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及操作方法,内侧泥浆筒固定安装在底部承台的中间位置,所述外侧半圆筒固定在底部承台上,并设置在内侧泥浆筒的外围使得两者同心布置;所述底部承台上,并位于外侧半圆筒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轴柱;所述底部承台上固定有搅拌机支架,所述搅拌机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所述轴柱的顶部固定有反力架,所述反力架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力板;在泥浆泥浆护壁位置插入应变片。本装置的可视化处理结合两类摄像装置,能更清楚得观测到珊瑚砂受到压力时的变化,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透速率、渗透轨迹及度量它的均匀性,得到影响范围。
权利要求
1.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包括底部承台(1)、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所述内侧泥浆筒(4)固定安装在底部承台(1)的中间位置,所述外侧半圆筒(5)固定在底部承台(1)上,并设置在内侧泥浆筒(4)的外围使得两者同心布置;所述底部承台(1)上,并位于外侧半圆筒(5)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轴柱(2);所述底部承台(1)上固定有搅拌机支架(3),所述搅拌机支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31),所述轴柱(2)的顶部固定有反力架(7),所述反力架(7)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液压千斤顶(71),所述液压千斤顶(71)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力板(6);在泥浆护壁位置(42)插入应变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平整地面上摆放装置,在装置底部承台(1)上放置外侧半圆筒(5),外侧半圆筒(5)中间位置放入内侧泥浆筒(4),固定好弧板(41),调节高度使弧板(41)低于外侧半圆筒(5)的高度,使用粘钢板胶固定内侧泥浆筒(4);
S2:装置旁边选择合适位置并挖好所需大小的泥浆池,准备注浆泵和快速吸浆机;
S3:根据实验需要调节装置底部外侧半圆筒(5)直径大小,里面开始填入珊瑚砂,直到与外侧半圆筒(5)顶面平行,在珊瑚砂里面多个位置插入摄像装置(8),以便后续泥浆护壁时记录泥浆渗入速率;
S4:根据预算土压力,开启装置电源,顶部液压千斤顶(71)施加压力带动下端压力板(6)向下移动对外侧半圆筒(5)内的珊瑚砂加压,开启装置底部振动器(11)和侧壁振动源,模拟实际现场打桩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对泥浆护壁的影响,加压振动同步进行;
S5:选择合适桨叶安装在搅拌机(31)上,并将搅拌机(31)固定在搅拌机支架(3)上,旋转搅拌机支架(3),搅拌棒放于内侧泥浆筒(4)中,根据地质情况在泥浆池中进行泥浆制作,并记录泥浆配比,待泥浆制作结束,注浆泵一端导管放入内侧泥浆筒(4)中,另一端伸入泥浆池中,打开电源,用注浆泵将泥浆抽入内侧泥浆筒(4)中,搅拌内侧泥浆筒(4)中的泥浆,使泥浆处于流动状态,泥浆加到距内侧泥浆筒(4)顶部5cm~7cm处,关闭注浆泵,上提取出内侧泥浆筒(4)中的导管,根据需要调好搅拌机(31)转速频率,打开电机,进行搅拌;
S6:搅拌一段时间,取走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间的弧板(41),此时泥浆开始渗入珊瑚砂中,当经过珊瑚砂中预放的摄像装置(8)时,记下经过每个内窥镜摄像头的时间点,便于后期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入速率;
