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包括自屏蔽磁体、磁体波导管、屏蔽内壳、上磁盖、下磁盖、后罩和前框,所述屏蔽内壳的前侧与自屏蔽磁体的前侧齐平,屏蔽内壳的后侧露于自屏蔽磁体的后侧,所述后罩罩在屏蔽内壳的后侧上,且后罩的前侧和自屏蔽磁体的后侧衔接,所述自屏蔽磁体的顶部中间设有配合上磁盖的上磁盖安装圈,自屏蔽磁体的底部中间设有配合下磁盖的下磁盖安装圈。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式自屏蔽磁体,并且在自屏蔽磁体内侧设置屏蔽内壳进行双重屏蔽,同时上、下磁盖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错开布置,减少内部无效空间,在保证其安装稳固性的前提下,减小安装空间,适用于小体积核磁检测设备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屏蔽磁体、安装在自屏蔽磁体顶部的磁体波导管、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内部的屏蔽内壳、安装在屏蔽内壳顶部的上磁盖、安装在屏蔽内壳底部的下磁盖、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后侧的后罩和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前侧的前框,所述屏蔽内壳的前侧与自屏蔽磁体的前侧齐平,屏蔽内壳的后侧露于自屏蔽磁体的后侧,所述后罩罩在屏蔽内壳的后侧上,且后罩的前侧和自屏蔽磁体的后侧衔接,所述自屏蔽磁体的顶部中间设有配合上磁盖的上磁盖安装圈,自屏蔽磁体的底部中间设有配合下磁盖的下磁盖安装圈,所述自屏蔽磁体和后罩的外侧设有第一岩棉,所述屏蔽内壳和自屏蔽磁体之间设有第二岩棉,所述上磁盖和上磁盖安装圈之间设有第三岩棉,所述下磁盖和下磁盖安装圈之间设有第四岩棉,所述自屏蔽磁体和前框之间设有第五岩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屏蔽磁体包括磁体顶板、磁体底板以及安装在磁体顶板和磁体底板之间的两个磁体侧板,所述磁体顶板上设有配合磁体波导管的波导管安装孔,所述上磁盖安装圈固定在磁体顶板的下侧中间,所述下磁盖安装圈固定在磁体底板的上侧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包括两根门轨梁、连接在两根门轨梁顶部之间的上挡板和连接在两根门轨梁底部之间的下挡板,所述门轨梁和自屏蔽磁体的前侧之间通过屏蔽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内壳包括内壳顶板、内壳底板以及连接在内壳顶板和内壳底板之间的内壳背板和两个内壳侧板,所述内壳顶板上设有配合上磁盖的上磁盖孔,所述内壳底板上设有配合下磁盖的下磁盖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底板的上侧设有配合床体的床轨梁,所述床轨梁的一端穿出磁体底板的后侧,所述内壳底板上设有配合床轨梁的床轨梁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底板的下侧设有四根支撑柱,所述屏蔽板的前侧设有第六岩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动物核磁检测一般在宠物医院的核磁检测室进行,而常规的核磁检测室通常占地面积较大,导致屏蔽要求非常高,屏蔽成本较高,而且宠物医院一般占地面积不大,因此,很多都没有条件建设核磁检测室,导致该些宠物医院无法对宠物做核磁检测;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专门针对宠物的占地面积小的核磁检测设备,而常规的核磁检测室用磁体结构,不仅占地面积也较大,不太适用于小体积核磁检测设备上,而且一般都没有自屏蔽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框架式自屏蔽磁体,并且在自屏蔽磁体内侧设置屏蔽内壳进行双重屏蔽,同时上、下磁盖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错开布置,在保证其安装稳固性的前提下,减小安装空间,适用于小体积核磁检测设备上的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包括自屏蔽磁体、安装在自屏蔽磁体顶部的磁体波导管、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内部的屏蔽内壳、安装在屏蔽内壳顶部的上磁盖、安装在屏蔽内壳底部的下磁盖、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后侧的后罩和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前侧的前框,所述屏蔽内壳的前侧与自屏蔽磁体的前侧齐平,屏蔽内壳的后侧露于自屏蔽磁体的后侧,所述后罩罩在屏蔽内壳的后侧上,且后罩的前侧和自屏蔽磁体的后侧衔接,所述自屏蔽磁体的顶部中间设有配合上磁盖的上磁盖安装圈,自屏蔽磁体的底部中间设有配合下磁盖的下磁盖安装圈,所述自屏蔽磁体和后罩的外侧设有第一岩棉,所述屏蔽内壳和自屏蔽磁体之间设有第二岩棉,所述上磁盖和上磁盖安装圈之间设有第三岩棉,所述下磁盖和下磁盖安装圈之间设有第四岩棉,所述自屏蔽磁体和前框之间设有第五岩棉。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式自屏蔽磁体,并且在自屏蔽磁体内侧设置屏蔽内壳进行双重屏蔽,同时上、下磁盖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错开布置,减少内部无效空间,在保证其安装稳固性的前提下,减小安装空间,适用于小体积核磁检测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自屏蔽磁体包括磁体顶板、磁体底板以及安装在磁体顶板和磁体底板之间的两个磁体侧板,所述磁体顶板上设有配合磁体波导管的波导管安装孔,所述上磁盖安装圈固定在磁体顶板的下侧中间,所述下磁盖安装圈固定在磁体底板的上侧中间。
