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IPC分类号 : B32B27/20I,B32B27/28I,B32B27/06I,B29C69/00I,B29K79/00N,B29L7/00N,B29L9/00N

申请号
CN201910911468.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09-25
  • 公开号: 110626030B
  • 公开日: 2019-12-31
  • 主分类号: B32B27/20I
  • 专利权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至少由三层导热薄膜层复合而成,相邻的两层为不同形貌导热网络的薄膜层,上、下表面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上、下表面层之间的薄膜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制备方法是通过分散剂将两种以上的导热填料均匀的分散在聚酰胺酸溶液中,聚酰胺酸溶液消泡处理后,进行铺膜、溶剂脱除、冷却室温脱模后,压延出薄膜层,取三层以上的薄膜层,叠放整齐后,压延出特定厚度的复合薄膜,经完全热亚胺化后制备出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该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和高韧性的特点,该复合薄膜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领域有很大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薄膜由至少三层导热薄膜层复合而成,相邻的两层为不同形貌导热网络的薄膜层,上、下表面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上、下表面层之间的薄膜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

所述的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种以上不同形貌的导热填料和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和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聚酰亚胺溶液分别放入真空烘箱进行消泡处理,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分别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中,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0.5-2 h,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薄膜层和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薄膜层;

(3)取三层以上的步骤(2)制得的薄膜层,在纵向上确保相邻的两层为不同形貌导热网络的薄膜层,上、下表面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上、下表面层之间的薄膜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叠放整齐后,经过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4)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薄膜再放入高温烘箱继续脱除溶剂和热亚胺化,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后,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

2.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薄膜具有3层结构,由上下表面导热薄膜层和中间填料层压延而成,上、下表面导热薄膜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中间填料层由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构成;

所述的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种以上不同形貌的导热填料和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聚酰亚胺溶液分别放入真空烘箱进行消泡处理,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分别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中,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0.5-2 h,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薄膜层;

(3)取两层步骤(2)制得的薄膜层,在下层薄膜的上表面铺设一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层,再将上层叠放在导热填料层上后,经过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4)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薄膜再放入高温烘箱继续脱除溶剂和热亚胺化,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后,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铜粒子、银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鳞片状的碳粉、石墨中的至少两种,导热填料尺寸为10n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薄膜厚度为10-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酸溶液,由二元胺溶于有机溶剂后,再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二元酐制得;二元酐与二元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1.05,聚酰胺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5-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酐,为均苯四酸二酐(PM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2,3,6,7-萘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

所述的二元胺,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甲胺、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氧基联苯胺的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向集成化、微小化、超薄化的发展,其电子元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密度逐步增大,人们再享受便捷的优势下,其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电子封装材料,在现实的严苛的需要下,对材料提出高导热且绝缘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达到提高导热系数的目的,通过添加合适的导热填料,构建导热网络。在量子物理学上解释为,构建声子的传输路径;加快声子的有效传输;减少声子在界面的散射。但问题也相应而来,如何解决网络构建,达到有效的传输,加快导热的传输。专利CN109370219 A 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该薄膜理论上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导热网络,也并未公开薄膜的导热性能。目前市场的导热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良莠不齐;另外,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获得较高的导热系数的薄膜,往往添加较高含量的导热填料,造成薄膜的柔性和韧性下降,所以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其薄膜即能有高导热系数又可以有很好的柔性与韧性,则该薄膜有着很大市场空间前景。

据研究表明,不同导热填料间可以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导热网络与导热网络间也有其特殊的协同作用,所以本发明从微观到宏观上层层设计,提出一种加强导热的方法,使导热填料协同提高导热,使优化导热路径,使个导热网络间协同提高导热,制备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为本次解决其根本问题的新思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和高物理韧性的特点,其中面外方向上的导热系数具有很大的提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至少三层导热薄膜层复合而成,相邻的两层为不同形貌导热网络的薄膜层,上、下表面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上、下表面层之间的薄膜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具有3层结构,由上下表面导热薄膜层和中间填料层压延而成,上、下表面导热薄膜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中间填料层由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构成。

所述的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铜粒子、银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鳞片状的碳粉、石墨中的至少两种,导热填料尺寸为10nm-30um。

所述的薄膜厚度为10-500um。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种以上不同形貌的导热填料和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和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聚酰亚胺溶液分别放入真空烘箱进行消泡处理,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分别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中,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0.5-2 h,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薄膜层和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薄膜层;

