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及流程。所述单元包括吸收塔、再吸收塔、液气射流泵和贫油泵,所述液气射流泵的入口分别连接至吸收塔顶部和贫油泵;液气射流泵的出口连接至再吸收塔底部。所述流程为:来自吸收塔的贫气和经贫油泵提压后的部分贫油进入液气射流泵,经贫油泵提压后的部分贫油作为射流泵的工作流体直接吸入贫气,经质量和动量传递,以全混状态进入再吸收塔底部,实现气液分离;另一部分贫油从顶部进入再吸收塔,从上往下流经塔板,进一步吸收从塔底上升的气体所随带的≥C3的组分。由于气液传质强化和吸收压力提高,再吸收塔板数减少、贫油量降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包括吸收塔、再吸收塔、液气射流泵和贫油泵,所述液气射流泵的入口分别连接至吸收塔顶部和贫油泵;液气射流泵的出口连接至再吸收塔底部。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贫气再吸收单元对贫气进行再吸收的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来自吸收塔的贫气和经贫油泵提压后的部分贫油进入液气射流泵,经贫油泵提压后的部分贫油作为射流泵的工作流体直接吸入贫气,经质量和动量传递,以全混状态进入再吸收塔底部,实现气液分离;
(2)另一部分贫油从顶部进入再吸收塔,从上往下流经塔板,进一步吸收从塔底上升的气体所随带的≥C3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贫气进行再吸收的流程,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提压是指提升压力至2.4MPa;步骤(2)中所述再吸收塔的操作压力为1.35MPa。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及流程。
背景技术
吸收稳定系统是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原油二次加工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是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来自主分馏塔系统的富气和粗汽油(或粗石脑油)分离成干气、液态烃和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或石脑油)。
吸收稳定系统主要由富气压缩机、凝缩油罐、吸收塔、解吸塔、稳定塔、再吸收塔及相应的冷换设备构成。其中,吸收塔是用粗汽油(或粗石脑油)和补充吸收油(稳定汽油或石脑油)吸附来自解吸塔顶的气体,将其≥C3组分的浓度降到大约10%(mol)以下;再吸收塔则是用来自主分馏塔且经泵提压后的柴油(又称贫油)进一步吸收来自吸收塔顶的气体(该气体又称“贫气”),将其≥C3组分的浓度降到3%(mol)以下。可见,两塔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回收炼厂气中≥C3的组分,使从再吸收塔顶排出的作为炼厂燃料的干气变“干”。
现有吸收稳定系统吸收和再吸收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来自凝缩油罐的气体自压进吸收塔T01底部,与进入吸收塔T01顶部的粗汽油和补充吸收油在塔内逆流接触传质,从而在塔顶得到贫气(图中,设置了循环水冷却器E01和E02,以及时取走吸附热,保证吸收效果);随后,贫气自压进再吸收塔T02与来自主分馏塔的贫油(通常是柴油馏分)逆流接触,进一步脱除其≥C3的组分,进而在塔顶得到干气。而出自T01和T02底部的两股饱和富吸收油则分别返回凝缩油罐和主分馏塔。
上述流程中,从塔上部引入的吸收油通过分配器喷淋在第一块塔板上,再沿塔内流通通道依次下流与上升的气体逐次接触,受限于塔板结构和非强制性流动,气液两相接触是不充分的。故为了保证干气质量合格,不得不增加塔板数,进而造成塔高、板多、投资大;同时,还提高了循环贫油量,增加了主分馏塔系统的加工负荷和能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贫气再吸收单元对贫气进行再吸收的流程。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包括吸收塔、再吸收塔、液气射流泵和贫油泵,所述液气射流泵的入口分别连接至吸收塔顶部和贫油泵;液气射流泵的出口连接至再吸收塔底部。
一种采用上述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对贫气进行再吸收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来自吸收塔的贫气和经贫油泵提压后的部分贫油进入液气射流泵,经贫油泵提压后的部分贫油作为射流泵的工作流体直接吸入贫气,经质量和动量传递,以全混状态进入再吸收塔底部,实现气液分离;
(2)另一部分贫油从顶部进入再吸收塔,从上往下流经塔板,进一步吸收从塔底上升的气体所随带的≥C3的组分。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提压是指提升压力至2.4MPa;步骤(2)中所述再吸收塔的操作压力为1.35MPa。
本发明基于以下原理:
射流泵内,高压贫油在喷嘴处将压力能转化为动能,高速通过产生低压吸力,将来自吸收塔塔顶的贫气直接吸入射流泵吸入室,与贫油一起进射流泵喉管,产生强烈湍流,实现油气高分散度混合吸收,再经过扩径扩散管将动能转为压力能,逐步升压后一起进再吸收塔底部。由于贫气在射流泵内与贫油强湍流混合,故溶解分散程度高,接近气液平衡;同时贫气经射流泵后获得静压能,进而提高了再吸收塔的操作压力,更有利于强化吸收效果。由于气液传质强化和吸收压力提高,再吸收塔板数减少、贫油量降低。