该种结构确保其自屏蔽效果,同时上、下磁盖安装在自屏蔽磁体的中间位置,可以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错开,可以减小内部无效空间。
优选地,所述前框包括两根门轨梁、连接在两根门轨梁顶部之间的上挡板和连接在两根门轨梁底部之间的下挡板,所述门轨梁和自屏蔽磁体的前侧之间通过屏蔽板连接。
该种结构确保前框的牢靠性,方便屏蔽门的安装,同时确保前框的屏蔽效果。
优选地,所述屏蔽内壳包括内壳顶板、内壳底板以及连接在内壳顶板和内壳底板之间的两个内壳侧板,所述内壳顶板上设有配合上磁盖的上磁盖孔,所述内壳底板上设有配合下磁盖的下磁盖孔。
该种结构确保屏蔽内壳的屏蔽效果,同时方便上、下磁盖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磁体底板的上侧设有配合床体的床轨梁,所述床轨梁的一端穿出磁体底板的后侧,所述内壳底板上设有配合床轨梁的床轨梁孔。
该种结构方便床体的安装,同时确保床体的滑动平稳可靠。
优选地,所述磁体底板的下侧设有四根支撑柱,所述屏蔽板的前侧设有第六岩棉。
该种结构确保对自屏蔽磁体的支撑牢固性,同时确保自屏蔽磁体的高度,确保自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式自屏蔽磁体,并且在自屏蔽磁体内侧设置屏蔽内壳进行双重屏蔽,同时上、下磁盖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错开布置,减少内部无效空间,在保证其安装稳固性的前提下,减小安装空间,适用于小体积核磁检测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掉上、下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磁体顶板,2.磁体底板,3.磁体侧板,4.后罩,5.磁体波导管,6.波导管安装孔,7.上磁盖,8.下磁盖,9.上磁盖安装圈,10.下磁盖安装圈,11.第一岩棉,12.第二岩棉,13.第三岩棉,14.第四岩棉,15.第五岩棉,16.第六岩棉,17.门轨梁,18.上挡板,19.下挡板,20.屏蔽板,21.内壳顶板,22.内壳底板,23.内壳侧板,24.内壳背板,25.上磁盖孔,26.下磁盖孔,27.床轨梁,28.床轨梁孔,29.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包括自屏蔽磁体、安装在自屏蔽磁体顶部的磁体波导管5、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内部的屏蔽内壳、安装在屏蔽内壳顶部的上磁盖7、安装在屏蔽内壳底部的下磁盖8、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后侧的后罩4和安装在自屏蔽磁体前侧的前框,屏蔽内壳的前侧与自屏蔽磁体的前侧齐平,屏蔽内壳的后侧露于自屏蔽磁体的后侧,后罩4罩在屏蔽内壳的后侧上,且后罩4的前侧和自屏蔽磁体的后侧衔接,自屏蔽磁体的顶部中间设有配合上磁盖7的上磁盖安装圈9,自屏蔽磁体的底部中间设有配合下磁盖8的下磁盖安装圈10,自屏蔽磁体和后罩4的外侧设有第一岩棉11,屏蔽内壳和自屏蔽磁体之间设有第二岩棉12,上磁盖7和上磁盖安装圈9之间设有第三岩棉13,下磁盖8和下磁盖安装圈10之间设有第四岩棉14,自屏蔽磁体和前框之间设有第五岩棉15。自屏蔽磁体包括磁体顶板1、磁体底板2以及安装在磁体顶板1和磁体底板2之间的两个磁体侧板3,磁体顶板1上设有配合磁体波导管5的波导管安装孔6,上磁盖安装圈9固定在磁体顶板1的下侧中间,下磁盖安装圈10固定在磁体底板2的上侧中间。前框包括两根门轨梁17、连接在两根门轨梁17顶部之间的上挡板18和连接在两根门轨梁17底部之间的下挡板19,门轨梁17和自屏蔽磁体的前侧之间通过屏蔽板20连接。屏蔽内壳包括内壳顶板21、内壳底板22以及连接在内壳顶板21和内壳底板22之间的内壳背板24和两个内壳侧板23,内壳顶板21上设有配合上磁盖7的上磁盖孔25,内壳底板22上设有配合下磁盖8的下磁盖孔26。磁体底板2的上侧设有配合床体的床轨梁27,床轨梁27的一端穿出磁体底板2的后侧,内壳底板22上设有配合床轨梁27的床轨梁孔28。磁体底板2的下侧设有四根支撑柱29,屏蔽板20的前侧设有第六岩棉16。
本实用新型中上、下磁盖的位置与自屏蔽磁体的中间位置对应,且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进行一定的偏离,这样不仅确保自屏蔽磁体产生的磁场效果,同时使得两侧的空间不用相互对称,从而可以将不需要较大空间侧的空间尽量减小到最小,减少内部无效空间,进一步缩小设备体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式自屏蔽磁体,并且在自屏蔽磁体内侧设置屏蔽内壳进行双重屏蔽,同时上、下磁盖与屏蔽内壳的中间位置错开布置,减少内部无效空间,在保证其安装稳固性的前提下,减小安装空间,适用于小体积核磁检测设备上。
一种动物自屏蔽核磁共振机专用自屏蔽磁体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