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馈能减振器

一种馈能减振器

IPC分类号 : F16F9/088,F16F9/32,F16F9/36,B60G13/18

申请号
CN201410648732.1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4-11-14
  • 公开号: CN104315062A
  • 公开日: 2015-01-28
  • 主分类号: F16F9/088
  • 专利权人: 昆明学院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馈能减振器,是由防尘罩、缸筒、组合式活塞、活塞杆、单耳环、气囊、气囊保护罩、端盖、蓄能器、第一高压油管、第二高压油管和高压气管组成,本发明采用组合式活塞结构,组成的第一曲路节流油道和第二曲路节流油道,使缸筒上腔油液通过第一曲路节流油道、活塞杆第一油道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液压系统相连,使缸筒下腔油液通过第二曲路节流油道、活塞杆第二油道通过第二高压油管与液压系统相连,能够实现发电所需的循环压力油流;置于缸筒底部的气囊与蓄能器连通,气囊及时产生弹性变形,气囊体积增大或减小,有效解决了活塞滑动时缸筒上下腔容积变化不等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馈能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是由由防尘罩(1)、缸筒(2)、组合式活塞(3)、活塞杆(4)、单耳环(5)、气囊(6)、气囊保护罩(7)、端盖(8)、蓄能器(9)、第一高压油管(10)、第二高压油管(11)和高压气管(12)组成,所述的防尘罩(1)设有圆孔(11);所述的缸筒(2)设有单耳环(21)和圆孔(22);所述的组合式活塞(3)是由第一圆盘(31)、第二圆盘(32)、第三圆盘(33)、第四圆盘(34)、两个定位销(35)、六个螺栓(36)和六个螺母(37)组成,第一圆盘(31)设有第一圆孔(311)、第二圆孔(312)、两个第三圆孔(313)、第一定位销孔(314)、第二定位销孔(315)和六个第一螺栓孔(316);第二圆盘(32)设有第一E形孔(321)、第四圆孔(322)、第三定位销孔(323)、第四定位销孔(324)和六个第二螺栓孔(325);第三圆盘(33)设有第二E形孔(331)、第五定位销孔(332)、第六定位销孔(333)和六个第三螺栓孔(334);第四圆盘(34)设有两个第五圆孔(341)、第七定位销孔(342)、第八定位销孔(343)和六个第四螺栓孔(344);活塞杆(4)设有第一铅垂圆孔(41)、第二铅垂圆孔(42)、第一水平圆孔(43)、第二水平圆孔(44),第一铅垂圆孔(41)和第一水平圆孔(43)连通,组成活塞杆(4)第一油道,第二铅垂圆孔(42)和第二水平圆孔(44)连通,组成活塞杆(4)第二油道;气囊(6)设有螺纹管接头(61);气囊保护罩(7)设有圆孔(71);端盖(8)设有圆孔(81);其中一个定位销(35)与第一圆盘(31)的第一定位销孔(314)、第二圆盘(32)的第三定位销孔(323)、第三圆盘(33)的第五定位销孔(332)和第四圆盘(34)的第七定位销孔(342)同轴穿入,另一个定位销(35)与第一圆盘(31)的第二定位销孔(315)、第二圆盘(32)的第四定位销孔(324)、第三圆盘(33)的第六定位销孔(333)和第四圆盘(34)的第八定位销孔(343)同轴穿入,第一圆盘(31)的六个第一螺栓孔(316)、第二圆盘(32)的六个第二螺栓孔(325)、第三圆盘(33)的六个第三螺栓孔(334)和第四圆盘(34)的六个第三螺栓孔(344)形成六个同轴螺栓孔,六个螺栓(36)依次同轴穿入六个螺栓孔,六个螺母(37)采用对角分别旋入六个螺栓(36)预紧,组成组合式活塞(3);第一圆盘(31)的两个第三圆孔(313)通过第二圆盘(32)的第一E形孔(321)与第一圆盘(31)的第一圆孔(311)连通,形成第一曲路节流油道;第四圆盘(34)的两个第五圆孔(341)通过第三圆盘(33)的第二E形孔(331)和第二圆盘(32)的第四圆孔(322)与第一圆盘(31)的第二圆孔(312)连通,形成第二曲路节流油道;将活塞杆(4)的第一铅垂圆孔(41)和第二铅垂圆孔(42)分别与组合式活塞(3)的第一圆盘(31)的第一圆孔(311)和第二圆孔(312)同轴,将活塞杆(4)与组合式活塞(3)密封固连成一体;

