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IPC分类号 : B21J1/00,B21J1/06,B21J5/00,B21J5/06,C22F1/18,C21D9/00,C22C14/00

申请号
CN201911399833.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12-30
  • 公开号: 111014527B
  • 公开日: 2020-04-17
  • 主分类号: B21J1/00
  • 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棒材规格为Φ40mm~Φ100mm,主要包括:高温锻造→低温锻造→高温锻造→低温锻造,充分利用精锻设备成型特点和重结晶原理,通过合理设计道次变形量,改善坯料心部和表层组织的均匀性;有效的控制了物料表面质量,加工流程减半,锻造成品率大幅度提高至96%,有效的缩短的加工周期,并降低了加工成本,此外还通过研究累积锻比对材料组织细化和球化的关系,通过组织控制,能够制备出抗裂纹扩展能力较强的结构件用棒材和3D打印用制粉低成本棒材。

权利要求

1.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格棒材规格为Φ40mm-Φ100mm,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高温锻造:

选取直径为Φ720mm的铸锭,对铸锭进行一火次加热,并通过精锻机进行七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350mm,在空气中冷却,得到料坯;

步骤1具体过程为:选取直径为Φ720mm,质量为4600kg-4700kg的铸锭,对该铸锭加热,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进行1火次加热,并经过七道次变形:

Φ690→Φ610→Φ550→Φ510→Φ470→Φ430→Φ390→Φ350,锻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Φ350mm的料坯;

步骤2、低温锻造+高温热处理:

对料坯进行一火次加热,通过精锻机进行四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160mm,锻后进行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进行热处理,随后在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再结晶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步骤3、低温锻造:

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后,采用精锻机锻造至Φ40mm-Φ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铸锭加热的加热温度为115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过程为:对Φ350mm的料坯进行加热,加热时间=坯料直径×加热系数,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径向拔长锻造,经过一火次加热,单火次分为四个道次,从Φ350mm锻至Φ160mm: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锻后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调节炉内温度进行热处理,完成热处理后,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此时通过再结晶原理,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Φ350mm的料坯加热,加热温度为铸锭相变点以下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炉内温度进行热处理具体为:控制炉内加热温度为铸锭相变点以上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过程为: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至铸锭相变点以下40℃,选用16MN的精锻机,进行径向拔长锻造,设定变形道次,锻后空冷,获得均匀细小的两相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进行径向拔长锻造的拔长总锻比控制在2.5-1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变形道次为2-4次,对应规格为Φ40mm-Φ100mm的小规格棒材;

当需求为Φ90~Φ10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所述变形道次为2次:Φ160→Φ130→Φ90~Φ100mm;

当需求为Φ70~Φ8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3次:Φ160→Φ130→Φ100→Φ70~Φ80mm;

当需求为Φ50~Φ6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4次:Φ160→Φ130→Φ100→Φ70→Φ50~Φ60mm;

当需求为Φ40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4次:Φ160→Φ130→Φ100→Φ60→Φ40 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C18合金名义成分为Ti-5Al-5Mo-5V-1Cr-1Fe,属于近β钛合金,具备高强、高韧、高淬透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各类结构件及复杂型腔构件,但传统生产工艺效率低下,成品率较低,交期滞后,导致产品综合竞争力差。因此,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一直是材料加工厂企业的一大难题。本发明主要考虑两种用途的棒材制备方法,分别是结构件用低成本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和低成本3D打印制粉用棒材的制备方法。

在现已公开的相关资料中,此类小规格棒材有两种制备工艺:一种采用快锻机和相应工装制备成小规格棒材,一种是采用自由锻造制备成中间坯料,然后采用精锻或轧制等锻造方法制备成小规格棒材。以上方法均匀其不足之处,在采用快锻机锻造阶段,物料表面温降较快,可加工窗口较窄,物料容易开裂,为解决上述问题,只能缩小每火次锻比,带来的问题是锻造火次增加,同样因加热和打磨会导致材料的无形损失约为5%-10%,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结构件用或低成本3D打印制粉用TC18的Φ40mm~Φ100mm规格棒材,该棒坯料心部和表层组织的均匀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小规格棒材规格为Φ40mm-Φ100mm,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高温锻造:

选取直径为Φ720mm的铸锭,对铸锭进行一火次加热,并通过精锻机进行七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350mm,在空气中冷却,得到料坯;

步骤2、低温锻造+高温热处理:

