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喷头,两个喷头均为倾斜设置,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底端贯穿横板并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远离排出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好,操作便捷,在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加工时,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大大的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节能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2),两个竖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3),横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5),第一伸缩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喷头(7),两个喷头(7)均为倾斜设置,横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8),循环泵(8)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排出管(9),排出管(9)的底端贯穿横板(3)并固定连接有波纹管(10),波纹管(10)远离排出管(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10)与第一连接管(6)相连通,循环泵(8)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吸入管(11),两个竖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2),两个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3),两个第二伸缩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夹板(14),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15),吸入管(11)远离循环泵(8)的一端贯穿相对应的竖板(2)并延伸至储液箱(15)内,储液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16),收集盒(16)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收集盒(16)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板(17),环形板(17)的顶部放置有过滤板(18),收集盒(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9),第二连接管(19)与收集盒(16)内部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9)的底端延伸至储液箱(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罩(20),收集盒(16)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5)远离吸入管(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残管(21),放残管(21)上固定安装有放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第一伸缩杆(5)的底端贯穿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夹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把手,过滤板(18)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过滤板(18)通过密封条与收集盒(16)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
背景技术
石墨轴承则是随着机械设备的性能要求,在金属轴承的基础上开发并发展起来的炭质轴承,以石墨材料为主要基材,石墨轴承有不同于金属轴承的特性,具有自润滑、耐高温、耐腐蚀、质轻的优点,石墨轴承一般使用在不能使用润滑油、低速重载、工作环境温度高、或使用在酸碱液体中等不能使用含油或对金属有腐蚀的特殊条件下,石墨轴承的运用也较为广泛,数控磨床是数控磨床是通过数控技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石墨轴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数控磨床对石墨轴承的内圆面进行打磨加工处理,在对石墨轴承打磨加工过程中,需要喷射冷却液对石墨轴承的打磨面进行冷却、润滑和冲洗。
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数控磨床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加工过程中,冷却液的消耗量较多,然而不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具有节能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解决了数控磨床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加工过程中,冷却液的消耗量较多,不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喷头,两个喷头均为倾斜设置,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底端贯穿横板并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远离排出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循环泵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吸入管,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两个第二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夹板,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吸入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贯穿相对应的竖板并延伸至储液箱内,储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收集盒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收集盒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板,环形板的顶部放置有过滤板,收集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收集盒内部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底端延伸至储液箱内。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罩,收集盒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远离吸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残管,放残管上固定安装有放残阀。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贯穿通孔。
