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种井下单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 骤: 获取总井深值H′、漏层深度值H2′、井眼直径值Dh′、套管外径值Dc′、套管内径值Di′、水泥浆密度值ρ1′、替浆流体密度值ρ2′、原井浆密度值ρ3′、环空流动摩阻系数值f1′、管内流动摩阻系数值f2′、固井注入排量值Q0′、注入压力值P1′; 获取在漏失排量值Q1′为零的条件下,固井注水泥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水泥返深值HAn′和 注入压力值P′,根据注入压力值P′绘制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A′,将曲线A′作为分析参照曲线;其中水泥返深值HAn′中n′表示注入时刻; 实时获取在实际固井注水泥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井口注入压力值P1′,并根据注入压 力值P1′绘制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B′; 通过判断曲线B′与曲线A′是否吻合来判断井下是否存在漏失;如果曲线B′与曲线A′吻 合,确定井下不存在漏失,终止本方法的流程;如果曲线B′与曲线A′不吻合,则井下存在漏失,即漏失排量值Q1′>0,此时井口注入压力变小,曲线B′开始偏离曲线A′,偏离时刻为起漏时刻t′,下一时刻为t+1′,起漏时刻与下一时刻的时间差为△t′; 通过曲线A′中处于起漏时刻的水泥浆返深来确定水泥返深是否受井下漏失影响;在水 泥返深值HAt′大于漏层深度值H2′时,确定水泥返深不受井下漏失影响;在HAt′小于或等于H2′时,分析t+1′时刻的实际固井环空水泥返深HBt+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单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方法,分析t+1时刻 的实际固井环空水泥返深HBt+1′具体如下: 公式1:P1′=F1′(H′,Q0′,ρ2′,f2′,Di′)+F2′(H1′,Q0′,ρ1′,f1′,Dh′,Dc′)+F2′(H2′-HBt+1′,Q2′,ρ1′,f1′,Dh′,Dc′)+F2′(HBt+1′,Q2′,ρ3′,f1′,Dh′,Dc′)+F3′(H′-HBt+1′,ρ1′)+F3′(HBt+1′,ρ3′)-F4′(H′,ρ2′); 公式2: 上述公式1中: F3′(H′-HBt+1′,ρ1′)=9.81ρ1′(H′-HBt+1′) F3′(HBt+1′,ρ3′)=9.81ρ3′HBt+1′ F4′(H′,ρ2′)=9.81ρ2′H′; Q0′=Q1′+Q2′,其中Q2′为环空返出排量值; H′=H1′+H2′,其中H1′为总井深值H′与漏层深度值H2′的差值。 3.一种井下双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总井深值H、漏层一深度值H2+H3、漏层二深度值H3、井眼直径值Dh、套管外径值Dc、套 管内径值Di、水泥浆密度值ρ1、替浆流体密度值ρ2、原井浆密度值ρ3、环空流动摩阻系数值f1,管内流动摩阻系数值f2、固井注入排量值Q0、注入压力值P1、环空出口返出排量值Q3; 获取在漏层一的漏失排量值Q1以及漏层二的漏失排量值Q2为零的条件下,固井注水泥 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水泥返深HAn和井口注入压力P,根据P绘制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A,将曲线A作为分析参照曲线;其中水泥返深值HAn中n表示注入时刻 ; 实时获取在实际固井注水泥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注水泥井口注入压力值P1,并根据注 入压力值P1绘制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B; 通过判断曲线B与曲线A是否吻合来判断井下是否存在漏失;如果曲线B与曲线A吻合, 确定井下不存在漏失,终止本方法的流程;如果曲线B与曲线A不吻合,则井下存在漏失,即 漏层一的漏失排量值Q1>0或漏层二的漏失排量值Q2>0或Q1与Q2均大于0,此时井口注入压力 变小,曲线B开始偏离曲线A,偏离时刻为起漏时刻t,下一时刻为t+1,起漏时刻与下一时刻 的时间差为△t; 通过曲线A中处于起漏时刻的水泥浆返深HAt来确定水泥返深是否受井下漏失影响: 在HAt>H2+H3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一之下,确定水泥返深不受井下漏失影响;在HAt 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二之上,分析下一时刻t+1的水泥返深HBt+1;在H2+H3>HAt>H3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一之上,漏层二之下,分析下一时刻t+1的水泥返深HBt+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双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HAt 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双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H2+H3>HAt>H3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一之上,漏层二之下,分析下一时刻t+1的水泥 返深HBt+1的公式如下: 公式1:P1=F1(H,Q0,ρ2,f2,Di)+F2(H1,Q0,ρ1,f1,Dh,Dc)+F2(H3+H2-HBt+1,Q0-Q1,ρ1,f1,Dh,Dc)+F2(HBt+1-H3,Q0-Q1,ρ3,f1,Dh,Dc)+F2(H3,Q3,ρ3,f1,Dh,Dc)+F3(H-HBt+1,ρ1)+F3(HBt+1,ρ3)-F4(H,ρ2) 公式2:Q0-Q3=Q1+Q2 公式3: 上述公式1中: F3(H-HBt+1,ρ1)=9.81ρ1(H-HBt+1) F3(HBt+1,ρ3)=9.81ρ3HBt+1 F4(H,ρ2)=9.81ρ2H; H=H1+H2+H3,其中H1为总井深值H与漏层一深度值H2+H3的差值。 6.