S7:泥浆护壁位置(42)提前放入应变片、应力测试片,测出用压力板(6)加压时护壁中力的变化数据,继续搅拌,让泥浆挂在珊瑚砂壁上,若泥浆护壁过程中,内侧泥浆筒(4)中冒出气泡,此时侧壁可能发生坍落,关闭搅拌机,下放预制的用空心玻璃管装放的摄像装置(8),紧贴珊瑚砂壁进行观测,确定泥浆壁坍落位置,分析原因,调节泥浆配比进行弥补;
S8:待泥浆护壁结束,关闭搅拌机(31),上提搅拌棒,旋转搅拌机支架(3)移到一旁,用快速吸浆机抽走筒内剩余泥浆到泥浆池中放置沉淀,以备再次使用;
S9:待泥浆护壁一段时间,应变片、应力测试片提前接入外部检测装置,一边实时记录数据,一边实时观测护壁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用摄像机全程拍摄;
S10:待珊瑚砂泥浆壁开始出现破裂现象,关闭电源,停止加压和振动,回调液压千斤顶(71)使压力板(6)上移,拍摄护壁破裂现象,根据全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重复上述操作,最终配出高强度泥浆,提高护壁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台(1)采用钢板材料裁剪而成,所述内侧泥浆筒(4)与底部承台(1)之间通过粘钢板胶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半圆筒(5)由弧形板拼接而成,且其纵向能够伸缩拉长;所述内侧泥浆筒(4)由弧形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板采用钢板或者钢化玻璃板材料制成,所述内侧泥浆筒(4)的弧板(41)能够单独抽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支架(3)的底部采用转动结构,且搅拌机(31)的轴杆采用伸缩结构,臂杆能够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7)为厚钢板材料支撑,其顶端为固定结构;所述压力板(6)焊接固定在液压千斤顶(71)的活塞杆底端;所述压力板(6)为半圆弧状,采用钢板或者钢化玻璃板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6)的中心位置直径大于内侧泥浆筒(4)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时,所述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之间添加珊瑚砂,所述内侧泥浆筒(4)内部加入泥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台(1)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振动器(11),用于模拟施工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并与内侧泥浆筒(4)之间通过钢板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砂内部插入摄像装置(8),用于观测泥浆渗透速率;摄像装置(8)为在透明导管中从上到下等距离进行放置的内窥镜摄像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浆护壁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是一种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作为建筑和路桥工程中应用量较为普遍的一种人工地基,按其护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泥浆护壁和全套管施工两种。其中,泥浆护壁是在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因工艺简便、桩身强度大、可适应不同复杂地质条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泥浆护壁就是在充满水和膨润土以及CMC等其他外加剂的混合液的情况下,对于地下连续墙成槽、钻孔灌注桩钻孔等工程,由于泥浆对槽壁产生的静压力而在槽壁上形成的泥皮,可以有效地防止槽、孔壁坍塌。因此,配制高强度的泥浆能更好的保护桩孔,从而保护桩基。
