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制冷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余热驱动制冷机,包括机壳、直线电机、热冷转换单元、排气管余热获取单元和冷量输出单元;热冷转换单元包括排出器以及围绕于排出器并沿排出器的轴向顺次相连的热声发动机室温冷却器、热声发动机回热器、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热缓冲管、制冷机室温冷却器、制冷机回热器和冷头;直线电机的活塞与热声发动机室温冷却器和排出器相联通;排气管余热获取单元连接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和排气管而形成热交换回路;冷量输出单元与所述冷头相连并形成热交换回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实现较高的热效率的同时,结构紧凑,能够满足车、船等移动交通工具有限的安装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部的直线电机和热冷转换单元、排气管余热获取单元和冷量输出单元;
所述热冷转换单元包括排出器以及围绕于所述排出器并沿所述排出器的轴向顺次相连的热声发动机室温冷却器、热声发动机回热器、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热缓冲管、制冷机室温冷却器、制冷机回热器和冷头;所述排出器与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为所述排出器提供往复力;
所述直线电机包括作为动子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热声发动机室温冷却器和所述排出器相联通;所述排气管余热获取单元连接所述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和排气管而形成热交换回路;所述冷量输出单元与所述冷头相连而形成热交换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直线电机的背腔,所述排出器通过连杆与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活动穿设于所述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直线电机和多个所述热冷转换单元,多个所述热冷转换单元靠近所述冷头的一端相互连接;
所述排气管余热获取单元同时连接多个所述热冷转换单元的所述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和排气管而形成热交换回路,所述冷量输出单元同时与多个冷热转换单元的所述冷头相连而形成热交换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线电机的活塞在同一平面上相对多个所述热冷转换单元相互连接的连接点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所述直线电机的活塞相对所述连接点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直线电机,多个所述直线电机的所述活塞与同一所述热冷转换单元的所述热声发动机室温冷却器和所述排出器相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线电机的活塞在同一平面上相对所述热冷转换单元的排出器的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所述直线电机的活塞相对所述排出器的中心轴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声发动机室温冷却器、热声发动机回热器、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热缓冲管、制冷机室温冷却器、制冷机回热器和冷头构成的内壁与所述排出器之间,所述活塞与所述直线电机的缸体之间均采用间隙密封或干摩擦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余热获取单元包括尾气换热器和高温循环泵,所述尾气换热器、所述高温循环泵和所述热声发动机高温换热器依次相连构成排气管余热回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输出单元包括空气换热器和低温循环泵,所述空气换热器、所述低温循环泵和所述冷头依次相连构成降温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余热驱动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输出单元还包括储冷罐,所述空气换热器与所述冷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分流阀,所述分流阀的一个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直接相连,另一出口通过所述储冷罐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相连。
一种余热驱动制冷机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