一种井下单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模 块: 第一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总井深值H′、漏层深度值H2′、井眼直径值Dh′、套管外径值Dc′、套管内径值Di′、水泥浆密度值ρ1′、替浆流体密度值ρ2′、原井浆密度值ρ3′、环空流动摩阻系数值f1′、管内流动摩阻系数值f2′、固井注入排量值Q0′、注入压力值P1′; 第一参照曲线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在漏失排量值Q1′为零的条件下,固井注水泥过程中 任一时刻的水泥返深值HAn′和注入压力值P′,根据注入压力值P′绘制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A′,将曲线A′作为分析参照曲线;其中水泥返深值HAn′中n′表示注入时刻; 第一实际变化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在实际固井注水泥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 井口注入压力值P1′,并根据注入压力值P1′绘制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B′;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判断曲线B′与曲线A′是否吻合来判断井下是否存在漏失;如 果曲线B′与曲线A′吻合,确定井下不存在漏失,终止本方法的流程;如果曲线B′与曲线A′不吻合,则井下存在漏失,即漏失排量值Q1′>0,此时井口注入压力变小,曲线B′开始偏离曲线A′,偏离时刻为起漏时刻t′,下一时刻为t+1′,起漏时刻与下一时刻的时间差为△t′; 第一环空水泥返深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曲线A′中处于起漏时刻的水泥浆返深来确定水 泥返深是否受井下漏失影响;在水泥返深值HAt′大于漏层深度值H2′时,确定水泥返深不受井下漏失影响;在HAt′小于或等于H2′时,分析t+1′时刻的实际固井环空水泥返深HBt+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单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系统,第一环空水 泥返深确定模块中分析t+1时刻的实际固井环空水泥返深HBt+1′具体如下: 公式1:P1′=F1′(H′,Q0′,ρ2′,f2′,Di′)+F2′(H1′,Q0′,ρ1′,f1′,Dh′,Dc′)+F2′(H2′- HBt+1′,Q2′,ρ1′,f1′,Dh′,Dc′)+F2′(HBt+1′,Q2′,ρ3′,f1′,Dh′,Dc′)+F3′(H′-HBt+1′,ρ1′)+F3′(HBt+1′,ρ3′)-F4′(H′,ρ2′); 公式2: 上述公式1、2中: F3′(H′-HBt+1′,ρ1′)=9.81ρ1′(H′-HBt+1′) F3′(HBt+1′,ρ3′)=9.81ρ3′HBt+1′ F4′(H′,ρ2′)=9.81ρ2′H′; Q0′=Q1′+Q2′,其中Q2′为环空返出排量值 ; H′=H1′+H2′,其中H1′为总井深值H′与漏层深度值H2′的差值。 8.一种井下双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模 块: 第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总井深值H、漏层一深度值H2+H3、漏层二深度值H3、井眼直 径值Dh、套管外径值Dc、套管内径值Di、水泥浆密度值ρ1、替浆流体密度值ρ2、原井浆密度值ρ3、环空流动摩阻系数值f1,管内流动摩阻系数值f2、固井注入排量值Q0、注入压力值P1、环空出口返出排量值Q3; 第二参照曲线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在漏层一的漏失排量值Q1以及漏层二的漏失排量值 Q2为零的条件下,固井注水泥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水泥返深HAn和井口注入压力P,根据P绘制 井口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A,将曲线A作为分析参照曲线;其中水泥返深值HAn中n表示注 入时刻 ; 第二实际变化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在实际固井注水泥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 注水泥井口注入压力值P1,并根据注入压力值P1绘制井口 注入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B;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判断曲线B与曲线A是否吻合来判断井下是否存在漏失;如果 曲线B与曲线A吻合,确定井下不存在漏失,终止本方法的流程;如果曲线B与曲线A不吻合, 则井下存在漏失,即漏层一的漏失排量值Q1>0或漏层二的漏失排量值Q2>0或Q1与Q2均大于 0,此时井口注入压力变小,曲线B开始偏离曲线A,偏离时刻为起漏时刻t,下一时刻为t+1,起漏时刻与下一时刻的时间差为△t; 第二环空水泥返深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曲线A中处于起漏时刻的水泥浆返深HAt来确定 水泥返深是否受井下漏失影响:在HAt>H2+H3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一之下,确定水泥返深不受井下漏失影响;在HAt HAt>H3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一之上,漏层二之下,分析下一时刻t+1的水泥返深HBt+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下双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环空水泥返深确定模块中在HAt t+1的水泥返深HBt+1的公式如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下双漏层条件下的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 于, 第二环空水泥返深确定模块中在H2+H3>HAt>H3时,水泥浆返深处于漏层一之上,漏层二 之下,分析下一时刻t+1的水泥返深HBt+1的公式如下: 公式1:P1=F1(H,Q0,ρ2,f2,Di)+F2(H1,Q0,ρ1,f1,Dh,Dc)+F2(H3+H2-HBt+1,Q0-Q1,ρ1,f1,Dh,Dc)+F2(HBt+1-H3,Q0-Q1,ρ3,f1,Dh,Dc)+F2(H3,Q3,ρ3,f1,Dh,Dc)+F3(H-HBt+1,ρ1)+F3(HBt+1,ρ3)-F4(H,ρ2) 公式2:Q0-Q3=Q1+Q2 公式3: 上述公式1中: F3(H-HBt+1,ρ1)=9.81ρ1(H-HBt+1) F3(HBt+1,ρ3)=9.81ρ3HBt+1 F4(H,ρ2)=9.81ρ2H ; H=H1+H2+H3,其中H1为总井深值H 与漏层一深度值H2+H3的差值。
井下单、双漏层条件下固井水泥返深随固监测方法及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