现阶段保护桩孔的常用施工工法:钢护筒+清水反循环以及钢护筒+泥浆护壁两种常用工法,但这些方法均是以钢护筒为主,其它方法为辅来实施,不能有效针对各种地基,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及操作方法,本装置可通过模拟海水条件下、地震振动或周边施工振动条件下及不同深度不同地基等多种工况来进行泥浆护壁,分别获得高强度的泥浆配比,运用到实际现场使泥浆护壁效果在各种工况下达到效果最佳,保护桩孔;本装置的可视化处理结合两类摄像装置,能更清楚得观测到珊瑚砂受到压力时的变化,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透速率、渗透轨迹及度量它的均匀性,得到影响范围。装置操作简单,配置灵活,为室内试验,可进行多种试验来更准确模拟现场施工,从而得出最高强度泥浆配合比,保护桩孔。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它包括底部承台、内侧泥浆筒和外侧半圆筒,所述内侧泥浆筒固定安装在底部承台的中间位置,所述外侧半圆筒固定在底部承台上,并设置在内侧泥浆筒的外围使得两者同心布置;所述底部承台上,并位于外侧半圆筒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轴柱;所述底部承台上固定有搅拌机支架,所述搅拌机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所述轴柱的顶部固定有反力架,所述反力架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力板;在泥浆泥浆护壁位置插入应变片。
所述底部承台采用钢板材料裁剪而成,所述内侧泥浆筒与底部承台之间通过粘钢板胶进行固定。
所述外侧半圆筒由弧形板拼接而成,且其纵向能够伸缩拉长;所述内侧泥浆筒由弧形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板采用钢板或者钢化玻璃板材料制成,所述内侧泥浆筒的弧板能够单独抽走。
所述搅拌机支架的底部采用转动结构,且搅拌机的轴杆采用伸缩结构,臂杆能够折合。
所述反力架为厚钢板材料支撑,其顶端为固定结构;所述压力板焊接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底端;所述压力板为半圆弧状,采用钢板或者钢化玻璃板材料制成。
所述压力板的中心位置直径大于内侧泥浆筒的直径。
试验时,所述内侧泥浆筒和外侧半圆筒之间添加珊瑚砂,所述内侧泥浆筒内部加入泥浆。
所述底部承台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振动器,用于模拟施工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并与内侧泥浆筒之间通过钢板分隔。
所述珊瑚砂内部插入摄像装置,用于观测泥浆渗透速率;摄像装置为在透明导管中从上到下等距离进行放置的内窥镜摄像头。
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平整地面上摆放装置,在装置底部承台上放置外侧半圆筒,外侧半圆筒中间位置放入内侧泥浆筒,固定好弧板,调节高度使弧板低于外侧半圆筒的高度,使用粘钢板胶固定内侧泥浆筒;
S2:装置旁边选择合适位置并挖好所需大小的泥浆池,准备注浆泵和快速吸浆机;
S3:根据实验需要调节装置底部外侧半圆筒直径大小,里面开始填入珊瑚砂,直到与外侧半圆筒顶面平行,在珊瑚砂里面多个位置插入摄像装置,以便后续泥浆护壁时记录泥浆渗入速率;
S4:根据预算土压力,开启装置电源,顶部液压千斤顶施加压力带动下端压力板向下移动对外侧半圆筒内的珊瑚砂加压,开启装置底部振动器和侧壁振动源,模拟实际现场打桩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对泥浆护壁的影响,加压振动同步进行;
S5:选择合适桨叶安装搅拌机固定在搅拌支架,旋转搅拌支架,搅拌棒放于内侧泥浆筒中,根据地质情况在泥浆池中进行泥浆制作,并记录泥浆配比,待泥浆制作结束,注浆泵一端导管放入内侧泥浆筒中,另一端伸入泥浆池中,打开电源,用注浆泵将泥浆抽入内侧泥浆筒中,搅拌泥浆筒中的泥浆,使泥浆处于流动状态,泥浆加到与距内侧泥浆筒顶部5cm~7cm处,关闭注浆泵,上提取出泥浆筒中的导管,根据需要调好搅拌机转速频率,打开电机,进行搅拌;