(3)取三层以上的步骤(2)制得的薄膜层,在纵向上确保相邻的两层为不同形貌导热网络的薄膜层,上、下表面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上、下表面层之间的薄膜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叠放整齐后,经过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4)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薄膜再放入高温烘箱继续脱除溶剂和热亚胺化,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后,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种以上不同形貌的导热填料和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聚酰亚胺溶液分别放入真空烘箱进行消泡处理,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分别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中,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0.5-2 h,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的薄膜层;

(3)取两层步骤(2)制得的薄膜层,在下层薄膜的上表面铺设一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层,再将上层叠放在导热填料层上后,经过特定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4)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薄膜再放入高温烘箱继续脱除溶剂和热亚胺化,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后,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

所述的聚酰胺酸溶液,由二元胺溶于有机溶剂后,再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二元酐制得;二元酐与二元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1.05,聚酰胺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5-25%。

所述二元酐,为均苯四酸二酐(PM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2,3,6,7-萘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

所述的二元胺,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甲胺、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氧基联苯胺的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薄膜制备的原理为:导热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聚酰亚胺中形成导热网络,有利于声子的有效传输,并通过压延挤出可在纵向应力作用下减少导热填料的距离,使形成的导热网络结构更加致密,加快声子传输,优化导热网络,并通过不同导热层的导热网络之间的协同,在结构上构成导热加强网络。

该复合薄膜的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高导热聚酰亚胺的薄膜为几种导热网络协同的多层复合薄膜,该多层导热网络的面外导热效果比市场上现有的单层导热网络的薄膜要优异;

2、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中每层的导热网络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貌的导热填料互相协同形成,经过压延后,其导热结构更为致密,对比市场上现有的聚酰亚胺导热薄膜,并不具备不同填料的协同效果;

3、本发明的高导热聚酰亚胺的薄膜,导热网络间的协同作用在物理性能上,能够提高薄膜的韧性,使其能够满足在力学条件上的需要,具体是该复合薄膜选取导热填料形貌时,在上下层选用片状的结构,中间层为非片状的其它结构,使其在压延过程中,中间层的导热填料能起到钉扎的作用,使其在上下层中的片状导热填料间贯穿,促进导热填料之间的接触,加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有效降低界面接触热阻,显著提高薄膜的面外导热效果;同时,中间层中导热填料含量较低,能够保证薄膜的柔性和韧性。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制备薄膜A的模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制备薄膜B的模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制备薄膜ABA的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615g二元胺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82g N,N-二甲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中,然后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9.385g PMDA,9.385g PMDA分别按50%、20%、20%、8%四次加入反应溶剂中,每次间隔0.5h,剩余的2%的PDMA调节体系粘度,使其体系粘度达到50000 MPa·s,制得聚酰胺酸溶液;

(2)将3.15g氮化硼、3.15g氧化铝、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机械搅拌3h左右,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在-1Mpa下进行消泡处理,制得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3)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2个小时,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40μ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为薄膜A;

(4)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氧化锌、3.15g氮化硼、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B;

(5)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比例,将3.15g氮化铝、3.15g氮化硼、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C;

(6)将薄膜从上至下按A、B、C的顺序叠放整齐后,经过3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7)将复合薄膜放入高温烘箱继续热亚胺化,设置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从室温开始,烘箱每升高40℃后保温20min,直至温度到达350℃后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经过上述步骤,制得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运用激光闪光法进行导热性能的测试,该薄膜的其面内导热系数为4.54 W·(m·K)-1,其面外导热系数为0.83 W·(m·K)-1

实施例2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元胺8.615g 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82g N,N-二甲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中,然后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9.385gPDMA,PMDA分为50%、20%、20%、8%四次加入反应溶剂中,每次间隔0.5h,剩余的2%的PDMA调节体系粘度,使其体系粘度达到50000 MPa·s,制得聚酰胺酸溶液;

(2)将3.15g氮化硼、3.15g氧化铝、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机械搅拌3h左右,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在-1Mpa下进行消泡处理,制得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3)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2个小时,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4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薄膜A;

(4)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氧化锌、3.15g氮化硼、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B;

(5)取两张薄膜A、一张薄膜B,将薄膜从上至下按A、B、A的顺序叠放整齐后,经过3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6)将复合薄膜放入高温烘箱继续热亚胺化,设置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从室温开始,烘箱每升高40℃后保温20min,直至温度到达350℃后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经过上述步骤,制得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运用激光闪光法进行导热性能的测试,该薄膜的其面内导热系数为4.82 W·(m·K)-1,其面外导热系数为0.94W·(m·K)-1

实施例3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615g二元胺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82g N,N-二甲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中,然后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9.385gPDMA,PDMA分为50%、20%、20%、8%四次加入反应溶剂中,每次间隔0.5h,剩余的2%的PDMA调节体系粘度,使其体系粘度达到50000 MPa·s,制得聚酰胺酸溶液;