另外,本发明通过适当提高贫油泵的出口压力。此处提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弥补因射流泵内强制吸附所造成的吸收塔进口处气体分压降低;二是以比提高贫气(本质是提高主分馏塔塔顶富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小得多的代价,提高吸收塔内操作压力,进一步强化吸收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在液气射流泵内贫油与贫气强湍流混合,贫气被外力强分散于贫油中,极大的提高了贫气中≥C3组分在贫油中的溶解速率;
(2)适当提压贫油,并通过射流泵将压力能转移给贫气,达到了以较小功耗提高再吸收塔操作压力的目的,其效果远优于提压富气;
(3)贫油与贫气在喷射泵中的高湍流混合和由此产生的再吸收过程提压,极大的改善了吸收效果,实现相同工艺目标所需的吸收塔塔板数将大幅度降低,贫液量也相应降低,进而大大降低了再吸收塔投资和贫油再生过程能耗;
(4)新增液气射流泵是静设备,体积小、投资少,管理、控制难度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对比例的贫气再吸收单元;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贫气再吸收单元;
图中编号说明如下:T01-吸收塔;T02-再吸收塔;P01-液气射流泵;P02-贫油泵;E01/E02-中间冷却器;图中吸收塔和再吸收塔内阿拉伯数字表示塔板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对比例
本对比例为现有吸收稳定系统中的贫气再吸收单元(如图1所示),采用该贫气再吸收单元对贫气进行再吸收流程如下:
来自凝缩油罐的气体(50℃、1.2MPa、32.1t/h、22082Nm3/h)自压进吸收塔T01底部,与从进入顶部的粗汽油(35℃、1.9MPa、86.2t/h)和补充吸收油(35.5℃、2.5MPa、70t/h)在塔内逆流接触,经多级传质,底部富吸收油(51.3℃、1.14MPa、178.9t/h)返回凝缩油罐,塔顶贫气(40.6℃、1.12MPa、9.4t/h、10000Nm3/h)则自压进再吸收塔T02,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由E01和E02取走,分别为24.3×104kcal/h和10.1×104kcal/h。再吸收塔中,贫柴油(34.8℃、1.5MPa、66.4t/h)自塔顶喷入,进一步吸附来自吸收塔的贫气,得到产品干气(35.2℃、1.1MPa、5.6t/h、7843Nm3/h、≥C3组分含量=2.4%(mol))从塔顶出装置,而富柴油(39.2℃、1.12MPa、70.2t/h)重返主分馏塔,干气质量则由贫柴油流量调节。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的贫气再吸收单元,如图2所示,包括吸收塔T01、再吸收塔T02、液气射流泵P01和贫油泵P02,所述吸收塔顶部设置贫气出口、补充吸收油入口和粗汽油入口,吸收塔底部设置凝缩油罐的气体入口和富吸收油出口;再吸收塔顶部设置贫油入口和干气出口,再吸收塔底部设置贫气入口和富吸收油出口;所述液气射流泵的入口分别与贫油泵和贫气出口相连,液气射流泵出口连接至贫气入口。所述吸收塔还设置中间冷却器E01和E02。
采用上述贫气再吸收单元对贫气进行再吸收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来自凝缩油罐的气体(50℃、1.2MPa、32.1t/h、22082Nm3/h)自压进吸收塔T01底部,与从顶部流进的粗汽油(35℃、1.9MPa、86.2t/h)和补充吸收油(35.5℃、2.5MPa、70t/h)在塔内逆流接触传质,产生的热量由E01和E02取走,分别为24.3×104kcal/h和10.1×104kcal/h,底部富吸收油(51.3℃、1.14MPa、178.9t/h)返回凝缩油罐,塔顶贫气(40.6℃、1.12MPa、9.4t/h、10000Nm3/h)进入液气射流泵P01吸入室,被贫柴油一路(35℃、2.4MPa、42.4t/h)吸入射流泵喉管内强制性混合并初次吸收,出射流泵后接近平衡的气液混合物(39.4℃、1.6MPa、55.8t/h)进入再吸收塔T02底部,实现气液分离。在塔内,上升的气相与进入顶部的贫柴油二路(35℃、2.4MPa、20t/h)逆流接触传质,实现二次吸收,通过调节贫柴油二路流量以保证其中≥C3组分的含量为2.4%(mol)。吸附重质组分后的富柴油(39.2℃、1.36MPa、66.2t/h)返回主分馏塔,而顶部干气(35℃、1.35MPa、5.6t/h、7836Nm3/h)则直接出装置。
相对于对比例,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改进:
(1)在贫气管道上新增液气射流泵P01,以部分贫柴油为工作流体吸入贫气;
(2)将贫柴油泵P02的出口压力从比较例的1.5MPa提高到2.4MPa,对应再吸收塔的操作压力从比较例的1.1MPa提高到1.35MPa;
(3)将P02泵后的贫柴油分成两路,一路做射流泵的工作流体,一路走原流程进再吸收塔;但总流量由比较例的66.4t/h降到62.4t/h;
(4)再吸收塔塔板数由比较例的30块降到10块;
以上各项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例与实施例各项比较
由上表可见,实施例相比对比例:
通过在贫气管路上新增液气射流泵和提高贫油泵出口压力0.9MPa,使再吸收塔塔板数减少20块、操作压力提高0.25MPa、贫柴油量减少4t/h,而产品干气质量保持不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吸收稳定系统中贫气再吸收单元及流程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