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其包括:一蓄水装置,所述的蓄水装置水平设置于地面上;一栽种装置,所述的栽种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蓄水装置上,所述的栽种装置可将雨水导引入上述的蓄水装置内;一供养装置,所述的供养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蓄水装置与栽种装置之间,所述的供养装置可向蓄水装置内输送绿化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可利用雨水对花盆内的植被进行灌溉,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防止植被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而出现缺氧腐烂死亡的现象,从而提高的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蓄水装置,所述的蓄水装置水平设置于地面上;
一栽种装置,所述的栽种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蓄水装置上,所述的栽种装置可将雨水导引入上述的蓄水装置内;
一供养装置,所述的供养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蓄水装置与栽种装置之间,所述的供养装置可向蓄水装置内输送绿化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
所述的蓄水装置包括一呈立方体的承接块,所述的承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槽深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布置的蓄水槽,所述的蓄水装置采用陶瓷材料;
所述的栽种装置包括与上述蓄水槽槽口匹配的栽种盆以及设置于栽种盆底部的蓄水元件,所述的栽种盆与蓄水槽配合形成用于储水的密闭空腔,所述的栽种盆包括设置于蓄水槽内部的栽种盆本体以及设置于栽种盆本体与蓄水槽之间的安装腹板,其中所述的安装腹板与蓄水槽的开口匹配,所述的安装腹板环设于栽种盆本体外壁,所述的栽种盆本体的外壁与蓄水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集水间隙,其中当安装腹板与蓄水槽槽口配合时,所述的栽种盆本体的底部与蓄水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
所述的安装腹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将雨水导引入蓄水槽内的集水口,所述的集水口位于栽种盆本体与蓄水槽之间;所述的集水口设置有多个,并且环布于安装腹板上;
所述的蓄水元件包括与栽种盆本体内壁匹配且位于栽种盆本体底部的蓄水块、位于容水间隙中的吸水块以及设置于蓄水块与吸水块之间的连接块,上述的栽种盆本体的底部开始有用于连接块穿过的避让孔;
所述的供养装置包括布置于蓄水槽底部的输送管网以及与输送管网连通且用于加注营养液的储液室,所述的输送管网为设置于蓄水槽底部的交错管网,所述的管网壁部均布有排液孔,所述的储液室一端与输送管网连接接通、另一端通过开设于安装腹板上的通孔伸出蓄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槽的壁部还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溢水口,所述的溢水口的中心与栽种盆本体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溢水口设置有多个,并且环布于蓄水槽壁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园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自己周围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大中小城市,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城市的口号,纷纷加大对城市绿化建设的投入,众所周知,城市的绿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这其中绿化盆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技术提供的绿化花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对其内栽培的植被进行灌溉,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其内的植被常常因为缺水死亡;(2)蓄水能力较差,无法保证土壤的湿度(3)植被的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缺氧腐烂,最终导致植被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其包括:
一蓄水装置,所述的蓄水装置水平设置于地面上;
一栽种装置,所述的栽种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蓄水装置上,所述的栽种装置可将雨水导引入上述的蓄水装置内;
一供养装置,所述的供养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蓄水装置与栽种装置之间,所述的供养装置可向蓄水装置内输送绿化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
所述的蓄水装置包括一呈立方体的承接块,所述的承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槽深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布置的蓄水槽,所述的蓄水装置采用陶瓷材料;