S6:搅拌一段时间,取走内侧泥浆筒和外侧半圆筒间的弧板,此时泥浆开始渗入珊瑚砂中,当经过珊瑚砂中预放的摄像装置时,记下经过每个内窥镜摄像头的时间点,便于后期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入速率;
S7:泥浆护壁处提前放入应变片、应力测试片,测出用压力板加压时护壁中力的变化数据,继续搅拌,让泥浆挂在珊瑚砂壁上,若泥浆护壁过程中,泥浆筒中冒出气泡,此时侧壁可能发生坍落,关闭搅拌机,下放预制的用空心玻璃管装放的摄像装置,紧贴珊瑚砂壁进行观测,确定泥浆壁坍落位置,分析原因,调节泥浆配比进行弥补;
S8:待泥浆护壁结束完成,关闭搅拌机,上提搅拌棒,旋转搅拌支架移到一旁,用快速吸浆机抽走筒内剩余泥浆到泥浆池中放置沉淀,以备再次使用;
S9:待泥浆护壁一段时间,应力片、应变测试片提前接入外部检测装置,一边实时记录数据,一边实时观测护壁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用摄像机全程拍摄;
S10:待珊瑚砂泥浆壁开始出现破裂现象,关闭电源,停止加压和振动,回调液压千斤顶使压力板上移,拍摄护壁破裂现象,根据全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重复上述操作,最终配出高强度泥浆,提高护壁强度。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下端外侧半圆筒为拼接的弧形钢板,可通过改变直径来适应实际工程需要;外侧半圆筒的内部可以添加不同材料,从而可以测试不同地质下的泥浆护壁情况。
2、装置底部承台、内侧泥浆筒和外侧半圆筒可用钢化玻璃进行替代制作,达到装置可视化,从而更加直观观测内部泥浆护壁的变化。
3、装置底部的外侧半圆筒和内侧泥浆筒为套筒,两侧轴柱为套轴,可纵向拉伸改变高度来更好满足施工要求。
4、泥浆搅拌机桨叶的形状、数量、尺寸以及转速可根据施工形式的不同进行选择,各种类型桨叶尺寸的相对关系都已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进而保证搅拌机发挥最大效用。
5、泥浆护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侧壁坍塌情况,为准确找到原因,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待搅拌结束,观测护壁,找到坍落位置,找出原因进行弥补,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缺乏针对性,虽搅拌结束能进行修补,但难找到具体原因所在。第二种,搅拌过程中进行护壁观测,可以采用具有极强穿透力的单束光从一侧照射,如若发生坍塌,坍落位置便有光穿出,根据光线确定塌落位置;停止搅拌,贴近筒壁下放用空心玻璃管装的摄像装置进行观测;移动弧形板一侧放置玻璃管装放的摄像头,随时监测搅拌过程筒壁泥浆情况;内侧泥浆筒下端设置一个可闭合伸缩装置,停止搅拌,打开下端伸缩装置,浆液下沉,下放摄像头直接观测,观测结束上推伸缩装置,泥浆回到圆筒内,上述四种方法能够准确知道筒壁哪个位置出现坍塌,分析具体原因导致的破坏,更好掌握泥浆护壁全过程,从而更具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6、观测泥浆护壁的变形过程时,用快速抽吸浆液装置先将泥浆抽出,根据搅拌时间长短或外加材料观测对泥浆护壁的影响,外加材料为碳纤维等具有高强度、连接性强的物质。
7、泥浆抽吸过程,全程拍摄,判断抽吸过程是否会对护壁造成影响,发生塌落现象。
8、应力片,应变测试片接入外部检测装置,便于实时记录数据。
9、在外侧半圆筒顶部放置一块钢板,用粘钢板胶密封盛放珊瑚砂的半圆筒,顶部预留小孔,珊瑚砂内密封前倒入海水,顶部小孔处接入气压机,通过气压模拟海水产生的压力,更好的模拟实际环境。
10、底部承台里面安装振动器,模拟现场打桩或旁边施工产生的振动,从而观测对泥浆护壁产生的影响。
11、底部泥浆搅拌筒的弧板可移动取出,设置多个角度弧板中,通过注浆泵将泥浆用导管注入泥浆筒,护壁结束,用吸浆机抽出泥浆筒内多余泥浆放置沉淀。
