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电机、进水管、预处理池、水泵、臭氧发生器以及处理塔,所述预处理池侧壁设有与水泵连通的过滤筛,所述预处理池内腔设有滚筒,所述滚筒表面设有钢丝刷,所述预处理池内腔底部且设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滑移设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由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拦截板接近过滤筛的一侧以及预处理池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收集槽,所述拦截板底部贯穿设有连通收集槽与预处理池内腔的开口,且所述收集槽底部以及侧壁可拆卸连接有拦截滤网,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防止过滤筛上的絮状物重新混入污水或钢丝刷上,达到进一步提升清理效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的电机(2)、进水管(31)、预处理池(3)、水泵(4)、臭氧发生器(5)以及处理塔(6),所述预处理池(3)侧壁设有与水泵(4)连通的过滤筛(32),所述预处理池(3)内腔设有与电机(2)转动连接的滚筒(33),所述滚筒(33)表面设有与所述过滤筛(32)贴合的钢丝刷(33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3)内腔底部且位于滚筒(33)下方设有拦截板(34),所述拦截板(34)接近滚筒(33)的一端滑移设有清洁板(35),所述清洁板(35)由驱动气缸(352)驱动其沿接近或远离钢丝刷(331)的方向移动,所述拦截板(34)接近过滤筛(32)的一侧以及预处理池(3)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收集槽(36),所述拦截板(34)底部贯穿设有连通收集槽(36)与预处理池(3)内腔的开口(341),且所述收集槽(36)底部以及侧壁可拆卸连接有拦截滤网(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34)倾斜设置,且其较高端朝向接近所述过滤筛(32)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34)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清洁板(35)滑移嵌设于滑槽内,所述滑槽的一侧延伸至预处理池(3)侧壁,且所述清洁板(35)的一侧设有固定块(351),所述驱动气缸(352)的活塞杆固接于所述固定块(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35)接近钢丝刷(331)的一端设有若干弹性拦截钩(353),所述弹性拦截钩(353)呈杆状弯曲且其末端朝向接近过滤筛(32)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3)底部设有与臭氧发生器(5)连通的曝气管(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3)底部于曝气管(38)位置设有分流罩(382),所述分流罩(382)呈圆台状,且内部为与曝气管(38)连通的空腔,所述分流罩(382)表面设有分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36)接近过滤筛(32)的一侧倾斜设有引导面(361),所述引导面(361)的较高端朝向所述过滤筛(3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印染是典型的高耗水产业每年需消耗近亿吨的工艺用软化水,在纺织品印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并且污水中含有纺织品脱落的纤维,印染废水来源及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具有水质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8561969U提出的“一种纺织品印染污水利用装置”,其包括基底,基底顶部左侧连接有预处理池,预处理池内装有滚筒,滚筒一端连接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安装在基底顶部,滚筒外侧表面套装有钢丝刷,钢丝刷顶部滑动连接有刮板,且刮板顶部卡接在预处理池顶端,钢丝刷右侧贴合连接有过滤筛,过滤筛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水泵一侧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水泵右侧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塔,处理塔内腔通过隔板分隔有搅拌室与过滤室,且过滤室设置在搅拌室下方,搅拌室内腔中央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搅拌轴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通过支架连接在处理塔顶部,搅拌轴外侧均匀垂直连接有搅拌叶,搅拌叶下方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位于搅拌室底部,过滤室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过滤膜,处理塔底部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存储池,且存储池连接在基底顶部右侧,虽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有效清理过滤污水中的纤维等絮状物,防止堵塞污水管道的特点。
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刮板滑移设于钢丝刷顶部,利用刮板与钢丝刷的接触将钢丝刷上的纤维絮状物刮下,但纤维絮状物被刮板挡下后,仍有一定概率重新落回钢丝刷表面,因此清洁效率不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电机、进水管、预处理池、水泵、臭氧发生器以及处理塔,所述预处理池侧壁设有与水泵连通的过滤筛,所述预处理池内腔设有与电机转动连接的滚筒,所述滚筒表面设有与所述过滤筛贴合的钢丝刷,所述预处理池内腔底部且位于滚筒下方设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接近滚筒的一端滑移设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由驱动气缸驱动其沿接近或远离钢丝刷的方向移动,所述拦截板接近过滤筛的一侧以及预处理池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收集槽,所述拦截板底部贯穿设有连通收集槽与预处理池内腔的开口,且所述收集槽底部以及侧壁可拆卸连接有拦截滤网。
