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包括滤体和电机,电机安装在滤体的左端,滤体的右端安装有碗状的尾盖,尾盖内部设有集腔,尾盖中间设置有出料口,滤体中间设置有滤芯机构,滤芯机构和滤体内壁之间设置有流腔,且流腔和集腔连通,滤芯机构内部设置有中心滤腔,中心滤腔设置有锥型杆,且锥型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叶,锥型杆左端设置有前轴段,前轴段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滤芯机构的左端设置有回转口和出渣口,滤芯机构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回转口通过回转管连接有进料管,出渣口设置有沉渣腔,沉渣腔底部设置有渣滤网,回转口和进料管之间的滤芯机构的外壁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设置有金属丝滤网、金属烧结网和玻纤滤芯。
权利要求
1.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体(1)和电机(19),所述电机(19)安装在滤体(1)的左端,所述滤体(1)的右端安装有碗状的尾盖(17),所述尾盖(17)内部设有集腔(16),所述尾盖(17)中间设置有出料口(18),所述滤体(1)中间设置有滤芯机构(24),所述滤芯机构(24)和滤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流腔(4),且所述流腔(4)和集腔(16)连通,所述滤芯机构(24)内部设置有中心滤腔(7),所述中心滤腔(7)设置有锥型杆(8),且所述锥型杆(8)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叶(8),所述锥型杆(8)左端设置有前轴段(12),所述前轴段(12)通过联轴器(11)连接有电机(19),所述滤芯机构(24)的左端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回转口(2)和出渣口(22),所述滤芯机构(24)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进料管(3),且所述回转口(2)、出渣口(22)和进料管(3)和中心率滤腔(23)连通,所述回转口(2)通过回转管(14)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出渣口(22)设置有沉渣腔(20),所述沉渣腔(20)底部设置有渣滤网(21),所述回转口(2)和进料管(3)之间的滤芯机构(24)的外壁设置有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从内置外依次设置有金属丝滤网(501)、金属烧结网(502)和玻纤滤芯(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口(2)、出渣口(22)和进料管(3)从中心滤腔(23)延伸至滤体(1)外侧,且所述回转管(14)位于滤体(1)的外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口(2)和回转管(14)连接的管内设置有桨轮(15),且所述桨轮(15)通过小型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杆(8)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7)固定在滤芯机构(24)内部,且锥型杆(8)右端设置有内垫圈(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管(8)两端套有密封内衬(10),所述滤芯机构(24)右端和流腔(4)接触处套有外封圈(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耐温材料以其强大使用性,被应用于科学生产的各个方面,耐温材料的制备方式也日新月异,但大多数的耐温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都存在液体化的状态,同时液体化状态的耐温材料很容易进入杂质,现阶段的耐温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对耐温材料的过滤除杂也只是简单的单次过滤,单次过滤方式很难去除原材料中的杂质,影响后续的制备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包括滤体和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滤体的左端,所述滤体的右端安装有碗状的尾盖,所述尾盖内部设有集腔,所述尾盖中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滤体中间设置有滤芯机构,所述滤芯机构和滤体内壁之间设置有流腔,且所述流腔和集腔连通,所述滤芯机构内部设置有中心滤腔,所述中心滤腔设置有锥型杆,且所述锥型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叶,所述锥型杆左端设置有前轴段,所述前轴段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所述滤芯机构的左端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回转口和出渣口,所述滤芯机构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进料管,且所述回转口、出渣口和进料管和中心率滤腔连通,所述回转口通过回转管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出渣口设置有沉渣腔,所述沉渣腔底部设置有渣滤网,所述回转口和进料管之间的滤芯机构的外壁