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包括浪涌发生器和控制器,泳池的内壁相抵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板,两个所述内板的上端均焊接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内板的侧壁均焊接有螺柱,两个所述螺柱的周向侧壁均滑动连接有外板,两个所述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伸缩杆,所述浪涌发生器的上端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固定有与伸缩杆连接的滑动机构。本装置中,通过固定块与伸缩杆的压紧结合,使得浪涌发生器得以悬挂安装,不需要设置底部支撑,使得整个装置占据的泳池内部空间减小,使得泳池的建造范围可以减小,使得泳池能够摆放方便,同时避免了使用者与泳池内部的支架间发生碰撞,保证游泳安全。
权利要求
1.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包括浪涌发生器(7)和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泳池(1)的内壁相抵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板(2),两个所述内板(2)的上端均焊接有安装块(3),两个所述内板(2)的侧壁均焊接有螺柱(4),两个所述螺柱(4)的周向侧壁均滑动连接有外板(5),两个所述安装块(3)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伸缩杆(6),所述浪涌发生器(7)的上端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10),两个所述固定架(10)的上端均固定有与伸缩杆(6)连接的滑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焊接在固定架(10)上端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顶部焊接有连接弹簧(13),所述连接弹簧(13)的底部焊接有压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4)的底部开设有压槽(15),所述压槽(15)的内壁与伸缩杆(6)的周向侧壁相抵,所述压槽(15)的内壁胶合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2)的上端贯穿螺纹连接有螺钉(16),所述螺钉(16)的底部与压板(14)的上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发生器(7)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控制器(9)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8)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4)贯穿外板(5),所述外板(5)与泳池(1)的外壁相抵,所述螺柱(4)与泳池(1)的上端相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泳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
背景技术
游泳是一个能够全面锻炼人们身体健康的运动,受到广大运动爱好者的喜爱,而随着我们居家需求的逐渐提升,凭借着干净卫生,免去公共泳池水质不好交叉感染的困扰等优点,私人定制私家泳池的时尚正在悄然兴起;
为了增加游泳体验,很多私人泳池安装了水流增压装置,使得泳池内部水流呈现出稳定的流速,使得人们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持续的游泳达到有效的锻炼,但是目前增加装置在安装时大多将安装用支架等结构放置在泳池内部,使得本就不大的泳池其有效空间缩小,使得使用者的游泳体检降低,并且调整位置时容易发生碰撞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装结构占据较大空间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包括浪涌发生器和控制器,泳池的内壁相抵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板,两个所述内板的上端均焊接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内板的侧壁均焊接有螺柱,两个所述螺柱的周向侧壁均滑动连接有外板,两个所述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伸缩杆,所述浪涌发生器的上端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固定有与伸缩杆连接的滑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焊接在固定架上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顶部焊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焊接有压板。
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底部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内壁与伸缩杆的周向侧壁相抵,所述压槽的内壁胶合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的上端贯穿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底部与压板的上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浪涌发生器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螺柱贯穿外板,所述外板与泳池的外壁相抵,所述螺柱与泳池的上端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中,通过固定块与伸缩杆的压紧结合,使得浪涌发生器得以悬挂安装,不需要设置底部支撑,使得整个装置占据的泳池内部空间减小,使得泳池的建造范围可以减小,使得泳池能够摆放方便,同时避免了使用者与泳池内部的支架间发生碰撞,保证游泳安全;
2、本装置中,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大小的泳池,且最大限度的增加浪涌发生器的安装范围,并且松动螺钉即可轻松的移动浪涌发生器的位置,使得浪涌发生器位置的调整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泳池、2内板、3安装块、4螺柱、5外板、6伸缩杆、7浪涌发生器、8连接杆、9控制器、10固定架、11固定块、12固定槽、13连接弹簧、14压板、15压槽、1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包括浪涌发生器7和控制器9,泳池1的内壁相抵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板2,两个内板2的上端均焊接有安装块3,两个内板2的侧壁均焊接有螺柱4,两个螺柱4的周向侧壁均滑动连接有外板5,两个安装块3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伸缩杆6,浪涌发生器7的上端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10,两个固定架10的上端均固定有与伸缩杆6连接的滑动机构。
滑动机构包括焊接在固定架10上端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的内顶部焊接有连接弹簧13,连接弹簧13的底部焊接有压板14;压板14的底部开设有压槽15,压槽15的内壁与伸缩杆6的周向侧壁相抵,压槽15的内壁胶合有防滑垫,增加压槽15内壁与伸缩杆6接触后的摩擦力。
固定槽12的上端贯穿螺纹连接有螺钉16,螺钉16的底部与压板14的上端相抵,通过转动螺钉16使其不断的向固定槽12内部移动,从而使得螺钉16不断的挤压压板14,使得压板14得以压紧伸缩杆6;浪涌发生器7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控制器9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8的顶部。
螺柱4贯穿外板5,通过向螺柱4上旋入螺母即可通过螺母的挤压实现外板5与泳池1外壁的紧密贴合,外板5与泳池1的外壁相抵,螺柱4与泳池1的上端相抵,外板5、螺柱4和内板2形成“U”形,从而挂在泳池1的侧壁上,进而使得伸缩杆6能够保持位置不变,实现对浪涌发生器7的悬挂,并且通过伸缩杆6的伸长和缩短,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大小的泳池1,且最大限度的增加浪涌发生器7的安装范围。
在利用浪涌发生器7泵送池水时,首先进行浪涌发生器7的安装,通过拉长伸缩杆6将两个安装块3及对应内板2分开,使得两个内板2分别位于泳池1的两侧,使得浪涌发生器7后续位置的调整范围最大化,然后将外板5穿过对应螺柱4,使得外板5贴合在泳池1的外壁上,再向螺柱4上旋入螺母,通过螺母的旋入的挤压力使得外板5紧密的与泳池1外壁贴合,通过外板5对内板2的限制,使得内板2及其上的安装块3得以稳固的安装在泳池1的侧壁上;
然后将浪涌发生器7放入泳池1内部,再移动浪涌发生器7使得固定块11位置得以调整,直至伸缩杆6贯穿固定槽12,然后将压板14底部的压槽15对准伸缩杆6,使得压槽15位于伸缩杆6的正上方,此状态下伸缩杆6与固定槽12的内底部相抵,再转动螺钉16,使得螺钉16不断的向固定槽12内部旋入,在螺钉16不断旋入的过程中螺钉16与压板14接触并推动压板14下移,直至压槽15的内壁与伸缩杆6紧密贴合,至此伸缩杆6的上端与压槽15内壁相抵,而伸缩杆6的下端与固定槽12的内底部相抵,使得固定块11与伸缩杆6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浪涌发生器7的固定;
在清理泳池1或不使用浪涌发生器7时,可收缩伸缩杆6使得两个安装块3位于泳池1的同一侧,进而将浪涌发生器7移动至泳池角落处,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改变浪涌发生器7的位置,可将螺钉16松动,使得伸缩杆6与压槽15及固定槽12的间隙略微增大,而此状态下固定块11仍无法直接与伸缩杆6脱离,但是固定块11却能够沿着伸缩杆6滑动且不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使得浪涌发生器7位置的调整十分方便,并且整个浪涌发生器7的固定结构均与泳池1侧壁靠近,不过多占用泳池1内部空间,尤其不需要与泳池1内底部接触,不会占用下部空间,不会因占据泳池1内空间而使得使用者使用时与装置接触而受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智能游泳池水流增压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