优选的,所述拦截板倾斜设置,且其较高端朝向接近所述过滤筛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拦截板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清洁板滑移嵌设于滑槽内,所述滑槽的一侧延伸至预处理池侧壁,且所述清洁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接于所述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清洁板接近钢丝刷的一端设有若干弹性拦截钩,所述弹性拦截钩呈杆状弯曲且其末端朝向接近过滤筛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池底部设有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的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池底部于曝气管位置设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呈圆台状,且内部为与曝气管连通的空腔,所述分流罩表面设有分流孔。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接近过滤筛的一侧倾斜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的较高端朝向所述过滤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滚筒下方设置拦截板,且在拦截板上滑移设置清洁板和用于驱动清洁板的驱动气缸,拦截板与预处理池内腔围合形成收集槽,收集槽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拦截滤网,拦截板侧壁贯穿设置开口,进行印染污水处理时,污水由进水管进入预处理池中,在过滤筛的过滤下拦截纤维等絮状物,随后通过水泵输送至后续的处理塔中进行处理,此过程中纤维絮状物停留在过滤筛表面,容易造成堵塞,因此滚筒由电机驱动带动钢丝刷对过滤筛表面的絮状物进行洗刷,同时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清洁板被推动至与钢丝刷接触的位置,对钢丝刷上的絮状物进行截留,使其沿竖直方向下落至下方的收集槽内进行收集,收集槽底部设置拦截滤网,使絮状物沉积在拦截滤网上,方便进行清理,且污水沿拦截板侧壁上的开口再次进入预处理池的内腔内,等待下一次循环,由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过滤筛上的絮状物得到较好的收集与处理,防止其重新混入污水或钢丝刷上,达到进一步提升清理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预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凸显清洁板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电机;3、预处理池;31、进水管;32、过滤筛;33、滚筒;331、钢丝刷;34、拦截板;341、开口;35、清洁板;351、固定块;352、驱动气缸;353、弹性拦截钩;36、收集槽;361、引导面;37、截滤网;38、曝气管;381、气阀;382、分流罩;4、水泵;5、臭氧发生器;6、处理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固定在底座1上端的电机2、进水管31、预处理池3、水泵4、臭氧发生器5以及处理塔6,预处理池3侧壁设有与水泵4连通的过滤筛32,过滤筛32与水泵4之间连接管路,预处理池3内腔安装与电机2转动连接的滚筒33,滚筒33表面均匀固接与过滤筛32贴合的钢丝刷331,预处理池3内腔底部且位于滚筒33下方固定有拦截板34,拦截板34接近滚筒33的一端滑移设有清洁板35,清洁板35由驱动气缸352驱动其沿接近或远离钢丝刷331的方向移动,拦截板34接近过滤筛32的一侧以及预处理池3于滚筒33下方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收集槽36,拦截板34底部贯穿设有连通收集槽36与预处理池3内腔的开口341,且收集槽36底部以及侧壁可拆卸连接有拦截滤网37。
优选的,拦截板34倾斜固定,且其较高端朝向接近过滤筛32的方向,由此能够更好地对钢丝刷331上的絮状物进行截留,增强清洁效果。
优选的,拦截板34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图中未标出),清洁板35滑移嵌设于滑槽内,滑槽的一侧延伸至预处理池3侧壁,且清洁板35的一侧设有固定块351,驱动气缸352的活塞杆固接于固定块351,清洁板35延伸出预处理池3的位置设有密封结构,防止液体漏出,由此能够利用驱动气缸352对清洁板35进行推动,实现清洁板35在拦截板34高度方向上的滑移,从而实现对絮状物的截留。
优选的,清洁板35接近钢丝刷331的一端设有若干由金属薄片制成的弹性拦截钩353,弹性拦截钩353呈杆状弯曲且其末端朝向接近过滤筛32的方向,由此能够形成勾状的拦截结构,对絮状物进行截留,进一步增强对絮状物的清理效果。
优选的,预处理池3底部设有与臭氧发生器5连通的曝气管38,曝气管38上设有气阀381,有此能够将臭氧由预处理池3底部引出,使其由下往上扰动预处理池3内部的污水,配合滚筒33以及收集槽36上的开口341,形成污水的流动循环,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预处理池3底部于曝气管38位置设有分流罩382,分流罩382呈圆台状,且内部为与曝气管38连通的空腔,分流罩382表面设有分流孔,由此能够使臭氧均匀输送进入预处理池3内,增强臭氧与污水的混合效果。
优选的,收集槽36接近过滤筛32的一侧倾斜设有引导面361,引导面361的较高端朝向过滤筛32,由此能够形成倾斜面,对絮状物进行引导,使其集中落在底部收集槽36的拦截滤网37上,方便对其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本实用新型在滚筒33下方设置拦截板34,且在拦截板34上滑移设置清洁板35和用于驱动清洁板35的驱动气缸352,拦截板34与预处理池3内腔围合形成收集槽36,收集槽36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拦截滤网37,拦截板34侧壁贯穿设置开口341,进行印染污水处理时,污水由进水管31进入预处理池3中,在过滤筛32的过滤下拦截纤维等絮状物,随后通过水泵4输送至后续的处理塔6中进行处理,此过程中纤维絮状物停留在过滤筛32表面,容易造成堵塞,因此滚筒33由电机2驱动带动钢丝刷331对过滤筛32表面的絮状物进行洗刷,同时在驱动气缸352的作用下清洁板35被推动至与钢丝刷331接触的位置,对钢丝刷331上的絮状物进行截留,使其沿竖直方向下落至下方的收集槽36内进行收集,收集槽36底部设置拦截滤网37,使絮状物沉积在拦截滤网37上,方便进行清理,且污水沿拦截板34侧壁上的开口341再次进入预处理池3的内腔内,等待下一次循环。
综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过滤筛32上的絮状物得到较好的收集与处理,防止其重新混入污水或钢丝刷331上,达到进一步提升清理效率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便于清理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