优选的,两个弧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把手,过滤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过滤板通过密封条与收集盒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通过把石墨轴承放在两个弧形夹板之间,启动两个第二气缸工作,两个第二伸缩杆分别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夹板移动,使得两个弧形夹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利用两个弧形夹板的夹持配合对石墨轴承进行夹持固定后,停止两个第二气缸工作,利用两个海绵垫与石墨轴承接触,可避免对石墨轴承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石墨轴承表面受损,启动数控磨床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工作,打磨过程中,启动第一气缸工作,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连接管和两个喷头向下移动,波纹管拉长,把两个喷头下移至合适高度位置后,停止第一气缸工作,启动循环泵工作,储液箱内的冷却液从两个喷头喷出,冷却液喷洒至石墨轴承上,对正在打磨的石墨轴承进行冷却降温、冲洗和润滑,利用导流罩对冷却液进行导流收集,冷却液下落至收集盒内,利用过滤板对冷却液中的碎屑进行过滤,碎屑存留在过滤板上,过滤干净的冷却液透过过滤板并从第二连接管流入储液箱内,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可定期手握T型把手,把过滤板从收集盒内取出,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洗,可定期打开放残管上的放残阀,把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排出进行更换,可从收集盒向储液箱内加注冷却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竖板;3、横板;4、第一气缸;5、第一伸缩杆;6、第一连接管;7、喷头;8、循环泵;9、排出管;10、波纹管;11、吸入管;12、第二气缸;13、第二伸缩杆;14、弧形夹板;15、储液箱;16、收集盒;17、环形板;18、过滤板;19、第二连接管;20、导流罩;21、放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2,两个竖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3,横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5,第一伸缩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喷头7,两个喷头7均为倾斜设置,横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8,循环泵8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排出管9,排出管9的底端贯穿横板3并固定连接有波纹管10,波纹管10远离排出管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10与第一连接管6相连通,循环泵8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吸入管11,两个竖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2,两个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3,两个第二伸缩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夹板14,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15,吸入管11远离循环泵8的一端贯穿相对应的竖板2并延伸至储液箱15内,储液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16,收集盒16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收集盒16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板17,环形板17的顶部放置有过滤板18,收集盒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9,第二连接管19与收集盒16内部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9的底端延伸至储液箱15内。
收集盒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罩20,收集盒16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设置,储液箱15远离吸入管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残管21,放残管21上固定安装有放残阀,横板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第一伸缩杆5的底端贯穿通孔,两个弧形夹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过滤板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把手,过滤板18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过滤板18通过密封条与收集盒16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
使用时,工作台1固定安装在数控磨床上,循环泵8的型号为LRS15-9,储液箱15内注有适量的冷却液,数控磨床上安装有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线,第一气缸4、循环泵8、两个第二气缸12、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控制开关分别可控制第一气缸4和两个第二气缸12的启停和复位工作,控制开关还可控制循环泵8的启停工作,把石墨轴承放在两个弧形夹板14之间,启动两个第二气缸12工作,两个第二伸缩杆13分别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夹板14移动,使得两个弧形夹板1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利用两个弧形夹板14的夹持配合对石墨轴承进行夹持固定后,停止两个第二气缸12工作,利用两个海绵垫与石墨轴承接触,可避免对石墨轴承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石墨轴承表面受损,然后便可启动数控磨床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工作,打磨过程中,启动第一气缸4工作,第一伸缩杆5带动第一连接管6和两个喷头7向下移动,波纹管10拉长,当把两个喷头7下移至合适高度位置后,停止第一气缸4工作,启动循环泵8工作,储液箱15内的冷却液依次经过吸入管11、循环泵8、排出管9、波纹管10、第一连接管6,最后从两个喷头7喷出,冷却液喷洒至石墨轴承上,从而对正在打磨的石墨轴承进行冷却降温、冲洗和润滑,利用导流罩20对冷却液进行导流收集,冷却液下落至收集盒16内,利用过滤板18对冷却液中的碎屑进行过滤,碎屑存留在过滤板18上,过滤干净的冷却液透过过滤板18并从第二连接管19流入储液箱15内,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打磨工作结束后,停止循环泵8工作,启动第一气缸4复位工作,第一伸缩杆5带动第一连接管6和两个喷头7上移回至原位,启动两个第二气缸12工作,两个第二伸缩杆13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夹板14回至原位,便可把打磨完成的石墨轴承取下,可定期手握T型把手,把过滤板18从收集盒16内取出,便于对过滤板18进行清洗,可定期打开放残管21上的放残阀,把储液箱15内的冷却液排出进行更换,可从收集盒16向储液箱15内加注冷却液,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把石墨轴承放在两个弧形夹板14之间,启动两个第二气缸12工作,两个第二伸缩杆13分别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夹板14移动,使得两个弧形夹板1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利用两个弧形夹板14的夹持配合对石墨轴承进行夹持固定后,停止两个第二气缸12工作,利用两个海绵垫与石墨轴承接触,可避免对石墨轴承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石墨轴承表面受损,启动数控磨床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工作,打磨过程中,启动第一气缸4工作,第一伸缩杆5带动第一连接管6和两个喷头7向下移动,波纹管10拉长,把两个喷头7下移至合适高度位置后,停止第一气缸4工作,启动循环泵8工作,储液箱15内的冷却液从两个喷头7喷出,冷却液喷洒至石墨轴承上,对正在打磨的石墨轴承进行冷却降温、冲洗和润滑,利用导流罩20对冷却液进行导流收集,冷却液下落至收集盒16内,利用过滤板18对冷却液中的碎屑进行过滤,碎屑存留在过滤板18上,过滤干净的冷却液透过过滤板18并从第二连接管19流入储液箱15内,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可定期手握T型把手,把过滤板18从收集盒16内取出,便于对过滤板18进行清洗,可定期打开放残管21上的放残阀,把储液箱15内的冷却液排出进行更换,可从收集盒16向储液箱15内加注冷却液,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好,操作便捷,在对石墨轴承进行打磨加工时,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大大的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节能作用。
一种石墨轴承生产用数控磨床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