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自适应阻尼器以及基于阻尼器的装置

自适应阻尼器以及基于阻尼器的装置

IPC分类号 : F16F13/00,F16F9/53,F16F9/32,F16F9/34,F16F9/50

申请号
CN202021704182.8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8-14
  • 公开号: 213176618U
  • 公开日: 2021-05-11
  • 主分类号: F16F13/00
  • 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阻尼器以及基于阻尼器的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功能杆、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第一阻尼调节组件以及第二阻尼调节组件,所述功能杆穿过装置壳体中的运动通道且与装置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阻尼调节组件、第二阻尼调节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安装在第一阻尼调节组件和第二阻尼调节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体以及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分别安装在装置壳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受到振动冲击的情况下实现阻尼可调的自适应减振和缓冲,能够解决多种振动和冲击的场景,结构灵活,应用范围广泛。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1)、功能杆(2)、第一弹性组件(3)、第二弹性组件(4)、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以及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

所述装置壳体(1)中设置有运动通道(7),所述功能杆(2)穿过运动通道(7)且与装置壳体(1)之间被安装在装置壳体(1)中的第二弹性组件(4)分割形成第一容纳空间(8)、第二容纳空间(9);

所述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分别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8)、第二容纳空间(9)中;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体(10)以及第二弹性体(11),所述第一弹性体(10)安装在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远离第二弹性组件(4)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体(11)安装在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远离第二弹性组件(4)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阻尼装置包括中间调节模式和/或端部调节模式,其中:

在端部调节模式下,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第一弹性体(10)、第二弹性体(11)发生弹性形变并分别能够驱使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靠近第二弹性组件(4)运动进而能够驱使第二弹性组件(4)发生弹性形变;

在中间调节模式下,第二弹性组件(4)包括第三弹性体(12)、第四弹性体(13)以及调节柄(14),所述第三弹性体(12)和第四弹性体(13)之间设置有与功能杆(2)径向相垂直的调节间隙,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调节柄(14)的一端能够在调节间隙中靠近或远离功能杆(2)运动并分别驱使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靠近或远离第一弹性体(10)、第二弹性体(11)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能够采用如下任一种结构:

-所述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架(15)以及第一滚动体(16),所述第一滚动体(16)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5)上且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第一支撑架(15)能够带动第一滚动体(16)沿功能杆(2)的轴向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阻尼调节组件(5)为平动体,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平动体能够沿功能杆(2)的轴向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能够采用如下任一种结构:

-所述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包括第二支撑架(17)以及第二滚动体(18),所述第二滚动体(18)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7)上且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第二支撑架(17)能够带动第二滚动体(18)沿功能杆(2)的轴向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阻尼调节组件(6)为平动体,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平动体能够沿功能杆(2)的轴向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16)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滚动体(18)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滚动体(16)、第二滚动体(18)都采用滚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滚动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包括如下任一种布置方式:

-多个所述的滚动件沿功能杆(2)长度的方向按体积大小依次布置并形成滚动件组,所述滚动件组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滚动件组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滚动件组安装在功能杆(2)的一侧;当所述滚动件组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滚动件组沿功能杆(2)的周向均匀或非均匀布置;

-多个所述的滚动件沿功能杆(2)的周向均匀或非均匀布置并形成一层滚动件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调节模式、端部调节模式都能够采用手动调节或非手动调节,其中所述非手动调节包括如下任一种驱动结构形式:

-电机调节;

-智能材料驱动;

-气压或液压驱动;

-磁力驱动;

-相变材料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包括第三弹性体(12)、第四弹性体(13);

所述功能杆(2)与装置壳体(1)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19)且所述第三容纳空间(19)设置在第三弹性体(12)和第四弹性体(13)之间;

所述功能杆(2)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阻挡体(20)、第二阻挡体(21)并都延伸到第三容纳空间(19)中,所述第一阻挡体(20)、第二阻挡体(21)沿功能杆(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体(20)通过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19)一侧的第一弹簧(22)与装置壳体(1)连接,所述第二阻挡体(21)通过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19)另一侧的第二弹簧(23)与装置壳体(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19)中填充有流体(24),所述第一阻挡体(20)、第二阻挡体(21)分别与装置壳体(1)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一阻挡体(20)、第二阻挡体(21)依次将第三容纳空间(19)分割成第一腔室(25)、第二腔室(26)、第三腔室(27);

所述第一腔室(25)和第二腔室(26)、第二腔室(26)和第三腔室(27)分别通过间隙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体(20)、第二阻挡体(21)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阻挡体(20)上的通孔连通第一腔室(25)和第二腔室(26),所述第二阻挡体(21)上的通孔连通第二腔室(26)和第三腔室(2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杆(2)上还设置有第三阻挡体(28),所述第三阻挡体(28)设置在第二腔室(26)中并将第二腔室(26)分割成两部分空间,其中,两部分空间通过第三阻挡体(28)上的通孔和/或第三阻挡体(28)与装置壳体(1)之间的间隙连通;

所述装置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磁线圈(29),所述流体采用磁流变液。

12.一种基于阻尼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阻尼器。

自适应阻尼器以及基于阻尼器的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