将气囊(6)置入气囊保护罩(7)内,使气囊(6)上的螺纹管接头(61)从气囊保护罩(7)上的圆孔(71)穿出固连成一体,气囊(6)上的螺纹管接头(61)与缸筒(2)上的圆孔(22)同轴,气囊保护罩(7)置入缸筒(2)底部,使气囊(6)上的螺纹管接头(61)从缸筒(2)上的圆孔(22)穿出密封固连成一体,再将端盖(7)的圆孔(71)与活塞杆(4)同轴,端盖(7)套设于活塞杆(4)上,组合式活塞(3)与缸筒(2)同轴,组合式活塞(3)穿设于缸筒(2)内,使端盖(7)密封固连于缸筒(2)上;防尘罩(1)的圆孔(110)与活塞杆(4)同轴,防尘罩(1)套设于活塞杆(4)上固连成一体;单耳环(5)固连于活塞杆(4)上,第一高压油管(10)将活塞杆(4)的第一油道与液压系统连通,第二高压油管(11)将活塞杆(4)的第二油道与液压系统连通,高压气管(12)将气囊(6)和蓄能器(9)连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馈能减振器。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重型工程车辆上的减振器,在运输作业路况高低不平时,车架与车桥间产生频繁、剧烈的相对运动,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以废热散发掉了,造成了无谓的能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器。

本发明是由防尘罩、缸筒、组合式活塞、活塞杆、单耳环、气囊、气囊保护罩、端盖、蓄能器、第一高压油管、第二高压油管和高压气管组成,所述的防尘罩设有圆孔;所述的缸筒设有单耳环和圆孔;所述的组合式活塞是由第一圆盘、第二圆盘、第三圆盘、第四圆盘、两个定位销、六个螺栓和六个螺母组成,第一圆盘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两个第三圆孔、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和六个第一螺栓孔;第二圆盘设有第一E形孔、第四圆孔、第三定位销孔、第四定位销孔和六个第二螺栓孔;第三圆盘设有第二E形孔、第五定位销孔、第六定位销孔和六个第三螺栓孔;第四圆盘设有两个第五圆孔、第七定位销孔、第八定位销孔和六个第四螺栓孔;活塞杆设有第一铅垂圆孔、第二铅垂圆孔、第一水平圆孔、第二水平圆孔,第一铅垂圆孔和第一水平圆孔连通,组成活塞杆第一油道,第二铅垂圆孔和第二水平圆孔连通,组成活塞杆第二油道;气囊设有螺纹管接头;气囊保护罩设有圆孔;端盖设有圆孔。其中一个定位销与第一圆盘的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圆盘的第三定位销孔、第三圆盘的第五定位销孔和第四圆盘的第七定位销孔同轴穿入,另一个定位销与第一圆盘的第二定位销孔、第二圆盘的第四定位销孔、第三圆盘的第六定位销孔和第四圆盘的第八定位销孔同轴穿入,第一圆盘的六个第一螺栓孔、第二圆盘的六个第二螺栓孔、第三圆盘的六个第三螺栓孔和第四圆盘的六个第三螺栓孔形成六个同轴螺栓孔,六个螺栓依次同轴穿入六个螺栓孔,六个螺母采用对角分别旋入六个螺栓预紧,组成组合式活塞;第一圆盘的两个第三圆孔通过第二圆盘的第一E形孔与第一圆盘的第一圆孔连通,形成第一曲路节流油道;第四圆盘的两个第五圆孔通过第三圆盘的第二E形孔和第二圆盘的第四圆孔与第一圆盘的第二圆孔连通,形成第二曲路节流油道;将活塞杆的第一铅垂圆孔和第二铅垂圆孔分别与组合式活塞的第一圆盘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同轴,将活塞杆与组合式活塞密封固连成一体;

将气囊置入气囊保护罩内,使气囊上的螺纹管接头从气囊保护罩上的圆孔穿出固连成一体,气囊上的螺纹管接头与缸筒上的圆孔同轴,气囊保护罩置入缸筒底部,使气囊上的螺纹管接头从缸筒上的圆孔穿出密封固连成一体,再将端盖的圆孔与活塞杆同轴,端盖套设于活塞杆上,组合式活塞与缸筒同轴,组合式活塞穿设于缸筒内,使端盖密封固连于缸筒上;防尘罩的圆孔与活塞杆同轴,防尘罩套设于活塞杆上固连成一体;单耳环固连于活塞杆上,第一高压油管将活塞杆的第一油道与液压系统连通,第二高压油管将活塞杆的第二油道与液压系统连通,高压气管将气囊和蓄能器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组合式活塞结构,组成的第一曲路节流油道和第二曲路节流油道,使缸筒上腔油液通过第一曲路节流油道、活塞杆第一油道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液压系统相连,使缸筒下腔油液通过第二曲路节流油道、活塞杆第二油道通过第二高压油管与液压系统相连,能够实现发电所需的循环压力油流;