所述的栽种装置包括与上述蓄水槽槽口匹配的栽种盆以及设置于栽种盆底部的蓄水元件,所述的栽种盆与蓄水槽配合形成用于储水的密闭空腔,所述的栽种盆包括设置于蓄水槽内部的栽种盆本体以及设置于栽种盆本体与蓄水槽之间的安装腹板,其中所述的安装腹板与蓄水槽的开口匹配,所述的安装腹板环设于栽种盆本体外壁,所述的栽种盆本体的外壁与蓄水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集水间隙,其中当安装腹板与蓄水槽槽口配合时,所述的栽种盆本体的底部与蓄水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
所述的安装腹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将雨水导引入蓄水槽内的集水口,所述的集水口位于栽种盆本体与蓄水槽之间;所述的集水口设置有多个,并且环布于安装腹板上;
所述的蓄水元件包括与栽种盆本体内壁匹配且位于栽种盆本体底部的蓄水块、位于容水间隙中的吸水块以及设置于蓄水块与吸水块之间的连接块,上述的栽种盆本体的底部开始有用于连接块穿过的避让孔;
所述的供养装置包括布置于蓄水槽底部的输送管网以及与输送管网连通且用于加注营养液的储液室,所述的输送管网为设置于蓄水槽底部的交错管网,所述的管网壁部均布有排液孔,所述的储液室一端与输送管网连接接通、另一端通过开设于安装腹板上的通孔伸出蓄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蓄水槽的壁部还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溢水口,所述的溢水口的中心与栽种盆本体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溢水口设置有多个,并且环布于蓄水槽壁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可利用雨水对花盆内的植被进行灌溉,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防止植被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而出现缺氧腐烂死亡的现象,从而提高的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栽种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供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蓄水装置;
200、栽种装置;210、栽种盆;211、栽种盆本体;212、安装腹板;212a、集水口;220、蓄水元件;
300、供养装置;310、输送装置;320、储液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其包括:
一蓄水装置100,所述的蓄水装置100水平设置于地面上;
一栽种装置200,所述的栽种装置200可拆卸的设置于蓄水装置100上,所述的栽种装置200可将雨水导引入上述的蓄水装置100内;
一供养装置300,所述的供养装置300可拆卸的安装于蓄水装置100与栽种装置200之间,所述的供养装置300可向蓄水装置100内输送绿化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
如图1所示,所述的蓄水装置100包括一呈立方体的承接块,所述的承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槽深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布置的蓄水槽,考虑到本装置多放置于室外,为了延长蓄水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兼顾防渗透性,优选的,所述的蓄水装置100采用陶瓷材料。
如图3所示,所述的栽种装置200包括与上述蓄水槽槽口匹配的栽种盆210以及设置于栽种盆210底部的蓄水元件220,所述的栽种盆210与蓄水槽配合形成用于储水的密闭空腔,具体的,所述的栽种盆210包括设置于蓄水槽内部的栽种盆本体211以及设置于栽种盆本体211与蓄水槽之间的安装腹板212,其中所述的安装腹板212与蓄水槽的开口匹配,所述的安装腹板212环设于栽种盆本体211外壁,所述的栽种盆本体211的外壁与蓄水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集水间隙,其中当安装腹板212与蓄水槽槽口配合时,所述的栽种盆本体211的底部与蓄水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
更为具体地,所述的安装腹板212上还开设有用于将雨水导引入蓄水槽内的集水口212a,所述的集水口212a位于栽种盆本体211与蓄水槽之间,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通过集水口212a进入集水间隙,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容水间隙中。
为了提高雨水的收集能力,优选的,所述的集水口212a设置有多个,并且环布于安装腹板212上。
更为优化地,为了避免蓄水槽中的水位过高,使得植物的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而导致缺氧烂根死亡的现象,所述的蓄水槽的壁部还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溢水口,优选的,所述的溢水口的中心与栽种盆本体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溢水口设置有多个,并且环布于蓄水槽壁部。
所述的蓄水元件220包括与栽种盆本体211内壁匹配且位于栽种盆本体211底部的蓄水块、位于容水间隙中的吸水块以及设置于蓄水块与吸水块之间的连接块,上述的栽种盆本体211的底部开始有用于连接块穿过的避让孔,当栽种盆本体211缺水时,吸水块从蓄水槽中吸取水,并通过连接块输送至蓄水块中,从而给植物的根部补充水分。
如图4所示,所述的供养装置300包括布置于蓄水槽底部的输送管网310以及与输送管网310连通且用于加注营养液的储液室320;具体的,为了提高营养液在水中溶解的均匀性,所述的输送管网310为设置于蓄水槽底部的交错管网,所述的管网壁部均布有排液孔,所述的储液室320一端与输送管网310连接接通、另一端通过开设于安装腹板212上的通孔伸出蓄水槽;园林工人可定时检查储液室320内营养液的余量,并及时补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应用于市政园林的蓄水花盆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