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火钢结构,包括钢体和U型钢,所述U型钢焊接固定在钢体的上端表面,且U型钢与钢体之间形成上腔,所述钢体的内部设有下腔,所述上腔内部的钢体表面纵向固定有导水钢管,所述导水钢管的表面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为多个,且多个出水孔均匀的分布在导水钢管的表面,导水钢管外侧的上腔内固定有阻燃棉,所述U型钢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均开设有上通孔,U型钢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侧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腔的上端和侧端分别开设有上通孔和侧通孔,导水钢管与水源连通后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缓慢的从出水孔流出水润湿阻燃棉,并可以缓慢从上通孔和侧通孔流出,不仅防火的效果较好,同时使阻燃棉被润湿在防火的同时节约水源。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火钢结构,包括钢体(1)和U型钢(2),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2)焊接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且U型钢(2)与钢体(1)之间形成上腔(8);
所述钢体(1)的内部设有下腔(10),所述上腔(8)内部的钢体(1)表面纵向固定有导水钢管(4),所述导水钢管(4)的表面设置有出水孔(11),出水孔(11)为多个,且多个出水孔(11)均匀的分布在导水钢管(4)的表面,导水钢管(4)外侧的上腔(8)内固定有阻燃棉(9),所述U型钢(2)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上通孔(5),U型钢(2)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侧通孔(6),所述上通孔(5)和侧通孔(6)为多个,且多个上通孔(5)和侧通孔(6)均与上腔(8)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体(1)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下通孔(7),所述下通孔(7)为多个,且多个下通孔(7)连通上腔(8)和下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钢管(4)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所述固定扣(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3)为多个,且多个固定扣(3)均匀的分布在钢体(1)上端均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钢管(4)的末端与消防系统的自动排水装置连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火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虽然坚固但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钢结构所能经受不变形的温度为200度,温度达到300度时,钢结构就会变成弯曲,温度达到600度时,钢结构的抗火耐高温性质基本为零,钢结构就会倒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专利号为CN201821603612.X的公布了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通过空心柱的内部注水,通过水泵进入阀门,再流入U型水管的内部,U型水管贴合钢结构建筑,可以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不仅会导致钢结构自身的重量增加且相对于直接喷水的防火效果较弱,同时若使用喷水来进行降温防火,其中大部分水会被浪费流至地面,也会导致抗火性能减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抗火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火钢结构,通过在上腔的上端和侧端分别开设有上通孔和侧通孔,导水钢管与水源连通后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缓慢的从出水孔流出水润湿阻燃棉,并可以缓慢从上通孔和侧通孔流出,不仅防火的效果较好,同时使阻燃棉被润湿在防火的同时节约水源,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火钢结构,包括钢体和U型钢,所述U型钢焊接固定在钢体的上端表面,且U型钢与钢体之间形成上腔;
所述钢体的内部设有下腔,所述上腔内部的钢体表面纵向固定有导水钢管,所述导水钢管的表面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为多个,且多个出水孔均匀的分布在导水钢管的表面,导水钢管外侧的上腔内固定有阻燃棉,所述U型钢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均开设有上通孔,U型钢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侧通孔,所述上通孔和侧通孔为多个,且多个上通孔和侧通孔均与上腔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体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下通孔,所述下通孔为多个,且多个下通孔连通上腔和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水钢管通过固定扣固定在钢体的上端表面,所述固定扣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体的上端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扣为多个,且多个固定扣均匀的分布在钢体上端均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水钢管的末端与消防系统的自动排水装置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抗火钢结构,通过在钢体的上端焊接U型钢形成上腔,上腔内部纵向固定有出水孔的导水钢管,并且外侧的上腔内固定有阻燃棉,然后在上腔的上端和侧端分别开设有上通孔和侧通孔,导水钢管与水源连通后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缓慢的从出水孔流出水润湿阻燃棉,并可以缓慢从上通孔和侧通孔流出,不仅防火的效果较好,同时使阻燃棉被润湿在防火的同时节约水源。
2.本实用新型的抗火钢结构,通过使钢体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多个下通孔,且多个下通孔连通上腔和下腔,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使一部分水通过下通孔流至下腔内,从钢体的内部同步进行降温,增加了钢体的抗火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抗火钢结构,通过使导水钢管通过固定扣固定在钢体的上端表面,且固定扣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体的上端表面,多个固定扣通过焊接在钢体表面的方式固定导水钢管,能够增加导水钢管的固定牢固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火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火钢结构的上腔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体;2、U型钢;3、固定扣;4、导水钢管;5、上通孔;6、侧通孔;7、下通孔;8、上腔;9、阻燃棉;10、下腔;11、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火钢结构,包括钢体1和U型钢2,所述U型钢2焊接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且U型钢2与钢体1之间形成上腔8;
所述钢体1的内部设有下腔10,所述上腔8内部的钢体1表面纵向固定有导水钢管4,所述导水钢管4的表面设置有出水孔11,出水孔11为多个,且多个出水孔11均匀的分布在导水钢管4的表面,导水钢管4外侧的上腔8内固定有阻燃棉9,所述U型钢2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均开设有上通孔5,U型钢2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侧通孔6,所述上通孔5和侧通孔6为多个,且多个上通孔5和侧通孔6均与上腔8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和图)通过在钢体1的上端焊接U型钢2形成上腔8,上腔8内部纵向固定有出水孔11的导水钢管4,并且外侧的上腔8内固定有阻燃棉9,然后在上腔8的上端和侧端分别开设有上通孔5和侧通孔6,导水钢管4与水源连通后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缓慢的从出水孔11流出水润湿阻燃棉9,并可以缓慢从上通孔5和侧通孔6流出,不仅防火的效果较好,同时使阻燃棉9被润湿在防火的同时节约水源。
其中,所述钢体1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下通孔7,所述下通孔7为多个,且多个下通孔7连通上腔8和下腔10。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使钢体1的上端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多个下通孔7,且多个下通孔7连通上腔8和下腔10,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使一部分水通过下通孔7流至下腔10内,从钢体1的内部同步进行降温,增加了钢体1的抗火性能。
其中,所述导水钢管4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所述固定扣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使导水钢管4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且固定扣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体1的上端表面,多个固定扣3通过焊接在钢体1表面的方式固定导水钢管4,能够增加导水钢管4的固定牢固性。
其中,所述固定扣3为多个,且多个固定扣3均匀的分布在钢体1上端均表面。
其中,所述导水钢管4的末端与消防系统的自动排水装置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抗火钢结构,包括钢体1、U型钢2、固定扣3、导水钢管4、上通孔5、侧通孔6、下通孔7、上腔8、阻燃棉9、下腔10、出水孔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钢结构组装完成后,使导水钢管4的一侧密封,另一侧与消防系统的自动排水系统连接,在反生火灾时消防系统启动,使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入导水钢管4内,然后再从出水孔11流至上腔8内并润湿阻燃棉9,其中一部分水从上通孔5和侧通孔6溢出至钢材表面增加钢体1的抗火性能,另一部分从下通孔7进入下腔10内进一步增加钢体1的抗火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抗火钢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