进入第1蒸化机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两蒸化机内腔压力相等;
关闭第3球阀,打开第1球阀,自然空气经过压缩机增压后通过第4内口、第3内口、第2球阀进入第1蒸化机的空气入口,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第1球阀;
打开蒸汽管总阀和蒸汽管第1分阀,高压蒸汽通过蒸汽口不断进入第1蒸机内腔,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蒸汽管总阀和蒸汽管第1分阀;
打开导热油第1分阀和导热油第2分阀;导热油通过第1加热管对第1蒸化机内的湿空气加热至额定温度,关闭导热油第1分阀和导热油第2分阀;
打开第2端盖,第2蒸化机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对其内部布置的布料可以卸货;
将未加工的布料装进第2蒸化机,关闭第2端盖,后转动四通转向阀90度;将四通换向阀旋转至第1外口与第2内口相通,第2外口与第3内口相通,第3外口与第4内口相通,第4外口与第1内口相通;
关闭湿空气透平、蒸汽管总阀门,蒸汽管第1分阀、蒸汽管第2分阀、导热油管第1分阀、导热油管第2分阀、导热油管第3分阀、导热油管第4分阀和第1球阀;
第2蒸化机处于常压状态,第1蒸化机内腔处于高压状态;第1端盖和第2端盖均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第2球阀和第3球阀;
第1蒸化机内的高压湿空气在压力差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第2球阀、四通换向阀的第4内口和第3内口,然后经过湿空气透平膨胀做功后,进入四通换向阀的第1内口口,并从四通换向阀的第2内口和第3球阀进入第2蒸化机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两蒸化机内腔压力相等;
关闭第2球阀,打开第1球阀,自然空气经过压缩机增压后通过第1内口、第2内口、第3球阀进入第2蒸化机的空气入口,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第1球阀;
打开蒸汽管总阀和蒸汽管第2分阀,高压蒸汽通过蒸汽口不断进入第2蒸机内腔,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蒸汽管总阀和蒸汽管第2分阀;
打开导热油第3分阀和导热油第4分阀;导热油通过第2加热管对第2蒸化机内的湿空气加热至额定温度,关闭导热油第3分阀和导热油第4分阀;
打开第1端盖,第1蒸化机内腔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对其内部布置的布料可以卸货。
该系统通过对两蒸化机进行有序化控制和间歇切换操作,增加一台压缩机和一台湿空气透平实现蒸化机能量的回收,相比常规系统,上述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加的湿空气透平有效回收了蒸化机内高温高压的湿空气压差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相比常规直接放气式的蒸汽卸载过程,最大化的回收了高压蒸汽的能量。
2、由于蒸化机内大部分的湿空气在两个蒸化机间的交替利用,与直接排放至环境相比,显著降低了蒸汽的消耗,进一步减少了外热源的消耗。
3、利用少量辅助阀门,对两蒸化机进行有序化控制和间歇切换操作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图2为高压蒸汽和导热油供给第2蒸化机说明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工作过程;
图中标号名称:1、第1蒸化机,2、第2蒸化机,3、第1端盖,4、第2端盖,5、第1加热管,6、第2加热管,7、四通换向阀,7-1-1、第1外口,7-2-1、第2外口,7-3-1、第3外口,7-4-1、第4外口,7-1-2、第1内口,7-2-2、第2内口,7-3-2、第3内口,7-4-2、第4内口,8、压缩机,9、湿空气透平,10、蒸汽管总阀,11、蒸汽管第1分阀,12、蒸汽管第2分阀,13、导热油管第1分阀,14、导热油管第2分阀,15、导热油管第3分阀,16、导热油管第4分阀,17、高压蒸汽,18、导热油,19、湿空气,20、自然空气,21、第1球阀,22、第2球阀,23、第3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以高压蒸汽和导热油供给第1蒸化机为例说明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工作过程。
打开湿空气透平9,第2蒸化机2内的高压蒸汽进入四通换向阀7,再经湿空气透平9,再次进入四通换向阀7,由四通换向阀7出来的蒸汽进入第1蒸化机1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两蒸化机内腔压力相等,关闭湿空气透平9;
打开压缩机8,自然空气经过压缩机8增压后经四通换向阀7进入第1蒸化机1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压缩机8;
打开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1分阀11,高压蒸汽通过蒸汽口不断进入第1蒸机1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1分阀11;
打开导热油第1分阀13和导热油第2分阀14;导热油通过第1加热管5对第1蒸化机1内的湿空气加热至额定温度后,关闭导热油第1分阀13和导热油第2分阀14;
打开第2端盖4,对其内部布置的布料进行卸货;
将未加工的布料装进第2蒸化机2,关闭第2端盖4;
将四通换向阀7转动90度切换转向,附图2为高压蒸汽和导热油供给第2蒸化机说明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工作过程;
打开湿空气透平9,第1蒸化机1内的高压蒸汽进入四通换向阀7,再经湿空气透平9,再次进入四通换向阀7,由四通换向阀7出来的蒸汽进入第2蒸化机2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两蒸化机内腔压力相等,关闭湿空气透平9;
打开压缩机8,自然空气经过压缩机8增压后经四通换向阀7进入第2蒸化机2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压缩机8;
打开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2分阀12,高压蒸汽通过蒸汽口不断进入第2蒸机2腔体内,该过程持续至额定压力后关闭蒸汽管总阀10和蒸汽管第2分阀12;
打开导热油第3分阀15和导热油第4分阀16;导热油通过第2加热管6对第2蒸化机2内的湿空气加热至额定温度后,关闭导热油第3分阀15和导热油第4分阀16;
打开第1端盖3,对其内部布置的布料进行卸货;
将未加工的布料装进第1蒸化机1,关闭第1端盖3。
印染厂蒸化机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