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放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均匀将农家肥进行投放,可以让蔬菜更好吸收的农家肥投放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包括有底板、圆筒、盖板、拉块、活塞、支撑板、支撑杆等;底板顶部设有圆筒,圆筒顶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盖板,盖板顶部右侧设有拉块,盖板顶部中间开有进水口,进水口内塞有活塞,底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混料装置将农家肥混合均匀,再通过一排的出料口落在菜地上,可以将肥料均匀的洒在菜地上,使得菜地上的植被可以更好的生长,在农家肥进入菜地前,将其和水进一步的混合,使得农家肥的肥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权利要求
1.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包括有底板(1)、圆筒(2)、盖板(3)、拉块(4)、活塞(6)、支撑板(7)、支撑杆(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轮子(11)和推杆(101),底板(1)顶部设有圆筒(2),圆筒(2)顶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盖板(3),盖板(3)顶部右侧设有拉块(4),盖板(3)顶部中间开有进水口(5),进水口(5)内塞有活塞(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7),底板(1)底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支撑杆(8),左右两侧的支撑板(7)下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之间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左右两端均设有轮子(11),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推杆(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混料装置、出料管(21)、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转轴(24)、圆形块(25)和弧形板(26),底板(1)底部左侧设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左侧下部设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底部均匀开有多个出料口(22),出料管(21)左壁设有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轴承座(23)内设有第三转轴(24),第三转轴(24)右端连接有圆形块(25),圆形块(25)右侧下部设有弧形板(26),弧形板(26)将出料口(22)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混料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2)、混匀箱(13)、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转轴(15)、第二皮带轮(16)、平皮带(17)、混匀片(18)和进料管(20),第一转轴(10)上设有第一皮带轮(12),底板(1)底部左前侧设有混匀箱(13),混匀箱(13)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轴承座(14)内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右部设有第二皮带轮(16),第一皮带轮(12)和第二皮带轮(16)之间绕有平皮带(17),第二转轴(15)左部上下两侧均匀设有混匀片(18),混匀片(18)位于混匀箱(13)内,底板(1)上开有开口(19),开口(19)内设有进料管(20),进料管(20)上端与圆筒(2)连通,进料管(20)下端与混匀箱(13)连通,出料管(21)右端与混匀箱(13)左侧下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旋转套(27)、弹簧(29)、导套(30)、支杆(31)、把手(32)、卡块(33)和插杆(35),出料管(21)外侧右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套(27),旋转套(27)上部开有一字孔(28),旋转套(27)顶部设有导套(30),导套(30)内滑动式设有把手(32),把手(32)底端连接有支杆(31),支杆(31)横穿一字孔(28),支杆(31)底部与一字孔(28)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29),支杆(31)底部右侧设有两个卡块(33),出料管(21)右部上下两侧均左右对称开有凹槽(34),下部凹槽(34)比上部凹槽(34)更深,卡块(33)与凹槽(34)配合,卡块(33)左侧的支杆(31)底部设有多个插杆(35),插杆(35)与出料口(22)对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放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蔬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不管是什么蔬菜,都需要进行施肥,农家肥是天然的肥料,不仅可以帮助蔬菜更好的生长,同时不会对蔬菜造成坏的影响。因此农家肥受到很多农场主的喜爱。
现在的农家肥在施放时,都是将农家肥装在一个容器中,然后通过工具将农家肥抛投在蔬菜上,这存在以下缺点,直接将农家肥投放在菜地上,有的地方投放的农家肥多,有的地方投放的农家肥少,不利于蔬菜吸收农家肥,使得蔬菜生长参差不齐,蔬菜外观受到很大的影响。
专利申请CN208029434U公开了一种蔬菜地施肥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通过上下拉动把手,通过活动杆带动驱动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压板上下移动将外界空气输入箱体内,增大箱体内部压力,从而使喷头压力足够大,使液体可以喷洒到更远的地方,在驱动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活动块上下移动,活动块受滑块和滑槽的影响下,在活动块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旋转,并在涡轮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带动箱体内的液体搅拌均匀,根据液体使用量来调节肥料的用量,使肥料搅拌均匀,然后在通过喷头喷出。上述的蔬菜地施肥装置,是通过喷头将肥料喷出,所以不能均匀的投放肥料。
