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其包括车身、橡胶轮胎1、直流电机2、转向节梯形臂3、横拉杆4、限位钢套5、驾驶室6、电池组7。这种结构的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不会造成燃料浪费,实现了零排放,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无噪音污染,无打滑现象,操作简单,无需专业驾驶人员,通用性强,可在铁轨和公路上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包括车身、橡胶轮胎(1)、直流电机(2)、转向节梯形臂(3)、横拉杆(4)、限位钢套(5)、驾驶室(6)、电池组(7);所述橡胶轮胎(1)为多组,安装于所述车身下方;所述橡胶轮胎(1)的车轮轴上安装有限位钢套(5),所述限位钢套(5)位于所述橡胶轮胎(1)内侧并与所述橡胶轮胎(1)保持柔性接触;所述直流电机(2)为两台,分别通过两个变速齿轮与所述橡胶轮胎(1)中的一组轮胎相连接;所述车身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驾驶室(6);所述电池组(7)安设于所述车身底部,与所述直流电机(2)相连接;一端的驾驶室(6)中设置有转向节梯形臂(3)和横拉杆(4),所述转向节梯形臂(3)和横拉杆(4)保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轮胎(1)为三组六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7)为铅蓄电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无污染、无噪音、不会打滑、无需专业驾驶人员、可轨路两用的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轨道交通中,轨道的维护、保养、巡逻仍使用工程车及较简易的巡道车。这类型的车存在以下五类问题:一、采用内燃机为动力,浪费化石燃料且排放物污染隧道,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毒;二、采用内燃机形式为柴油机,声音较大,在隧道内容易造成噪音污染;三、采用钢轮胎,容易打滑,一旦在上坡路段停止,再启动时必须在钢轨上撒沙才能启动;四、巡道车主要作用是每天的例行检查及垃圾清理,每次巡道人员一般在3人左右,现有的巡道车多为工程车代替,要由经过培训的专业驾驶人员驾驶,而且车辆太过笨重,既浪费能源,又浪费人力;五、现有的巡道车通用性差,只能在铁轨上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无污染、无噪音、不会打滑、无需专业驾驶人员、可轨路两用的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包括车身、橡胶轮胎、直流电机、转向节梯形臂、横拉杆、限位钢套、驾驶室、电池组;所述橡胶轮胎为多组,安装于所述车身下方;所述橡胶轮胎的车轮轴上安装有限位钢套,所述限位钢套位于所述橡胶轮胎内侧并与所述橡胶轮胎保持柔性接触;所述直流电机为两台,分别通过两个变速齿轮与所述橡胶轮胎中的一组轮胎相连接;所述车身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驾驶室;所述电池组安设于所述车身底部,与所述直流电机相连接;一端的驾驶室中设置有转向节梯形臂和横拉杆,所述转向节梯形臂和横拉杆保持连接。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轮胎为三组六个。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池组为铅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不会造成燃料浪费,实现了零排放,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无噪音污染,无打滑现象,操作简单,无需专业驾驶人员,通用性强,可在铁轨和公路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橡胶轮胎、2直流电机、3转向节梯形臂、4横拉杆、5限位钢套、6驾驶室、7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一种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如图1-2所示,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包括车身、橡胶轮胎1、直流电机2、转向节梯形臂3、横拉杆4、限位钢套5、驾驶室6、电池组7;所述橡胶轮胎1为多组,安装于所述车身下方;所述橡胶轮胎1的车轮轴上安装有限位钢套5,所述限位钢套5位于所述橡胶轮胎1内侧并与所述橡胶轮胎1保持柔性接触;所述直流电机2为两台,分别通过两个变速齿轮与所述橡胶轮胎1中的一组轮胎相连接;所述车身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驾驶室6;所述电池组7安设于所述车身底部,与所述直流电机2相连接;一端的驾驶室6中设置有转向节梯形臂3和横拉杆4,所述转向节梯形臂3和横拉杆4保持连接。
限位钢套与橡胶轮胎内侧保持柔性接触。我国现采用的通用钢轨轨距为1435mm,故轮对间距离为1435mm。该设计能将橡胶轮胎卡于轨道之间,实现橡胶轮胎在轨道上的自由运行。
本实施例采用六轮承载装置(即所述橡胶轮胎1为三组六个),利用24个型号为N150、额定容量为150AH、单个重量为35kg的铅蓄电池为储能源。采用两台DC220V、额定转速为1800r/min、额定功率为1.5KW的卧式直流电机通过变速齿轮直接驱动中间的两个轮胎。
车身采用钢架为基本结构,部分结构采用铝作为支撑部件,车身总重量约为510kg;单个电池重量为35kg,电池总重量为840kg;单个电机重量为10kg,电机总重量为20kg。车身含电池总重量为1370kg。相对于传统巡道车,重量较小,车身较轻便。
采用24个铅蓄电池(510mm×212mm×209mm,单个容量为150AH,总容量为3600AH)驱动两台功率为1.5KW的直流电机。在满载重量2370kg(其中载荷为1000kg)的情况下,续航能达到300km以上,完全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巡道工作。
当在铁轨上运行时,驾驶员只需操作油门和刹车即可操作该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时,驾驶员还要通过操作方向盘带动横拉杆和转向节梯形臂进行转向。
这种结构的轨道巡道车,采用以电动机代替内燃机及人力的方式,并采用循环式可充电电池组,每次工作完后可以开始充电,既不影响当天工作,也能保证下次工作的可靠性。这种电机驱动的方式,避免了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真正做到了零排放,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电机驱动的方式,也实现了无噪音。采用橡胶轮胎作为驱动轮,在巡道过程中遇到上坡的时候,不至于由于轮胎与轨道之间出现打滑现象,还需要通过撒沙来解决。采用电机驱动,只有油门和刹车踏板,驾驶非常简单,无需专业操作人员,一般人员稍加培训即可进行驾驶。在铁轨上行驶时,需采用限位钢套固定住车轮位置;在公路上行驶时,取掉钢套即可。
一种电动式轨路两用轨道巡道车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