13、此装置的使用为室内试验,可设置对比试验来更准确比较现场施工。
14、底部外侧半圆筒也可做成拼接钢板做成的圆形套筒,便于观测一周泥浆护壁情况,与上述扇形筒护壁形成对比。
15、弧板抽走位置插入应变片、应力测试片,当进行搅拌时,通过外部检测装置能够知道护壁位置受到怎样的力,同时应变片、应力测试片也可回收反复使用。
16、在外侧半圆筒珊瑚砂中插入用透明杆装放的摄像装置,摄像头尽量小,防止对泥浆护壁的过程产生影响,摄像装置在透明导管中从上到下等距离进行摆放,泥浆渗入珊瑚砂,观测摄像头什么时刻被覆盖,并记下此时间点,通过距离和时间可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透速率,此摄像头装置也可插入其他地质中,诸如沙子等。
17、透明杆中放入内窥镜摄像头,保证摄像头能够清晰拍摄,透明杆的形状可采用柱状或者圆弧状,柱状装置有利于测得某一横向位置泥浆渗入珊瑚砂的速率,圆弧状装置更好测得泥浆在珊瑚砂中渗透到同一弧度位置速度是否一致,如若不同,观测此位置的珊瑚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18、底部内侧泥浆筒可放入水进行搅拌,看珊瑚砂壁是否垮塌,与泥浆护壁过程形成对比,圆筒中的水可加入树脂或者水玻璃,通过调节其含量模拟泥浆稠度,近似观测泥浆护壁,达到护壁可视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该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该装置的底部左视图。
图5为该装置外侧半圆筒内插入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该装置压力板的俯视图。
图7为该装置压力板的正视图。
图8为内侧泥浆筒的俯视图。
图9为摄像装置俯视图。
图10为摄像装置主视图。
图11为弧形摄像头布置图。
图中:底部承台1,轴柱2,搅拌机支架3,内侧泥浆筒4,外侧半圆筒5,压力板6,反力架7,摄像装置8,振动器11,搅拌机31,弧板41,泥浆泥浆护壁位置42,液压千斤顶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11,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它包括底部承台1、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所述内侧泥浆筒4固定安装在底部承台1的中间位置,所述外侧半圆筒5固定在底部承台1上,并设置在内侧泥浆筒4的外围使得两者同心布置;所述底部承台1上,并位于外侧半圆筒5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轴柱2;所述底部承台1上固定有搅拌机支架3,所述搅拌机支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31,所述轴柱2的顶部固定有反力架7,所述反力架7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液压千斤顶71,所述液压千斤顶71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力板6;在泥浆泥浆护壁位置42插入应变片。通过采用上述模拟地基加压装置,可通过模拟不同深度地基下产生的压力,进而观测不同泥浆配合比下泥浆的护壁效果,得到最高泥浆配合比,更加有效地保护桩基。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承台1采用钢板材料裁剪而成,所述内侧泥浆筒4与底部承台1之间通过粘钢板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半圆筒5由弧形板拼接而成,且其纵向能够伸缩拉长;所述内侧泥浆筒4由弧形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板采用钢板或者钢化玻璃板材料制成,所述内侧泥浆筒4的弧板41能够单独抽走。通过采用伸缩结构更好模拟不同深度的地基。其中所述的弧板41调节替换成不同角度弧板:30°、45°、60°、90°、180°,便于观测不同角度护壁。