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从内置外依次设置有金属丝滤网、金属烧结网和玻纤滤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转口、出渣口和进料管从中心滤腔延伸至滤体外侧,且所述回转管位于滤体的外壁外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转口和回转管连接的管内设置有桨轮,且所述桨轮通过小型电机驱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锥型杆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固定在滤芯机构内部,且锥型杆右端设置有内垫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锥型管两端套有密封内衬,所述滤芯机构右端和流腔接触处套有外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回转循环结构,对耐温材料的原料进行回转式过滤除杂,从而保证原料的纯正度,在进行原料的过滤工作时,原料从进料口进入中心滤腔,同时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锥型杆转动,使得螺旋叶对原料进行搅拌挤压,同时较高转动的锥型杆使得原材料产生离心力,使得迫使原材料从过程层中挤出,通过金属丝滤网对其进行初步的过滤,截留较大的不溶性颗粒,再通过金属烧结网和玻纤滤芯的过滤,使得纯度较高的原材料进入流腔中,通过反向式的过滤方式,使得原材料的纯度更高,进入流腔中的原材料流入集腔,通过出料口排出,同时一部分携带杂质的原料通过螺旋叶的作用通过回转口,桨轮转动将辅助原料的流动,进入回转管,再次进入进料口,实现再次过滤,同时一部分杂质由于离心重力的作用,在通过前轴段式进入沉渣腔,后通过渣滤网,从出渣口排出,通过此设计,提高了过滤的速率,通过反复循环的过程使得原料更加均匀,成分混合充分,便于后续的产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体;2-回转口;3-进料口;4-流腔;5-过滤层;501-金属丝滤网;502-金属烧结网;503-玻纤滤芯;6-内垫圈;7-滚珠轴承;8-锥型杆;9-螺旋叶;10-密封内衬;11-联轴器;12-前轴段;13-外封圈;14-回转管;15-桨轮;16-集腔;17-尾盖;18-出料口;19-电机;20-沉渣腔;21-渣滤网;22-出渣口;23-中心滤腔;24-滤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包括滤体1和电机19,所述电机19安装在滤体1的左端,所述滤体1的右端安装有碗状的尾盖17,所述尾盖17内部设有集腔16,所述尾盖17中间设置有出料口18,所述滤体1中间设置有滤芯机构24,所述滤芯机构24和滤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流腔4,且所述流腔4和集腔16连通,所述滤芯机构24内部设置有中心滤腔7,所述中心滤腔7设置有锥型杆8,且所述锥型杆8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叶8,所述锥型杆8左端设置有前轴段12,所述前轴段12通过联轴器11连接有电机19,所述滤芯机构24的左端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回转口2和出渣口22,所述滤芯机构24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进料管3,且所述回转口2、出渣口22和进料管3和中心率滤腔23连通,所述回转口2通过回转管14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出渣口22设置有沉渣腔20,所述沉渣腔20底部设置有渣滤网21,所述回转口2和进料管3之间的滤芯机构24的外壁设置有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从内置外依次设置有金属丝滤网501、金属烧结网502和玻纤滤芯503。
优选的是,所述回转口2、出渣口22和进料管3从中心滤腔23延伸至滤体1外侧,且所述回转管14位于滤体1的外壁外侧;所述回转口2和回转管14连接的管内设置有桨轮15,且所述桨轮15通过小型电机驱动;所述锥型杆8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7固定在滤芯机构24内部,且所述锥型杆8右端设置有内垫圈6;所述锥型管8两端套有密封内衬10,所述滤芯机构24右端和流腔4接触处套有外封圈13,通过密封内衬10保证了滚珠轴承的密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回转循环结构,对耐温材料的原料进行回转式过滤除杂,从而保证原料的纯正度,在进行原料的过滤工作时,原料从进料口进入中心滤腔,同时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锥型杆转动,使得螺旋叶对原料进行搅拌挤压,同时较高转动的锥型杆使得原材料产生离心力,使得迫使原材料从过程层中挤出,通过金属丝滤网对其进行初步的过滤,截留较大的不溶性颗粒,再通过金属烧结网和玻纤滤芯的过滤,使得纯度较高的原材料进入流腔中,通过反向式的过滤方式,使得原材料的纯度更高,进入流腔中的原材料流入集腔,通过出料口排出,同时一部分携带杂质的原料通过螺旋叶的作用通过回转口,桨轮转动将辅助原料的流动,进入回转管,再次进入进料口,实现再次过滤,同时一部分杂质由于离心重力的作用,在通过前轴段式进入沉渣腔,后通过渣滤网,从出渣口排出,通过此设计,提高了过滤的速率,通过反复循环的过程使得原料更加均匀,成分混合充分,便于后续的产品生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耐温材料生产的过滤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