如何研发一种可以将农家肥均匀投放在蔬菜上,让蔬菜可以更好的生产,更好的吸收农家肥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的农家肥投放不均匀,不利于蔬菜吸收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均匀将农家肥进行投放,可以让蔬菜更好吸收的农家肥投放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包括有底板、圆筒、盖板、拉块、活塞、支撑板、支撑杆、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轮子、推杆、混料装置、出料管、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圆形块和弧形板,底板顶部设有圆筒,圆筒顶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盖板,盖板顶部右侧设有拉块,盖板顶部中间开有进水口,进水口内塞有活塞,底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底板底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支撑杆,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下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左右两端均设有轮子,底板顶部后侧设有推杆,底板底部左侧设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左侧下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底部均匀开有多个出料口,出料管左壁设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右端连接有圆形块,圆形块右侧下部设有弧形板,弧形板将出料口挡住。
进一步的,混料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混匀箱、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皮带轮、平皮带、混匀片和进料管,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底板底部左前侧设有混匀箱,混匀箱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部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二转轴左部上下两侧均匀设有混匀片,混匀片位于混匀箱内,底板上开有开口,开口内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端与圆筒连通,进料管下端与混匀箱连通,出料管右端与混匀箱左侧下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旋转套、弹簧、导套、支杆、把手、卡块和插杆,出料管外侧右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套,旋转套上部开有一字孔,旋转套顶部设有导套,导套内滑动式设有把手,把手底端连接有支杆,支杆横穿一字孔,支杆底部与一字孔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支杆底部右侧设有两个卡块,出料管右部上下两侧均左右对称开有凹槽,下部凹槽比上部凹槽更深,卡块与凹槽配合,卡块左侧的支杆底部设有多个插杆,插杆与出料口对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混料装置将农家肥混合均匀,再通过一排的出料口落在菜地上,可以将肥料均匀的洒在菜地上,使得菜地上的植被可以更好的生长,在农家肥进入菜地前,将其和水进一步的混合,使得农家肥的肥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并且在出料口堵住后,可以通过插杆对一排出料口的进行疏松,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底板,2.圆筒,3.盖板,4.拉块,5.进水口,6.活塞,7.支撑板,8.支撑杆,9.第一轴承座,10.第一转轴,11.轮子,101.推杆,12.第一皮带轮,13.混匀箱,14.第二轴承座,15.第二转轴,16.第二皮带轮,17.平皮带,18.混匀片,19.开口,20.进料管,21.出料管,22.出料口,23.第三轴承座,24.第三转轴,25.圆形块,26.弧形板,27.旋转套,28.一字孔,29.弹簧,30.导套,31.支杆,32.把手,33.卡块,34.凹槽,35.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板1、圆筒2、盖板3、拉块4、活塞6、支撑板7、支撑杆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轮子11、推杆101、混料装置、出料管21、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转轴24、圆形块25和弧形板26,底板1顶部设有圆筒2,底板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圆筒2连接,圆筒2顶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盖板3,盖板3顶部右侧设有拉块4,盖板3顶部中间开有进水口5,进水口5内塞有活塞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7,底板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撑板7连接,底板1底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支撑杆8,左右两侧的支撑板7下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之间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左右两端均设有轮子11,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推杆101,底板1底部左侧设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左侧下部设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底部均匀开有多个出料口22,出料管21左壁设有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轴承座23内设有第三转轴24,第三转轴24右端连接有圆形块25,圆形块25右侧下部设有弧形板26,圆形块2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弧形板26连接,弧形板26将出料口22挡住。
实施例2
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板1、圆筒2、盖板3、拉块4、活塞6、支撑板7、支撑杆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轮子11、推杆101、混料装置、出料管21、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转轴24、圆形块25和弧形板26,底板1顶部设有圆筒2,圆筒2顶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盖板3,盖板3顶部右侧设有拉块4,盖板3顶部中间开有进水口5,进水口5内塞有活塞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7,底板1底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支撑杆8,左右两侧的支撑板7下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之间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左右两端均设有轮子11,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推杆101,底板1底部左侧设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左侧下部设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底部均匀开有多个出料口22,出料管21左壁设有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轴承座23内设有第三转轴24,第三转轴24右端连接有圆形块25,圆形块25右侧下部设有弧形板26,弧形板26将出料口22挡住。