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支架3的底部采用转动结构,且搅拌机31的轴杆采用伸缩结构,臂杆能够折合。上述结构让搅拌机31的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架7为厚钢板材料支撑,其顶端为固定结构;所述压力板6焊接固定在液压千斤顶71的活塞杆底端;所述压力板6为半圆弧状,采用钢板或者钢化玻璃板材料制成。通过液压千斤顶71提供反力,带动压力6给下端珊瑚砂加压。使用一个液压千斤顶,保证施加的力更好操控掌握,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板6的中心位置直径大于内侧泥浆筒4的直径。防止压力板6对底部珊瑚砂施加压力时进行阻碍。
进一步的,试验时,所述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之间添加珊瑚砂,所述内侧泥浆筒4内部加入泥浆。
具体模拟过程中可以添加其他物质,不单单针对一种地基进行模拟,也可测出多种地基下的泥浆护壁数据,从而得到泥浆最高配合比。
根据不同地基情况,通过调节液压千斤顶71提供力的大小模拟该地基深度产生的压力,进而观测对泥浆护壁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泥浆筒4里加入泥浆时,也可放置高强材料,例如:碳纤维,使泥浆产生更高的拉力,提高泥浆护壁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承台1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振动器11,用于模拟施工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并与内侧泥浆筒4之间通过钢板分隔。
进一步的,所述珊瑚砂内部插入摄像装置8,用于观测泥浆渗透速率;摄像装置8为在透明导管中从上到下等距离进行放置的内窥镜摄像头。摄像头在泥浆渗入到珊瑚砂中时,记录下泥浆经过每个摄像头的时间点,便于后期得到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透速率。
在泥浆护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护壁坍塌的情况,为准确找到坍塌位置分析原因,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第一种,待泥浆护壁结束,抽走剩余泥浆,观测坍落位置,分析原因;第二种,当观测到泥浆中有气泡冒出时,可能已发生护壁坍塌,下放用透明管装放的摄像装置贴着护壁进行观测,找到坍塌位置;第三种,当判断已发生护壁坍塌时,直接用快速抽吸装置将泥浆抽出进行观测,抽吸过程需要全程拍摄,判断抽吸过程是否会导致护壁再次发生坍塌。通过上述三种情况的叙述分析,以便泥浆护壁过程中及时调整泥浆配比,从而得到高强度泥浆配合比。
实施例2:
针对模拟不同深度地基,根据规范大致算得该深度地基产生的土压力,模拟地基深的部位增大压力,模拟地基浅的地方适当加压,也可不加压;外侧半圆筒里可添加不同物质,加入珊瑚砂,适用珊瑚砂地基,加入砂子,适用于砂石地基。
一种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平整地面上摆放装置,装置底部承台1放置外侧半圆筒5,底部承台1中间位置放入内侧泥浆筒4,与外侧半圆筒5相接,根据所需护壁弧度,选择合适弧板41固定,调节高度低于外侧半圆筒5,使用粘钢板胶固定内侧泥浆筒4;
S2:装置旁边选择合适位置并挖好所需大小的泥浆池,准备注浆泵和快速吸浆机;
S3:根据实验需要调节装置底部外侧半圆筒5直径大小,里面开始填入珊瑚砂,直到与外侧半圆筒5顶面平行,珊瑚砂里面多个位置插入摄像装置8,以便后续泥浆护壁时记录泥浆渗入速率;
S4:根据预算土压力,开启装置电源,顶部液压千斤顶71施加压力带动下端压力板6向下移动对外侧半圆筒5内的珊瑚砂加压,开启装置底部振动器及侧壁振动源,模拟实际现场打桩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对泥浆护壁的影响,加压振动同步进行