对料坯进行一火次加热,通过精锻机进行四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160mm,锻后进行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进行热处理,随后在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再结晶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步骤3、低温锻造:

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后,采用精锻机锻造至Φ40mm-Φ100mm。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过程为:选取直径为Φ720mm,质量为4600kg-4700kg的铸锭,对该铸锭加热,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进行1火次加热,并经过七道次变形:

Φ690→Φ610→Φ550→Φ510→Φ470→Φ430→Φ390→Φ350,锻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Φ350mm的料坯。

对该铸锭加热的加热温度为1150℃±20℃,加热系数为0.65-0.80。

步骤2具体过程为:对Φ350mm的料坯进行加热,加热时间=批料直径×加热系数,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径向拔长锻造,经过一火次加热,单火次分为四个道次,从Φ350mm锻至Φ160mm: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锻后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调节炉内温度进行热处理,完成热处理后,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此时通过再结晶原理,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对Φ350mm的棒坯加热,加热温度为铸锭相变点以下30℃,加热系数0.65-0.80。

调节炉内温度进行热处理具体为:控制炉内加热温度为铸锭相变点以上60℃,加热系数0.65-0.80。

步骤3具体过程为: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至铸锭相变点以下40℃,加热系数0.65-0.80,选用16MN的精锻机,进行径向拔长锻造,设定变形道次,锻后空冷,获得均匀细小的两相组织。

拔长总锻比控制在2.5-17之间。

成品设定变形道次为2-4次,对应规格为Φ40mm-Φ100mm的小规格棒材;

当需求为Φ90~Φ10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2次:Φ160→Φ130→Φ90~Φ100mm;

当需求为Φ70~Φ8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3次:Φ160→Φ130→Φ100→Φ70~Φ80mm;

当需求为Φ50~Φ6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4次:Φ160→Φ130→Φ100→Φ70→Φ50~Φ60mm;

当需求为Φ40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4次:Φ160→Φ130→Φ100→Φ60→Φ4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摒弃了传统的高温多火次破碎铸态组织的工艺方案,大型快锻机改锻的工艺路线,充分利用精锻设备成型特点和重结晶原理,通过合理设计道次变形量,改善坯料心部和表层组织的均匀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成材率、缩短锻造周期,此外还通过研究累积锻比对材料组织细化和球化的关系,通过组织控制,能够制备出抗裂纹扩展能力较强的结构件用棒材和3D打印用制粉低成本棒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Φ100mm规格的边部高倍显微组织图;

图2是图1所述结构件用棒材R/2部位的高倍显微组织图;

图3是图1所述棒材心部的高倍显微组织图。

图4是本发明制备的Φ40典型规格的边部高倍显微组织图;

图5是图4所述结构件用棒材R/2部位的高倍显微组织图;

图6是图4所述棒材心部的高倍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能够制造规格为Φ40mm-Φ100mm的棒材,包括高温锻造→低温锻造+高温热处理→低温锻造,每次锻造设置合理的道次形变量,能够保证坯料表面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

步骤1、选取直径为Φ720mm,质量为4700kg-5000kg的铸锭,对该铸锭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20℃,加热系数为0.65-0.80,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进行1火次径向拔长锻造,充分利用径向锻造设备的成型特点,设计七道次变形量:Φ690→Φ610→Φ550→Φ51→Φ470→Φ430→Φ390→Φ350,利用此方法避免了物料表面出伤和折叠,获得工艺塑性较好,表面质量良好的精锻棒坯,比传统的锻造方式成品率节约5%,同时生产周期缩短一半,表面质量较好;锻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Φ350mm的料坯;

步骤2、对Φ350mm的料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铸锭相变点以下30℃,加热系数0.65-0.80,加热时间=批料直径×加热系数,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径向拔长锻造,经过四道次变形量: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锻后进行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调节炉内温度进行热处理,控制炉内加热温度为铸锭相变点以上60℃,加热系数0.65-0.80,完成热处理后,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此时通过利用再结晶原理,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低温锻造的温度为Tβ-30℃,高温锻造过程的回炉加热温度为Tβ+60℃,充分利用Tβ-30℃下,通过精锻机径向穿透变形所形成的细小等轴的α相,作为再结晶形核点,将坯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加热温度Tβ+60℃),利用再结晶原理,形成细小等轴的β晶粒,此方法合理利用了精锻设备的穿透力和金属的再结晶原理,属于设备和原理结合的技术创新,同时通过合理的工艺道次设计: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保证了心部锻透性和避免了表面出伤,提高了成材率,此过程较传统方法成品率节约3%。

