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无碳循迹小车

一种无碳循迹小车

IPC分类号 : B62D63/04,B60K25/00,B62D7/02

申请号
CN202020630323.X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4-24
  • 公开号: 212149095U
  • 公开日: 2020-12-15
  • 主分类号: B62D63/04
  • 专利权人: 集宁师范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碳循迹小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上的驱动组件和牵引组件,车体包括底板、侧块、后轮轴、后轮、前轮轴、轴承座和前轮;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驱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凸轮、卷筒和跟踪组件;传动轴和驱动轴均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之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固定在传动轴的左右两端,跟踪组件设于前轮轴的上端并与凸轮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具备调速功能,使得小车的运动速度由快变慢,从而减小了小车在运动后期的惯性,使得小车能在指定位置处平稳停止。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碳循迹小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上的驱动组件和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底板、侧块、后轮轴、后轮、前轮轴、轴承座和前轮;所述侧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块对称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后轮轴横向且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中,所述后轮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后轮分别套设固定在后轮轴的两端并分别设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轴承座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前端上下两侧,所述前轮轴竖直穿插连接在底板和两个轴承座中,所述前轮可转动的连接在前轮轴的下端一侧并设于底板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驱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凸轮、卷筒和跟踪组件;所述传动轴和驱动轴均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之间,所述驱动轴设于传动轴和前轮轴之间,所述传动轴设于后轮轴和驱动轴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固定在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并分别设于两个侧块的外侧,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后轮轴的右端并设于后轮和右侧的一个侧块之间且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套设固定在驱动轴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侧块的外侧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凸轮套设固定在驱动轴的右端并设于右侧的一个侧块的外侧,所述卷筒套设固定在驱动轴上并设于两个侧块之间,所述跟踪组件设于前轮轴的上端并与凸轮相互配合,所述卷筒的左端向外形成有第一台阶段,所述第一台阶段的外径大于卷筒的外径,所述第一台阶段的左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台阶段,所述第二台阶段的外径大于第一台阶段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碳循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组件包括摆动块、从动块、导杆、螺杆和扭簧;所述摆动块设于凸轮的前侧,所述从动块设于摆动块和凸轮之间,所述导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杆相互平行并横向且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摆动块中,两个所述导杆的后端均固定在从动块的前侧,所述从动块的后侧贴合在凸轮的外侧边缘,所述螺杆横向穿插螺接在摆动块中并设于两个导杆之间,所述螺杆的后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从动块中,所述摆动块的左端固定在前轮轴的上端;所述扭簧套设在前轮轴外,所述扭簧的上端固定在摆动块的左端下侧,所述扭簧的下端固定在上侧的一个轴承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碳循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支撑柱、顶板、滑轮、重力块和牵引绳;所述顶板横向设于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滑轮嵌设在顶板中,所述重力块设于多个支撑柱之间,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重力块的上端,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向上绕经滑轮后向下固定在卷筒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碳循迹小车。