2、置于缸筒底部的气囊与蓄能器连通,气囊及时产生弹性变形,气囊体积增大或减小,有效解决了活塞滑动时缸筒上下腔容积变化不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活塞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是由防尘罩1、缸筒2、组合式活塞3、活塞杆4、单耳环5、气囊6、气囊保护罩7、端盖8、蓄能器9、第一高压油管10、第二高压油管11和高压气管12组成,所述的防尘罩1设有圆孔110;所述的缸筒2设有单耳环21和圆孔22;所述的组合式活塞3是由第一圆盘31、第二圆盘32、第三圆盘33、第四圆盘34、两个定位销35、六个螺栓36和六个螺母37组成,第一圆盘31设有第一圆孔311、第二圆孔312、两个第三圆孔313、第一定位销孔314、第二定位销孔315和六个第一螺栓孔316;第二圆盘32设有第一E形孔321、第四圆孔322、第三定位销孔323、第四定位销孔324和六个第二螺栓孔325;第三圆盘33设有第二E形孔331、第五定位销孔332、第六定位销孔333和六个第三螺栓孔334;第四圆盘34设有两个第五圆孔341、第七定位销孔342、第八定位销孔343和六个第四螺栓孔344;活塞杆4设有第一铅垂圆孔41、第二铅垂圆孔42、第一水平圆孔43、第二水平圆孔44,第一铅垂圆孔41和第一水平圆孔43连通,组成活塞杆4第一油道,第二铅垂圆孔42和第二水平圆孔44连通,组成活塞杆4第二油道;气囊6设有螺纹管接头61;气囊保护罩7设有圆孔71;端盖8设有圆孔81。其中一个定位销35与第一圆盘31的第一定位销孔314、第二圆盘32的第三定位销孔323、第三圆盘33的第五定位销孔332和第四圆盘34的第七定位销孔342同轴穿入,另一个定位销35与第一圆盘31的第二定位销孔315、第二圆盘32的第四定位销孔324、第三圆盘33的第六定位销孔333和第四圆盘34的第八定位销孔343同轴穿入,第一圆盘31的六个第一螺栓孔316、第二圆盘32的六个第二螺栓孔325、第三圆盘33的六个第三螺栓孔334和第四圆盘34的六个第三螺栓孔344形成六个同轴螺栓孔,六个螺栓36依次同轴穿入六个螺栓孔,六个螺母37采用对角分别旋入六个螺栓36预紧,组成组合式活塞3;第一圆盘31的两个第三圆孔313通过第二圆盘32的第一E形孔321与第一圆盘31的第一圆孔311连通,形成第一曲路节流油道;第四圆盘34的两个第五圆孔341通过第三圆盘33的第二E形孔331和第二圆盘32的第四圆孔322与第一圆盘31的第二圆孔312连通,形成第二曲路节流油道;将活塞杆4的第一铅垂圆孔41和第二铅垂圆孔42分别与组合式活塞3的第一圆盘31的第一圆孔311和第二圆孔312同轴,将活塞杆4与组合式活塞3密封固连成一体;

将气囊6置入气囊保护罩7内,使气囊6上的螺纹管接头61从气囊保护罩7上的圆孔71穿出固连成一体,气囊6上的螺纹管接头61与缸筒2上的圆孔22同轴,气囊保护罩7置入缸筒2底部,使气囊6上的螺纹管接头61从缸筒2上的圆孔22穿出密封固连成一体,再将端盖7的圆孔71与活塞杆4同轴,端盖7套设于活塞杆4上,组合式活塞3与缸筒2同轴,组合式活塞3穿设于缸筒2内,使端盖7密封固连于缸筒2上;防尘罩1的圆孔110与活塞杆4同轴,防尘罩1套设于活塞杆4上固连成一体;单耳环5固连于活塞杆4上,第一高压油管10将活塞杆4的第一油道与液压系统连通,第二高压油管11将活塞杆4的第二油道与液压系统连通,高压气管12将气囊6和蓄能器9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重型工程车辆在运输作业过程中,当运行至作业场地或道路高低不平处时或因故急刹车时,激起载重车架振动,使固连于车架和车桥间的减振器作变幅阻尼振动,组合式活塞3首先沿缸筒2向下滑动,使减振器下腔油液A受到挤压,减振器下腔的高压油液A通过组合式活塞3的第二曲路节流油道、活塞杆第二油道通过第二高压油管11与液压系统连通,高压油液A驱动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减振器上腔油液B压力减小,液压马达出口油液通过第一高压油管10、活塞杆第一油道、组合式活塞3的第一曲路节流油道流回减振器上腔,由于气囊6所受油压增大,气囊6压缩体积变小,气囊6内的部分气体流入蓄能器9,使组合式活塞3下移时缸筒2下腔排出的液体体积与缸筒2上腔增大的容积接近,使液压马达排出的油液能完全流回减振器上腔,能实现发电所需的循环压力油流。

组合式活塞3沿缸筒2向上滑动,使减振器上腔油液B受到挤压,减振器上腔的高压油液B通过组合式活塞3的第一曲路节流油道、活塞杆第一油道通过第一高压油管10与液压系统连通,高压油液B驱动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减振器下腔油液A压力减小,液压马达出口油液通过第二高压油管11、活塞杆第二油道、组合式活塞3的第二曲路节流油道流回减振器上腔,气囊6压所受油压减小,蓄能器9部分气体流回气囊6,气囊6的内部气体压力随之增大,气囊6体积变大,使组合式活塞3上移时,缸筒2上腔排出液体的体积与缸筒2下腔增大的容积接近,使液压马达排出的油液能完全流回减振器下腔,能实现发电所需的循环压力油流。

一种馈能减振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