步骤3、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至铸锭相变点以下40℃,加热系数0.65-0.80,选用16MN的精锻机,进行径向拔长锻造,锻比为2.5-17,设定变形道次为2-4次,锻后在空气中冷却,获得均匀细小的两相组织。

设定变形道次为设定变形道次为2-4次,对应规格为Φ40mm-Φ100mm的小规格棒材;

当需求为Φ90~Φ10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2次:Φ160→Φ130→Φ90~Φ100mm;

当需求为Φ70~Φ8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3次:Φ160→Φ130→Φ100→Φ70~Φ80mm;

当需求为Φ50~Φ60mm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4次:Φ160→Φ130→Φ100→Φ70→Φ50~Φ60mm;

当需求为Φ40的小规格棒材时,加热一火次,设定变形道次为4次:Φ160→Φ130→Φ100→Φ60→Φ40mm。

将锻比有效控制在2.5~17之间,最小锻比保证了晶界α的破碎,获得介于等轴和网篮组织之间的两相组织,有利于提高锻件的抗裂纹扩展寿命,最大锻比可满足3D打印棒材的要求,同时兼顾了结构件用棒材和3D打印用低成本棒材的技术要求,采用精锻的棒材表面机加余量小,通常需要3mm,而传统机加余量需要10mm,通过此成型方法,机加成品率可结省约6%。

实施例1

选定铸锭规格Ф720mm,铸锭相变点865℃,毛坯单重4650kg,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本发明使用的铸锭的成分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TiAlMoVCrFe标准要求4.4-5.74.0-5.54.0-5.50.5-1.50.5-1.55.305.04.91.01.1

对铸锭加热,加热温度1150℃,加热时间470min~570min,进行径向拔长锻造,采用RF100型20MN精锻机锻造,道次变形量工艺如下:Φ690→Φ610→Φ550→Φ510→Φ470→Φ430→Φ390→Φ350,锻后空气中冷却,锯切三均分。

加热温度835℃,加热时间230min-280min,进行径向拔长锻造,设备采用RF100型20MN精锻机锻造,道次变形量工艺如下: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锻后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加热温度925℃,加热时间105min-128min,完成热处理后,出炉室内分散空气中冷却,此时通过利用再结晶原理,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加热温度825℃,加热时间105min-128min,选用16MN的精锻机,进行径向拔长锻造,Φ160→Φ130→Φ103,锻后在空气中冷却,成品机加后尺寸为Φ100mm。

在室温中测定该棒材的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Φ100规格棒材的不同部位高倍显微组织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由图1、图2、及图3可知,其组织状态介于网篮组织与等轴组织之间,且边部、心部以及R/2部位三个位置均组织均匀良好。

实施例2

铸锭规格Ф720mm,铸锭相变点870℃,毛坯单重4700kg,本发明的铸锭的化学成分如表3所示:

表3

加热温度1150℃,加热时间470min~570min,进行径向拔长锻造,采用RF100型20MN精锻机锻造,道次变形量工艺如下:Φ690→Φ610→Φ550→Φ510→Φ470→Φ430→Φ390→Φ350,锻后空气中冷却,锯切三均分。

低温锻造,加热温度840℃,加热时间230min~280min,进行径向拔长锻造,设备采用RF100型20MN精锻机锻造,道次变形量工艺如下: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锻后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加热温度925℃,加热时间105min~128min,完成热处理后,出炉室内分散空气中冷却,此时通过利用再结晶原理,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加热温度830℃,加热时间105min~128min,选用16MN的精锻机,进行径向拔长锻造,Φ160→Φ130→Φ100→Φ60→Φ43,锻后空气中冷却,成品机加后尺寸为Φ40mm。

Φ40规格棒材的不同部位高倍显微组织图如图4、图5、及图6所示,由图4、图5、及图6可知,其组织状态介于网篮组织与等轴组织之间,且边部、心部以及R/2部位三个位置均组织均匀良好。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为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摒弃了传统的高温多火次结合大型快锻机改锻的工艺路线,充分利用精锻设备成型特点和重结晶原理,通过合理设计道次变形量,改善坯料心部和表层组织的均匀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成材率、缩短锻造周期,此外还通过研究累积锻比对材料组织细化和球化的关系,通过组织控制,能够制备出抗裂纹扩展能力较强的结构件用棒材和3D打印用制粉低成本棒材。

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