背景技术

无碳循迹小车是指借助重力而驱动小车遵循一定的轨迹进行移动的小车且无需耗费任何能源,现有的无碳循迹小车结构复杂,且运动速度固定不变,最后导致小车惯性过大,难以在指定位置处平稳停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具备调速功能的无碳循迹小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碳循迹小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上的驱动组件和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底板、侧块、后轮轴、后轮、前轮轴、轴承座和前轮;所述侧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块对称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后轮轴横向且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中,所述后轮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后轮分别套设固定在后轮轴的两端并分别设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轴承座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前端上下两侧,所述前轮轴竖直穿插连接在底板和两个轴承座中,所述前轮可转动的连接在前轮轴的下端一侧并设于底板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驱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凸轮、卷筒和跟踪组件;所述传动轴和驱动轴均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之间,所述驱动轴设于传动轴和前轮轴之间,所述传动轴设于后轮轴和驱动轴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固定在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并分别设于两个侧块的外侧,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后轮轴的右端并设于后轮和右侧的一个侧块之间且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套设固定在驱动轴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侧块的外侧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凸轮套设固定在驱动轴的右端并设于右侧的一个侧块的外侧,所述卷筒套设固定在驱动轴上并设于两个侧块之间,所述跟踪组件设于前轮轴的上端并与凸轮相互配合,所述卷筒的左端向外形成有第一台阶段,所述第一台阶段的外径大于卷筒的外径,所述第一台阶段的左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台阶段,所述第二台阶段的外径大于第一台阶段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跟踪组件包括摆动块、从动块、导杆、螺杆和扭簧;所述摆动块设于凸轮的前侧,所述从动块设于摆动块和凸轮之间,所述导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杆相互平行并横向且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摆动块中,两个所述导杆的后端均固定在从动块的前侧,所述从动块的后侧贴合在凸轮的外侧边缘,所述螺杆横向穿插螺接在摆动块中并设于两个导杆之间,所述螺杆的后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从动块中,所述摆动块的左端固定在前轮轴的上端;所述扭簧套设在前轮轴外,所述扭簧的上端固定在摆动块的左端下侧,所述扭簧的下端固定在上侧的一个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支撑柱、顶板、滑轮、重力块和牵引绳;所述顶板横向设于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滑轮嵌设在顶板中,所述重力块设于多个支撑柱之间,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重力块的上端,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向上绕经滑轮后向下固定在卷筒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具备调速功能,使得小车的运动速度由快变慢,从而减小了小车在运动后期的惯性,使得小车能在指定位置处平稳停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无碳循迹小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上的驱动组件和牵引组件,车体包括底板1、侧块2、后轮轴3、后轮4、前轮轴14、轴承座13和前轮16;侧块2包括两个,两个侧块2对称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后轮轴3横向且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2中,后轮4包括两个,两个后轮4分别套设固定在后轮轴3的两端并分别设于底板1的左右两侧,轴承座13包括两个,两个轴承座13分别固定在底板1的前端上下两侧,前轮轴14竖直穿插连接在底板1和两个轴承座13中,前轮16可转动的连接在前轮轴14的下端一侧并设于底板1的下方;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5、驱动轴9、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10、凸轮11、卷筒12和跟踪组件;传动轴5和驱动轴9均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侧块2之间,驱动轴9设于传动轴5和前轮轴14之间,传动轴5设于后轮轴3和驱动轴9之间,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分别套设固定在传动轴5的左右两端并分别设于两个侧块2的外侧,第三齿轮8套设固定在后轮轴3的右端并设于后轮4和右侧的一个侧块2之间且与第二齿轮7相互啮合,第四齿轮10套设固定在驱动轴9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侧块2的外侧且与第一齿轮6相互啮合,凸轮11套设固定在驱动轴9的右端并设于右侧的一个侧块2的外侧,卷筒12套设固定在驱动轴9上并设于两个侧块2之间,跟踪组件设于前轮轴14的上端并与凸轮11相互配合,卷筒12的左端向外形成有第一台阶段121,第一台阶段121的外径大于卷筒12的外径,第一台阶段121的左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台阶段122,第二台阶段122的外径大于第一台阶段121的外径,跟踪组件包括摆动块17、从动块18、导杆19、螺杆20和扭簧15;摆动块17设于凸轮11的前侧,从动块18设于摆动块17和凸轮11之间,导杆19包括两个,两个导杆19相互平行并横向且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摆动块17中,两个导杆19的后端均固定在从动块18的前侧,从动块18的后侧贴合在凸轮11的外侧边缘,螺杆20横向穿插螺接在摆动块17中并设于两个导杆19之间,螺杆20的后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从动块18中,摆动块17的左端固定在前轮轴14的上端;扭簧15套设在前轮轴14外,扭簧15的上端固定在摆动块17的左端下侧,扭簧15的下端固定在上侧的一个轴承座13上;牵引组件包括支撑柱21、顶板22、滑轮23、重力块24和牵引绳25;顶板22横向设于底板1的上方,顶板22与底板1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柱21,滑轮23嵌设在顶板22中,重力块24设于多个支撑柱21之间,牵引绳25的一端固定在重力块24的上端,牵引绳25的另一端向上绕经滑轮23后向下固定在卷筒12上。

工作原理:将牵引绳25从右往左绕设在卷筒12上并按住车体使其不动,此时的重力块24位于最顶部,松手后,重力块24竖直下落,进而使得牵引绳25借助滑轮23拉动卷筒12转动,从而借助驱动轴9带动第四齿轮10和凸轮11转动,凸轮11的转动会使从动块18沿其外部轮廓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摆动块17借助前轮轴14在两个轴承座13中转动,从而带动前轮16摆动以控制运动方向,而第四齿轮10的转动,会借助第一齿轮6带动传动轴5转动,进而借助第二齿轮7带动第三齿轮8和后轮轴3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后轮4同步转动以带动小车前进;扭簧15始终对摆动块17产生一个向后转动的推力,使得从动块18的前侧能始终压紧在凸轮11上,若需要调整从动块18与凸轮11的位置时,则可以旋拧螺杆20,进而依据螺纹连接的原理带动从动块18前后平移,从动块18在移动时能带动两个导杆19在摆动块17中滑动以此保证从动块18平移的稳定性;而在运动的初期,因此时的牵引绳25绕设在第二台阶段122上,因此,驱动轴9的转速较快,所以小车移动速度较快,当运动到中期时,此时的牵引绳25绕设在第一台阶段121上,所以小车速度会减小,而当运动快要结束时,此时的牵引绳25绕设在卷筒12上,小车速度降到最低,从而防止因惯性过大而使小车停止困难。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具备调速功能,使得小车的运动速度由快变慢,从而减小了小车在运动后期的惯性,使得小车能在指定位置处平稳停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一种无碳循迹小车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