S5:选择合适桨叶安装搅拌机31固定在搅拌支架3,旋转搅拌支架3,搅拌棒放于内侧泥浆筒4中,根据地质情况在泥浆池中进行泥浆制作,并记录泥浆配比,待泥浆制作结束,注浆泵一端导管放入内侧泥浆筒4中,另一端伸入泥浆池中,打开电源,用注浆泵将泥浆抽入内侧泥浆筒4中,搅拌泥浆筒中的泥浆,使泥浆保持流动状态,泥浆加到与距内侧泥浆筒4顶部5cm处,关闭注浆泵,上提取出泥浆筒中的导管,根据需要调好搅拌机31转速频率,打开电机,进行搅拌;
S6:搅拌一段时间,取走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间的弧板41,此时泥浆开始渗入珊瑚砂中,当经过珊瑚砂中预放的摄像装置8时,记下经过每个内窥镜摄像头的时间点,便于后期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入速率;
S7:泥浆护壁处提前放入应变片、应力测试片,测出用压力板6加压时护壁中力的变化数据,继续搅拌,让泥浆挂在珊瑚砂壁上,若泥浆护壁过程中,泥浆筒中冒出气泡,此时侧壁可能发生坍落,关闭搅拌机,下放预制的用空心玻璃管装放的摄像装置8,紧贴珊瑚砂壁进行观测,确定泥浆壁坍落位置,分析原因,调节泥浆配比进行弥补;
S8:待泥浆护壁大致结束完成,关闭搅拌机31,上提搅拌棒,旋转搅拌支架3移到一旁,用快速吸浆机抽走筒内剩余泥浆到泥浆池中放置沉淀,以备再次使用;
S9:待泥浆护壁一段时间,应力片、应变测试片提前接入外部检测装置,一边实时记录数据,一边实时观测护壁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用摄像机全程拍摄;
S10:待珊瑚砂泥浆壁开始出现破裂现象,关闭电源,停止加压和振动,回调液压千斤顶71使压力板6上移,拍摄护壁破裂现象,根据全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重复上述操作,最终配出高强度泥浆,提高护壁强度。
实施例3:
针对装置可视化,内侧泥浆筒4、外侧半圆筒5及压力板6钢板全部采用钢化玻璃制作,全程拍摄并观测整个操作的流程,包括珊瑚砂加入时半圆筒的变化,压力板给到压力时的珊瑚砂之间的紧密程度及后期泥浆护壁过程中,泥浆渗透时的轨迹,是从旁边扩展还是弧形扩展;配合弧形摄像装置8度量泥浆渗透的均匀性,得出它的平均影响范围及最大最小影响范围,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一种模拟地基加压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平整地面上摆放装置,装置底部承台1放置外侧半圆筒5,底部承台1中间位置放入内侧泥浆筒4,与外侧半圆筒5相接,泥浆筒、半圆筒均为钢化玻璃制作,根据所需护壁弧度,选择合适弧板41固定,调节高度低于外侧半圆筒5,使用胶水固定内侧泥浆筒4;
S2:装置旁边选择合适位置并挖好所需大小的泥浆池,准备注浆泵和快速吸浆机;
S3:根据实验需要调节装置底部外侧半圆筒5直径大小,里面开始填入珊瑚砂,全程拍摄填入过程,直到与外侧半圆筒5顶面平行,珊瑚砂里面多个位置插入摄像装置8,以便后续泥浆护壁时记录泥浆渗入速率和轨迹,得到它的影响范围及珊瑚砂均匀性;
S4:根据预算土压力,开启装置电源,顶部液压千斤顶71施加压力带动下端压力板6向下移动对外侧半圆筒5内的珊瑚砂加压,观测受到压力时珊瑚砂之间的紧密程度,开启装置底部振动器及侧壁振动源,模拟实际现场打桩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对泥浆护壁的影响,加压振动同步进行
S5:选择合适桨叶安装搅拌机31固定在搅拌支架3,旋转搅拌支架3,搅拌棒放于内侧泥浆筒4中,根据地质情况在泥浆池中进行泥浆制作,并记录泥浆配比,待泥浆制作结束,注浆泵一端导管放入内侧泥浆筒4中,另一端伸入泥浆池中,打开电源,用注浆泵将泥浆抽入内侧泥浆筒4中,搅拌泥浆筒中的泥浆,使泥浆保持流动状态,泥浆加到与距内侧泥浆筒4顶部5cm处,关闭注浆泵,上提取出泥浆筒中的导管,根据需要调好搅拌机31转速频率,打开电机,进行搅拌;
S6:搅拌一段时间,取走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间的弧板41,此时泥浆开始渗入珊瑚砂中,压力板为钢化玻璃所做,当经过珊瑚砂中预放的摄像装置8时,记下经过每个内窥镜摄像头的时间点,便于后期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入速率;
