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记录表存放夹,包括底板、盖板、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底板具有第一表面;盖板与底板层叠设置,并具有朝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磁体固定于第一表面,并围成用于容纳记录表的腔体;第二磁体固定于第二表面,并与第一磁体吸合。打开盖板时,第一磁体围成的腔体敞开,以将记录表平整放置在该腔体内,然后再将盖板盖上,盖板能够遮挡记录表,防止记录表从腔体内掉出。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具有第一表面;
盖板,与所述底板层叠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第一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围成用于容纳记录表的腔体;及
第二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磁体吸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粘接的第一胶体及第二胶体,所述第一胶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胶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胶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围成所述腔体,且所述第一胶体及所述第二胶体均位于所述腔体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一胶体,以及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二胶体均围成封闭的环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及所述第二磁体均为柔性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刚性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所述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三磁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粘附于所述第三表面的胶层,以及粘附在所述胶层表面的离型纸,且所述胶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三磁体的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第三磁体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磁体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用于抵持所述记录表的抵持件,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表面,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四表面,并与所述第二磁体吸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表存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材料为透明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记录表存放夹。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每天需要将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及仪器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上,且记录表需要展示在相应的位置,方便大家随时关注和记录。目前,一般将记录表放置在文件袋内,再通过双面胶将文件袋粘贴在相应位置。记录表放入文件袋内时,需要将记录表推入,而记录表的纸张较薄,推入文件袋内时容易产生褶皱,使得记录表不美观,甚至会破损而影响查看记录表上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表存放夹,旨在解决记录表推入文件袋内时容易产生褶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记录表存放夹,包括:
底板,具有第一表面;
盖板,与所述底板层叠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第一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围成用于容纳记录表的腔体;及
第二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磁体吸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记录表存放夹,底板与盖板层叠设置,并通过位于底板与盖板之间的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可分离连接,且固定于底板上的第一磁体围成用于容纳记录表的腔体。打开盖板时,第一磁体围成的腔体敞开,以将记录表平整放置在该腔体内,然后再将盖板盖上,盖板能够遮挡记录表,防止记录表从腔体内掉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记录表存放夹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记录表存放夹打开盖板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记录表存放夹的后视图。
说明书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底板;20、盖板;30、第一磁体;31、腔体;40、第二磁体;50、第三磁体;60、胶层;70、离型纸;80、抵持件;90、第一胶体;100、第二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表存放夹,包括底板10、盖板20、第一磁体30及第二磁体40。底板10具有第一表面,盖板20与底板10层叠设置,并具有朝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磁体30固定于第一表面,并围成用于容纳记录表的腔体31。第二磁体40固定于第二表面,并与第一磁体30吸合。第一磁体30及第二磁体40可以通过粘贴或注塑嵌装等方式分别固定在底板10及盖板20上。
打开盖板20时,第一磁体30围成的腔体31敞开,以将记录表平整放置在该腔体31内,然后再将盖板20盖上,盖板20能够遮挡记录表,防止记录表从腔体31内掉出。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1及图6,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粘接的第一胶体90及第二胶体100,第一胶体90固定于第一表面,第二胶体100固定于第二表面,第一胶体90与第一磁体30围成腔体31,且第一胶体90及第二胶体100均位于腔体31的同一侧。
具体地,腔体31的截面形状与记录表的形状相适配,腔体3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一胶体90位于腔体31的其中一侧,第一磁体30位于腔体31的另外三侧。打开盖板20时,第一磁体30与第二磁体40分离,第一胶体90与第二胶体100仍保持粘接状态。这样,盖板20不与底板10分离,重新盖上盖板20时不需要调整底板10与盖板20的相对位置。而且,第一胶体90与第二胶体100之间的粘附力大于第一磁体30与第二磁体40之间的磁吸力,避免意外将盖板20完全与底板10分离。第一胶体90及第二胶体100优选海绵胶,海绵胶具有一定厚度,从而使得第一胶体90的表面与第一磁体30的表面平齐,第二胶体100的表面与第二磁体40的表面平齐。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板10与盖板20也可以仅通过第一磁体30及第二磁体40连接,打开盖板20时,可以将盖板20完全取下,也可以将第一磁体30与第二磁体40部分分离,只需使得腔体31敞开即可。此时,第一磁体30可以呈U形排布,也可以呈矩形排布。第一磁体30可以为连续的条形磁铁,也可以由多个磁铁间隔排布形成。
优选地,第一磁体30与第一胶体90,以及第二磁体40与第二胶体100均围成封闭的环形,以尽可能增加第一磁体30与第二磁体40相互吸合的面积,优选第一磁体30及第二磁体40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而且,第一磁体30及第二磁体40均为封闭的环形还能够避免灰尘或水汽等进入至腔体31内。
值得一提的是,盖板20及第二磁体40均为柔性结构,通过选用盖板20及第二磁体40的材料或厚度,使得盖板20及第二磁体40为能够卷曲的柔性结构。放置记录表时,可以将盖板20相对第二磁体40的一侧逐步掀开,盖板20卷曲,使得腔体31完全敞开,有足够的空间将记录表放入至腔体31内。而且,盖板20卷曲时,第一胶体90及第二胶体100之间不会受力,能够提高使用体验。此外,为方便操作,盖板20相对第二胶体100的一侧可以部分凸出于第二磁体40,即盖板20的部分结构悬置,以抓取盖板20的悬置部分掀开盖板20。
优选地,底板10为刚性结构,方便取放记录表存放夹。而且,刚性结构的底板10还能够支撑记录表,以直接在放置在腔体31内的记录表上记录信息,不需要将记录表取出记录,操作方便。
一并参考图8,盖板20还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固定于第三表面的第三磁体50。通过设置第三磁体50,可以直接将记录表存放夹磁性吸附在实验室墙面或冰箱等能够被磁化的材料上,方便查看记录表。
进一步地,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粘附于第三表面的胶层60,以及粘附在胶层60表面的离型纸70,且胶层60的表面与第三磁体50的表面平齐。撕下离型纸70后,能够将记录表存放夹粘附在石灰墙面等无法被磁化的材料上,使得记录表存放夹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而且,胶层60有弹性,且离型纸70的厚度较薄,虽然离型纸70凸出于第三磁体50的表面,只需要稍微按压记录表存放夹对应胶层60所在位置,第三磁体50的表面即可与墙面或冰箱等的表面接触,从而使记录表存放夹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
而且,在第三表面上,第三磁体50的投影与第一磁体30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一磁体30与第三磁体50之间的磁吸力还可以进一步固定第一磁体30及第三磁体50的位置。
此外,记录表存放夹还包括用于抵持记录表的抵持件80,盖板20具有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表面,抵持件80位于第四表面,并与第二磁体40吸合。打开盖板20之前,可以将抵持件80取下。盖板20打开后,记录表露出,如图7所示,再将抵持件80的一端磁性吸附在第一磁体30上,并使抵持件80的另一端伸入至腔体31内,避免记录表从腔体31内掉出,特别是在记录表存放夹固定在墙面上时,抵持件80能够避免记录表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掉落。抵持件80可以设置多个,以根据需要将抵持件80放置在所需位置。重新盖上盖板20之前,则将抵持件80取下,再重新吸附在第四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磁体50的投影也可以部分位于腔体31内,抵持件80可以直接放入至腔体31内与第三磁体50吸合,从而固定记录表。
可以理解地,为便于查看记录表,盖板20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仅查看记录表时无需打开盖板20,操作方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记录表存放夹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