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主要包括装置主体、蒸气流通机构和快速混合机构,设置有内筒、蒸气通道、蒸气疏水阀、通孔和出汽孔,在煮水壶内增加了蒸气通道结构,解决原有煮水壶直接从壶嘴或壶盖外泄导致电耗量大的问题;设置有微电机、连接杆、筛网、正转开关、反转开关和蓄电池,将煮水壶内底部和顶部的水快速融合,解决原有煮水壶内底部和顶部的水有温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主要包括装置主体、蒸气流通机构(2)和快速混合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主要包括壶体(1)、出水口(3)、壶盖(5)、手把(6)、插头(7)以及加热盘(8),所述出水口(3)安装在壶体(1)左端面,所述壶盖(5)安装在壶体(1)上端面,所述手把(6)安装在壶体(1)右端面,所述加热盘(8)安装在壶体(1)下端面,所述插头(7)安装在加热盘(8)右端面;所述蒸气流通机构(2)主要包括内筒(21)、蒸气通道(22)、蒸气疏水阀(23)、通孔(24)和出汽孔(25),所述内筒(21)安装在壶体(1)内,所述蒸气通道(22)安装在内筒(21)和壶体(1)中间位置,所述蒸气疏水阀(23)安装在壶体(1)左端面,所述通孔(24)开设在壶体(1)下端面,所述出汽孔(25)开设在内筒(21)顶部右端面;所述快速混合机构(4)主要包括微电机(41)、连接杆(42)、筛网(43)、正转开关(44)、反转开关(45)和蓄电池(46),所述微电机(41)安装在壶盖(5)内,所述连接杆(42)通过螺栓安装在微电机(41)下端面,所述筛网(43)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连接杆(42)下端面,所述正转开关(44)通过导线与微电机(41)相连接,所述反转开关(45)通过导线与微电机(41)相连接,所述蓄电池(46)设置在微电机(41)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6)设有防滑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46)通过导线微电机(4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8)下端面装配有隔音棉,所述出水口(3)上端面设有保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8)通过插头(7)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8)内部设有温控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上端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壶盖(5)下端面设有内螺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煮水壶采用的是蒸气智能感应控制,过热保护,水煮沸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快速沸水的一种器具,煮热水壶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使蒸气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变形,并利用变形通过杠杆原理推动电源开关,从而使电热水壶在水烧开后自动断电。其断电是不可自复位的,故断电后水壶不会自动再加热,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煮水壶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电热水壶大多数不设蒸气通道,当烧水到一定温度时,蒸气直接从壶嘴或壶盖外泄,容易造成烫伤,而且电耗大,现有的煮水壶在烧水过程中,由于加热盘在底部,壶体底部的水温度和壶体顶部的温度有一定的温差,需要在加热快程中进行搅拌加快烧水速度,所以急需要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快烧水速度且解决因蒸气外泄导致耗电量大的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
本实用新型提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主要包括装置主体、蒸气流通机构和快速混合机构,所述装置主体主要包括壶体、出水口、壶盖、手把、插头和加热盘,所述出水口安装在壶体左端面,所述壶盖安装在壶体上端面,所述手把安装在壶体右端面,所述加热盘安装在壶体下端面,所述插头安装在加热盘右端面,所述蒸气流通机构主要包括内筒、蒸气通道、蒸气疏水阀、通孔和出汽孔,所述内筒安装在壶体内,所述蒸气通道安装在内筒和壶体中间位置,所述蒸气疏水阀安装在壶体左端面,所述通孔开设在壶体下端面,所述出汽孔开设在内筒顶部右端面,所述快速混合机构主要包括微电机、连接杆、筛网、正转开关、反转开关和蓄电池,所述微电机安装在壶盖内,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微电机下端面,所述筛网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连接杆下端面,所述正转开关通过导线与微电机相连接,所述反转开关通过导线与微电机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微电机右侧。
所述手把设有防滑螺纹。
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微电机相连接。
所述加热盘下端面装配有隔音棉,所述出水口上端面设有保护盖。
所述加热盘通过插头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所述加热盘内部设有温控器。
所述壶体上端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壶盖下端面设有内螺纹。
有益效果
1.设置有内筒、蒸气通道、蒸气疏水阀、通孔和出汽孔,在煮水壶内增加了蒸气通道结构,解决原有煮水壶直接从壶嘴或壶盖外泄导致电耗量大的问题;
2.设置有微电机、连接杆、筛网、正转开关、反转开关和蓄电池,将煮水壶内底部和顶部的水快速融合,解决原有煮水壶内底部和顶部的水有温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气流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2蒸气流通机构、3出水口、4快速混合机构、5壶盖、6 手把、7插头、8加热盘、21内筒、22蒸气通道、23蒸气疏水阀、24通孔、 25出汽孔、41微电机、42连接杆、43筛网、44正转开关、45反转开关、46 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主要包括装置主体、蒸气流通机构2和快速混合机构4,装置主体主要包括壶体1、出水口3、壶盖5、手把6、插头7和加热盘8,出水口3安装在壶体1左端面,壶盖5安装在壶体1上端面,手把6安装在壶体1右端面,加热盘8安装在壶体1下端面,插头7安装在加热盘8右端面。
蒸气流通机构2主要包括内筒21、蒸气通道22、蒸气疏水阀23、通孔 24和出汽孔25,内筒21安装在壶体1内,蒸气通道22安装在内筒21和壶体1中间位置,蒸气疏水阀23安装在壶体1左端面,通孔24开设在壶体1 下端面,出汽孔25开设在内筒21顶部右端面,该设计在煮水壶内增加了蒸气通道22结构,解决原有煮水壶直接从壶嘴或壶盖5外泄导致电耗量大的问题。
快速混合机构4主要包括微电机41、连接杆42、筛网43、正转开关44、反转开关45和蓄电池46,微电机41安装在壶盖5内,连接杆42通过螺栓安装在微电机41下端面,筛网43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连接杆42下端面,正转开关44通过导线与微电机41相连接,反转开关45通过导线与微电机41相连接,蓄电池46设置在微电机41右侧,该设计将煮水壶内底部和顶部的水快速融合,解决了原有煮水壶内底部和顶部的水有温差的问题。
手把6设有防滑螺纹,加热盘8下端面装配有隔音棉,出水口3上端面设有保护盖。
蓄电池46通过导线微电机41相连接,加热盘8通过插头7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加热盘8内部设有温控器。
壶体1上端面设有外螺纹,壶盖5下端面设有内螺纹。
使用人员将插头7连接外接电源,加热盘8开始工作,将壶体1放置在加热盘8上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内筒21内的水温度不断增高,当内筒21 内的水沸腾时产生蒸气,蒸气通过内筒21的筒口处排入出汽孔25,蒸气从出汽孔25进入蒸气通道22,蒸气通道22将蒸气传送至通孔24,通孔24将蒸气内的温度传送至加热盘8的温控器,温控器快速感温断电,使蒸气量快速降低,蒸气疏水阀23将蒸气系统内的凝结水和空气排出,同时最大限度的防止蒸气的泄露,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高效节能。
使用人员按下反转开关45,切换反转开关45为接通状态,蓄电池46将电能传送至微电机41,微电机41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微电机41带动连接杆42逆时针转动,连接杆42带动筛网43逆时针转动,反之,使用人员按下正转开关44,连接杆42带动筛网43顺时针转动,通过筛网43持续的转动将内筒21内的水进行搅拌,是内筒21底部的水与顶部的水快速混合,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一种防蒸气逸出的煮水壶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