混料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2、混匀箱13、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转轴15、第二皮带轮16、平皮带17、混匀片18和进料管20,第一转轴10上设有第一皮带轮12,底板1底部左前侧设有混匀箱13,底板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混匀箱13连接,混匀箱13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轴承座14内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右部设有第二皮带轮16,第一皮带轮12和第二皮带轮16之间绕有平皮带17,第二转轴15左部上下两侧均匀设有混匀片18,第二转轴1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混匀片18连接,混匀片18位于混匀箱13内,底板1上开有开口19,开口19内设有进料管20,进料管20上端与圆筒2连通,进料管20下端与混匀箱13连通,出料管21右端与混匀箱13左侧下部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圆筒2、盖板3、拉块4、活塞6、支撑板7、支撑杆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轮子11、推杆101、混料装置、出料管21、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转轴24、圆形块25和弧形板26,底板1顶部设有圆筒2,圆筒2顶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盖板3,盖板3顶部右侧设有拉块4,盖板3顶部中间开有进水口5,进水口5内塞有活塞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7,底板1底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支撑杆8,左右两侧的支撑板7下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之间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左右两端均设有轮子11,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推杆101,底板1底部左侧设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左侧下部设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底部均匀开有多个出料口22,出料管21左壁设有第三轴承座23,第三轴承座23内设有第三转轴24,第三转轴24右端连接有圆形块25,圆形块25右侧下部设有弧形板26,弧形板26将出料口22挡住。
混料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2、混匀箱13、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转轴15、第二皮带轮16、平皮带17、混匀片18和进料管20,第一转轴10上设有第一皮带轮12,底板1底部左前侧设有混匀箱13,混匀箱13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14,第二轴承座14内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右部设有第二皮带轮16,第一皮带轮12和第二皮带轮16之间绕有平皮带17,第二转轴15左部上下两侧均匀设有混匀片18,混匀片18位于混匀箱13内,底板1上开有开口19,开口19内设有进料管20,进料管20上端与圆筒2连通,进料管20下端与混匀箱13连通,出料管21右端与混匀箱13左侧下部连接。
还包括有旋转套27、弹簧29、导套30、支杆31、把手32、卡块33和插杆35,出料管21外侧右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套27,旋转套27上部开有一字孔28,旋转套27顶部设有导套30,导套30内滑动式设有把手32,把手32底端连接有支杆31,把手3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杆31连接,支杆31横穿一字孔28,支杆31底部与一字孔28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29,支杆31底部右侧设有两个卡块33,出料管21右部上下两侧均左右对称开有凹槽34,下部凹槽34比上部凹槽34更深,卡块33与凹槽34配合,卡块33左侧的支杆31底部设有多个插杆35,支杆3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插杆35连接,插杆35与出料口22对齐。
对蔬菜进行农家肥的投放时,操作人员首先拉动拉块4向上移动,拉块4向上移动带动盖板3向上转动打开,随后操作人员将农家肥倒入圆筒2内,再将盖板3盖上即可,然后操作人员将把活塞6拔开,将水从进水口5倒入圆筒2内,水与农家肥混合,水和农家肥进入到混料装置内,然后操作人员将设备推动到需要投放农家肥的菜地处,使得出料管21位于菜地上方,接着操作人员将第三转轴24转动180°,带动圆形块25转动180°,进而带动弧形板26转动180°,使得出料口22被打开,混料装置内的农家肥和水进入到出料管21内,再通过出料口22落在菜地上,同时操作人员推动设备向前移动,使得轮子1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进而带动混料装置开始工作,混料装置将水和农家肥进行混合,混合后的肥料通过出料口22落在菜地上,从而对菜地进行施肥。如此即可对整个菜地进行施肥,当蔬菜施肥完毕后,操作人员停止推动设备,使支撑杆8与地面接触,从而对设备进行支撑与固定作用,接着用户将第三转轴24再次转动180°,使得弧形板26转动180°将出料口22堵住。若还需要对菜地进行施肥,按以上操作即可。不需要使用该设备进行施肥时,操作人员将设备清理干净,然后将设备推动回到放置地。如此对菜地进行施肥,可以将肥料均匀的洒在菜地上,使得菜地上的植被可以更好的生长。
水和农家肥在圆筒2内通过进料管20流入混匀箱13内,在操作人员推动设备移动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时,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12转动,第一皮带轮12通过平皮带17带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转动带动混匀片18转动,从而对农家肥和水进行混匀,农家肥与水混匀后,混匀好的农家肥流入出料管21内对菜地进行投放。在农家肥进入菜地前,将其和水进一步的混合,使得农家肥的肥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当出料口22被堵住时,操作人员可以拉动把手32向上移动,把手32向上移动带动支杆31向上移动,弹簧29被拉伸,支杆31向上移动带动卡块33向上移动,卡块33向上移动与凹槽34脱离,同时,支杆31向上移动也带动插杆35向上移动,随后操作人员拉动把手32向后侧转动180°,从而带动旋转套27、支杆31、插杆35和卡块33转动180°,然后操作人员松开把手32,在弹簧29的作用下,支杆31、卡块33和插杆35向内侧移动,卡块33插入下侧的凹槽34内,插杆35插入出料口22内,从而对出料口22进行疏通,出料口22疏通完毕后,操作人员再拉动把手32向下移动,弹簧29被拉伸,把手32向下移动带动支杆31、插杆35和卡块33向下移动,随后操作人员拉动把手32向上转动复位,然后松开把手32,在弹簧29的作用下,卡块33向下移动插入上部的凹槽34内,从而固定旋转套27及其上装置。如此可以对一排的出料口22进行疏通,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农家肥投放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