(2)将3.15g氮化硼、3.15g氧化铝、0.063g MOK504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机械搅拌3h左右,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在-1Mpa下进行消泡处理,制得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3)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2个小时,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4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薄膜A;

(4)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纳米银粒子、3.15g碳纳米管、0.063g MOK504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B;

(5)取两张薄膜A、一张薄膜B,将薄膜从上至下按A、B、A的顺序叠放整齐后,经过3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6)将复合薄膜放入高温烘箱继续热亚胺化,设置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从室温开始,烘箱每升高40℃后保温20min,直至温度到达350℃后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经过上述步骤,制得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运用激光闪光法进行导热性能的测试,该薄膜的其面内导热系数为5.23 W·(m·K)-1,其面外导热系数为1.15 W·(m·K)-1

实施例4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615g 二元胺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82g N,N-二甲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中,然后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9.385gPDMA,PDMA分为50%、20%、20%、8%四次加入反应溶剂中,每次间隔0.5h,剩余的2%的PDMA调节体系粘度,使其体系粘度达到50000 MPa·s,制得聚酰胺酸溶液;

(2)将3.15g氮化硼、3.15g氧化铝、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机械搅拌3h左右,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在-1Mpa下进行消泡处理,制得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3)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2个小时,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4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薄膜A;

(4)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石墨烯、3.15g碳纳米管、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B;

(5)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碳纳米管、3.15g氮化硼、0.063g PVP k6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C;

(6)将薄膜从上至下按A、B、C的顺序叠放整齐后,经过3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7)将复合薄膜放入高温烘箱继续热亚胺化,设置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从室温开始,烘箱每升高40℃后保温20min,直至温度到达350℃后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经过上述步骤,制得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运用激光闪光法进行导热性能的测试,该薄膜的其面内导热系数为5.36 W·(m·K)-1,其面外导热系数为0.97 W·(m·K)-1

实施例5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615g二元胺 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82g N,N-二甲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中,然后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9.385gPDMA,PDMA分为50%、20%、20%、8%四次加入反应溶剂中,每次间隔0.5h,剩余的2%的PDMA调节体系粘度,使其体系粘度达到50000 MPa·s,制得聚酰胺酸溶液;

(2)将3.15g氮化硼、3.15g碳纳米管、0.063g PVP k3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机械搅拌3h左右,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在-1Mpa下进行消泡处理,制得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3)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2个小时,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4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薄膜A;

(4)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氧化锌、3.15g氮化硼、0.063g PVP k3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B;

(5)重复步骤(1)制得聚酰胺酸溶液,改变导热填料的种类,将3.15g石墨、3.15g氮化硼、0.063g PVP k3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在步骤(2)和步骤(3)相同条件下,制得薄膜C;

(6)将薄膜从上至下按A、B、C的顺序叠放整齐后,经过3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7)将复合薄膜放入高温烘箱继续热亚胺化,设置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从室温开始,烘箱每升高40℃后保温20min,直至温度到达350℃后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经过上述步骤,制得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运用激光闪光法进行导热性能的测试,该薄膜的其面内导热系数为5.62 W·(m·K)-1,其面外导热系数为1.39 W·(m·K)-1

实施例6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615g二元胺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82gN,N-二甲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中,然后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9.385gPDMA,PDMA分为50%、20%、20%、8%四次加入反应溶剂中,每次间隔0.5h,剩余的2%的PDMA调节体系粘度,使其体系粘度达到50000MPa·s,制得聚酰胺酸溶液;

(2)将3.15g氮化硼、3.15g碳纳米管、0.063g PVP k30分散剂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机械搅拌3h左右,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在-1Mpa下进行消泡处理,制得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亚胺溶液;

(3)用消泡处理过的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铺膜后,放入高温烘箱,在100-200℃下脱除部分溶剂2个小时,取出冷却室温脱模,在40u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出膜,制得薄膜A;

(4)取两层薄膜A,将6.3g氧化锌溶解在100mL异丙醇溶剂中,将溶有氧化锌的分散液涂在下层薄膜的上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导热填料层,将另一层薄膜A铺设在氧化锌填料层的上表面,经过30μm厚度的多辊压延机压延出复合薄膜;

(5)将复合薄膜放入高温烘箱继续热亚胺化,设置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从室温开始,烘箱每升高40℃后保温20min,直至温度到达350℃后完成完全热亚胺化,冷却得到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经过上述步骤,制得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

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运用激光闪光法进行导热性能的测试,该薄膜的其面内导热系数为5.34W·(m·K)-1,其面外导热系数为1.27W·(m·K)-1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