S7:泥浆护壁处提前放入应变片、应力测试片,测出用压力板6加压时护壁中力的变化数据,继续搅拌,让泥浆挂在珊瑚砂壁上,若泥浆护壁过程中,泥浆筒中冒出气泡,此时侧壁可能发生坍落,关闭搅拌机,下放预制的用空心玻璃管装放的摄像装置8,紧贴珊瑚砂壁进行观测,确定泥浆壁坍落位置,分析原因,调节泥浆配比进行弥补;
S8:待泥浆护壁大致结束完成,关闭搅拌机31,上提搅拌棒,旋转搅拌支架3移到一旁,用快速吸浆机抽走筒内剩余泥浆到泥浆池中放置沉淀,以备再次使用;
S9:待泥浆护壁一段时间,应力片、应变测试片提前接入外部检测装置,一边实时记录数据,一边实时观测护壁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用摄像机全程拍摄;
S10:待珊瑚砂泥浆壁开始出现破裂现象,关闭电源,停止加压和振动,回调液压千斤顶71使压力板6上移,拍摄护壁破裂现象,根据全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重复上述操作,最终配出高强度泥浆,提高护壁强度。
实施例4:
针对模拟海岸环境,在水位线以下存在海水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根据规范算得该深度海水所产生的水压力,装置内部加入海水,密封外侧半圆筒,通过气压机加压模拟海水产生的压力;装置也可进行可视化处理,观测泥浆渗透轨迹及度量它的均匀性。
一种模拟地基加压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平整地面上摆放装置,装置底部承台1放置外侧半圆筒5,底部承台1中间位置放入内侧泥浆筒4,与外侧半圆筒5相接,根据所需护壁弧度,选择合适弧板41固定,调节高度低于外侧半圆筒5,使用粘钢板胶固定内侧泥浆筒4;
S2:装置旁边选择合适位置并挖好所需大小的泥浆池,准备注浆泵和快速吸浆机;
S3:根据实验需要调节装置底部外侧半圆筒5直径大小,里面开始填入珊瑚砂,直到与外侧半圆筒5顶面平行,珊瑚砂里面多个位置插入摄像装置8,以便后续泥浆护壁时记录泥浆渗入速率;
S4:根据预算海水产生的水压力,倒入海水,密封外侧半圆筒5,密封板预留小孔接入气压机,开启气压机,模拟水压,开启装置底部振动器以及侧壁振动源,模拟实际现场打桩或地震产生的振动对泥浆护壁的影响,水压振动同步进行
S5:选择合适桨叶安装搅拌机31固定在搅拌支架3,旋转搅拌支架3,搅拌棒放于内侧泥浆筒4中,根据地质情况在泥浆池中进行泥浆制作,并记录泥浆配比,待泥浆制作结束,注浆泵一端导管放入内侧泥浆筒4中,另一端伸入泥浆池中,打开电源,用注浆泵将泥浆抽入内侧泥浆筒4中,搅拌泥浆筒中的泥浆,使泥浆保持流动状态,泥浆加到与距内侧泥浆筒4顶部5cm处,关闭注浆泵,上提取出泥浆筒中的导管,根据需要调好搅拌机31转速频率,打开电机,进行搅拌;
S6:搅拌一段时间,取走内侧泥浆筒4和外侧半圆筒5间的弧板41,此时泥浆开始渗入珊瑚砂中,当经过珊瑚砂中预放的摄像装置8时,记下经过每个内窥镜摄像头的时间点,便于后期算出泥浆在珊瑚砂中的渗入速率;
S7:泥浆护壁处提前放入应变片、应力测试片,测出用压力板6加压时护壁中力的变化数据,继续搅拌,让泥浆挂在珊瑚砂壁上,若泥浆护壁过程中,泥浆筒中冒出气泡,此时侧壁可能发生坍落,关闭搅拌机,下放预制的用空心玻璃管装放的摄像装置8,紧贴珊瑚砂壁进行观测,确定泥浆壁坍落位置,分析原因,调节泥浆配比进行弥补;
S8:待泥浆护壁大致结束完成,关闭搅拌机31,上提搅拌棒,旋转搅拌支架3移到一旁,用快速吸浆机抽走筒内剩余泥浆到泥浆池中放置沉淀,以备再次使用;
S9:待泥浆护壁一段时间,应力片、应变测试片提前接入外部检测装置,一边实时记录数据,一边实时观测护壁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用摄像机全程拍摄;
S10:待珊瑚砂泥浆壁开始出现破裂现象,关闭电源,停止水压模拟和振动,拍摄护壁破裂现象,根据全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重复上述操作,最终在水压力和振动条件下配出高强度泥浆,提高护壁强度。
模拟不同工况测得泥浆护壁最高强度配比的装置及操作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